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本来就是一种形式,只是向亲朋好友宣布“我们结婚了”。其幸福程度跟结婚方式没有关系,但婚姻的幸福程度跟夫妻对婚姻的重视程度却是成正比的。“裸婚”简单、方便,没有什么成本也不消耗太多精力,是一种经济适用型婚礼;但也因为如此,与婚姻大事的重要程度不相符,容易变成速食面一样草率为之。
试想“裸婚”之后,难道就没有房子、车子的压力了么?不拿父母的钱买房子,很有志气,但结婚后的成本不断翻升,加上房价只升不降,工资名涨实降,仅靠自己维持家庭生活,实在太难太难了。所以“裸婚”之后的“有志青年”,也有不少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向父母伸手求援的。从“裸婚”到“房奴”,是一种长大的过程,生活本来就不可能是零负担的。
“裸婚”是一种投资。只是这种投资是对人的潜力的投资。“我相信我老公以后会补偿我的。”小田上个月才领了结婚证。小田的“新郎”在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工作,三年就晋升到了主管。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不能给小田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但是人既努力又踏实,让小田的父母放心地把小田交给他。在此,我们必须向那些努力挣脱传统束缚、敢于“裸婚”的“英雄们”致敬!想必他们都欣赏冰心老人的那段话:人生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希望,前途像阳光一样灿烂,生命像一团火!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的家长不愿意接受“裸婚”的形式,但是如果儿女坚持,家长还是会妥协的。但是婚后日子是喝粥还是吃肉,得靠你们自己奋斗。如果小两口坚持不寻求外援,在居无定所的日子里,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是不能考虑的,比如说要孩子……“裸婚”是甜还是苦,是亏还是赚,或许只能由当事人自行评判。毕竟,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趾头才知道。
房客PK房奴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吗?
毫无疑问,拥有自己的房子是件幸福的事,但前提必须是一次性付款。当然了,这种假设极不靠谱,尤其是面对惊世骇俗的高房价,依靠银行按揭购房是绝大多数家庭在所难逃的选择。“房奴”之痛,已无需多言。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羡慕起房客的经济实惠与逍遥自在。“我要是没有买房子,那该多好啊!”陈芳总是发出这样的感叹。三年前,陈芳和老公贷款在远郊买了房子,开始了房奴生涯。买房子之前,陈芳总是喜欢出去和大家聚会、旅游。但是买房之后,除了短途的旅游还可以考虑外,其他的娱乐活动能免就免了。连手机费都有了配额。每天都要记账,钱总是不够用。以前买东西从来不讲价的陈芳,现在也开始讨价还价了。
“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没有新鲜感了,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笑笑是资深房客,大学毕业起就开始租房。说实话,早就习惯了城市之间南征北战和城市内部的辗转折腾,但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那些悭吝房东的冷眼与冷漠一一所有的租赁合同都是霸王条款,人家说涨价就涨价,甚至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撵你走人;之前扔下的一大堆家具家电也多半老弱病残,隔三差五闹一次“罢工”,房东还要借机敲诈勒索……最让人火冒三丈的是,被户籍制度怂恿的歧视。一旦意见不合,“你们外地人……”的种种指责,往往就成为事态升级的导火索。笑笑越说越气愤:“没我们这些辛苦劳作的外地人,你们这帮人吃什么?我们离乡背井地凭本事吃饭,你们呢?撇开了大城市这间破房子的庇护,你们能活下去?”可是谈到是否结束寄人篱下的生活,而自己去买房子时,她选择了沉默。
房客有房客的痛苦,房奴也有房奴的快乐。房客只要从工资里腾出一小部分支付房租,剩下的钱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可以买漂亮的衣服,可以吃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出去旅游。而且如果对房子或者环境不满意,随时可以搬到别处去;房奴就不像房客那么自由。房奴像驮着“房子”的蜗牛,从银行贷款办下来开始,就成了“杨白劳”,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故,都得给银行还钱。但是房奴首先是房子的主人,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哪里是自己的家。房客呢,房租的升高,中介的戕害,也是一种折磨。
周先生在一家猎头公司工作,与妻子的薪水加起来每月有5000多元。曾几何时,宁肯快乐地租房当房客,也不愿当痛苦的房奴是他们的信条。所以结婚时,两人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当时房租是800元一个月,过了不到两年,现在房租已经涨了近400元。“最重要的是觉得不值得,每月都要给别人那么多钱,还不如投资在自己的房子上呢。”
“对啊,你看看,人家房东也是前两年要结婚买的房。父母提供了部分首付,他们就把新房租给咱们,租金刚好还按揭,人家又拿公积金在单位附近另租套小间生活……房客与房东,不就是差了个首付款嘛!”考虑到这些,周先生跟妻子商量,还是“啃老”当房奴吧。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买房也是如此。既要自己的房子又要自在的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有点超现实主义,所以心态平和很是关键。契诃夫的短文《生活是美好的》中就有如此妙语:“要是火柴在你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当然了,用我们祖先的智慧来解读就是:既来之则安之。
又或者说,房客有一天也许想拥有自己房子,变成“房奴”;“房奴”在为自己房子“添砖加瓦”的时候,也可以招揽房客。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最重要的是符合自身的人生规划。
置业专家认为,对于三类人来说,租房是更为理性的选择。一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刚毕业的大学生经济能力不强,还是租房尤其是合租比较划算;二是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在工作尚未稳定的时候买房,一旦工作调动,出现单位与住所距离较远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支出;三是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如果不结合实际考虑经济条件,一味盲目贷款买房,不仅会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还有可能因无法还贷而使房产被银行没收。
按照西方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念,人的一生大概需要买三次住房,大致每隔8-10年购买一次住房。即由租到购、由小到大严格遵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但是,目前国内的很多家庭都没有树立起梯度购房的意识,还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制定一套可执行的购房计划。贪大、求阔、超前的住房消费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还在无形中加重了经济压力,有的年轻人甚至还盲目坚持“一步到位”的超前想法,刚结婚就不惜代价购买面积过大的住房,住房交付使用后又进行豪华装修,好像一生就只买一套住房。
其实,“房奴”也好,房客也罢,本来就不存在什么PK的假设,房子并不是衡量幸福的惟一标尺。“家”才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幸福的发源地。在此,不妨篡改一段孙燕姿的歌词心酸微笑去原谅了也翻越了有房子还是好的但明天是自己的开始懂了一一‘决乐是选择房奴生下了孩奴?
