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8600000009

第9章 须菩提——解空第一(1)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毋庸置疑地,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慧。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解空第一的尊者,初生的征兆,真是稀奇万分、古今难得的事。

布施的小慈善家

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的方式,就已与众不同。

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去地拿了给救济穷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体的乞丐,他甚至会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布施给人,自己只穿着短衣短裤跑回家。

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钱,而是对爱子的作风,常常不能同意,有时就把他叫到身边,训诫道:

“空生!你这样的行为真不好,自己的钱,也不问什么理由,就拿了给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脱给人,光着身体多难看!”

须菩提温和、恭敬地向父母回答道:

“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心中,觉得世间上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个身体。人是赤裸裸的生下来,为什么赤裸裸的就不好昵?把自己的东西给人,人和我有什么不同呢?”

他的父母听完须菩提的话后,不高兴地说道:

“你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钱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从今以后,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关在家中,不让你出去!”

但须菩提仍然不改他乐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关在家中。这正是须菩提的幸运,之后他每天待在家中阅读思维当时印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使他对人生的问题,有了更进一层的觉悟,他常常自豪地对父母说:

“宇宙中一切森罗万象,好像都映现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无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没有大智大觉的圣人,谁也不够资格来和我讨论解脱者的心境,谁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

父母听了年轻的须菩提的豪语,再想到他初生时家中一切皆空的奇事,奇人奇话,父母心中也不禁对爱子暗暗称奇。

皈投佛陀的座下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

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皈依了佛陀。

须菩提家中,一向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现在父母为什么跟随乡人轻易地改宗呢?这时,轮到须菩提觉得他的父母奇怪了。

有一天,须菩提的父亲向他说道:

“空生!你常常自以为很有智慧,已经了解到人生的真理,但你和佛陀相比就差得太多。佛陀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和大神通,自从佛陀来到本地,全乡的人差不多都皈依佛陀。还想恭请佛陀到家中供养,希望你在佛陀面前,能息下狂妄的心。”

须菩提心中很不服气,他回答道:

“你们眼中的佛陀,自是一切智人,但在我眼中,也许就很平凡了。”

须菩提虽然这么说,但佛陀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感动力?在须菩提一向平静的心湖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他等不及佛陀到他家中受供时再见佛陀,他想,万一佛陀很忙,不能来怎么办?所以在这一天的夜晚,须菩提便偷偷地先去看看佛陀的样子。

夜晚凉风习习,一轮上弦的月亮弯弯的高挂在空中,星星在闪烁,好像窃笑着好奇的须菩提。

须菩提独自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正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说法,四周亮着火把,下面跪着的是千万听众,呀!佛陀的身后好像还放出光明!

这不像是人间的人,这相貌太圆满了,太庄严了,佛陀应化的身相,实在超出须菩提的想象。

大地是宁静的,千万的听众都屏气凝神,不敢有声,这时只有佛陀的法音在宣流着。

佛陀说:“世间是不应该相争的,本来就没有人我的分别,大家合起来就是一体。”

一切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一项东西能独立存在。我和一切法既是互相依赖生存,施慈悲恩惠给众生,看起来像是为人,其实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利益!

佛陀的法音非常的慈和,佛陀说的道理令须菩提很感动。须菩提挤在大众中,偷偷地向佛陀合掌,表示敬意。

佛陀说法以后,回到信众准备的静室中休息,须菩提徘徊在门口,他想见佛陀,但又没有勇气。

佛陀像是知道须菩提的心意,站在门口问道:

“你是谁呀!到我房中来坐,我和你谈谈!”

“我是须菩提,希望佛陀收我做出家的弟子!”

“呵!须菩提就是你,我早就听说你是村中最聪明的青年。很好,真正聪明的人,对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你父母知道吗?”佛陀慈悲亲切地问。

“我想我父母知道一定会很欢喜,我很荣幸佛陀做我的老师。”

佛陀很喜欢须菩提,从此须菩提成为佛陀僧团中杰出的弟子。

乞富不乞贫

须菩提出家以后,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钵乞食,下午就跟随佛陀听教参禅。

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则,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人家施舍与否,都必须经过。

可是须菩提过乞食的生活,总和大众不同,一离开精舍,他就与大众分道而行,总是一个人威仪齐整,行止安详地去找乞食的对象。

诸比丘起初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日子一久,发觉须菩提的行动有些奇怪。大家一注意,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须菩提乞食行化,总爱到富有人家里,见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经济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去托钵。无论多远的路途,他都要赶到富贵的人家去,否则,他宁可饿着肚子不行乞。

有一次,在毘舍离的国境内,有一位比丘在路上向须菩提取笑道:

“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毘舍离的都城都是殷商富户,不知尊者今天看得起哪一家?”

