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63100000018

第18章 心经七品(12)

西门庆的第三个孩子是吴月娘怀上的,还没生下来就因为慌张上楼摔了一跤流产了。

西门庆的最后一个孩子是吴月娘为他生的遗腹子孝哥儿。西门庆死的时候,他的妻子吴月娘正赶上生产。他刚死,儿子就生下来了,中国人把这叫“墓产儿”,意思是说好比从坟墓里生出来的。现在叫遗腹子,佛家叫父子转胎。一生一死,一死一生,先死者未冷,后生者方热。瞬间生命终结,瞬间生命开始。前面我已讲过,这是西门庆娶了吴月娘这个好老婆,夫妻两个的福报。本来细数西门庆的恶人生涯,要断子绝孙,但吴月娘好比观音菩萨,为他从虚空中送来一个好孩儿。这就是佛经与《圣经》上常说的恶人也会得救。

我听说,来路不正的不好养。西门庆的几个老婆都没为他生小孩,要么就夭亡了,只有吴月娘为他延续了生命。之所以吴月娘也出过一次笨,在于她有时也会信念不坚。心里一坚定,那么天稳地稳,做事稳当,走路又怎么会跌倒。

不管如何,西门庆一忏悔(见《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扫雪烹茶 应伯爵替花勾使》),上天就满足了他夫妻两人的祈愿,送了个小孩给他,可见佛经上常讲的果报分毫不差,并不会有什么侥幸。

空虚有爱,连西门庆这种恶人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何况你我?《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放下世间一切,心里就踏实了。天好地好,还是家里好,西门庆在外面受了气、吃了苦,回到家中发觉自己不可思议:家里什么都有,为什么还要到处乱跑找幸福?幸福就在身边却视而不见,这是被幻象迷了眼。任何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就叫做心。

《心经》为我们开示:善待本心,空虚有爱。看不见里面会生出看得见,想不到里面会生出想得到,不认识的最终认出是朋友。人生是个渐渐天亮的过程,曾以黑暗为生的人最终接受那光明。

【讲经说法】明与暗

虚空分两种,一种是黑暗的虚空,一种是光明的虚空。《圣经》把光明的虚空称为“昼”,把黑暗的虚空称为“夜”(《创世纪1:5》)。人的一生便处于这昼与夜、光明与黑暗的交战中,最终光明得胜,虚空中生出爱来。那光是真光,能让瞎子开眼,死者复活,照一下便是朗朗乾坤。黑暗我们理解是虚空,光明怎么会也是虚空呢?原来不虚空不光明,那光明真是虚空。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智者的心里,都是空的,因此他能乐起来。山是空山,水是流水,颜回箪瓢屡空。故知空是一种通明境地,是全息状态。

黑夜来临,群魔乱舞,太阳一出,烟消云散,你看,光明岂不比黑暗更空吗?不空不光明。

人生有时被事情堵心,一经忏悔,立马放下,这放下岂不比堵住更空吗?不放下不光明。

原来,遮住光的正是我们自己的手。石头希迁到青原行思那里参禅,看见青原行思垂下一只脚,他就明白了,马上拜了几拜。有人问雪峰和尚:“你去见德山禅师,得到什么又回来啦?”雪峰和尚回答说:“我空手去,空手归。”这“空手去,空手归”便是佛说的放下,所有的禅宗公案都是要人放下的意思。一部《景德传灯录》太厚,你随便翻翻,都是这两个字。如果你嫌一万字的《论语》太厚,就只读一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果你嫌五千字的《道德经》太厚,就读一句“当其无有,车之用”。如果你嫌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还太厚,就读一句“心无挂碍”就可以了。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部《摩尼教经》,这部经好得很。据吴晗过去考证,摩尼教原出自波斯,吸收了基督教与佛教的理论,到中国后叫明教,从唐朝流行到明朝。明朝之所以叫明朝,就是因为朱元璋当初信明教。这不是小说家言,是史实。我通读白寿彝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发现在宋、元、明、清四代,摩尼教——明教——白莲教一系对中国影响极大,这是以往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摩尼教经》讲“二宗三际”,“二宗”就是指黑暗与光明,也就是恶与善。“三际”指初际、中际与后际,也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摩尼教经》讲:太初还没有天地的时候,光明与黑暗并存,光明在上,黑暗在下。(《圣经》上说“渊面黑暗”)深具清净、光明、威力、智慧这“四大尊严”、即“四寂法身”的大明尊主宰世界。而在世界的下方,弥漫着愚痴、淫欲、自大、乱他、瞋恚、不净、破坏、销散、死亡等罪恶。大明尊有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妙火这五明子及十二使者,下界魔王则有浓雾、熄火、恶风、毒水、暗气这五魔。魔力猖狂,大明尊召唤大使者善母创造人类。在光明与黑暗的交战中,明暗混合,善恶杂交,人心反复,不能摆脱兵刀。等光明胜了黑暗,从五魔的尸体中摆脱出来的光明生成了日月,还在黑暗中闪烁的就是群星,解脱不了的索性合成一张皮生成了苍穹,又叫十重天,皮下扔掉的身体成了大地,又叫八地,骨为山岳,血为江海。再后,光明彻底战胜黑暗,从劫灭回复太初。所谓“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积暗,两宗各复,两者交归。”《摩尼教经》说的“真妄归根”就是《道德经》说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摩尼教经》说的“明归大明、暗归积暗”就是《心经》说的“心无挂碍”。人心再无牵挂,既不牵挂于光明,也不牵挂黑暗,两清。各家儿,各找各妈。这是真实不虚的。

