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与题外话——读罗必良教授等著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
郑英隆
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劳动人口仍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0%以上,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事关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事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支撑条件。也就是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地构成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质量提升的可持续支撑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必良教授与李大胜、王玉蓉副教授等合著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从选题、调研到形成最终成果以至出版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该项选题的意义所在,首先从如何认识和评价现有成果开始,因为只有客观地做好这步工作才好给出选题是否有新意和是否值得去做的判断,接下来才有立项、开展调研、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等项工作。我们知道,有关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著述并不鲜见,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大多主要着眼于“后工业化社会”的背景而提出的,内容也侧重在发展模式选择方面。显然,这些研究及其成果较少甚至没有关注到我国农业现阶段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弱质农业改进与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并举的国情实际与趋势特征。而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已起步,尤其在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已得到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不足与缺陷。突出表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国家与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的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与解决,但有关问题的学术研究仍处于现状描述与仅仅是罗列问题的浅层次阶段;一些研究成果的思辨性成分太重,缺乏实证分析及可行性行动方案设计,从而显示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一些研究成果对现存的农业问题与困难贴得太近,在问题求解的思路取向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近视症和狭隘主义思想,未能从世界性大开放条件下审视和思考我国农业市场取向体制变革与农业资源的开放型整合趋势,因而始终走不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圈,使一些所谓成果很快就变得过时,更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的中国农业困境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作者以“认清国情、解剖农情、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支持决策”为旨意,先是从政策与制度的角度总结和评价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开始,然后通过对农业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的现实考察与根源解剖,深入农业经济体系内部,析出资源与环境的不同组合方式及其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情以及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提出了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与行动方案。这种既紧扣世界农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又贴近我国经济调整新形势与任务,既注重定性分析也注重定量分析,既注重学术规范又注重实证研究,既注重研究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策略又注重研究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实施手段,将政策体系设计、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微观组织机制构造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的研究套路,贯穿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于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来思考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正是该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所在。
全书近28万字,分4篇。第一篇为“背景研究”(第一至二章);第二篇为“趋势研究”(第三至五章);第三篇为“机理研究”(第六至八章);第四篇为“对策研究”(第九至十四章);本书既有广度概括也有深度把握。
通读全书不难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条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如果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口压力、资源约束以及环境恶化的事实是构成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障碍,那么研究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概括起来有几个要点:①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我国农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正面临着多重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是作者对问题的一个基本判断。②对存在问题的根源追溯与剖析。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有先天不足、自然条件恶化等客观原因,也有在本来就不优越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下作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一方面,自给自足的低层次平面垦殖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依其内在冲动(人口—耕地—粮食),导致人口高速增长,也造成对土地的平面垦殖和掠夺,使农业陷入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战略与政策的失误既造成了农业收入流失,也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流失,加剧了经济与生态双重的农业损伤。但作者更看重产权制度的缺位与不合理安排。长期以来,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直被看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由物品,资源产权与环境产权长期缺位,造成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家庭承包制中产权安排所提供的预期不足、激励功能不够、保险功能脆弱,导致了广泛存在的掠夺性经营或短期行为与农业资源利用的低效率。③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作者指出,由经济能力低下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以及由高人口压力与低承载能力、高能源需求与低供给能力、高环境的先天脆弱性与低环境投入能力等众多的两难选择,共同构成了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挑战。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态势,伴随着人口压力与需求压力的加剧,意味着中国农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在一系列的夹缝中求生存,从而决定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艰巨性、曲折性与长期性。此外,乡镇企业与农业的矛盾、工业化与粮食的矛盾、农业保护中目标与措施的冲突,农业资源过剩与短缺并存及其替代的困境构成了农业生存与发展的严酷而苛刻的现实约束。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和由多重矛盾构成的严酷的生存背景,中国的农业必须跳出“就农言农”的思路,谋求符合中国农业生存准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式,包括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对农业的高智能投入、与生态保持高度的和谐、形成保护农业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等。作者强调,实现农业与农村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国必须摆脱发达国家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中国的国情与农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以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也不可能以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中国也必须摈弃我国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剥夺农业、牺牲农民利益,剥夺资源、牺牲环境效益的传统做法,将进一步误导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步入生态与经济的双重陷阱。作者进一步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实绩将取决于政府的正确选择制度安排基础上的市场运作。由此,合理的政策体系设计、适度的宏观调控手段及有效的微观组织机制构造,将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线索。
正是农业问题在我国的突出意义促使我认真阅读了全书,我也因之从书中延伸出另外一些想法。第一,从文化的层面看,我国博大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一个深为人们乐道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内容,可以说,“天”就是环境,“地”是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人”则既是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资源又是资源的使用者或调配者,因而“天地人合一”理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是今天我们却未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文化“天地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中构造出一条相互支持的现实通道,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能仅仅以一句“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所使然”来打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吗?如果说这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应该进一步做些什么研究呢?第二,从协调发展的动力看,正确处理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关系,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市场与每个人齐心协力,共同“攻关”,而偏偏又有人将市场与环境问题割裂、对立起来作片面化理解,这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造成当今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多重“两难”问题与这种片面化的对立性认识,及以这样一种思想指导农业工作不无关系。为此,我想,解决当今中国农业的多重“两难”,除需要多方协同“攻关”外,还必须借助市场交易形式和以市场为媒介连接起来的公众力量,将环境看做一种特殊资源,让一些企业去经营,让企业在以“成本—效益”为规则的有效经营环境资源,如观光旅游农业、绿色产品“制造业”、生态休闲保健服务业等中起到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消费者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既共同保护环境又充分利用环境、维护环境、优化环境,以优质的环境涵养更多更有效的农业资源,从而促进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共生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其中如何既使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得到实效,又导使企业克服对环境市场的短视问题或环境市场对环境公共产品的一定程度上的不兼容性与失效可能性,确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然如上两个问题不属本书研究的范围,而只是我作为一个读者在读了该书延伸出来的一段感触,为此聊作“题外话”作结。同时也作为对作者这一研究成果出版的“读者回报”,祝福作者取得更多更新的成果。
(原载《南方农村》,2001年第1期。
作者单位是《学术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