须菩提听后,向那位比丘看了一看,然后解释道:

“大德!我不是看不起穷人,或许真正同情贫穷者的就是我哩!的确,我是发愿只向富者行乞,不向穷人托钵,这是我的苦心,还请道友原谅。”

“尊者乞富不乞贫,每天营养充分,难怪尊者身体这么健壮!”

“大德!请你不要这么说!”须菩提温和地说,并详细说明他乞富不乞贫的原因:“我向富人行乞,决不是为了贪图美味珍肴,如果好吃,也不须出家学道。为什么我不到穷人的家里托钵?因为穷苦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供养我们?即使他们愿意发心,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救济他们,哪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反之,向富人乞食,区区一餐之施,在富者毫无所谓。我所以乞富不乞贫,就是这个原因。”

须菩提把他的看法表明以后,那位取笑须菩提的比丘,才无话可说。

在僧团中和须菩提有相反作风的人,是大迦叶尊者,须菩提是乞富不乞贫,而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须菩提很不解大迦叶的用心,有一次闲谈时就问他道:

“尊者大迦叶!你乞食的态度和我正好相反,我很无礼地请求你告诉我是什么原因?”

“尊者须菩提!”大迦叶解释道,“我们是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向贫穷者乞食,让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们的福多,我们何必锦上添花?”

大迦叶尊者的话,一方面像是为自己解释,一方面又像是向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说教。须菩提听后,点点头,他不强人同己,说道:

“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尊者!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佛陀的教法。”

须菩提和大迦叶乞食的作风,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的说法和乞食的态度,被佛陀知道以后,对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

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

大迦叶比较固执,苦行的色彩非常浓厚,他是从来不愿舍弃苦行。可是须菩提,对于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顺,以后就自己修正了乞富不乞贫的态度,他对佛陀的教示,都是感恩地接受。

般若会上涕泪悲泣

须菩提在佛陀的僧团中,修道闻法,非常热心。尤其是四处十六会的般若法会,须菩提如不去其他的地方教化,从不缺席。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千百位弟子从城中托钵乞食回来,都次第围绕在佛陀四周,佛陀先是闭目静坐,没有人敢提出问题向佛陀发问。

这时,须菩提了解到佛陀的心意,便从大众中站立起来,披搭着露出右肩的袈裟,向佛陀顶礼后,恭敬地问道:

“佛陀!弟子们都知道佛陀是最善于爱护我们的,但是对于善男信女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以及纷扰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恳求佛陀慈悲,为大众宣说!”

对须菩提的发问,佛陀很欢喜,称赞他了解与会大众的根机。佛陀回答说:

“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时,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时,要行无我度生,就照这样安住,照这样降心!”

“无相布施,无我度生。”须菩提深深了解到这样的道理和义趣,他感激佛陀的法恩,欢喜得涕泪悲泣,他长跪在佛陀座前说道:

“佛陀!自从我做人以来,如此甚深微妙的法理,还是第一次听到。从此,我、法的二执,再也不能缠绕我;我、人、众生、寿者的四相,再也不能束缚我。离一切执著,才能见到空理;离一切名相才能见到人生。我今天已体会佛陀的心意,像是真正认识了自己。”

须菩提尊者开悟了,从此被称为解空的第一人。

听故事长信心

佛陀虽然知道须菩提离开了人我的执著,但大慈大悲的佛陀,仍然苦口婆心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迹,加强须菩提无相布施和无我度生的信心。佛陀像是回忆似的追述着往事:

须菩提!在我过去生中,有一次在深山里修行,有过这么一段经历:

我正盘膝静坐在一棵大树的下面,闭目思维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起源,四周和风习习,花卉吐放着幽香,忽然一阵银铃似的笑声响起,我睁眼一看,原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

她们穿着宫妃的服饰,珠光宝气,使人一看,就知她们不是天上的仙女,定是人间的王妃。她们手拉着手,嬉笑着走到我的面前,向我问道:

“修道者!你为何一个人在这深山丛林里修道?难道你不怕虎豹豺狼会伤害你吗?”

