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宋庆龄此后在中国历史上被人尊称为一代“国母”并非偶然。宋庆龄正是靠她高贵的品质赢得了全中国人的尊敬。
所以,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诚信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诚信是明是非、辨善恶。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烧肉给你吃。”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会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从曾参的话中得到些许的启发。家长不仅要把“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提到家教的日程上,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如上面例子中的曾参一样。具体来讲,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应给孩子做诚信的表率
俗称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诚信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起到示范的作用。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的小事上就必须处处注意,带头讲诚信。除了在自己的工作上、生活上讲信用、不撒谎外,还要注意平时对孩子说话、办事时,不随意、不糊弄。孩子的心是相对简单、单纯的,他们对大人的话往往坚信不疑。
2.家长应善于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做个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讲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可以同孩子一同阅读一些有关诚信的书、报纸,收看、收听这方面的电视、广播节目等;让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感受诚信,思考诚信。这样,孩子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了启迪,讲诚信的意识也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3.家长应重视家庭学校结合,发挥教育的合力
其实,只要家长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通常会是孩子产生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与家长各自为战,为孩子提供了说谎的机会。例如,同样一件事情,老师在学校说让孩子这么做,家长在家里说让孩子那么做,孩子两头难,不知道如何是好,就会发生撒谎的行为。一旦这个撒谎的苗头开始了,那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家长应经常主动和老师进行联系,相互配合,使孩子在家里和学校表现一致。
4.家长应尊重孩子,及时肯定孩子讲诚信的言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可能会为了逃避某些责任,或为了讨得别人的欢心而说谎话。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说谎,千万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厉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耐心启发孩子说出真话。当孩子承认错误后,家长应接着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今后不会说谎了。”孩子会在家长信任的目光下,走向诚实。
总之,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沐浴着“诚信”和和煦的阳光,迈着平稳坚实的脚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积极:让孩子永远拥有一颗上进的心
上进心是指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理特征。孩子有了强烈的上进心,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就能发挥自身的潜能,就能健康、有序地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孩子上进心比较强并且一直保持下去,那么,即使孩子的智商不太高,他也能够持之以恒,取得较好的成绩,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相反,如果孩子比较聪明,但如果没有上进心的话,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太理想,他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引进“上进心”的教育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是当务之急!
有一位名叫马文的女孩,在她念中学的时候,成为一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成为了她的梦想。她身边的朋友也评价说马文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善于与人沟通,外在形象也不错。马文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她较好的自身条件,应该说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随着马文的慢慢长大,她的这个理想慢慢的不见了。马文一直觉得自己的家庭这么优越,不用付出什么努力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而另一个名叫海分的女孩却实现了马文的理想——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海分并没有马文家那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她白天要去打工,晚上要上夜校学习舞台艺术。海分是个很努力的女孩子,她没有像马文那样坐等机会出现,而是于毕业之后就开始努力谋职,跑遍了上海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虽然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没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她丝毫没有退缩,而是自己走出去寻找机会,她每天都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信息。有一次,她看到了某省电视台的一则招聘天气预报节目女主持人的广告,于是,她抓住了这个工作机会。工作2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她,在上海的一家电视台找到了一份主持人的工作。就这样,几年后,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海分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马文与海分的成败差异,关键就在于她们一个甘于现状,一个有积极的上进心。海分因为拥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为了理想果断采取行动,懂得在实践中充实自己,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其实,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不正是如此嘛!是卓越的上进心造就了他们!
