做事鲁莽而无虑者,那是个傻瓜;反之,太过谨慎,甚至杞人忧天者,那就该是胆小鬼了。走任何一个极端都将预示着人生的失败,都违背中庸做人的哲学。所以,我们可以谨慎,但不可以太谨慎。在周密而严谨的思考之后,倘若有机可循,便可乘势出击。切不可太注重小节而失大利。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诸葛亮虑事周全,谨小慎微,对他这种性格描述比较贴切的是《三国演义》里他第一次兵出祁山的一节。
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使曹睿削掉司马懿的兵权后,开始北伐中原,曹睿派驸马夏侯为大都督迎战诸葛亮,于是魏延向诸葛亮献策:
“夏侯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唯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
其实魏延此计正合兵家奇袭之计,妙不可言,当时在关羽、张飞死亡,刘备大败于孙权,死于白帝城后,曹魏方面认为蜀汉已经没有力量作战了,在陕甘方面的守备力量不强,所以,诸葛亮出岐山后,不但甘肃东部三州叛魏归蜀,而且关中震动。
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但是诸葛亮没能很好地利用它。此后即使马谡不失败,诸葛亮占领了甘肃东部后,南方蜀军和主要由北方人组成的曹魏大军交战,在西北荒原上周旋,也很难占便宜。此外,甘肃东部的战略要地不多,即使占领了,从全局上看其价值也不够大。甘肃不如关中富饶,在那里驻军很容易产生粮食不足的问题。合理的战略应该是利用曹魏方面短时间惊惶失措占领关中,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规划的“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战略。一旦占领了长安,甚至潼关,局势变成魏攻而蜀守城,曹魏的铁骑就显不出那么高的优越性了。以此看来,魏延提出由子午道偷袭的方案是比较高明的。当然,魏延的建议未必是最合理的,但是,完全抛弃它,按照常规战法绕大圈子,绝不能说是高明。收复甘肃诸郡,要用去很多时间,魏方有时间从东部调兵遣将,蜀军出奇兵的优势完全丧失。合理的做法是完善魏延的建议,以突袭关中为目标,在魏方没有准备的条件下,力争取得最大胜利。司马懿重掌兵权之后,分析说:“如果是我进兵,我一定要从子午谷进攻,奇袭长安,这样长安一带便唾手可得。”魏延与司马懿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过于谨慎细致的诸葛亮却不用此计,实在遗憾。当时,诸葛亮认为:曹魏在关中虽有一些驻军,而从战局进程看,曹魏在甘肃东部驻军是极弱的,蜀军一到就投降。此外,蜀汉和羌、氐各族人的关系较好,也是有利因素。所以,看来出岐山占领陇东是十分有把握的。只可惜,最有把握的未必是最佳的。过度谨慎在军事上常常不占便宜。
后来邓艾率五千精兵,偷渡阴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奇袭成都,一举成功,他没按正规进攻路线攻打成都,避开姜维剑门关的大军,灭了蜀汉政权,此计与魏延之计如出一辙。
诸葛亮北伐中原能够成功的唯一一次机会就在这里,因为魏主曹睿连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中了马谡的反间计,撤了司马懿的兵权;二是派不谙战事的夏侯为帅来拒蜀。这正好给了诸葛亮天赐之机,如果诸葛亮能抓住这一机会,按魏延之计,率五千精兵直取长安,自己再率军出斜谷,那么大事几乎成矣。再加之其他兵马呼应,谁能定天下就难说了。
机会是均等的,也是短暂的,成功者的素质就在于能抓住短暂的机会,哪怕是瞬间也不错过,只有如此,才能成功。古往今来成功者无不如此,不管是谁,只要机会闪现,他们便绝不放过。
然而,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太过细致谨慎造就他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会铤而走险。谈笑间,他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一统天下的机会,仅此一次就让他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诸葛先生是因为谨慎而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可见,就连如此聪明的人,太过谨慎都无法取得成功,我们就更不能小视这一人性的弱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