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的体形为流线型,像鱼雷一样,在游泳时可减少阻力。鲭科特有的离鳍在第二背鳍和臀鳍后面均有。其特征是血管的网目组织非常细密,使此部分肌肉呈现红色。金枪鱼常保持着比水温高6~12℃的体温,此外还具有适合长距离洄游的各种特征。第一背鳍的根部有一道沟,不使用时便折叠起来。腹鳍不使用时便紧贴着身体,胸鳍也可折叠。为了使巨大的身体向前进,尾鳍变得很尖锐。
它们冬天生活在100~500米深的深海地方,春天到夏天为其产卵期,此时金枪鱼会浮到海面上,在海洋的表层产卵,产卵地区是在水温24℃以上的热带或亚热带海洋,通常以金枪鱼类的中型洄游性鱼以及沙丁鱼、竹荚鱼等生活在海面附近的鱼类为食。杀人鲸是金枪鱼唯一的敌害。
金枪鱼鱼卵的直径约1毫米,为浮游性卵。一条雌鱼的产卵量在100万~1000万个之间,然而其中能够长为成鱼的仅有2~3个,其余的不是死亡就是被其他的鱼当成食物了。金枪鱼的成长极快,约1年即可长到与成鱼一般大小,但得等到3年时才有繁殖能力。由稚鱼成长到成鱼要费时7年。
盘丽鱼——细心的慈父慈母
盘丽鱼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与罗非鱼同为丽鱼科,有绿盘丽鱼、棕盘丽鱼、红盘丽鱼、蓝盘丽鱼等各种品种。由于成鱼的身体呈圆盘形,所以得名盘丽鱼。
盘丽鱼嘴巴小,而且上下颌并排着一列小齿。通常的鱼都有两对鼻孔,盘丽鱼则仅有1对鼻孔。成鱼身上有交互并排的赤褐色斑纹,背鳍与臀鳍十分发达。此外,它的体形、体色还会随着不断的成长而发生变化。
盘丽鱼是热带鱼中最漂亮的一种,但繁殖率却不高。在幼鱼孵化3~4周内,亲鱼的皮肤中可分泌一种被称为丽鱼乳的黏液哺育幼鱼。此分泌物与脑下垂体所分泌的荷尔蒙有关。
和其他丽鱼科鱼类一样,盘丽鱼对于卵及幼鱼的照顾十分细心。在繁殖期间,雄鱼与雌鱼共同用口将叶面宽阔的水草清理干净,作为产卵地点。接着,雌鱼在这里产卵,然后雌雄鱼交替地用鳍将水泼在卵上,使卵周围的水保持清洁。卵孵化后,亲鱼将幼鱼衔在口中,移往其他的水草上,幼鱼便悬在这些水草上。不久幼鱼转而悬在亲体上,开始游泳,并且以亲体皮脂所分泌的乳液为食,雌鱼与雄鱼轮流照顾幼鱼。
出生后的幼鱼体色呈褐色,两侧有黑色斑纹。出生后6个月,头部和鳃盖会产生蓝色斑点。
盘丽鱼成鱼为肉食性,以孑孓、蚯蚓、水生昆虫等为食。
七星刀鱼——“大个子”
七星刀鱼又名弓背鱼、七星飞刀鱼、东洋刀鱼、花刀鱼。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属于热带鱼。七星刀鱼鱼体呈长刀形,前半身宽厚,脊微弓形隆起。身体极度侧扁,尾鳍呈尖形,体长可达1米。鱼体呈银灰色,体侧有椭圆形的黑色斑点,从腹部开始一直排列到尾部。七星刀鱼体侧斑点数目不定,因生长期不同而有所增减。幼鱼期体表并无黑色斑点,只有10~15条淡淡的斜纹,成鱼后才变成黑色斑点。其背鳍很小且透明,臀鳍从腹部开始一直延伸到尾部,与尾鳍连接成一体,在鱼体腹部形成一个刀刃一样薄薄的边缘,使七星刀鱼更像一把开了刃的大刀,所以称之为“七星刀鱼”。
在热带鱼中,七星刀鱼可以说是庞然大物,喜弱酸性的软水,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喜食小鱼、小虾等。七星刀鱼对水温要求不严,在20~26℃的范围内都能很好地生活。七星刀鱼体积大,食量也大,生长迅速,很容易喂养。更有趣的是,该鱼白天常常躲着不活动,唯独喜欢夜间游动觅食,属夜行鱼类。
鲨——职业杀手
鲨属软骨鱼类,其祖先约在4亿年前出现,所以至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鲨分为鲭鲨目和角鲨目,属于鲭鲨目的鲨为进化的鲨,包括“吃人鲨”的白鲨、主食浮游生物的鲸鲨、象鲨和具有特殊化头部的丫髻鲨。角鲨目则包括日本锯鲨及近于鲎鱼的波口鲎头鲼。现生的鲨类中,留下很多原始特征的是皱鳃鲨。
鲨和普通的鱼类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鲨有数排并列的锋利牙齿,当外边的牙齿掉落时,里边的牙齿就会凸出来。它的嗅觉也相当灵敏,能从很远的地方嗅到血腥味。据说鲨会传声波,能利用听觉获知猎物的位置,捕食时接近猎物到某种程度时再依赖嗅觉,更接近时则依赖视觉。
鲨皮摸起来有些粗糙、不平滑的感觉,这是鲨所独有的鳞——盾鳞所造成的。在显微镜下扩大数倍看,就能看到前端尖的盾形鳞。一个个的鳞,从皮肤上凸出,好像牙齿的构造,又被叫做“皮齿”。
多数鲨是卵胎生,卵在雌性的腹中等到孵化后才出来。有些棘鲨,其幼鲨在母体中生活长达一年之久。
平时,鲨都在离海岸相当远的海洋中生活,一旦肚子饿时,就会接近海岸寻找食物,有时会袭击正在游泳的人。
珊瑚——婀娜多姿的艺术家
