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26日,他在母亲的陪伴下,经过16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劳狄斯。第二天便去沐浴。密查利在几名护理员的照顾下,脱去衣服,光着身子浸入冰冷的泉水中,打着石膏的部位只能用泉水进行冲淋。奇迹出现了:打这以后,密査利开始有了饥饿感,而且胃口之好是数月以来所未有过的。从圣泉回家后数星期,他突然产生从病榻上起身行走的强烈欲望,而且果真拖着那条打着石膏的左腿从屋子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此后几个星期内,他继续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体重也增加了。到了年底,疼痛感竟全部消失。
1964年2月18日,医生们为他除去左腿上的石膏,并再次进行X光透视,片子显示那完全损坏的骨盆组织竟然出人意料地再生了。4月,他已能行动自如,参加半日制工作,不久便在一家羊毛加工厂就业。这一病例,现代医学竟无法解释。
像这样的病例并非个别。据报道,在124年中,为医学界所承认的这样的界医疗奇迹就达64例,这64例均经过设在劳狄斯的国际医学委员会严格审定。
那么,圣泉“起死回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人们一定能剥去圣泉的扑朔迷离的宗教外衣,揭示它的本质,从而解开这个谜团。
同样是在比利牛斯山区,有座名叫阿尔勒的小镇。在这个小镇的一个教堂里,有一口1000多年前精心雕制的石棺,长约1.93米,用白色的大理石雕成。令人不解的是,这口石棺中长年盛满清泉般的水,却没人能解释这些水是从哪欠里来的。
镇上的居民回忆说,这件怪事是从公元960年以后发生的。当时,有一位修士从罗马带来皈依基督教的波斯亲王圣阿东和圣塞南的圣物,并把圣物放入条石棺中。此后,石棺内的“圣水”源源不绝,“圣水”为当地居民带来吉祥和幸福。人们视这“圣水”为神奇的水,因为它有神奇的医治疾病的疗效,人们珍藏它,不到万不得已时不拿出来使用。
据有关专家考察,这口石棺总容量还不到300升,而每年从这口石棺中流淌出来的水却有500~600升。即使在旱灾之年,石棺仍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澈的“圣水”。当地的居民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某一夏天,石棺还溢出水来。
1961年,石棺水源之谜吸引了两位来自格累诺市的水利专家,他们试图解开这个谜。最初,水利专家认为这是渗水或凝聚现象,于是想方设法垫高石棺,使它与地面隔开。为了揭谜,他们还用塑料布将石棺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外界雨水渗人石棺中。为了防止有人往石棺内灌水,在石棺旁设岗,日夜值班。所有的办法都未使石棺内的水源断绝。专家们用科学方法对石棺内的水进行鉴定,发现棺内的水即使不流动,水质也是纯净不变的,似乎石棺内的水能够自动更换一样。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试图解开比利牛斯山“圣泉”与石棺中的“圣水”之谜,结果都未能如愿。
东非大裂谷。
在地球表面上,没有比东非大裂谷更奇异的地方了。这里就像被人用刀深‘深地划开了一条长口子一样。在地图上很容易找到这条“伤痕”。广义的东非m大裂谷,从靠近伊斯肯德仑港的南土耳其开始往南,一直到贝拉港附近的莫桑比克海岸。水注进那些割裂最深的“伤口”,形成了40多个与众不同的条带状或串珠状湖泊群。裂谷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超过6500公里,人们称它是“大地脸皮上最大的伤疤”。
维多利双湖
未被湖水占据的裂谷带,表现为一条巨大而狭长的凹槽沟谷,宽度为50公k里左右。两边都是悬崖峭壁,高度达数百米至千米以上。谷底同断崖之间是两条平行的深长裂缝。裂缝深达地壳底部,自然成为了地下的炽热岩浆喷出的通道,因此,裂谷带也是大陆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它总共拥有10多座活火山和70多座死火山。结果就出现了悬殊不同的奇异的地貌形态:一方面是非洲大陆上地势最低的深沟,有几个湖泊的水面甚至低于海平面:吉布提的阿萨尔湖面为海拔一150米,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亚洲的太巴列湖面,海拔一209米;死海一392米,是世界上湖面最低的地方。还有几个湖泊的深度,也是创世界纪录的。坦噶尼喀湖深1435米,马拉维湖深706米,分别列为世界第二和第四深湖。
1另一方面,沿裂缝涌上来的熔岩流,构成裂谷两岸宏伟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前者海拔2000~3000米,为非洲最高部分,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上还遍布高大壮观的火山锥: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夺非洲高峰之冠: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屈居第二。雪峰与碧波相互映照,显得格外神奇。
大裂谷也是矿藏丰富的“聚宝盆”。沿火山口断层裂缝涌出来的熔岩,从地壳深处蒂上来大量铁、铜等金属元素,富集成矿。裂谷这良好的沉积环境又为石油、褐煤、石膏等沉积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那一连串湖泊,全都是咸水湖,有取之不竭的食盐和纯碱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60年代在红海裂谷底部,发现3个奇异的高温“热洞”,涌上来的热卤水富含卤素和铁、锰、铜、锌等各种金属元素。初步的分析表明,热卤水沉积物中的金属矿的总储量高达上千万吨!另外,裂谷地区普遍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仅埃塞俄比亚境内就有500多处高温的温泉和喷气孔。单单把吉布提阿法尔三角区的地热资源全部开发利用,其发电量就足够整个非洲使用了。裂谷区大部地势开阔,人烟稀少,那些大小湖泊也是热带动物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因此大裂谷便成了珍禽异兽的乐园。许多国家在这里开辟自然动物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东非大裂谷也是已知的古人类的最早发源地,英国人类学家李基夫妇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经过28年艰苦工作,终于在1959年发掘到175万年前的东非人头盖骨。此后,人们又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大裂谷中,找到了更多更古的古人类化石,最早年龄定为350万岁。
350万年,这是世界上已知的人类最早的老祖宗了。人们总是能在东非大裂谷中不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人事实。过去一向,认为,碳酸岩仅是沉积岩的一种,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在东非髙原的裂谷带中找到好几个碳、酸岩火山。·.
神音的地球
有人在研究肯尼亚裂谷时注意到,两侧的断层和火山岩的年龄随着离开裂谷轴部的距离而不断增大,证明这里是大陆扩张的中心。根据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测量,红海的扩张速度是每年2厘米;在非洲大陆上,裂谷每年仅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
人们还能直接看到地壳撕裂界的场面。1町8年年底,阿法尔三角区的阿尔杜科巴火山,在几分钟内平地突起,把非洲大陆同阿拉伯半岛又分隔开1.2米。科学家们认为,红海和亚丁湾就是这种扩张运动的产物。如果照这样速度继续下去,再过几亿年,东非大裂谷就会越裂越开,“分娩”出一条新的大洋,它将无情地把东非国家同非洲大陆一分为二,完全分隔开来,这将是一个多么奇异的时刻啊!