《心经》开示:但有分别心,就有分别苦。黑暗有黑暗之苦,光明有光明之苦。要说苦大,竟是在光明之中。不要以为天亮了就好了,夜魔退去,心魔又起,光明中的罪恶因为披着光,所以横行于白昼。因此有觉悟的人从来不认为白天就光明了,太阳也不算得什么。处世要当心光明,为人却无惧黑暗。真正的光是心光,《心经》告诉我们要用心光来战胜心魔,成就心佛。《心经》讲完佛理,最后讲了几条咒语,我给大家略微讲讲。首先要说明的是,一切持咒都是小之又小的佛法,关键在于发心起念要善。说句成全人的好话,比什么咒语都管用。

善念品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音菩萨对舍利子说:“最后,我把般若功法的咒语告诉你,那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善心做人,善念持咒,本品所以叫“善念品”。经文从“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到“菩提萨婆诃,”共31个字。

比照《心经》此义,我以《金瓶梅》上西门庆的“雪地忏悔”作结。

【讲经说法】大神咒

咒:祝福语。

“咒”并非诅咒,本来指祝语。咒就是祝福,修饰一下就是默默地祝福。

印度人叫“咒”,中国人叫“祝”,指向神明恳切祷告。《圣经》说要在密室中祷告,不要在人面前祷告。祷告不要说乖面子话,勿炫口才与知识,要说直话、真话、大白话、家常话,不要说鬼话给神佛听,不要说废话给办事人听,不要说假话给审判官听。有些心里话,无法向人说。每当难开口,请向口自开;向嘴巴祈祷,自观其身,自明其心。禅宗“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之道即此。《长恨歌》上有几句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所谓的私语,还不是真正的私语。尽管非常动人,然而是假的。什么“比翼鸟”,什么“连理枝”,六根不净,一派胡言。李隆基不敢承认自己杀死了杨玉环,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杀死杨玉环,他的那些枕边话,全是杀人刀。

佛家最重忏悔祈祷,佛菩萨好比老母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虽然不说什么,一切都在不言中。

祈祷分几种,佛家把驱魔心法叫咒。所谓大神咒,即指《心经》讲的无漏智慧有大神力,所以叫大神咒。

世上之力万千,何力最大?业力最大。如何消业?一念消业。何念?正念正觉,善念是唯一的念头。人起善念行善事,就成了善人。善人行善而不觉,就成了佛。一句“普度众生”,就是大神咒。

【讲经说法】大明咒

意思是大放光明的咒语。光明来自空虚,故能照彻空虚。

光本来并不明,光是热之浪,热浪如箭辐射出,万箭齐发产生光,光是声之幻。光产生于热量、能量,能量终止,光就衰退,火尽光收。

大明咒是能量咒,是给能量的。有能量就叫光明,没能量就不叫光明。光明是射箭,一箭一光明,一箭一能量。人被射一下,就感受一下光。人被箭推着走,一格一格的能量,一寸一寸的心光。

佛说色不异空,也可以说光不异暗。接受了那光的人,要成为光。

大明咒是自明之咒,是利他之咒。如此才是大光明,进入大能量共有、共生、共明、共济的大空间。

【讲经说法】无上咒

意思是至高无上的咒语。佛陀一生下来就一只手指天,一只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不过大家要晓得,“独尊”也好,“至高无上”也好,都只是表达得道的喜悦,并不是要去称王称霸。印度有个戒日王,曾以刀剑为生,后被佛法感化,以莲花为生。

