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女人只要有一点儿事情造成别人不快,无论正确与否,对方招架不住的时候就会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回击,那就是--“更年期!”“更年期”这三个字一度成了最恶毒的打击女性的字眼儿。听到这三个字,无论年龄有多大,女人都会觉得自己深受侮辱和伤害。
确实,在以往,更年期即意味着衰老、病痛、他人嫌恶……这种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几乎根深蒂固,这个时期的女性似乎是多余的。而如今,轮到我们自己四十几岁了,可能很多人的神经深处早就在惧怕那三个字的不期而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更年期即意味着“倾斜陡峭的下坡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美国一位女性研究专家写了一本书叫《更年期的智慧》,其中论述了更年期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生理过程,并非需要治疗的疾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更年期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性在45~55岁进入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减少,会出现月经紊乱直到月经停止,并且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这段时期称为“更年期”,月经停止即绝经为最显著的标志。更年期一般是绝经前后的3~5年。
更年期是人体由成熟向衰老的过渡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是生命活动规律。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在发生退行性变化。对人类而言,更年期则是进入老年阶段的前奏曲。
女性更年期主要就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些变化,即从卵巢功能衰退至月经停止,而女性身体的其他系统功能则同男性相似,并没有到40多岁就特别衰老,它处在一个正常的渐变过程中。
更年期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分泌功能减退或失调,最突出的是性腺功能的变化。更年期是每个女人一生中必经的阶段,它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过渡到无生育能力的过程。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张萍觉得自己进入更年期以后越来越容易激动,而且这种感觉不断加重。下面是她跟朋友聊天时所说的一番话:
“18岁的孩子明明清楚地看见我很忙,还问我:‘什么时候吃晚饭?’我根奇怪。为什么打开炉灶,考虑全家吃什么都是我的事,尤其是当我不饿或是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为什么我丈夫不能去准备晚餐?为什么到准备吃饭时家里的人好像全都瘫痪了?为什么他们都在餐厅等着,就不能摆放碗筷或者倒杯水呢?他们坐在那儿,一直等到我进屋就宣布:‘妈妈来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吃饭了。’
“同样的事情出现在假日要乘车外出时。只有在我确实向门口走去时,我的家人才会行动。我觉得好像是我的存在才造成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如晚餐、全家出游时)失去了他们自己承担责任的主动性。我在生育年龄时,大多数时候都很自然、很耐心地接受了这种责任,把它作为妻子和母亲角色的一部分。这样做以后,我不自觉地使它长期存在了下去,因为成为必不可少的角色的感觉很好。
“更年期的我在所有方面都失去了耐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我都觉得自己身上有一座炽烈的火山,随时准备爆发。我的身体里有一个声音在咆哮:‘够了!你们都是有能力的人,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怎样开车、怎样烧水,为什么非要我来做这些事呢?’当我自言自语时,我的愤怒就不断地升级……”
其实女性的前半生一直在为他人奉献,为孩子、为家庭、为工作,而到了更年期,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影响,即自身激素的影响及孩子长大的事实,她们开始进入自我关爱。像张萍这样一时无法适应更年期变化的女性并不少见,这也提醒我们,到了更年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些固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觉得特别郁闷,因此辞了工作,在家待着。其实,这样更容易憋出问题。医生建议,即使不为挣钱,也要出去消耗一些精力,接触一些外界的朋友、同事,心胸会自然开朗起来。
情况特别严重的,让医生开药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自我调整。对更年期综合征,自我调整是基础,不能光靠药物,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50%的女性通过这种自我调整,不用药物,也能顺利度过更年期。
另外,注意在生活方式上调整自己,每天去锻炼,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做操、跳舞,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起来,朋友也比较多,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舒畅了。
四十几岁女人是否健康和快乐,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与身体变化和外部世界的影响相比,信念和态度更为关键,更年期绝不仅仅意味着烦恼和忧虑,随之而苏醒的还有女性蛰伏的力量和创造力。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曾说:“更年期是女性的第二青春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顺应这一年龄段身心的变化,并切实允诺在更深的程度上改变和治疗我们的身体、思维和精神,更年期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