孩子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重要动因。气可鼓,不可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上进心的时候,要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用“爱”和“教”结合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去憧憬未来,思考人生的道理和自己的前程,从而产生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具体来讲,家长朋友们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手段来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1.发现孩子的特长
孩子总会有自己的特长,只要耐心地加以寻找,可以从这一特长着手,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可让孩子讲自己的理想,将来想干些什么,并确定成功的目标。例如,孩子喜欢下棋,可以让孩子向往一下成为棋王、打败天下无敌手的感受,等等。再让孩子把这种上进心转移到学习上去。
2.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优点
家长往往会特别注意孩子的缺点,并对孩子的缺点刻意指责,这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其实,孩子的优点更值得肯定,这是孩子积极进取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而缺点也并非不可改变,一旦孩子有改变缺点的表现,家长便给予赞许,相信孩子能顺从大人的鼓励去发展,无形之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3.为孩子确立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
有这样一句教育常用语:跳一跳,摘果子。讲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目标,让孩子通过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上进。因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孩子确立一个确实可行的“小而实”的目标,引导他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让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尝到成功,慢慢形成他的积极进取的态度。
4.不断让孩子设立小目标
小目标设立了就尽量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当然要适当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也要教育孩子,说到就要做到,不能半途而废。这样继续下去,孩子就会学会给自己设立目标,这样他自然会不断地为达成目标而努力。目标是人生的方向,有了这个方向,人生就会有奋斗的方向,有进取的动力,当然,你的孩子也会逐渐成功。
5.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与安慰
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应伸出手来,给予孩子同情、安慰和鼓励。不但可以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继续上进。
6.通过事例进行引导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科学家等有作为的人物因为小时候上进心强,从而成才的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进取心。事实也确实如此,爱迪生、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小时候学习成绩都不好,长大之后,他们也都取得了不起的成绩,关键是自己的努力。当然,家长也可以找自己所在单位的事例进行引导,这样,教育就更加有效。
7.找找孩子缺乏上进心的原因,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其实,孩子一般都有一定的上进心,但一些孩子因种种原因,受过某种挫折后,上进心会锐减,最后萎靡不振。有的孩子是因为从来没有领先过,成绩一直平常,没有体现到较多成功的喜悦,从而阻碍了上进心的发展。家长要分清孩子缺乏上进心的原因,并相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有上进心的孩子。
目标:有目标、有理想的孩子才有可能成功
理想,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航行旅程的终点,那么任何方向的风对你来说都是逆风。
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坐落着一个名叫“比塞尔”的小村庄。长期以来,小村庄里的人们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走出过这里,村民们也曾一次次试图离开那里,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他们无论向哪个方向走,结果总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原地。
比塞尔的人长期以来一致认为这是由神灵控制的,他们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无疑,他们是痛苦的。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带着极大的不解来到了比塞尔,它不相信这一切真的像比塞尔人讲的那样是由神灵控制的,他发誓要揭开其中的奥秘。
来到比塞尔之后的第二天,肯·莱文就带着一个计量工具和通讯工具,在一个比赛中志愿者的引导下上路了。但是结果真的像当地人所讲的那样:当肯·莱文和那个比塞尔志愿者走了大约800英尺以后,竟然真的奇迹般地回到了比塞尔。
但是,在这一行进的过程中,肯·莱文发现了一个秘密:他们之所以又回到原点并不是因为神的存在,而是因为他们不能辨别方向。
没有方向——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只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打转!一个人仅有热情和能力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人生或事业的方向,只要朝着非常明确的方向努力,成功迟早会显露眼前的。
同样,理想是孩子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没有理想的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会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地度过每一天。孩子理想的形成有一定规律:小学时期处于理想的准备、萌发期,中学时期处于理想的形成期,高中时期则是理想的确定期。可见,中小学是孩子形成理想的关键时期。因此,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我们的孩子才可能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成为举世瞩目的英才。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爱因斯坦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一般,甚至很差。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很不满意,于是他很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在经过认真地分析后,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对物理和数学的兴趣最高,而且这两门课的成绩在所有功课当中也是最好的。于是爱因斯坦就对在这两门课的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中学毕业的时候,爱因斯坦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的成绩非常好。
于是,读大学的时候,爱因斯坦选读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
上大学之后,爱因斯坦更是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在物理方面,爱因斯坦的潜能很快得到了发挥,26岁的爱因斯坦就发表了相当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发表了很多在全世界很有影响的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解释了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惊人的成绩。
爱因斯坦也因此成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可见,英才教育少不了“理想教育”,要想培养出真正的英才,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树立崇高的切实可行的理想。
当然,帮助孩子树立理想的时候,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于孩子兴趣爱好,只要是正当的都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并且要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意识的激发孩子理想的火花。因为,当兴趣、爱好和志向一致时,就会形成孩子终生奋斗的目标——理想。
但是这里要提醒的是,家长们切忌人云亦云走入一手包办,什么热门就把孩子往那条路上赶的误区。另外,孩子们由于涉世未深,一方面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对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困难估计不足,对为实现理想要付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认识是不足的,思想准备是不充分的。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理想要进行很好的引导:
首先,家长们要告诉孩子,理想不是空想,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奋斗,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实现。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勤奋:任何孩子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
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门捷列夫说:“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因斯坦说:“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什么是英才?勤奋就是英才,英才在于勤奋。
有一次,一家中国报社的记者采访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记者问:“美国大学要读4年,研究生院要读5~6年,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据说您总共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是吗?”
