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非常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里、朝廷上,有话便明白而流畅地说出,只是说得很少。
【注释】
恂恂——音旬,xun,恭顺貌。
便便——旧读骈,pian。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
【译文】上朝的时候,[君主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君主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行步安详的样子。
【注释】
訚——音银,yin。
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译文】鲁君召他去接待外国的贵宾,面色矜持庄重,脚步也快起来。向两旁的人作揖,或者向左拱手,或者向右拱手,衣裳一俯一仰,却很整齐。快步向前,好像鸟儿舒展了翅膀。贵宾辞别后一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注释】
躩——音矍,jue,皇侃《义疏》引江熙云:“不暇闲步,躩,速貌也。”
前后——俯仰的意思。
襜——音幨,chan,整齐之貌。
趋进——在行步时一种表示敬意的行动。
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如也。
【译文】孔子走进朝廷的门,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面色便矜庄,脚步也快,言语也好像中气不足。提起下摆向堂上走,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般。走出来,降下台阶一级,面色便放松,怡然自得。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好像鸟儿舒展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恭敬而内心不安的样子。
【注释】
鞠躬如——这“鞠躬”两字不能当“曲身”讲。这是双声字,用以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论语》所有“如”的区别词(区别词是形容词、副词的合称),都不用动词结构。清人卢文弨《龙城札记》说:“……且曲身乃实事,而云曲身如,更无此文法。”
过位——过旧音戈,平声。位是人君的座位,经过之时,人君并不在,座位是空的。
摄齐——齐音咨,zi,衣裳缝了边的下摆;摄,提起。
屏——音丙,bing,屏气即屏息,压抑呼吸。
趋进——有些本子无“进”字,不对。自汉以来所有引《论语》此文的都有“进”字,《唐石经》也有“进”字,《太平御览·居处部》、《人事部》引文,《张子正蒙》引文也都有“进”字。
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出使到外国,举行典礼]拿着圭,恭敬谨慎地,好像举不起来。向上举好像在作揖,向下拿好像在交给别人。面色矜庄好像在作战。脚步也紧凑狭窄,好像在沿着[一条线]走过。献礼物的时候,满脸和气。用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会见,显得轻松愉快。
【注释】
圭——一种玉器,上圆,或者作剑头形,下方,举行典礼的时候,君臣都拿着。
胜——音升,sheng,能担负得了。
足蹜蹜如有循——蹜音缩,suo,“蹜蹜”,举脚密而狭的样子。“如有循”,所沿循的应当是很窄狭的东西,所以译文加了“一条线”诸字以示意。
享礼——古代出使外国,初到所聘问的国家,便行聘问礼。“执圭”一段所写的正是行聘问礼时孔子的情貌。聘问之后,便行享献之礼。“享礼”就是享献礼,使臣把所带来的各种礼物罗列满庭。
有容色——《仪礼·聘礼》:“及享,发气焉盈容。”“有容色”就是“发气焉盈容”。
觌——音狄,di,相见。
10.6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11),必朝服而朝。
【译文】君子不用[近乎黑色的]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近乎赤色的]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平常居家的衣服。暑天,穿着粗的或者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裹着衬衫,使它露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紫羔,白色的衣配麑裘,黄色的衣配狐裘。居家的皮袄身材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做得短些。睡觉一定有小被,长度合本人身长的一又二分之一。用狐貉皮的厚毛作坐垫。丧服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穿的]用整幅布做的裙子,一定裁去一些布。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大年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注释】
绀饰——绀音赣,gan;音邹,zou;都是表示颜色的名称。“绀”是深青中透红的颜色,相当今天的“天青”;是青多红少,比绀更暗的颜色,这里用“铁灰色”来表明它。“饰”是滚边,镶边,缘边。古代,黑色是正式礼服的颜色,而这两种颜色都近于黑色,所以不用来镶边,为别的颜色作装饰。
红紫不以为亵服——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都属此类,也连带地被重视,不用为平常家居衣服的颜色。
袗绤——袗音轸,zhen,单也。此处用为动词。音痴,chi,细葛布;绤音隙,xi,粗葛布。
缁衣羔裘等三句——这三句表示衣服里外的颜色应该相称。古代穿皮衣,毛向外,因之外面一定要用罩衣,这罩衣就叫做裼(音锡)衣。这里“缁衣”、“素衣”、“黄衣”的“衣”指的正是裼衣。缁,黑色。古代所谓“羔裘”都是黑色的羊毛,就是今天的紫羔。麑音倪,ni,小鹿,它的毛是白色。
亵裘长——亵裘长为着保暖。古代男子上面穿衣,下面穿裳(裙),衣裳不相连。因之孔子在家的皮袄就做得比较长。
短右袂——袂音妹,mei,袖子。右袖较短,为着做事方便。有人认为衣袖一长一短,不大好看,孔子不会如此,于是对这一句别生解释,我认为那些解释都不可信。
寝衣——即被。古代大被叫“衾”,小被叫“被”。
帷裳——礼服,上朝和祭祀时穿,用整幅布做,不加剪裁,多余的布作褶叠(褶叠古代叫做襞积),犹如今天的百褶裙。古代男子上衣下裙。
杀——读去声,shai,减少,裁去。“杀之”就是缝制之先裁去多余的布,不用褶叠,省工省料。
羔裘玄冠不以吊——玄冠,一种礼帽。“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都用作吉服。丧事是凶事,因之不能穿戴着去吊丧。
(11)吉月——这两个字有各种解释:(甲)每月初一(旧注都如此);(乙)“吉”字误,应该作“告”。“告月”就是每月月底,司历者以下月初一告之于君(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群经平议》);两说都不可信。今从程树德《论语集释》之说。
10.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和妻妾同房]。
【注释】
齐——同“斋”。
布——现在的布一般是用草棉(棉花)纺织的,但古代没有草棉,布的质料,王夫之《四书稗疏》说:“古之言布者,兼丝麻枲葛而言之。练丝为帛,未练为布,盖今之生丝绢也。《清商曲》有云:‘丝布涩难缝’,则晋宋间犹有丝布之名。唯《孔丛子》谓麻苎葛曰布,当亦一隅之论。”赵翼《陔余丛考》说:“古时未有棉布,凡布皆麻为之。《记》曰:‘治其丝麻,以为布帛’是也。”
变食——变食的内容,古人有三种说法:(甲)《庄子·人间世篇》说:“颜回曰:‘回之家贫,惟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齐乎?’曰:‘是祭祀之齐,非心齐也。’”有人据此,便把“不饮酒,不茹荤(荤是有浓厚气味的蔬菜,如蒜、韭、葱之属)”来解释“变食”。(乙)《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王齐,日三举。”这意思是王每天虽然吃饭三顿,却只在第一顿饭时杀牲,其余两顿,只把第一顿的剩菜回锅罢了。天子如此,其他的人更不会顿顿吃新鲜的。若在斋戒之时那就顿顿吃新鲜的,不吃回锅的剩菜,取其洁净,这便是“变食”。(丙)金鹗《求古录礼说补遗》说,变食不但不饮酒、不食葱蒜等,也不食鱼肉。
迁坐——等于说改变卧室。古代的上层人物平常和妻室居于“燕寝”;斋戒之时则居于“外寝”(也叫“正寝”),和妻室不同房。唐朝的法律还规定着举行大祭,在斋戒之时官吏不宿于正寝的,每一晚打五十竹板。这或者犹是古代风俗的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