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出处〕元,白扑《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注释〕①傲:轻视,看不起。②杀:结构助词,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极度,相当于“极”,“甚”的意思。③万户侯:这里指高官显爵。古代贵族的封邑以户口计算,汉代制度为最大侯爵有一万户。④烟波钓叟:在烟波中垂钓的渔翁。
〔今译〕最看不起社会上那些王侯将相、高官显爵的,是那烟波江上不识字的钓鱼老翁。
〔赏析〕《渔夫》是一首讴歌渔夫的曲篇。曲中描写了烟波江上垂钓老翁的悠闲自在、超凡脱俗的生活情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时代叛逆者的形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寄托了当时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这首曲风格俊逸,语言清丽,对仗工整,写景如画,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卢挚对它极为欣赏,明人蒋一葵也曾赞扬它“有味而佳”。
这两句曲词描写了渔夫傲视权贵的思想感情。曲词强调了渔夫的不识字而无忧无虑,傲视王侯,表现了作者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憎恨,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极度蔑视。这两句曲词格调峭拔,掷地有声,是作者散曲中的名句。
〔原曲〕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