丁肇中答:“确实是这样。在那样困难的逆境中读书,就得用功。”记者又问:“您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丁肇中说:“成功的秘诀只有三个字:勤、智、趣。”
这里的“勤”指的就是勤奋。丁肇中认为,获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勤奋。中学时代的丁肇中就是一个以勤奋学习而出名的学生。读大学后,无论是在哪里,他都是以勤奋而闻名。居里夫人说过:“懒惰和愚蠢在一起,勤奋和成功在一起,消沉和失败在一起,毅力和顺利在一起。”丁肇中选择与勤奋在一起,他就选择了与成功一起。
无独有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柏格森也是一个勤奋的人:
柏格森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同时,他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哲学著作,不断思索着,并进行着哲学研究工作。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论意识的即时性》及其他论文。
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柏格森非常勤奋。他曾经对朋友说:“近15年来,我从来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或半天。”长期的劳累使柏格森在66岁时就瘫痪了。由于病情严重,柏格森不得不辞去教职。为了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他与病魔顽强地搏斗着。他坐在写字台前,为了防止自己从座位上跌下来,他用一条绳子把自己系在椅子上。他的动作十分困难,连吃一顿饭都得进行几个小时。然而即使这样,柏格森也从不放弃工作。晚年,他的右手几乎僵硬,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
还有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也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
聂耳自幼酷爱音乐,因家里很穷,买不起琴,就卖了旧衣服,靠卖苦力打工,终于买了一把小提琴,每天日以继夜地练习。他居住在矮小的阁楼,站都站不直,就把头伸到天窗外,坚持练习拉小提琴。
最后,聂耳终于成了一名爱国的音乐家,为祖国、为人民谱写了许多歌曲。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的代表作。
勤奋永远是成才的钥匙,永远是成才的第一推动力。具备了勤奋这种可贵的品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事实上,一个勤奋的人,他能够取得的成就必然比其他人要多。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纠正孩子身上的懒惰恶习,培养孩子的勤奋美德。勤奋不仅包括了学习时的态度,也包括学习专业知识时注重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广泛涉猎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一个勤奋的孩子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他想要的知识。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习惯呢?我们建议:
第一,培养孩子的耐心。可以让孩子长久地做某一件事,以此锻炼孩子的耐力。
第二,教育孩子有责任感。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要有明确目标,力争今日事今日毕,不要等明天。
第三,父母要树立勤奋工作的榜样。许多时候,父母会做一些艰辛的工作,例如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地从事体力劳动,做一些又脏又累的活等。如果父母咬紧牙关,认真地去做这些事,孩子也会学到父母的这种勤奋。
第四,要让孩子适当地干些家务活。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分地娇惯,可以安排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洗自己的背心、短裤、袜子等。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什么也不让他干。其实从事点简单的体力劳动,也是休息大脑的一种方式,要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争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时间要适当,不要过长,干的活不要过多,千万别影响孩子学习、看书的时间。据哈佛大学专家历时40年的调查结论,凡是少年适当参加家务劳动的,长大以后,比什么都不干的人生活得幸福。前者的收入比后者多5倍,而失业人数是后者的1/16。
古人云:“缺少才智勤奋补,勤奋不足则才智如云。”但是有的孩子从小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没吃过什么苦,没受过什么挫折,对于他们,勤奋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他们要走的路,已经被家长安排得一帆风顺。但是,父母的照顾毕竟不能跟随孩子一辈子,所以要培养孩子勤奋努力,因为,勤奋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勤奋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英才!
耐心:只要有耐心,成功就不会遥远
有人说,现代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期望少年出名、一夜暴富、一举成功,显得太浮躁、太没耐心。此话切中时弊,很有见地。其实,做任何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足够的耐心。“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是我国著名的古训。现代西方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后得出一个“十年成功定律”,就是说人们要立志做成一件事情,一般要经过8~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再伟大的构想也变成不了现实。
一群猴子总到一个杧果园里偷杧果吃,结果被杧果园主人逮住了好多次。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我受够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最聪明的一只猴子说:“我听说杧果树来自杧果中的种子,人类把种子埋到地里,杧果树就会长出来。我们可以偷一只杧果,把种子埋到地里,种出我们自己的树。”
猴子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它们派出最灵活的一只猴子回到果园。它躲开园丁的几个陷阱,摘下一颗硕大的杧果,带着它奔回森林。猴子们挖了一个坑,放进种子,盖上土。然后它们围坐在坑的周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坑,期待着树长出来。10分钟过去了,树仍没长出来,一些小猴子们坐不住了,偷偷地溜走了。接着,一些大猴子也溜走了。
最后猴王喝道:“都回来!你们要去哪儿?”