【讲经说法】无等等咒

“无等等咒”是“无等咒”的强调说法,意思就是无等咒。所谓无等咒,就是无可比拟的咒语。“无上”是讲纵无所及,“无等”指横无所拟,纵横来看都是“空”的境界,达到了真如。

心中之心,圣中之圣,是《心经》所讲的空。心中之心是核心,圣中之圣是浩然。核心是极小,浩然是极大。庄子说“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拥抱本体,人就成了天空。

【讲经说法】般若波罗密多咒

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咒。一词四说,这是在礼赞。四词一解,意思是“让人到达彼岸的智慧密语。”以下十八个字是《心经》开示密语的内容: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四句密语无法分离,因此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开解。“揭谛”意思是“去”或者“度”,两个“揭谛”重复,成了“揭谛揭谛”,意思是“去吧去吧”。“波罗”意思是彼岸,“波罗揭谛”意思是度到彼岸。“波罗僧揭谛”的“僧”原义指“众”,这五个字意思是度众人到彼岸。“菩提”的意思是觉悟、证道,“萨婆诃”意思是迅疾,这五个字意思是很快就觉悟了。

我们知道,《心经》咒语是不能翻译的,它是优美的梵语诗歌,我只不过给它配上好懂又好听的汉语小诗:

梵语 汉语

揭谛揭谛 普度普度

波罗揭谛 度到乐土

波罗僧揭谛 普度众生到乐土

菩提萨婆诃 当下即觉悟

这“般若波罗密多咒”开头重复了一下,借以增加力量与美感,有点像《调笑令》词牌。比如唐朝王建的《调笑令宫词》:“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般若波罗密多咒”开门两句是四字句,重叠成诗,又有点像《少年游》词牌。比如北宋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综合看来,这“般若波罗密多咒”全文是四、四、五、五句式,是唐宋词牌里面没有的,倒暗合于《诗经·七月》开头的句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这种四、四、五、五的句式好比一队勇士,整齐列队出征,非常有力量,非常有美感。

讲了“般若波罗密多咒”优美的音节,再讲它优美的意思。我们知道,称它为大神咒,必然是有神力的。称它为大明咒,必然是有光明的。称它为无上咒,必然是通天地的。称它为无等等咒,必然是通人心的。什么东西这么好?原来就是一个“善”字。咒不分善咒、恶咒,都是给力的,愿我们都以心发咒,证得般若智慧第一功。

《金瓶梅》里的吴月娘是个大菩萨,她试图挽回西门庆的心,没有选择人们常用的各种手段:劝诫、承诺、恩威并施等等,并且清醒地放弃沟通,她深知:人与人是无法沟通的。她选择了祷告。通过完全的放下,完全的交托,改变本来已经不能改变的事实。在觉悟了“色即是空”的人来说,没什么事实,说它是它就是,说它不是它就不是。一件事可以说发生了,也可以说没发生,并且永远不会发生。

祷告是人心的力量。这吴月娘看见自己的丈夫越走越远,就要掉进无底深渊,她害怕不害怕?怜惜不怜惜?当然害怕,当然怜惜。她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做什么的。“但凭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行。”她的话有真光,有圣灵,我们把她从心里面发出的至诚话语,读作“般若波罗密多咒”,是心咒,是爱咒,是众生咒,是色空咒,一句话,是美丽誓言,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自我承诺。她不是说给别人听,而是说给自己听。不是为西门庆祷告,倒是为自己祷告。她知道,唯有自己已经得到救赎,才能把所爱的人一起救赎。

一更天,深雪里,吴月娘望空深深礼拜,祝道:“妾身吴氏,作配西门。奈因夫主流恋烟花,中年无子。妾等妻妾六人,俱无所出,缺少上坟拜扫之人。妾夙夜忧心,恐无所托,是以瞒着儿夫,发心每夜于星月之下,祝赞三光,要祈佑儿夫早早回心,弃却繁华,齐心家事。不拘妾等六人之中,早见嗣息,以为终身之计,乃妾之素愿也。”(《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扫雪烹茶 应伯爵替花勾使》)

《金瓶梅》里吴月娘这段祷告非常好,简直称得上伟大。首先,她忏悔了,在神明面前直说自己“夙夜忧心”,非常害怕,这就是《心经》上说的因五蕴不空生出的“恐怖”。她说西门庆“流恋烟花”以至于妻妾不亲,这是《心经》上说的“颠倒梦想”了。西门庆因此“中年无子”,自然是“苦”。为此,吴月娘献出自己,说“恐无所托,是以发心”,这是心里在寻求帮助了。一句“弃却繁华”,可见她已“放下”。放下就好了,我们一起来颂《心经》中最重要的一段:“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礼赞那道光!

