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耳——通行本作“尔”,兹依唐《石经》、宋《石经》、皇侃《义疏》本作“耳”。
有澹台灭明者——澹台灭明字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把他列入弟子。但从这里子游的答话语气来看,说这话时还没有向孔子受业。因为“有……者”的提法,是表示这人是听者以前所不知道的。若果如《史记》所记,澹台灭明在此以前便已经是孔子学生,那子游这时的语气应该与此不同。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在抵御齐国的战役中,右翼的军队溃退了]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进城门,便鞭打着马匹,一面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匹不肯快走的缘故。’”
【注释】
孟之反——《左传》哀公十一年作“孟之侧”,译文参照《左传》所叙述的事实有所增加。
6.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孔子说:“假使没有祝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丽,在今天的社会里怕不易避免祸害了。”
【注释】
不有——这里用以表示假设语气,“假若没有”的意思。
祝——卫国的大夫,字子鱼,《左传》定公四年曾记载着他的外交辞令。
而——王引之《经义述闻》云:“而犹与也,言有祝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也。”很多人同意这种讲法,但我终嫌“不有祝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为语句不顺,王氏此说恐非原意。
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曾记载着他因为美丽而惹起乱子的事情。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注释】
文质彬彬——此处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
【注释】
也——语气词,表“人之生”是一词组作主语,这里无妨作一停顿,下文“直”是谓语。
罔——诬罔的人,不直的人。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又问怎么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可以说是仁德了。”
【注释】
远之——远作及物动词,去声,yuan。疏远,不去接近的意思。譬如祈祷、淫祀,在孔子看来都不是“远之”。
先难——《颜渊篇第十二》又有一段答樊迟的话,其中有两句道:“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和这里“先难后获可谓仁矣”是一个意思,所以我把“难”字译为“付出一定的力量”。孔子对樊迟两次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樊迟有坐享其成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进而合于大道了。”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注释】
觚——音孤,gu,古代盛酒的器皿,腹部作四条棱角,足部也作四条棱角。每器容当时容量二升(或曰三升)。孔子为什么说这话,后人有两种较为近于情理的猜想:(甲)觚有棱角,才能叫做觚。可是做出棱角比做圆的难,孔子所见的觚可能只是一个圆形的酒器,而不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的了。但也名为觚,因之孔子慨叹当日事物名实不符,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类。(乙)觚和孤同音,寡少的意思。只能容酒两升(或者三升)的叫觚,是叫人少饮不要沉湎之意。可能当时的觚实际容量已经大大不止此数,由此孔子发出感慨。(古代酿酒,不懂得蒸酒的技术,因之酒精成份很低,而升又小,两三升酒是微不足道的。《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髠的话,最多能够饮一石,可以想见了。)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道:“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注释】
仁——即“仁人”的意思,和《学而篇第一》“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用法相同。
逝——古代“逝”字的意义和“往”字有所不同,“往”而不复返才用“逝”字。译文即用此义。俞樾《群经平议》读“逝”为“折”说:“逝与折古通用。君子杀身成仁则有之矣,故可得而摧折,然不可以非理陷害之,故可折而不可陷。”亦通。
欺、罔——《孟子·万章上》有这样一段话,和这一段结合,正好说明“欺”和“罔”的区别。那段的原文是:“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那么,校人的欺骗子产,是“欺以其方”,而宰我的假设便是“罔以非其道”了。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注释】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子罕篇第九》云:“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里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和《子罕篇》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不是完全相同呢?如果完全相同,则“约之以礼”的“之”是指代“君子”而言。这是一般人的说法。但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却说:“博约是两事,文礼是两物,然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不同。何也?彼之博约是以文礼博约回;此之博约是以礼约文,以约约博也。博在文,约文又在礼也。”毛氏认为“约之以礼”的“之”是指代“文”,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由博返约”的意思。
畔——同“叛”。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天厌弃我罢!天厌弃我罢!”
【注释】
南子——卫灵公夫人,把持着当日卫国的政治,而且有不正当的行为,名声不好。《史记·孔子世家》对“子见南子”的情况有生动的描述。
所——如果,假若。假设连词,但只用于誓词中。详阎若璩《四书释地》。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注释】
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孔子拈出这两个字,就表示他的最高道德标准,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后代的儒家又根据这两个字作了一篇题为“中庸”的文章,西汉人戴圣收入《礼记》,南宋人朱熹又取入《四书》。司马迁说是子思所作,未必可靠。从其文字和内容看,可能是战国至秦的作品,难免不和孔子的“中庸”有相当距离。
民——这“民”字不完全指老百姓,因以“大家”译之。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注释】
施——旧读去声。
尧舜——传说中的上古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夫——音扶,fu,文言中的提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