“我们不想等下去了。果园里有那么多杧果可吃。”
“你们不明白吗?吃别人的果子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树。我确信它很快会长出来。”
于是猴子们等了整整一天,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第二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
“等这么长时间是不正常的!”一只猴子说,“把它挖出来,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耐心点。”猴王说。
第三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全体猴子一齐求猴王让它们把种子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最后猴王同意了,猴子们挖下去,种子露了出来,但是它们把刚刚萌发的细芽弄断了。
“你们看见了,孩子们!”猴王说,“愿望不会一夜成真。我们有拥有一棵树的梦想,也有了种子,却没有等待梦想实现的耐心。”
猴子们是那样焦急,一点儿也没有耐心,天真地以为:“只要在今天把种子种下去,明天就会有大片大片的杧果林。”
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肯定会笑猴子傻,只要猴子有一点点耐心,也许就有杧果吃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就因为少了那么一点点耐心,而以失败告终。
大多数成功都是需要耐心的。勾践“卧薪尝胆”终报亡国之恨,刘邦退守关中终有西汉之兴……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如果想培养出真正的英才,必须先要培养孩子的耐心。没有耐心的孩子就如故事中的猴子,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1.家长要做出榜样
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提醒他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本身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2.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3.刻意培养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一群学龄前儿童集中在一间屋内,然后每人面前放一块糖,并告诉这些孩子,谁坚持不吃这块糖而且时间坚持得越长,谁就能再获得一块糖。结果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而有的孩子则迫不及待,一点也没有耐心。随后的跟踪调查发现,通过坚韧、顽强而获得第二块糖的孩子通常能适应环境,更具自信心和独立性;而那些满足于一得之功者则显得孤独、易受挫折,在压力下容易退缩,对挑战总是逃避。所以,家长面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马上给予满足,最好使其通过某种努力再让其得到满足。
4.让孩子适当地承担一点责任也是培养耐心的有效方法
比如让孩子干点家务活,每天坚持,可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还可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盆花,通过每天为花浇水、施肥、晒太阳等,培养他们的耐心,并用这份耐心去认真对待其他事情。
5.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勿随意干扰,以免使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
比如拼图拼到一半时,不要叫他去吃东西。练字没结束时,不要跟他说话,让他集中精力写字。许多父母往往只看重孩子的成绩、智力等这些表面的东西,殊不知,在这良好成绩的背后,有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这些良好习惯等在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专注:专注是孩子成功的第一要素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对学业、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学业、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着精神,结果是一事无成。
无数事实说明,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作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自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
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回餐厅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已吃过了。”
可见,牛顿能取得巨大的科学成果与他的“专注精神”大有干系。无独有偶,与牛顿一样,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也是一个十分专注的人。下面是一位奥地利人记录的他曾经在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工作室的见闻和感受:
在罗丹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有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根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这间屋子是他一生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粗布工作衫,就好像变成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
“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但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一句:“这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皱紧。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女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和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塑像。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创世之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感叹,他扔下刮刀,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的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他转身要走,在他快走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
我握着他的手,心中充满谢意。也许他已领悟到我所感受到的东西,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并且用手抚摸了我的肩头。
从更深刻的涵义上讲,专注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这种精神和境界的反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遇到诱惑、遭受挫折的时候,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就不可能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只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缺乏专注的精神,即使立下凌云壮志,也绝不会有所收获,因为“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现在回到我们的主题——“家庭教育”,对于广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讲,如果真的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
孩子的专注精神,从心理学上讲,属于注意的稳定性和意志的坚忍性问题。它是孩子今后学习、工作,尤其是创造发明的一种可贵心理品质,必须从小注意培养。例如:孩子一般都乐意大人关注他,因此,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和坚持一种有益活动时,家长应该用自己的注意力去增加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尤其是当那些注意力、自制力差的孩子开始或坚持活动时,家长要特别给予注意,或点头微笑,或口头表扬,或走到其身边称赞地拍拍其肩膀,使孩子从自己进步的“脚印”中获得成功、胜利等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和力量。
