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
回首往事,我想告诉年轻朋友的一句话是:对于一个有志于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就对成功的渴望而言,似乎没有人能与青年人相比。然而,许多青年人奋斗的结果又是遗憾的,因为他们选择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故而造成了青春生命的浪费。
回首自己的青年时代,最刻骨铭心的也正是选择二字。
我出生在青岛一个极普通的工人家庭里。1971年初中毕业后,16岁的我成了待业青年。等待分配期间,我忽然发觉自己对读书对文学更痴迷了。那时正处于“文革”文化沙漠之中,许多名著遭禁,但唐诗宋词及郭沫若、贺敬之、李瑛等人的诗作和鲁迅的书尚可读到。饥渴中的我一下子成了缪斯的俘虏,而且激情澎湃难以抑制,居然写起诗来。
一天,学校透出消息,省内某军马场招人,71届毕业生可以报名。战马嘶鸣,军旗猎猎,这不就是诗吗?于是,我决定报名。可是,父母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你哥哥当兵在外,你怎么能离家远游呢?”不久,学校又动员我当老师,先去青岛师范学校学习。这一次我与父母取得共识。在我看来,教师职业离文学更近一些,而当工人的父母则一向崇敬文化人。结果,1972年冬天,我成了青岛师范学校的一名学员。24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它构成了我一系列成功选择的基础。
1973年初春时节,我匆匆结束了在师范学校的学习,分配到青岛市四方区少年宫,担任全区的红小兵总辅导员。当时我刚刚18岁。
在少年宫仅工作不足三年,20岁的我便调至团委担任副书记。但是,这短短的三年时光,使我爱上了孩子,爱上了教育事业,而这正是我人生最重要也最成功的选择。后来,我创作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也写了不少理论著作,几乎都与这三年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78年夏天,天赐良机,我被推荐进入中央团校学习。“文革”刚刚结束,新的团中央在筹建之中,需要大量人员。一位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留在北京工作,如果留下,可选择团中央机关,也可选择中国少年报社。23岁的我意识到,决定好命运的时刻来到了,机不可失。于是,我当即表示去中国少年报社。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常有人替我惋惜,说我没进机关太失算,因为进机关升迁快待遇高。然而,我丝毫不后悔,因为我选择了笔墨为生浪迹天涯的记者生活——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仅有初中学历的我,进入了中国少年报社,谁都不难理解,我的压力有多大。面对现实的压迫,我做出的选择是走写作之路,像巴尔扎克所说的用笔征服世界!
写作的领域里选择同样重要。1980年,为了尽快突破,我曾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搞旅游资料,希望编写一部中国旅游名胜辞典。当我陪父母去颐和园游览之后,又萌发了整理《颐和园长廊故事》的念头。可是,这些计划都失败了,因为在这些领域中我不占优势。我终于悟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依然是热爱孩子,熟悉儿童教育,而这些恰恰是最丰富的文学创作资源,尤其是少年报告文学,几乎是当代儿童文学的处女地。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他的事情;什么是蠢才?蠢才就是选择了最不适合他的事情。我不敢自称天才,但当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少年报告文学之后,短短几年便取得了突破,出版了《少年巨人》、《16岁的思索》、《成功者的秘诀》等报告文学集,并荣获“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等,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5月,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和上海《少年文艺》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孙云晓少年报告文学作品讨论会”。1993年,我发表了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几百家媒介报道和讨论,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在创作少年报告文学的基础上。我又相继创作了《赖宁的世界》、《孩子,抬起头》、《握手在十六岁》和《金猴小队》等长篇小说。
回首往事,我想告诉年轻朋友的一句话是:对于一个有志于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