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谔
李谔,隋代赵郡(郡治今河北高邑县西南)人。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隋文帝时任治书侍御史、通州刺史。公正明达,多所谏诤。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代,是由追求丽美骈对回归于平实章句的转折时期。隋文帝反对六朝文风的不切实用,因采取政令手段革除旧习。李谔适应时代要求,期望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但他们都把这种改革看得简单了,以为通过政治命令即可奏效,实际上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本篇即是李谔给隋文帝杨坚的上书,他要求改革骈体,而文章仍用骈体写作,这也说明文风的形成与改变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能用行政命令简单解决。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1],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2],示以淳和之路[3]。五教六行[4],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5],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睮睵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6]。苟非惩劝,义不徒然。
降及后代,风教渐落[7]。魏之三祖[8],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9]。下之从上,有同影响[10],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11],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12]。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睷[13],未窥六甲[14],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15],伊、傅、周、孔之说[16],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17],指儒素为古拙[18],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19]。损本逐末,流遍华壤[20],递相师祖,久而愈扇[21]。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22]。屏黜轻浮[23],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24],志道依仁,不得引预睺绅,参厕缨冕[25]。开皇四年普诏天下[26]: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索[27],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踵敝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典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28],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29],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30],恐挂网者多[31]。请勒有司[32],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33]。
[1]古先哲王:古代先贤与聪明的帝王。化民:教化民众。
[2]邪放:淫邪放荡。
[3]淳和之路:淳朴温和的方式。
[4]五教:五伦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一说为仁、义、礼、智、信、乐。
[5]家复孝慈:家家归返于子孝父慈。
[6]褒德序贤:颂扬德行,叙述贤人的言行。明勋证理:表彰功勋,论证大道。
[7]渐落:逐渐衰落。
[8]魏三祖:曹魏的三代君王,指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
[9]雕虫小艺:雕琢虫书的小技艺。指进行诗赋创作。
[10]影响:影子与回声。
[11]遗理存异:丢弃了儒家大道而保留了相反的思想理论。寻虚逐微:寻求虚末而追逐微小。即寻求和追逐浮华的词藻和微末的声律。
[12]据兹擢士:据此选拔士子。擢(zhuó),选拔,提拔。
[13]闾里童昏:乡村里蒙昧无知的小儿。贵游总(ɡuàn):贵族子弟。总,束发;,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14]六甲:指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代指干支。
[15]羲皇、舜、禹:伏羲氏、大舜和大禹。
[16]伊、傅、周、孔:伊尹、傅说(yuè)、周公、孔子。
[17]缘情:因情而发,指诗歌创作。陆机《文赋》曰:诗缘情而绮靡。
[18]儒素:儒家的学术,即经学。
[19]轨模:轨迹与模范。构无用:制造许多无用的东西。
[20]流遍华壤:流到华夏的每一处。
[21]愈扇:同愈煽,风气更甚。
[22]聿兴:兴盛起来。聿,助词,无义。
[23]屏黜:去除与废弃。
[24]怀经抱质:怀抱儒经与质朴。
[25]引预绅:引荐参与到绅行列之中。引,荐;预,参与;笏板插在大带之内,是古代仕宦者的代称。参厕缨冕:参加杂厕在戴冠冕者的行列中。厕,居于其内;缨,系冠的丝带;冕,指一种冠,是大官的礼帽。
[26]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581-600)。
[27]坟索: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总称,泛指古代典籍。
[28]私门:权门。
[29]收齿:收录。忝宪司:不称其职地充当法纪之官。时李谔为治书侍御史。
[30]闻风即劾:听到一点消息就进行弹劾。
[31]挂网:指触犯刑律。
[32]勒有司:命令负责部门。
[33]具状送台:说明情况移送御史台处理。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上书”,故而政策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文章先从古今文学发展中谈了事实,又引出皇帝的诏命和此前的典型案例,然后才谈自己的意见。这就使意见有了确凿的事实依据,又有了不可更易的政策准则,避免了空穴来风之类的指责。可惜作者对文风改变的认识尚不精到,故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时代风尚一时难以矫正,文风的丕变是有唐以后的事情。这从作者反对骈体文却仍用骈体写作即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