我向她们点点头,端坐身子回答说:

“尊贵的女士们!在这座深山里修行的确只有我一人,修行并不一定要很多伴侣。人有慈心,毒蛇猛兽不会来伤害。在城市里,金钱美色、苛政权威,也就是山间的虎豹豺狼哩!”

我这一说,那些嫔妃们顿时一改撒娇的态度,很恭敬地向我请求说教。我在身旁摘了一朵小红花,又继续说道:

“女士们!人生本来都应该追求快乐,但快乐也有真实的和虚假的,有长久的和短暂的。可是人都被虚假和短暂的快乐所迷惑,像这朵小红花,虽然开放得很美丽,但它并不能永远吐露芬芳。青春和美丽、力壮和健康,都不足以依赖。人生贵在能学道,求得生命的升华,求得生命的扩展,那才是要紧的大事!”

我正在这么说时,一位王者装束的人,手提宝剑从草丛中奔来,他走到我的身前,大声喝骂我道:

“你是什么人?敢大胆在此调戏我的宫妃?”

“大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不要这么侮辱人!”我看他来势凶猛,我不能不这么对他说。

“你像在大梦中过日子!”他厉声说,“威名远震的歌利王你都不认识?难怪你敢大胆诱惑我的宫妃!”

“大王!请不要这么说,修道的人行忍辱,不敢回骂你,但你如此造口业,将来一定不好!”

“你行忍辱?我来支解你的身体,看你还说行忍辱吗?”

须菩提!就这样,我的眼睛、耳朵、鼻子、两手、两足,都一一地被歌利王割下来,为了度生,为了对众生行慈,我那时一点嗔心都没有。我从无我度生的精神中,慢慢累积我的福慧,庄严我的佛果。须菩提!行凶的人不能胜人,唯有行忍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须菩提听完佛陀往昔因中修行的一段事迹,非常感动,他体会到最高的无我真理,他获证到甚深的空慧。

什么是空?

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注解。

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空,不离开因果事物而有空,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是充满了革命性和积极性。

空,是大乘佛法的义理;空,代表了大乘佛法的精神。不是佛陀的弟子,固然不能了解到空理,就是佛陀的一般弟子,也很少能懂得空的妙义。须菩提常常慨叹知道空的人太少了。

有一次,一个很有学问的外道婆罗门,在路上遇到须菩提,向须菩提提出质问道:

“须菩提尊者!听说你在佛陀的座下,是解空第一人。可是,我要问你,世间上的一切,明明是真实的存在,你解空说空,是怎样来自圆其说呢?”

须菩提用手一指,说道:

“你看那间房子,是四大(地、水、火、风)原素以及各种因缘和合而成,若把土木砖瓦分开,不但房子的相状没有,就是房子的名称也没有了。从一切是和合这点可以看空。这间房子在村庄中,是最堂皇美观的,若是把它搬去与城市中的房屋一比,它就显得矮小简陋了。城市中巍峨高大的房屋,若是和舍卫城的王宫一比,又显得不足一道了。从相对的事理上可以看空。空,不是否定一切,空有空的背景,空有空的内容。空,才是一切事物本来的面目。”

婆罗门听了以后,沉默了一会,向须菩提举手为礼,说道:

“尊者!你不愧是大圣佛陀解空第一的弟子,你的说教已令我感佩之至。惭愧,我还不够资格和尊者对论。再见,我们后会有期!”

须菩提庄严地站着,用手在空中一画,示意说:

“当你的黑发成为白色,当你见到枝头的树叶降落在地上,还有那花的种子入土、抽芽、成长、开花、结果,经过变化循环,又成为它原有的样子,你记好,那就是‘空’!”