说到珊瑚,首先必须得介绍一下珊瑚虫。珊瑚虫是一种海洋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上端有口,口周围有几条触手,下端有基盘,起固定作用,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
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外胚层能分泌石灰质或角质的骨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珊瑚。
珊瑚虫生长和繁殖都很快,群体不断出芽。当珊瑚虫死亡后,它们的子孙即在其祖先的“遗骨”上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随着珊瑚虫的迅速繁殖,骨骼堆积,相互粘连,由水平向外和垂直向上发展,年深日久,日积月累,扩展形成珊瑚礁。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据计算,形成高8米的礁壁大约需要经过5000年的历程。
凡是能造礁的珊瑚,称为造礁珊瑚,不能造礁的珊瑚称为非礁珊瑚。珊瑚礁又可分为3种,比较接近海岸的叫岸礁,远离海岸的叫堡礁,马蹄形或环形的叫环礁。
珊瑚礁大致集中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这是由于造礁生物是典型的热带海洋动物,其只能生活在不超过50米深的浅海,生长发育的适宜水温是25~30℃,最高不超过36℃,最低为13℃,还要有充足的光线。
珊瑚虫所需的氧气和糖类是由与其共生的虫黄藻提供的。
虫黄藻为单细胞藻,据估计每立方毫米珊瑚的内层细胞中有3万个虫黄藻。在珊瑚礁的周围,有许多藻类和海洋动物,它们共同构成珊瑚礁生物群落。这些藻类在珊瑚虫制造骨骼时,会排放二氧化碳来制造养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而珊瑚虫会吸收这些氧。所以珊瑚礁就像热带雨林一般,能制造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氧,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此外,虫黄藻也进行光合作用,浅海的光线较充足,虫黄藻从珊瑚体内获得二氧化碳、氮和磷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类,放出氧气,从而加速珊瑚骨骼的生长。若没有虫黄藻,珊瑚体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会妨碍珊瑚骨骼的生长。此外,海水还必须含有较高的盐分,盐分是制造骨骼必需的原料。
珊瑚对人类有许多益处。珊瑚岛可供人类居住;其礁石烧成石灰,可用于建筑;古珊瑚礁和现代珊瑚礁可以形成储油层,对开采石油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发现和开采的礁型大油田就有十多个,可采储量达50亿吨。软珊瑚、柳珊瑚等是非常好的药材。珊瑚有黄、白、红和蓝色,其形状千姿百态,可做天然装饰品等。但由珊瑚礁形成的暗礁,也常会给航行中的舰船带来沉船之灾。
食人鱼——水中狼族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为脂鲤科鱼。身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叉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牙齿锐利,下颌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大部分栖息在河面宽广、水流较湍急处。食人鱼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以东和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圭亚那的沿岸河流中也有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乌拉圭、秘鲁及委内瑞拉都有发现的记录。
成熟的食人鱼雌雄外观相似,具有鲜绿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体侧有斑纹,听力高度发达。繁殖期会将卵产在水中的树根上,卵具黏着性。受精卵经48小时可孵化,仔鱼经48小时可以游动摄食。食人鱼约18个月达到性成熟,一年可繁殖多次,河水的泛滥情形会影响其繁殖的成功率,亲鱼会有护卵的行为。
这体形并不大的鱼儿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呢?
