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人流·“八十一站”
我喜欢坐城铁,坐城铁的时候我的思绪飞扬。城市在城铁的穿越中变成了一个游乐场,城市轻快起来,灵动起来。
每到一站,下去一些人,又上来一些人。下去的人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吗?需要换车,还是中途下去办事?上来的人是回家,还是去上班?一个人的形色,一个人的步履,就是一个人的简历,它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个人的行迹。尽管是不同的人在城铁中偶然相遇,但擦肩而过不是陌生,而是共同进行生活的变奏,和谐与喑哑,明亮与灰暗,都是生活的音符。
人在运动中走到一起,或者分开,形成了社会规范,每个人别无选择地参与其中。人是“入世”的动物,是在群居中获得安全的灵长类。石猴破石而出,就不是石猴而是人了,甚至他很多时候就是不他自己了,他必须去适应人类的行为规范,才能生存;要被他人认可与接受,就该懂得做人,懂得人与人相处的博弈原则。否则,就像车上的人先要下去,而下面的人却要先上去,结果堵在车门口,谁也上不了、谁也下不了。你再有能力,违反了与他人合作的博弈或者游戏规则,你就不会被人接受。
《西游记》就是一部讲博弈的好书。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遇到了艰难险阻,一些妖魔鬼怪挡住了他们的行程,使他们只得停下脚步,处理、解决好这些问题与困难后才能继续前行。而那些自以为能挡住唐僧等人的妖魔鬼怪,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搅乱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但有些麻烦却是唐僧师徒四个人自己惹起的,如猪八戒的好色,如孙悟空擅自摘人参果,如唐僧多管闲事等等,都是西游这个团队里的“员工”没有遵循博弈原则,而导致行程受阻。这时候,“事故”的当事人,就难逃其责,因为他至少在某一环节上给集体事业蒙上了损失。所以,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个好员工”与“一个不好的员工”的区别,撇开道德判断,重要的就是看其在团队中的行为是否合乎公司的规范,还要看他的个人价值取向与公司的价值是否一致。
坐城铁,看人流,我的感悟很多。城市是由一个个站组成的。某种意义上,站喻示着必然“淘汰”一些人,再“竞争上岗”一些人,这样的反复,团队才有力量和激情。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师弟们经历了八十一难——也是八十一站,他们每个人都险些在某一个站被淘汰了。但每经过一站,他们就取得了一些继续打拼下去的经验,他们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过失中反思自己,这样,一个个队员也就不断成熟起来,他们在动态变化中获得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每个人都经营好自己的位置。
一位经理人眼里的孙悟空
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这些年来,我接触了不少商界精英,最近,与一位经理人江海淼先生聊起公司文化建设,谈到了中外文学名著中一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这些形象,我们各自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觉得不少书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他的影子,甚至他就是现实中的某个人。
江海淼说,他最喜欢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
在中国,孙悟空的形象家喻户晓,并走向世界,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也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孙悟空”,有人说他是叛逆主义者;有人说他是民权主义者——“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直刺“君权神授”的思想;有人说他是严肃的拜金主义者;有人说他是浪漫的道德家;也有人说他激进冒险,还有人说他保守中庸……
具有如此丰富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注定永远受人们欢迎,真是“三至九十九岁都喜欢”。然而,这种喜欢,并非虚幻的心中投影,而是因为现实世界就是孙悟空的生活舞台——他代表了每个人心中相同或不尽相同的“自我”,我们总是能轻易地找到他来慰抚一颗不安的灵魂。
我问他:“在你眼里,孙悟空是什么?”
“孙悟空是什么?”他回答道:“孙悟空的确不是孙悟空,他一个好员工。他虽然跳槽过,虽然对上司的某些作法很不满,但他不断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职场打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就喜欢孙悟空这样的好员工。”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孙悟空的“变化术”——“变”这一价值符号凸显了入世思想。
我的观点是:孙悟空是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最鲜活的亮点,他有七十二般变化,扯一根汗毛就能变化出不同的东西,他的如意金箍棒能伸能屈,可以无限增高,直冲天宫,可以缩小为一根小银针收进耳朵,这种自在性的张扬,正契合了人的心理期望,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思维空间尽情徜徉,获得智慧与快乐。
江海淼的观点是:什么是好员工的标准和看法也在变,现在不能用老眼光看自己的员工。生命贵在运动,人的脚步跟上时代节拍,才可能不被淘汰。孙悟空不拘泥一隅,他从花果山到天宫,再到西天取经,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人处在动态环境,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比“等待戈多”更具积极意义。生活本身决定了人的位置是变化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挑战。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说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是唐朝李世明时期……”唐朝到现在又逾一千三百多年,孙悟空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宇宙飞船已遨游天宫(太空),并有登广寒宫(月亮)、拜见嫦娥仙女的计划,这种“变”,何尝不是中国人普遍的“齐天”梦想呢?
吴承恩想没想到在21世纪还会有一个经理人把孙悟空当成了自己麾下的好员工呢?
我们的好同事、好上司、好下属
我想,决不会只是江海淼认为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会有更多的经理人认为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老师把他当成好学生,员工认为他是好主管、好领导、好上司。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师徒四人在通向迢遥西天征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经历,并将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而实际上孙悟空一直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他和我们一起学习、工作、创业、恋爱,一起于职场顽强打拼,一直想当个好员工、好主管、好领导。所以,在平日,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个个全新的孙悟空,还有唐僧、八戒、沙僧等等,我们从他们身上以及他们的行迹上读出了这样的思想与理念:
做一个好员工、好主管,首先要职涯规划,需要给自己定位,但是定位应该是动态的,因为社会环境在变化,个人的能力也在变化(增强、减弱、转移)。否则定位成了故地自封,反而约束了自己的发展。
在当今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终身制的工作已经很少,人们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位置,经营自己的位置,并打破了位置不能改变的神话,从而充分展示着自我。但这样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人们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思考自我、磨练自我与成为自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与经理人江海淼先生交谈后,我萌生了写职场孙悟空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些朋友,有些人认为孙悟空身上有不少毛病,要不是头上有金箍儿,在公司岂不是“搅混局”的人?也有人担心,这样有本事的员工,不好管吧。我又与经理人江海淼谈到了别人的看法和自己写书的想法。他说:“孙悟空在职场打拼,磨练自己,从“自我”到“他我”,不断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员工,别人不要、不敢要,我要!”
写作本书,让我切实感受到,一个职场打拼,应从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即首先要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进行认真而理性地设计,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去干?社会可以提供给自己多少机会?你的理想与期望,都应在设计中考虑到。掌握了这些,定位就会减少偏差;但社会又是发展变化的,当设计出现与现实不符时,就要进行修正,重新定位,争取得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如果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能力,并勇于磨练自己,不断思考自己,提升自己,那么你必定会完成最合理的与最幸福的人生定位,从而达到你追求的目标,成为一名好员工、好主管、好经理、好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