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泉卿,奉化剡岙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此人绰号“剡山王”。其子陈式正,做过国民党军队的师长。朱孔阳号守梅,商人出身,北伐时任军需处副处长,后任军需署署长及浙江省政府委员,搜刮极多,在奉化城内大建宅第,称为梅园。蒋以后有所闻,乃不再信任。俞飞鹏年轻时做过体育教师,通过周枕琴介绍,与蒋搭上了关系,以后就官运亨通,任过兵站总监、交通部部长等要职。其族侄俞济时,黄埔一期生,原任八十八师师长,后来做蒋的侍从室侍卫长,又擢升为军务局局长。在蒋身边,陈布雷和俞济时是一文一武的最亲信人员。
1905年,蒋介石18岁,又转到宁波城里西河沿文昌殿陈家祠堂里,由鄞县顾清廉主讲的箭金学堂。顾清廉生员出身,专治性理之学。蒋介石从顾清廉读了一年书,读的是《古文观止》、《东莱博议》、《诸子集成》、《说文解字》、《曾文正公集》和《孙子兵法》,课余自学《纲鉴易知录》。在顾清廉那里,蒋介石第一次听说了孙中山的名字,并对中国革命党人在海外活动的情况有初步的了解。顾清廉以日本明治维新后由弱变强的历史为例,给他灌输强兵是富国的前提的思想。蒋介石幼时好斗尚武,顾氏说教正合其意。从此,便立下志向,学习军事,并决定去日本留学。
蒋介石对顾清廉十分敬重,发达后长期延揽顾于幕下掌管文牍。蒋介石自认从顾清廉学习,受益匪浅,曾说:“吾国载籍之繁富,学术渊源之广远,得略涉其涯涘,以及通晓读书法,窥见汉文门径,皆顾先生一手陶成之。”那时已废八股,作文以“策论”为主。
1906年,蒋介石19岁时,家中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件。当时的清政府,对外屈辱于列强,对内则加重对百姓的盘剥,横征暴敛,各地无主滞纳的田赋,责令甲首(首富)和巾户摊赔。蒋介石家也在被索之列。里中狡猾的富户与征收田赋的庄书勾结,欺侮蒋家孤儿寡母,特别苛派。王采玉不胜负担,据理力争,差役就把蒋介石捆拘到县里关押,勒令交纳后方释放。蒋介石回到家中,母子见面抱头痛哭。王采玉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勉励儿子要争气,要发奋上进,早日出人头地。蒋介石亦深为震动,对母亲所嘱铭记于心,终生不忘。后来曾在报上发表文章,谈及此事。他写道:
我当时记忆犹新,其时满清政府已腐败至极,道德沦丧的土豪劣绅与衙门的贪官污吏搜刮民财,鱼肉乡民,司空见惯。我家因无官位背景,屡为欺压和侮辱的对象。我们饱受苛捐杂税和劳役的痛苦,甚至亲友们对我们的窘困亦视若无睹,袖手旁观。我家当时痛苦煎熬的处境实在难以形容,我们全赖家母一人坚忍不拔的能耐和毅力,我家方免于沉沦的绝境。
就在这一年,他剪掉发辫,决意同旧社会抗争。蒋介石留学日本的当年冬天,接到母亲王采玉的家书,言妹瑞莲年下出阁,兄当回来主持其事。蒋介石接到信后,也认为在日本没有合法的途径,不能进正式军校,长久在补习学校,也不是办法,不如先回国通过合法渠道再正式考回来,然后立足。于是就打点行装,返国回到家乡与母亲团聚。
首次留学生涯结束回国后,蒋介石先考取了浙江武备学堂。不久又赶上清政府陆军部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前身)在各省招考。在浙江招收14名,报考者千人,蒋介石被录取。第二年,清政府陆军部在保定军校里考选留日陆军学生,蒋介石本来尚无报考资格,经过一番努力,获准参加考试,结果入选,被破格保送去日本就读“士官预备学堂”。
1908年,20岁的蒋介石再次返东瀛留学,进入振武学校。蒋介石是八期的学生,学的是炮兵专科,同期生中有黄郛和张群。就在这一年,蒋介石由陈其美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第二年,经陈其美引见,蒋介石第一次谒见了中国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从此而后,抱定了毕生追随这位伟人以展宏图的决心。
1910年,蒋介石从振武学校卒业,升入日本新泻县高田野炮兵第十三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进行作战训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应先期回国的陈其美之召,归国参加浙江起义。当时他抱定不成功便成仁誓为革命牺牲的决心,写信与母、兄诀别,劝其勿为他赴难哀伤,并对死后家事作了安排,语多悲壮。王采玉收到此信,内心忧痛,但无十分凄切的表情。她认为没有牺牲的精神和决心,安能取得胜利和成功?当即嘱咐在玉泰盐铺继王贤东当账房的侄儿王良岳赶到杭州传达己意,慰勉儿子:“死生一视于义,不必以家事为念。”