吴月娘的祷告词中,最感动人的是这一句“妾等妻妾六人”,与下一句“六人之中早见嗣息”。她自觉、自愿代表别人不愿意代表的丈夫的其他女人、所有女人,这是与人一同做佛的意思。并且,吴月娘求子并不一定要佛菩萨把孩子送到她身上,而是说“六人之中早见嗣息”,也就是说,丈夫的女人中不论是谁怀上了西门家的血脉,她都欢喜。天下女人求子者多矣,只有吴月娘为己求、也为大家求,这真是佛的修养,菩萨的心肠,一个词:慈悲。

就这样,她发出的一颗心被西门庆收到了。当晚,西门庆在妓院中争风吃醋,满心痛苦走回家,迈进家门,不经意间听到了吴月娘的祷告,心里那个悔,那个恨,那个爱,那个怜。“这西门庆不听便罢了,听了月娘这一篇言语,不觉惭感道:‘原来一向我错恼了他,他一篇都是为了我的心。’”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天下第一浪子知道忏悔,这天下第一嫖客回到妻子怀中。一更天,深雪里,我们看到了奇迹。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11:菩萨情怀

    星云日记11:菩萨情怀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生涯规画”、“举重若轻”、“菩萨情怀”、“放大自己”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用钱之道”、“大事与小事”、“生死一如”、“千里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瑶瑶重生暖婚日记

    瑶瑶重生暖婚日记

    瑶瑶前世被人陷害,凄惨收场。今生能否逆袭,报血海深仇?
  • 待我如清风

    待我如清风

    湛樱子18岁时以为一个人生活可以很潇洒,后来遇到许清尘,更喜欢两个人的生活。所以总有一个人,仅是想起时就忍不住嘴角上扬,看见他,恍若极光绚烂,闪耀星河。若说时光静好,难能可贵;更为之幸运的是,我们愿意为彼此变成更好的我,于是再遇,你让我更加心动。想到这,想起他,湛樱子忍不住低头笑了笑。看见湛樱子和许清尘才觉得,他们谈恋爱一定是认真的。
  • 1990你好啊

    1990你好啊

    那时候的糖果还是一毛钱两颗,瓜子一毛钱一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电视也是黑白的…可是那时候的我们怎么就那么快乐呢?那时候的爱情不需要你有车有房,喜欢你,就只是喜欢你而已,单纯美好
  • 武主灵尊

    武主灵尊

    武者为尊的灵域,地域极其庞大,无数强者无数势力林立,大体将灵域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大域。北域三帝国,彼此之间征伐不休,战火燃烧,无数部落种族牵扯其中,或灭族、分裂、吞并,或反抗、斗争、暗杀,整个北域,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雪刃族的继承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燕冲,在经历了被灭族的威胁后,决心成为强者,踏上武神之路。从此,那灵域的巅峰,将有人主宰……
  • 黑炎大帝

    黑炎大帝

    他被人称为不详,诅咒之子,原因却是由于他手中燃起的火焰不同于他人。在这片洪荒土地上,颜色缤纷且作用特殊的火焰上千上万,也让人刻录下了万火榜的名号。而不详之子的他却是因为手中不同寻常的黑炎且毫无作用的效果,他在那一日起便被人嘲笑,无能和废物的名号冠加自身,让他过了近乎五年的黑暗日子。不过这一天,这一切都将打破,在那个夜晚,他亲眼目睹爱人的尸体,以及黑夜当空的圆月被火焰掩盖成黑炎之月后,他便在这一天走上了帝路。
  • 招惹

    招惹

    她无意中招惹了他,然后又无意中百般折磨了他,最后他奋起反击,在某块领域实施了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无意表演

    无意表演

    沈三心血来潮现身宁大校庆,本意敷衍了事,无意表演。直到一只《黑天鹅》的舞蹈出现
  • 独尊八方

    独尊八方

    少年楚天隐,自幼被人暗算,成为废体,寄人篱下。长大后偶的奇遇,纵横八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