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生命中的大贡献除了石油勘探,还有地震的预测,只可惜李四光在进行地震工作的时候年事已高,因而在还没有完成地震预测报告工作的时候,他就与世长辞了。但是,为了研究地震地质工作,七八十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在病床上、奋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可以说,为了伟大祖国的强大和昌盛,为了人们的幸福和安康,李四光奉献了整整一生!
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这就话是周总理所说过的,他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他也相信李四光先生的判断。
1965年初,李四光开始关注地震地质问题,他不断与地质力学所的研究人员进行地震预测问题的探讨,更是行走在预测中国大江南北进行地震带的研究、考察,不辞辛劳。
1966年,我国发生了邢台大地震,灾难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李四光老人心痛不已,为了避免地震这一天灾再给伟大的祖国造成损失,他不顾年事已高,硬是加快了地质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甚至深入灾区进行了解、调查,后来,他发现并坚信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观点。于是,他很快做出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地震是可以被预测的,它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该对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预测、分析并掌握它的动向。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然而,当时他的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许多科学家也并不认同。纵使如此,李四光也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在他70岁高龄时候仍然奋斗在地震预测工作的第一线上。他每天工作多个小时,始终致力于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工作,不断地提出自己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看法,不断地与研究者进行交流、指示,不断地进行水文、地质的观测。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要是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要将地震预报给搞出来。”
“请你坦率地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少时间,让我好安排一下工作……”
为了解决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的工作,李四光老人鞠躬尽瘁,丝毫不顾自己已经是一个古稀老人,依然每天忙碌于自己的地质部部长繁忙的工作,不辞辛苦。在他心目中,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好祖国的工作,并且争取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将地震地质问题给研究出来,以便为祖国人民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灾难。
在李四光老人研究地震地质问题的时候,正值****时期,但是他毫不害怕,依旧争分夺秒地进行地震地质的研究工作,即便是受到侵扰、打击和生命的危险。
然而,生命无法抵抗疾病的入侵,李四光老人最终还是因病倒下了,但是,即使是躺在病床上,他也一刻不忘地震地质工作的事情。不能站起来,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他就在病床上进行地震地质研究的指导工作,丝毫没有放弃他挚爱的事业。
然而,生命有尽头,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老人在为地震工作奋斗了7个年头之后,终于奉献完了自己生命的所有。虽然他是带着遗憾辞世的,但是他为地震地质预报、研究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来的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长久的指导作用。
生命有尽头,精神无止境。李四光的精神时时照耀着朗朗乾坤,被后代铭记,为后辈造福,为祖国增辉。
一位古稀老人,老骥伏枥地工作,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动容和敬佩,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榜样,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李四光是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正如******总理所说的那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大贡献。”
翟延举——“金海5号”的育成人
翟延举,一个平凡的人,普普通通的农民出身;翟延举,一个不平凡的人,在极其低的起点一点点攀上国家最高科学奖奖台;翟延举,一个“不合格”的女人,为农民谋福利而远离挚爱亲人;翟延举,一个最合格的“女”人,用自己最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最会种玉米的农民女科学家”的头衔。
多年来,翟延举将“******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心中,将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铭记心中,在最最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二十年如一日,她终于造就了中国夏玉米荣登世界夏玉米亩产第一巅峰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