原来,食人鱼的两颚短而有力,下颚凸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咬住猎物后紧咬着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竟可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齿的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觅食,而强有力的齿列可导致严重的咬伤。
另外,食人鱼经常一群一群地出动,这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它们的力量。每群会有一个领袖,其他的会跟随领袖行动,向同一个目标进行攻击。在旱季时,水域变小,使得食人鱼集结成一大群,经过此水域的动物或人极易受到攻击。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血的气味是引发大群食人鱼攻击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是受伤动物所造成的噪声和水花引起了它们的注意。
据说,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某个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鱼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也会不时受到它们的攻击。食人鱼因其凶残的特点而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
银龙鱼——“活神仙”
银龙鱼是一种古老的种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别名银带鱼、银船鱼、龙吐珠鱼,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圭亚那。在亚马孙河里自由生活的银龙鱼,当见到水面上方的枝条上停有昆虫时,会从水中如箭而出,射向目标,多数猎物逃不脱它的长舌,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箭鱼、四眼鱼。
银龙鱼因披有硕大鳞片的缘故,全身银光闪闪。它细长的触须,柔美流畅的曲线,神态优雅的游动,似神仙一般。其万种风情,尽在回首之间。高贵而神秘的气质都神似传说中的龙,所以大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银龙鱼。
银龙鱼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背鳍和臀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眼上位接近头顶。口上位,口裂大而下斜,下颚凸出,并长有一对短须。体两侧各有5排大圆鳞片,鳞片之大为热带鱼中绝无仅有。幼鱼时体色微泛青色。
银龙鱼喜弱酸性或中性软水,最适宜温度为24~28℃。卵生,繁殖较困难,繁殖期雄鱼胸略尖长,呈深红色,雌鱼腹部膨胀。雌雄自然配对,自由选择配偶。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需1个月左右的时间,雄鱼口中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带卵黄囊的仔鱼,再经8天左右才可游动、摄食。5~6年方可达性成熟。寿命一般为18年。
章鱼——海洋霸王
章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海洋生物,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大约有140种。章鱼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也有少数为深海性种类。章鱼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惧怕它,所以章鱼可谓是海洋里的“霸王”。
章鱼和其他动物相比,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它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
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但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晶状体,所以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和猫头鹰很像。
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小说或者电影里面的章鱼一样,它总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章鱼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这首先归功于章鱼的8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难以脱身。章鱼的每条触腕上约有300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而且章鱼的触腕和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每当章鱼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两条触腕在值班,值班的触腕不停地向四周移动,高度警惕着“敌情”。如果外界真的有什么东西碰到了它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另外,章鱼会经常喷射黑乎乎的液体来保护自己,吓唬敌人。章鱼喷墨既可以掩藏自己,又可以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准备进攻或撤退,一般它们可以连续6次往外喷射墨汁。过半小时后,又能积蓄很多墨汁,虽然墨汁中有毒,但它的墨汁对人是不起毒害作用的。
其次,章鱼有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使之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即使章鱼受了伤,它仍然有变色能力。
章鱼也是营造房屋的高手。它们生活在海底,身上有很多触手,当章鱼吃饱后,总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美美地睡上一大觉。为了不受打扰,它会拖着吃得胀胀的肚子建造睡窝。它用触手搬运石料,一次能搬4~5千克的石头,垒起围墙后,再找来一块平整的石片做屋顶,于是房子就建好了,它便懒洋洋地钻进去睡大觉。
另外,章鱼还是一个魔法师。它不但可以伪装成一块石头,甚至能够扮成海蛇、狮子鱼以及水母。而且章鱼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毫无防备的猎物。
章鱼高超的脱身技能也是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有人目睹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学者把章鱼放在篮子里,提着它上了电车,10多分钟后,突然从电车后部发出一声尖叫。原来,章鱼竟从半寸大小的篮孔里钻了出来,爬到了一位绅士的大腿上,并且,它竟然使自己那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了饼状。
由于章鱼能将水存在套膜腔中,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因此它离开了海水照样能活上几天。
虽然章鱼很凶猛,但它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是相当温柔。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似的卵,从此它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宝贝,而且还经常用触手翻动抚摸它们,并从漏斗中喷出水一个个冲洗,直到小章鱼孵化出来。即便这样,“慈母”章鱼仍然不肯离去,唯恐自己心爱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以至日渐憔悴,有的甚至因过度劳累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