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葡萄美酒后的真言
生于1946年,1962年毕业于泗泾中学,以后自学高中,进修于华东政法学院大专班。
1965年起先后任职于共青团松江县委、新浜公社党委、五厍镇党委、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办公室、松江区供销社。
爱好写作,有《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年代的村支书》等专著和《美国之旅》《泰国漫记》等十二本游记出版。
早读王翰《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就知道,早在唐代,西域就盛产葡萄美酒。那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更在人们的眼前拉开了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帷幕。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词句是读了,但对葡萄美酒的许多知识却是知之不多。近十多年来,朋友间聚会,常见朋友们以葡萄酒互敬,你斟我酌,大有李白诗句中“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畅饮的情景。
2011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松江区商业联合会赴意大利、西班牙商务考察团,来到了世界上最早种植葡萄、也是最早酿制葡萄美酒的国家之一——意大利。这个位于亚平宁半岛、在地图上貌似一只长皮靴的国家,以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培植出了四百三十多种不同的葡萄品种,每种不同的品种都有各自独特的灵魂和香气。
在盛产优质葡萄的意大利北部皮耶蒙特大区的巴罗洛地区,一位热情、友好的葡萄酒庄的女主人,陪同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她们家的葡萄园和酒窖。隆起的山坡上,一排排近两米高的葡萄藤蔓的下面,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碧绿鲜亮,阳光下透着果肉的鲜嫩和晶莹。一尘不染的一串串葡萄,少说也有近百粒之多,沉甸甸的或直露在阳光下,或躲在叶片下。据说还要过两三个月,有的甚至到10月才采摘下来酿酒。
女主人告诉我,这里的葡萄是皮耶蒙特的特产,意大利文中“nebbiolo”的字面意思是雾,可以想象出培育此类葡萄的特殊环境。皮耶蒙特常年气温较低,冬季还常有积雪,因此这里的葡萄成熟要晚一些。
我站在山丘顶的平台上眺望,四周平缓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坡上,满目都是绿色的葡萄藤蔓,用漫山遍野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绿色的远方点缀的是一幢幢犹如童话世界里的房子。几乎清一色的红瓦、嫩黄墙体,那是在漫山遍野中的一家家葡萄园主或葡萄酒庄主的家园。那美景,那葡萄美酒,让人羡慕,让人心醉。我那数码相机移动着,只是咔嚓咔嚓地响着。
在山丘的顶部一个玻璃房里,有一条通往地下的阶梯小道,我们鱼贯而下。一股寒气袭来,这寒气来自女主人家的藏酒窖。酒窖两旁木架上横叠着一瓶瓶葡萄酒,再往里走,是堆放着盛有红葡萄酒的一个个橡木桶。女主人告诉我们,巴罗洛酒从葡萄摘来后的第二年1月1日起,需陈酿至少三年时间,其中两年在橡木或栗木桶中酿制。外间的是陈酿后才装的瓶酒,还要继续酿制一年,使葡萄酒在装瓶过程中受到的“惊吓”得到安抚才能送到商店、酒桌乃至消费者的杯中。
导游小姐隋菁菁是一位山东籍的中国姑娘,在意大利已生活了十多年,她为自己起了个意大利名字——索菲娅。她告诉我,巴罗洛地区有一款意大利国家级的葡萄酒名酒——巴罗洛葡萄酒,它同托斯卡纳的布鲁雷诺·蒙塔奇葡萄酒并称为意大利“酒王”,或称为“御酒”。意大利人把这两款酒一个比作英俊潇洒的男人,另一个比作充满风韵的女人。而巴罗洛葡萄酒正是那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成熟男人,酒体坚实,口感甘醇,具有混合的香草、草莓、矿物等丰富香型。
好客的葡萄酒庄女主人把我们领到了她家建造在另一个山丘的酒窖里,那里储藏的红葡萄酒似乎更多、更深一些。走出酒窖的另一扇门,我们来到山丘顶上的观景台,在接待大厅里,女主人拿出了她家酿造的葡萄美酒款待我们。一款为红色的,一款为淡淡的略显黄绿色。她的女助手轻轻地打开葡萄酒封口,取出木塞,随后用一块洁白的方巾在瓶口一擦,再用方巾裹着瓶体,将酒一一倒进桌上的一只只高脚酒杯里,有序而又轻盈,每杯大概也就是十分之一的量吧!女主人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高脚杯细腰部举起,示意我们各自拿起桌上的酒杯,我又见她轻轻地旋转似的晃了晃酒杯,低头用鼻子闻了闻酒香,微启双唇,品了一口葡萄酒,那满意的神情久久地留在了我脑海里。
我举起高脚玻璃杯对着光亮处细细一看,杯体非常洁净,杯边没有一丁点儿的杂点和手印。杯底的红葡萄酒轻轻地一旋转,一股淡淡的酒香轻盈而上。我品了一口,酸涩中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圆润而又柔软。同伴们各自品尝着葡萄美酒。导游在边上告诉我,这款酒味道不错,而要想品尝一下最佳年限的巴罗洛葡萄酒,就得静待至少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迈入意大利尊贵的葡萄酒王的成熟期。
由此我想着,真正上品的葡萄酒,从种植、采摘、酿制、储藏、上市,是有一个漫长的等待时间的。上品的葡萄酒更是需要慢慢品尝的。这是葡萄酒后的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