中华民国成立后,反清革命的成果很快为袁世凯等旧军阀窃取,先驱者孙中山又先后发动了多次革命,以捍卫共和。蒋介石追随孙中山、陈其美屡次组织军队武力抗争,成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通令缉捕的要犯之一。在革命斗争处于困境之时,他曾几次回乡匿避,家中不时遭到搜查,许多族人亲友惟恐株连,啧有烦言,不与他家往来。王采玉却处之泰然,甘愿毁家受累,对儿子频频抚慰,从无戚颜怨言,还千方百计资助其远避和进行秘密活动。凡此种种,表现出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使乡里人们感到非常意外。
对于母亲的胸襟、胆识,对于母亲的苦心孤诣,蒋介石感怀系心,终生不忘。
从1917年开始,孙中山以广东地区为革命大本营,组织力量与北洋军阀相抗衡。由于陈其美的意外身亡,使孙中山失去了一个军事上的重要助手,作为陈其美亲信的蒋介石,渐为孙中山所重视,尤其是朱执信这位孙中山最重要的军事奇才过世后,更是如此。1920年10月孙中山致蒋介石的信中说:“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而知兵则又过之。”殷切期望之情跃然纸上。从1918年起到1922年,蒋介石先后担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令和第二军参谋长等职。
但是孙中山认为,蒋介石“性刚而嫉俗过甚,故常龃龉难合”,担任参谋工作较为合适,而未予军中重柄。因此,蒋介石并不安心在广东,常常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多次在军事选择上最需要他的时候,提出辞呈,或者干脆不辞而别,返归故里。这种以退为进,谋求实位的办法,蒋介石屡试不爽,每次都在孙中山的督责、劝慰下归军复职。
早在1901年蒋介石14岁时,王采玉为他迎聘了奉化岩头村的毛福梅为妻。毛氏大蒋介石5岁,这是当时很普遍的风俗。王采玉认为,此举既可以使儿子收顽劣之性并早生孙子,又可以有媳妇为家务分劳。蒋母为使儿子成材,可谓费煞苦心,同时还别有见地。蒋介石在奉化县城凤麓、龙津两个中学堂接受新知识时,王氏特地把儿媳也送到县城的作新女校就读,为使她有文化,利于相夫立业。由于蒋介石与毛福梅之间夫妻感情并不深,王采玉多次痛哭训子,敦促他们和睦共处,早续香火。1910年,长孙蒋经国出世,王采玉喜悦异常,朝夕不让他远离膝前。
1921年蒋母去世,嘱咐蒋介石,不与其父合葬,要修一所学校,要报答至亲好友,蒋都一一照办。蒋介石为母亲修一墓庐,是为慈庵。
王采玉一生坎坷,为了抚育顽梗的孤儿成器,费尽心血。到了晚年,也算是扬眉吐气,堪慰所望。不幸的是,年不满六旬,就体弱多病,于1921年6月14日上午七时,因患心脏病,卒于故居内寝,享年57岁。此时蒋介石任职于孙中山领导的粤军,适因处境不如意,在家养晦。母病卧床数月,朝夕亲侍汤药。王氏弥留中频频以三事嘱咐儿子:其一,要为她择地另葬,不与其父同穴;其二,要办一所学校,培育乡里子弟;其三,要报答几家至亲好友的恩情。这三件事,她死后,蒋介石均一一付诸实现。
蒋母之所以坚持与蒋父分葬,自有原因。蒋肇聪死于1895年。到1913年,蒋介卿、蒋介石兄弟二人正式安葬其父于桃坑山右蟹钳。坟堆较大,内有4穴,实葬3人,即蒋肇聪及其发妻徐氏、续弦孙氏,空一穴准备留给第二位续妻王采玉。但王采玉不愿屈居下位,更不愿自己儿子被人议论为第二填房所生,惟恐日后对蒋介石的前程产生不利的影响。蒋介石对其母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蒋介石谨遵母亲遗命,请奉化有名的风水先生到处勘察坟地,最后选定离溪口镇约1。5公里的上白岩山鱼鳞岙中垄。据说这里是最好的龙脉,整个地形象座弥勒佛,坟穴就点在弥勒佛的肚脐眼上。为了防止压坏龙穴,石器不宜过重,也不能多用石板和水泥。蒋介石每天至白岩山监工兴筑母亲坟茔,并邀集亲族之长者、贤者,帮助筹备丧事,于同年11月23日安葬完毕。
