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历史
总结新中国农村变迁的一部佳作——《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评介
赵建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系统地记叙与评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记取所出现的失误教训,探求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逐步认识和掌握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正是基于这一意图,由著名经济学家陈吉元领衔主编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9月版)一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40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性史论专著,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之一。全书50余万字。纵览本书,笔者以为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内容全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主线,将1949~1989年这40年划分为5个阶段,并作为各编的标题: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和家庭经营。在每编中又分若干章,共计24章。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虽然冠名以“40年的变迁”,但内容早已跨越了这个时限。在第一编“土地改革”中用较大篇幅讲述全国土改时的农村状况和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其时期上限可及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土改在全国完成的记述只占该编篇幅的1/10。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读者就不难理解后面这段历史,而且会深切感到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本书的最后一编“家庭经营”所叙述内容的时限未超过1989年,但作者重点阐述的几个问题,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工业化、农业管理体制的转换、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趋势等,是几个方向性问题。因此,本书不仅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1949~1989年这40年发展的系统总结,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今天中国农村深化改革,研究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营方式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史料实
本书所撷取的史料空间跨度相当大,上至****中央的决策层,如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冒进”与反“冒进”的争论,公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读者可从中了解当时的决策过程;下至各省(区)及有关部门对当时情况的反映,如在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农民的表现及运动的后果,甚至对推行高级社时农民的心态都有所引证。书中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仅书末列的主要参考书就有200余部,出处权威,言之有据。
三、观点新
中国农村这40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很有必要,而写好这段历史难度很大。作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回避矛盾,对有争议的问题客观处理,在提出自己新观点的同时,也不淹没他人看法。譬如,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苗头问题,近年来学术界曾有许多不同看法,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李伯雍的《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变化的趋向》、高化民的《买卖土地的数据不等于就是两极分化》、薛文的《土改后农村阶级分化情况综述》等。作者在研究分析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确实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步拉开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的苗头,但仅仅是苗头而已,就全国总体而言,这一情况并不十分严重,同时也指出还有哪些不同观点,即使限于篇幅,也用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
要写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史,就不得不涉及农业学大寨。本书分3章,用9万余字的篇幅较详细地客观评价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这是本书的又一特点。
此外,本书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使用了各个时期的群众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从1986年开始编撰算起到付梓,历时7载,其间数易其稿,可谓精雕细刻。但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时间跨度又长达40年,难免留下一些内容水平参差不一的遗憾,有待于再版时修订。
(原载《新闻出版交流》,1994年第5期。
作者单位是山西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