31岁的EUc在一家外企工作,可每次公司组织到各个员工家聚餐的时候,他总是推三阻四。终于有一天,在全部门领导同事的“胁迫”下,EUc把大伙带回了家。一进门一干人等都以为自己来到了刚搬空的房间。虽然经过简单装修,但是这个“家”似乎缺了很多热闹。20多平方米的客厅什么都没有,卧室里也只是摆了张床。一台旧冰箱和一套桌椅就是新家的全部摆设了。“不好意思,这套房子把家底儿都掏空了!”Elic挠了挠头,无奈地笑了。“本来是打算今年装修的,结果,老婆怀孕了……之前是因为还贷款始终不敢要孩子,这次架不住爹妈说想抱孙子……”
继“房奴”之后,“孩奴”一词又称为全社会舆论的焦点。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最简单的快乐,也是最甜蜜的负担。然而当房价高企之时,房子问题和孩子问题的双重作用,的确让我们无法从容应对。
或许在很多老一辈眼中,生孩子不算什么大事儿,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不也照样生了那么多小孩?无非是粥里多添一碗水,也没见哪个最终饿死……可要是按照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这段“育儿经”在E时代里绝对没有任何操作的可能性。
从孩子出生到成年,花费主要在三方面:生产、学前花费和教育经费。先说生产,比20年前涨了100倍,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20世纪60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十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在这笔开销后,孩子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奶粉、尿布、辅食、水果、早教、医疗、玩具、衣服、保姆、保险、旅游,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算下来,很多人都达到了五六万元。孩子上学后,教育的费用才是重头戏。有位细心的妈妈统计:儿子小升初,从一个月学费上万元的冲刺考级班、口语集训班,到托关系走人情的“交际费”,到最后的择校费,为了上重点中学花了将近20万元。而这还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
“你这个小东西儿,吃奶粉要100多一罐,尿不湿也要100多一包,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这是热播剧《蜗居》里的台词。可以想像,孩子是一个纯粹的“高端消费者”。尤其是90后的孩子,相当于是独生子们的独生子女,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吃、穿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家庭呢?大大小小叠加起来,这绝对不是个小数字!初为人父母总是特别敏感,总觉得如果有一项东西没有买,“王子”或者“公主”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热播剧《奋斗》中的经典台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我们总不能再生一个会打洞的孩子吧。”生活在蜜罐里的“80后”一代,现在也正值制造“08后”的时期。已经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来气的80后,赤子就代表着赤字。本来就已经被房子压得精疲力竭,如果因为要孩子而导致的生活水准再下降,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忍受这样的生活。
现在普遍的“四二一”模式的家庭,让这六个大人的体力和经济严重透支。所以涌现了很多“房奴”家庭,甚至选择用饲养宠物来代替无处安置的“亲情”。不是不想要,应该是说“怕”有孩子才对一一没有经济能力,不能让孩子受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便没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孩子的家庭也是不完整的。可生儿育女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让在高房价重压下的年轻人如何抉择呢?他们并非排斥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三部曲是人类得以延续的自然规律,但相比生儿育女养大成人的“无底洞”而言,“房奴”还是比“孩奴”容易得多。
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没有高房价、高按揭这层束缚,“房奴”们可以释放下套牢在身上的枷锁,进而从容不迫地完成“造人大业”。莫非,“孩奴”是“房奴”的孩子?
此言差异!房子和孩子,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矛盾对立面。“奴”现象的大量产生,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在很多时候,盲目攀比是导致“孩奴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从胎儿保卫战开始,直至宝宝的降生,哺育宝宝,再到教化成人,年轻父母们出手都是特别大方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婴幼儿市场,越是进口昂贵的婴幼儿商品,卖得越好。这恰恰说明了某些充斥甚至泛滥的物质提供,往往是建立在造成脱离于社会富裕程度之外的虚假繁荣!
“房奴”是因为先有了房子,有了房贷压力,才在孩子问题上纠结;而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想要有房子,必须当“房奴”一一“寄人篱下”氛围里的童年太过残忍丨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孩奴”根本就是伪命题。作为人类,哪一代人不是在为繁衍下一代奉献自己?干嘛非把本能行为描述得那般痛苦不堪?难道为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牺牲一点个人的生活质量就不值得?
记得有一则小品寓意很深刻。父亲对儿子说:“小家伙,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是我给了你生命。”儿子却反问道:“为什么不是你感谢我呢?没有我你根本就做不成爸爸!”
抚养孩子并不是期望他将来要如何回报父母,更重要的是享受孩子在成长中带给我们的每份快乐。这句话很中肯,无论你是不是“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