他们扬扬手就分别了。

迎接佛陀第一人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热门推荐
  • 笨老婆太妖娆

    笨老婆太妖娆

    “程少勋,告诉你,追本小姐的人多的去了!”程少勋俊眉一挑,上下打量女人几眼,呸呸道:“夏绵绵,像你这种胸无几两肉,脑子少根筋,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笨女人,除了我,还有谁敢要你?……“宝贝,读书不用这么用功,太累了!”宝贝一本正经道:“妈咪,你这么笨,要是以后爹地不要你了,你又只会花钱,我不努力怎么养得起你?”某绵泪流满面……
  • 问天有愁

    问天有愁

    又一年热火朝天的开学季,雨巷一中高二3班收到两个转校生。“姓名?”班主任老何低着头记录一边问到,两个男孩应声答到“陈问天”“陈愁”老何抬起头说“孩子父亲留个电话”“他是我哥”“他是我叔”…………不收不知道,一收吓一跳。这是俩活宝,旁人活不了。
  • 初夏四叶草

    初夏四叶草

    听说,摘到四叶草的人生活会从此幸福,可是得到四叶草就真的幸福吗?她不知道,也不想再去摘四叶草,只静静的看着四叶草拖拽绿杆,看着四叶草随风摇晃。军训晚会时,她被他的歌声所吸引。但她以为只是花痴,不是一见钟情。她再次遇见他时,她才知道他有个双胞胎哥哥,哥哥叫益祥,而他叫益利。大二时,社团的野外烧烤,她和益利在一片花海中,找到了四叶草,他告诉她,四叶草的花语是幸福,并强调了它的稀少。它的四片叶子代表着名誉、财富、爱情、健康。她微微一笑将他送的四叶草轻轻的放进口袋。大四时,他从哥哥那里得知真相,他想去找她,向她道歉。她却失踪了,到处也找不到她……一年后,他在酒吧遇见她,她化着浓妆……三年后,她在咖啡店打工再见他时,她表白了他。可他已经不在是当初的少年,他在甩给她一句话后就开着车子离开了咖啡店。她很伤心,很难过,那天晚上她喝醉酒,益祥照顾她一个晚上,而她却叫着益利的名字。哭着说我喜欢你。益利结婚了,她想起事情经过……这一天,她的生日,她再次表白他,他……
  • 冷艳天下小才女

    冷艳天下小才女

    重生为仙,下凡寻找前世的妹妹,三魔重现,一个爱她,一个疼她,一个恨她,爱情与阴谋纠缠着她,亲情与仇怨束缚着她;面对爱情,她隐忍不发,面对阴谋,她哭笑不得,面对威胁,她默默接受……
  • 茫茫诸天

    茫茫诸天

    大灾变十五年之后,杨牧浪迹在诸天万界,寻求那一线生机。
  • 梦魇微凉已陌路

    梦魇微凉已陌路

    她一世繁华只换来他一瞬间的摇曳;三千红尘终不过灰飞湮灭;而他是一座心灵的冰山透过清澈感到的却是阵阵寒意。梦魇飞雪花残落,你我陌路已错过。他日如若再相遇,只当醉里一场梦。酒醒人空寸断殇,尘间情恨悉数尝。惟不解君心何在,离愁别恨空空爱。花开花落迟早零,暮垂老终归至冥。不知不懂不化灰,不思不忆不心碎。来生往事皆如烟,无爱无恨亦无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灵序则

    御灵序则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难道,你不想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吗?”高中毕业之际,闫烽予留下一句话,也激起少年的热血。许宸予原本规划好碌碌无为的一生,却就此被打破,‘平凡’二字渐远。峰峦之端,那些来自神话中的生物,俯瞰着大地,肆虐的咆哮着,是上帝的眷顾,亦或是魔鬼的馈赠。阴霾之后的天,究竟会是怎样的?一如既往的湛蓝?还是漫天无光的黑暗?世界的谜底,总要有人去揭开!
  • 大荒儒圣

    大荒儒圣

    血脉淬炼到极致可以化身远古神兽魂灵修炼到大成可以凝聚无上神器灵脉演化到巅峰可以霸绝天下九州武技可通神,玄功可化天一个充满了神秘的大陆,无尽苍茫,荒古遗迹,九州神葬····一个幸运的小子,本着一颗强者的心走了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