在此基础上,家长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心理层次和水平。最初,孩子从事某种活动,可以说是纯粹出于好奇、出于兴趣、出于无意注意,一般每次注意的时间不久。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范围的拓宽,不仅要继续增强孩子从事各种有益活动和学习的兴趣,而且要通过教育,让孩子逐渐懂得其意义,使有意注意的水平逐渐增高,并能排除干扰,将一般注意水平提高到高层次的专注水平,达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具体来讲,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
1.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的天性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是不可能专注地做其他事情的。因此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时间,否则孩子慢慢就学会了有意拖延时间,明明半小时能够完成的功课,非要花上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这对孩子的学习以及习惯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一般来说,老师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只要孩子集中精力,他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家长不妨用“作业”来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如家长做孩子的“家庭老师”,为孩子完成作业规定一个时间。如果孩子的作业量超过了他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家长就应该帮他把作业分割开,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提高学习效率。
3.要求你的孩子每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大的“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不管面临多么多的任务,要想做得最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每次只想、只做一件事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家长可以故意给你的孩子很多任务,让他去完成,然后在他做得一塌糊涂的情况下,再告诉他,每次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才是捷径。这样,孩子就能深刻体会到专注的重要性了。
认真: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认真的人
世上万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毛主席也曾说:“做任何事情最怕认真”。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也是做事最怕“认真”二字。认真——便能成功!
当牛顿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后,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研究了数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他的好友哈雷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没有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于1687年7月才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牛顿的认真精神铸就了他的成功!世界首付比尔·盖茨也同样用自己卓越的认真精神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1965年,美国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老师找到图书馆管理员特娜说:“我有个学生,每次都是最先做完功课,他需要一点挑战性的工作,来这儿帮忙好吗?”特娜同意了老师的请求,因为她想看看这个在老师眼里的“每次都是最先做完功课”的孩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第二天,小孩来到图书馆,干什么呢?核对图书,借书收回后,放回原位。让他检查放借位置的书。这个工作就像一个侦探。第一天下午,就找出三本,到下班关门了,小孩还不想走。第二天下午,又找出两本。一个月时间,他找出20多本,4个月找出50多本。
特娜对这个小孩的认真精神和热情十分赞赏。做“义工”还这么认真,“不达目标,绝不罢休,”这是一般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一天,这个小孩告诉特娜:“我今后不来了,因为我要搬家,要搬到别的城市。”
特娜就来到这个孩子的家,向他的父亲表示感谢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他一定会做成一番事业。”
但特娜万万没有料到,他后来成为了世界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
成功的人生绝不是偶然的,一定有他的规律,有他深刻的内因,比尔·盖茨对“义务劳动”都这么认真,做大事情更可想而知。
其实,不仅对于个人来讲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也是这样。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凡是强大起来的国家,无不有着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如德国人,遇到红灯绝不强行,即使是深更半夜,四周无人也是如此,其认真态度可见一斑;又如日本人,为了提高效率,把铅笔放在桌子上时,铅笔头朝自己一面,还是朝对面,都进行仔细研究,可谓认真态度精细过人;再如意大利人,件件产品实行完美主义,以至于意大利的产品在国际上就是名牌、精品的代名词。
可见,只要有严谨的态度、能认真地做事、用心地做人,成功离我们就不会太远!而作为家长,如果想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如果想培养出真正的英才!我们也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认真精神”。而培养孩子的认真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柜子最好上锁,免得他随时都可能打开,在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去清理抽屉,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如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张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也不应置镜子,这会使她有时间顾影“自美”或“自怜”。更不能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2.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孩子每天生活在家庭中的时间最多,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风格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自己要从行为、态度、情绪等方面进行反省,调整好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不忘有一双天真好学的眼睛在观察自己。
3.教育孩子加强主观上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调节
凡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都应该让他自己动手,不依赖父母或他人,进而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事;也可以帮助制定学习、锻炼之类的计划,并鼓励他强迫自己去实行,以培养意志的坚忍性,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当然,良好性格的形成,绝非朝夕间的事,而是靠有决心,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4.培养孩子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这对任何一种劳动,尤其是脑力劳动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完成得比较好,效率高。那些作业马虎、粗枝大叶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没能仔细地看准习题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而且,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从事娱乐活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稳定持久的注意力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老师总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坐姿端正,目的就是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那些坐姿懒懒散散、东倒西歪的孩子显然不可能专心致的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