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阵营是杨阳的同桌,两人一胖一瘦,坐在靠南墙的第一排,我们初中那么多人里面,如果说在哪方面让我佩服的,这杨阵营倒可以算一个。
说来认识过程也有点奇葩,因为杨阵营的读音和杨振宁的读音是有些相似的,所以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自以为是地给他按了错误的名字,直到后来和李肖肖、王刚熟悉,又因为他和这两人一个村庄,至此才纠正过来。
他说起来特点并不是很明显,倒萝卜头,人不高,也瘦,做什么事总喜欢蹦蹦跳跳的,偶尔一起说到笑处,他就会像木偶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做着夸张的表情笑。
“他有时候真像个孩子。”
亲近他的人经常会这么说,确实,每次见到他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跟他按着孩子王的形象,尽管现在五六年都过去了,但印象却一点儿都没变。
他画画是极好的,对于我这样把鸡能画成秃毛鸟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而且,他画画还很快,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黑板上,总是全神贯注,一挥而就。只是这个时候你不可以打扰他,
这样他会画的更好,这只限于了解他的人,等着吧,最后,他画好会立马拿出来给你欣赏。
那情形就像家中的弟弟妹妹一样,拿着自己珍藏的零食去讨好你。
很温馨。
他有时候也会给我们表演相声,私下里,或是在元旦的茶话会上,学各种动物的叫声,逗大家开心,总是把气氛烘托得很好,不至于让后来的表演者怯场。
和他在一起玩的几年里,我就没见过他发过怒,也没有见他哭过,临近毕业说将来的打算时,他才微微有点失落,因为他的成绩不好,是不可能和我们一起读高中的,所以我们只好分道扬镳了。
他那个时候,确实让人挺担心的,因为我感觉他根本没有一点儿打算,就算是迷茫好吧,还是因为年轻吧,十五六岁,区区中学学校和外面差别太大了------
他后面有学算命之术,读《周易》,毕业之后的第二次见面他还和我说过一些卜辞来着,可是对于这方面我懂得太少,而且那时候我热衷于功名,每天都觉得很忙,缺少心境,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体会这种淡淡如水的友情。
等上了大学,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更少了,但还是有听说他消息的,据说是在帮他一个老表做钱包,他那时估计已经抛弃了那些算命之术吧,做钱包好歹也是个切合实际的营生,我还是挺为他高兴的。
当然这之中细节的事情我是不可能知道的,直到后来他给我打了个电话,我才慢慢知道,他还是遇到挫折了。
他跟我说他有过一段时间的精神病,我当时就觉得很震惊,细问之下我才发现他说精神病是有些重了,而应该是精神衰弱,慢慢才放下心来。
其实,现在看来,一切的后果想来都不可能是无中生有,因为他的性格确实和快节奏的社会格格不入,我说他是孩子王,倒不是单单说他初中那几年,而是很多年。
他的性格委实是有点淡了,人说赤子之心、童真,应该说的就是他这类人吧。
作为朋友,他确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很为其担心,但我们能做的却只有很少了,只能抽出来点时间想想,为他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