这时蒋介石在中国政坛上已初露头角,母以子贵。因此,接到蒋母去世之讣告,孙中山及谭延闿、林森等国民党要人,齐致唁电,闽、粤、鄂、湘、沪各处吊客,云集倚庐。及出殡之时,孙中山派陈果夫代表诣奠,居正、戴季陶等皆来会葬。孙中山祭文,充分肯定蒋母培育孤儿蒋介石之功:“恩勤辛苦,以抚遗孤,养之长,教之成。”“慈爱异常母,督责如严师。”孙中山还亲自为蒋母题写墓碑:“民国十年职蒋母之墓孙文题”刻在横碑之正面。墓碑上面,扇形应栏,刻有“壶范足式”四字。碑之两旁有一联:“祸及贤慈当日梗顽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下署不孝子周泰,是蒋自撰,张静江书。胡汉民做墓志,汪精卫做铭,书法家沈尹默书。墓作馒头状,墓前植石楠二株,其他各处广植树木,下望山岳间古木参天,形成一片苍翠的林海。
到了1923年5月,蒋介石又在离墓址约250米远的山墩筑新式洋房三间,称为慈庵,冬月工成。12月16日,蒋介石为纪念其母60冥寿,回到溪口,前往慈庵肃拜,并展墓。夜宿庵中。次日,庆慈庵落成,奉曾祖祈增公、曾祖妣毛太夫人、张太夫人;祖玉表公、祖妣徐太夫人;考肃庵公、妣徐太夫人、孙太夫人、王太夫人;及弟瑞青、冥配弟女王氏,五代神主升龛,祭飨如礼。庵的门额,由谭延闿书题。中堂悬孙中山所赠“为国劬劳”、“慈云普照”二匾。
蒋介石亲撰《慈庵记》写道:“标额曰慈庵,以成先慈建庵供佛未竟之志,而又配祀先考肃庵公,权合古人祔庙之义也。”具体说建立这个慈庵的主要用意不外两个:一是因为蒋父与蒋母没有合葬一穴,把父母神主牌位合在一起,以表示双亲合拢;一是作为蒋回乡时居住的地方,以示不忘母恩谨守墓园之意。而且,蒋介石于祭祀之后,果然与次子一起在这里住了大约10天左右。据《蒋总统年表》记载:“是月下旬,息影慈庵,拂案焚香,绕茔抚树。岭上寒风,松间明月,耐人寻思,与次公子纬国相伴守,穆如也。”此后,蒋每次回家乡时,总是先到慈庵先住几天,然后再移居乐亭或妙高台别墅。
1930年春,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为了增光门楣,将慈庵旧宅拆除,另在离墓稍远山岳平地上筑造规模较大的坟庄。其整个布局如下:在白岩山麓竖立一座石牌楼,高6。5米,宽7。9米,有3个门,中门宽3。7米,两边之门各宽2。1米。中门上首刻着“蒋母墓道”4个阴字,两边雕有花卉、盆景等各种装饰。从牌楼到墓冢,是一条卵石砌成的小路,长668米,路边有石凳,夹在一片松林之中。进石牌楼行约200米,路侧有一座过路岗亭,亭的四周设有长条玻璃窗,亭内能容20人,可以同时站立,四面眺望。再行约200米,是蒋母墓庐,共12间平房,结构为中西合璧。外门上额题有“墓庐”两字,进门中间有许多石碑,依壁而立,两旁是会客室及餐厅,阔度各占2间。住宅在其南首,宅后建有厨房及卫兵居处一幢,另有一道门进出,直通下山墓道。
穿过墓庐大门,便可看到慈庵。门首额题“慈庵”二字,室内挂有蒋母王采玉遗像,照片上有汪精卫的题字:“蒋老伯母遗像,世愚侄汪兆铭。”正中立一石碑,正反两面都有碑文。正面为谭延闿所书之《孙大总统祭蒋太夫人文》,后面是“孤哀子蒋中正泣述”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系于右任所书。两壁还有蒋介石的《哭母文》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慰劳蒋总司令文》等石刻。此外,还有胡汉民集汉曹全碑字迹题守墓诗:“供养嗟奚及,忧怀与岁长,白云仍在望,竟拟老家乡。”谭延闿为题“蒋太夫人像赞”,林森作诛辞。治丧时,张静江、许崇智等国民党元老的唁电、挽联、悼诗等,也都保存在“慈庵”之中。以上这些文字,曾由叶楚怆搜集,编为《哀思录》印行于世。
新建的慈庵,继续供奉蒋氏曾祖祈增以降历代祖先,下至幼弟瑞青之神主牌位。慈庵左边一个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居住之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第一次回溪口,吩咐将汪精卫所作墓志铭的石刻埋入墓道下面,因为汪精卫失节作了汉奸。现在,经当地人民政府整修蒋母坟墓掘土时,发现了这块石刻,作为文物予以保存。
蒋介石对于部下谒其母墓很重视。由于通向墓地山坡的路比较陡,卵石路面容易打滑,国民党高级将领又多穿皮鞋、皮靴,上山谒墓时行走艰难,所以蒋介石在墓庐特地准备了各种尺寸的软布鞋,供他们选择使用。据一位原国民党将领回忆,蒋介石平时对部下非常严肃,惟有谒墓下来,笑容可掬,连说“谢谢”。
蒋介石很早就为自己在家乡选择墓地。开始他打算安葬于慈庵母亲墓边。以后看到奉化城北响铃岗地势高爽;景物幽美,风水颇佳,就改变主意,选定岗上的仁湖作为自己葬身之地,并且派人在周围修了一条公路。但是,后来,蒋介石却长眠于台湾岛上,归葬故乡的愿望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