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东方明珠”之称的香港,董浩云和董建华父子就像两颗闪亮的星辰十分的耀目。两代人,一对父子,以自己无悔的行动,奏响一首传奇的家族盛曲。
董浩云,浙江定海人。董浩云的父亲是上海一位五金商,家道小康。董浩云自幼对航海有浓厚兴趣,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远至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的故事,令他心驰神往。他说:“地球表面四分之三是海洋,我们应该有雄心征服海洋。”
董浩云的“中国航运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成为世界顶级的航运集团,拥有各种干货船、货柜船、油船、客船及散装货船共110多艘,总载重量达1100万吨,比已故希腊船王多一倍,国际航运业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董浩云的,董浩云是与包玉刚齐名的当之无愧的世界船王。
1982年,董浩云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执掌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其胞弟董建成接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至今。
董建华,世界船工董浩云的长子。12岁随父到香港,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机械工程,1960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到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董氏家族的船舶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在美国生活了10年。1969年返回香港参加其父船业公司的管理,并开创了香港至欧美的航线。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从东方海外的掌舵人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成功的人生之旅与其父亲对他的培养是不可分开的,国际舆论评论说:“董建华是其父董浩云刻意雕琢的一颗明珠。”
董建华始终牢记父亲的家训:从普通工作做起,克勤克俭,吃苦耐劳,方能成就大业。
董浩云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但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却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董浩云共有二子三女,按中国的家族传统,董浩云培养两个儿子为管理家族事务的接班人,长子董建华则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董建华的童年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49年董浩云一家离开大陆,定居香港。这一年董建华入香港圣士提反中学读书。1956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利物浦大学机械系。
在利物浦大学学习时,正值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政府封锁,迫使世界上大多数往返欧亚的船只不得不绕道非洲的好望角,这样航线拉长了,运费增高了。这对从事远洋航运的董浩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的船队得到了迅猛的扩张,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准世界级船王,董建华也随之成为学校里一名世界级的富豪子弟。当时在欧美留学的富家子弟不少,他们生活奢华,攀比成风。尽管完全有条件让儿子董建华和别人一样享受贵族版的生活,但是董浩云要求董建华过简朴的生活,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董建华铭记父亲的教诲,以自律、自好、自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他的起居饮食没有一样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而与众不同。他与普通留学生一样,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往返于校园和住所之间,潜心于自己的学业。
董建华有两个儿子,他也总是教育他们要学会吃苦耐劳。在他的培养下,次子董立新现为东方海外全资附属及物业控股公司东方海外发展(中国)的董事总经理。
作为亿万富翁的董浩云意识到,让孩子拥有一种天生的金钱优越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他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磨难教育”,惟恐孩子走上“贵族化”的歧途。他认为作为饱经风霜的长辈,应该当真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特别是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雏形期,适当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受些挫折,少花些钱,多动动手,逐步增强自力更生的意识,是对孩子的真爱,是给予孩子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通过受苦孩子能感受生活的艰难不易,珍惜父母劳动成果,激发吃苦进取精神,对其未来善莫大焉。
事实上,时下一些逐步富裕起来的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富裕家庭,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已今非昔比,不是太差而是太好。“艰苦朴素”在许多孩子眼里可能已是老古董。
许多年轻父亲也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绝不能再让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吃苦”,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得有。且不说现在普遍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食不厌精,穿不厌新。有的孩子穿着讲名牌,吃用要高档,来回车子接,出手(请客送礼)讲气派,活脱脱是“泡在蜜糖里”长大的。殊不知,这样做非但不是爱孩子,从长远角度看,反而害了孩子。作为父亲,宠爱孩子应该有度,与其堆金砌银、任其消费而使之变成纨绔子弟,不如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令其成才。
那么,怎样让孩子理解父辈的金钱与资产同自己成长之间的关系呢?在这—点上,董浩云的做法颇值得现代做父亲的借鉴。
因此,为了孩子的明天阳光灿烂,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其加强素质教育,而在物质上掌握适当分寸,应该让他们经历风雨,走过泥泞。激发刻苦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那样,年轻的心态才会更成熟,面对选择才会更理智。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所以,董浩云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
诚然,我们不能说只有吃过苦的孩子才有出息,也不是说要把我们的孩子送回过去,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孩子的成长过于顺利,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无疑是极为有害的。所以,现在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和一些开明的父母提出要对孩子适当地进行“吃苦教育”,使身处顺境的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锻炼健康的体魄,养成健全的人格。
董建华吃苦耐劳的意志精神,不是一时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它是其父亲从小在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但是现在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理品格,不少人开始尝试“吃苦教育”,遗憾的是,但他们都太急功近利,过于追求一种短期效应,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要素和这种教育方法的局限性,使“吃苦教育”步入误区。
不可否认,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活动,通过体验农村生活、军营生活或走访偏僻山区、革命圣地,以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孩子受到挫折教育。但也应看到,仅仅靠短短几天的“艰苦生活”或一次远距离的“拉练”,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骄”二气的,而“吃苦”一旦被人为地“炮制”出来,也只能是一种“游戏”,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际锻炼。这种锻炼与实际生活中的“吃苦”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意志培养主要是在无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孩子们在参加上述各种夏令营时,已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做好了各种准备,即使是为了赌一口气,也要经受住痛苦的考验,而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却往往出现在不经意时。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学习或事业的失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的。只有经受得住诸如此类的挫折,才能说成功地经历了“挫折教育”。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应由师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和“耐挫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从严要求,不能凡事包办,适当地让孩子参加劳动,做做家务,该放手时就放手,及时抓住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挫折对孩子进行教育,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这才是治本之策。
艰辛,藉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吃苦精神。董浩云对待孩子们非常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要他们从小经历磨难、挫折、吃苦的远见卓识的教育办法,值得现代父母借鉴。
不可否认,许多父母已意识到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容不下娇滴滴的温室花朵,应当让孩子从小经受挫折,磨炼意志,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于是,他们把孩子送到夏令营,参加所谓“自找苦吃”、“以苦为乐”活动。其实,吃苦并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适当吃苦磨炼,使孩子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信心,增强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其实,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难以计数的挫折,和伙伴相处的冲突、搭积木的失败、考试成绩差……应该利用这些日常生活情境,通过自然方法妨碍或干扰孩子某些目标的实现,让他们体验挫折,从而使他们摆脱依赖,增强对困难的承受力。
吃苦也好,劳动也好,它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呢?并不单是学会了一种本领,实际上,他也是在体谅别人,知道别人劳动是不容易的,吃苦不是目的,而是培养一种责任心,一种适应社会的潜力。如果从小就没有吃一点苦,没有遇到一点挫折,经受一点磨炼,对他今后的成长会埋下一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