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情都必须先经过困难之后才会显得得心应手。
——托马斯·富勒(英国神学家、历史学家)
丁杰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2004届毕业生、北京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团团长。在西藏支教的日子里,他与藏族学生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学生们纯朴善良的性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与内地孩子的巨大差异也让他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基础差,对所学的知识没兴趣。丁杰主要教的是英语,负责的是两个大专班的学生,但是他教的却是初一的英语,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英语。批他们的补考试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在标准已经放得很松的情况下,全班最高分也只有59分。英文句子“My mother is cooking and my fatheris cleaning the car(我妈妈在做饭,我爸爸在清洗汽车)”,他们有很多人竟然翻译成“我的妈妈是医生,爸爸是司机”。这还是好的,更多人直接就写“I don’tknow(我不知道)”。丁杰为此非常着急,他想,他们可是大专班的学生,一毕业就要到西藏的各个地方当教师啊!
注意力不集中是另一个问题。为了上好第一堂课,丁杰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认真备课。上课的时候,他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口气,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老是不停地向外张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丁杰却很无奈。可能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的原因,这里的孩子总有一种好动、散漫的性格,不喜欢安静地学习。
为了顺利地开展教学,丁杰想尽办法,绞尽脑汁采取一些活泼的方式,尽量让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比如,在讲“What Color Do You Like(你喜欢什么颜色)?”一课时,他把一个穿了彩色衣服的小玩具狗带到课堂去,同学们看了都很好奇,也特别喜欢。丁杰就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们讲小狗的衣服,有红色的“red”,黄色的“yellow”,白色的小尾巴“white”,黑缎子一般的毛“black”,最后他把小玩具狗送给了记得最好的一个学生,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讲“Come and Meet the Family”一课时,在讲第一个单词“family(家庭)”时,他把它拆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让他们回去跟他们的爸爸妈妈说。
这些活泼的形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班的英语成绩显著提高了。
智慧感言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就像每一把锁都有一把钥匙一样,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而思考就是找到办法的最佳途径。因此,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只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