印度河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昨天。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是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多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然而,50多年后,在以含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在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达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一的。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享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这才想起了50多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而且人们还发现这些遗址虽然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哈拉巴出土的印章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因为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根据印章只在马享佐·达摩和哈拉巴发现,专家推断,马享佐·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当然这只是推测。
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享佐·达摩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马享佐·达摩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米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的建筑等,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当时这个城市的富足。
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米,市民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是由烧制过的砖块建成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他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h异的是其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的许多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水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后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建设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平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埃及的贫富悬殊呢?
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的规划?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马享佐·达摩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mm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
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4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了。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但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仍须从多;方面研究,才能触类旁通。
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个文明?人们曾以为它是受其他文明影响发展起来的,但进一步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对出土的人类骨质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混合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现在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的。
那些当时在今天已经无法居住的地方建设如此高度文明的城市的人,如果不是印度人的先人,那又是什么人呢?印度河文明是怎样被废弃的?后者可以从马享佐·达摩出土的人骨上找到一些线索。这里出土的人骨表明人们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换言之,死亡的人并非被埋葬在墓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猝死的,在一般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猝死的人。
马享佐·达摩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有不少居室的遗体成堆地倒着,令人惨不忍睹。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事件能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这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集体自杀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都不能解释“一瞬间”死去的现象。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均发现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当然不是火葬造成的,也没有火灾的迹象。”是什么样的异常高温使马享佐·达摩的居民猝死呢?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马享佐·达摩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3000年的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记叙的战争景象一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至今,实非“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
另一首叙事诗《拉马亚那》描述了几十万大军瞬间被毁灭的景象。诗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大决战的场地是被称为“兰卡”的城市,而“兰卡”正是当地人对马享佐·达摩的称呼。据当地人说:1947年印巴分治后属于巴基斯坦而被禁止发掘的马享佐·达摩,有不少核爆炸后遗留下来的托立尼提物质,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托立尼提沙漠中试爆,沙子因高温凝固成的玻璃状物质。答案似乎出来了。但毕竟是推断,虽然科学家越来越相信地球上出现过数次文明被毁灭的现象,但在下结论以前,要人们信服马享佐·达摩的灭亡与核战争有关还为时过早。
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同时掘起并存的。大概可以说,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高度文明。
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尽管有关印度河文明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一环。
神奇的北纬30
地球北纬30度线附近的地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这里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许多令人费解的怪现象,多少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
首先从地理布局来看,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处,同时它又是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和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着名河流的人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