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训练的第一天,所有的新成员都准时到了篮球场,分开站好,珺瑶站在第一排的最右边,回头看去,足足站了四排人,那时候和她们一起的有46人,那是最开始——
带珺瑶她们这批人的是高年级的两个学长,技术水平自然是不用说的了,对待这批新人更加是要求严格,认真负责,还有其他的学长和学姐悉心指导,
“大家好!欢迎大家能够加入这一期的训练,刚刚看了一下花名册,还不错,有40多人,但是我不得不和大家说,在这里,参加训练是你们每天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淘汰是很残酷的,我们这一批,当时进来63个,现在剩下8个。所以这之间的比例你们可以自己算一下。还有一点,我不得不说,你们的心态要端正,我们是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来管理一场比赛,所以不管你们今后是否有机会上场,都希望你们不要有任何的优越感,顺利的搞完一场比赛是最重要的。”领导的话说的十分明确,这里不是一个打酱油的地方。
那时候,裁判组每天早上都准时点到,累计三次不到的就自动离开,态度不认真的也得被迫离开,每天的训练从体能开始,没有偷懒的借口,因为领导每天都会教授新的知识,缺席一天,可能就失去很多东西。而且对大家的要求特别严格,从裁判员的站姿教起,然后再教到每一个号码,每一个违例和犯规的手势,一个手势往往要定在那里很长时间,手掌的倾斜程度,两手臂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高度,手指之间的距离,每次手举得直或不直,这些都有着十分专业的标准要求,那看似简单的几个手势,若想真的在篮球场上,众目睽睽之下,表现的精准到位,是十分不容易的,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专业的学习和氛围,才使得这个组织成为了院里面甚至全校都为之好评的团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一点不错!
因此,那时候,所有的人都认真的学习,主动进步,几乎每个早上,珺瑶和小麦都是激情满怀的,因为每个早上,都能学到新的知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兴奋和感激,裁判组让本来有些迷茫的珺瑶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因为有收获,就有动力!虽然训练只有十天,但是珺瑶和小麦深深体会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这是一个进步的集体,有榜样的力量,有激烈的竞争。似乎有着那样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准落后,不能够放弃,这种执着的力量,除了在裁判组,珺瑶很少能够体会到,包括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到了第二轮训练,珺瑶她们在学习跑位,规则的同时,也开始寻找临场吹比赛的机会,那个时候,裁判组的人,只剩下四分之一,每天早上大家轮流上场,体会临场的感觉,也是那时候,大家开始变得熟悉起来,那时候,老二的表现是最突出的,对场上发生的情况十分敏感,反应也快,只是那时候他话很少,给人的感觉有点冷,不敢接近,大家也很少开彼此的玩笑,除了每天早上一起训练,私底下,大家也不怎么说话。等到过了十一,院庆杯篮球赛开始,虽然珺瑶她们没有上场的机会,都是在做记录和计时,但是每天只要被安排了任务,就会提前半个小时过去,那时候在场上吹比赛的都是她们的偶像和权威,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佩服,每天,珺瑶和小麦从来不回去午睡,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在场边看比赛、看裁判、那时候有一种极大地渴望,渴望进步。也是那段时间,珺瑶的心里最最轻松,没有苏立辉,没有郑浩南,一切随心而行,非常快乐,那早该到来的大学的美好,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