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失得起,更要拿得住
人生没有绝对的事。某些时候,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要多。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失”的时候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遇到“得”的时候,用平常心对待。
面对得失要保持良好心态,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人是世界上的匆匆过客,得点儿、失点儿又何妨呢?不曾得到的东西未必是最好的,同样,得到的东西也未必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东西。思想负担过重,做人就感到劳累和烦躁。要去掉这些累赘的负担,就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周围人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为他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的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1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1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您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您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给您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您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1000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100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射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顿时,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着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十分担心把事情办砸,并顾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灵被得失纷扰得不得一刻安宁。
这些人,你给他10两银子,他会想象你肯定得了10两金子;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领导们开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大家肯定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他们整天神经兮兮,心中布满疑虑、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愉快。
许多人在开始创业时虽然艰难,可下决心、作决定时很痛快,不会想那么多。但是当他们有了一些成就之后,就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他们以前囊中无物,当然无所谓得失,现在有了一些基础就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人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得到,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所以才痛苦。
猎人是怎样抓住机灵淘气的猴子的呢?他们在岩石上凿一个口很小的洞,里面放上猴子爱吃的花生,猴子把手伸进去,抓了满满一把花生,怎么也拿不出来,舍不得放弃那么多的花生,这时猎人就把猴子抓住了。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要抓什么、放什么,考虑要什么、放弃什么的情况。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后你什么都要不到,但是,如果你考虑得时间太长,过分犹豫不决,你又会贻误许多机会,别人也会认为你缺乏个性。有的人在取得一些成功之后,原来挺足的信心好像不够用了,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当你把自己所担心的想透了之后,你会发现,结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是你果断地行动之后,你会发现你多虑了。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隐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生活中出现阴影是因为我们挡住了人生的太阳。人生的太阳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是热爱生活、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要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要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1.知足常乐。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比较,通过比较得到良好的心境。正确的、乐观的比较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努力过,且通过努力获得了进步、收获,即使别人已达到小康,你只是停留在温饱的阶段;别人有了金条,你还囊中羞涩,也丝毫不要自惭形秽,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同样一双手,10个指头哪能一般齐呢?
2.活出自己。人的一生,不求利、不求名,只求活出真实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就不会被患得患失所困扰。事实上人生不可能没有忧愁,问题是我们不能因患得患失给自己无端地平添几分愁。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如何评说,我们的人生就会充实、快乐、潇洒。
3.淡泊名利。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养身先养心,养心淡名利。人生苦短,名利尤如过眼烟云。人不可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但一味地追名逐利反而会得不偿失。人,最值钱的东西是生命,而不是名利。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
付出和给予是我们立身成人之本。我们懂得付出,就永远可以有付出的资本;我们贪图索取,就永远有必须索取的企求。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索取越多,收获越小。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收支,你付出了多少才会收获多少。付出时不一定痛苦,收获时却一定快乐。其实,懂得随时给予人帮助的人不但能够方便别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自己创造了机会,尽管你在帮助别人时并不是这么想。
10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英国乡村的田野,一个乡下人在田里耕作,突然听见一个少年呼喊救命的声音——一个少年落水了。在这个危险时刻,乡下人奋不顾身,把少年救了上来,事后知道这个少年是贵族世家的儿子。贵族亲自登门致谢,乡下人却拒绝了贵族的致谢,用他的淳朴诠释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壮举。贵族接受了这份无偿的珍贵赠与,无私的挽救生命的给予。贵族是快乐的,因为乡下人的给予让他挽救了儿子的生命;乡下人同样是快乐的,他为一个家庭保住了儿子。
故事并没有结束,那位贵族因为敬佩乡下人的高尚,感恩他的无私给予,他也决定回赠,他决定把乡下人的儿子送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来回报乡下人珍贵的情操。乡下人接受了这份给予。乡下人是快乐的,他的儿子圆了自己的梦想;贵族也是快乐的,他给予了恩人一个梦想。乡下人的儿子后来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荣获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弗莱明,他是青霉素的发明者。贵族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伦敦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他也得益于青霉素的发明,从而治愈,他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作家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语:“要是你随时随地在你整个一生中给人们留下的全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和对你的亲切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愉快。”高尔基还在信的最后写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应该说,高尔基通过儿子在岛上栽种时留下的鲜花,高尔基对“给予”作了最美好的诠释,并说明给予是一种值得礼赞的美好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达,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和疏远,然而只要世间能有真情涌动,只要人们能多多地对他人给予和奉献,就会有感动存在,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和温暖。
当然,一个人在给予他人时,也许对自身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亏空和缺失,但对他人却是圆满和丰富,甚至是拯救,这样就使给予本身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崇高的境界。
在平淡的日子里,不要吝啬我们的给予之举,我们要多多地给他人雪中送炭,正如古语所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件衣会使他人温暖一辈子。
人生是一个失中有得的过程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又会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人生亦然。
失去了春天的葱绿,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失去了青春岁月,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人在得意中常会遭遇到小的失败,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失去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寡欢;一位经理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萌生去意。与其计较眼前的些许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了,正因为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活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的人由于自己的看不开,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时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其实,“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够正视现实。不要感叹命运多舛不公,命运向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在这个方面失去了,就会在那个方面得到补偿。当你感到遗憾失去的同时,可能会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个小伙子还是在穿开裆裤时,也记不得是哪一天,发现门前那堵墙上有一个闪光点在阳光下艳丽无比。从此,他朝思暮想、流连仰望。终于有一天,渐渐长高的小伙子决定爬上去看个仔细,百年的危墙高不可攀,小伙子渐渐地走近那墙。最后,那只颤抖的手一把抓住了它,原来是一个破玻璃瓶。他好失望,心情懊丧得很。事情的转换就是这样,小伙子在此之前拥有一份好心情;一旦得到了那个破玻璃瓶时,却又失去了昔日的那份特好的心情。这正如佛经上所说的:“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
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败都无法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抛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又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只要我们正视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
正确认识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无论你得到了什么,都不妨时常这样提醒自己,如此,得到了的时候就会倍加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无常的,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得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一种顿悟的感觉。
不要不该要的东西,不干不该干的事
孟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我所不要的东西,不****所不干的事;求我必求,为我必为;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如此而已。”意思是说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小到公司办公室的纸张、信封,我们不能顺手牵羊;大到价值昂贵的金银财宝,我们不能占为己有。如果要了,欲壑难填,终有一天我们会一头栽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东海里,海蟮和海龟是对冤家对头,它们俩一直在明争暗斗,都渴望能获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权力。但是海龟比海蟮走运,它被提拔了,而海蟮却什么也没得到。怎么才能扳倒海龟,使海龟身败名裂呢?海蟮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于是,海蟮去拜见海龟,诚恳地说:“海龟大哥,过去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是我错了,你一定要原谅我呀。”
海龟见海蟮登门认错,内心得意,摆出宽宏大量的样子说:“没什么,过去的事情别提了,咱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此后,海蟮隔三岔五便常到海龟府上走动,每次都带些小礼品,不轻不重,海龟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一天,海蟮对海龟说:“现在海虾和海蟹在争一片珊瑚礁,想把它作为自己的居住地,海虾跟我的关系一向不错,你看能不能帮海虾说句话?”
这件事海龟是知道的,不是什么大事,就替海蟮办了。之后,海蟮拿了更多的礼品来感谢。
长此以往,海蟮要海龟办的事也越来越多,当然礼品也越来越重,不知不觉中,超过原则的尺度也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次,海蟮让海龟办一件很危险的事,并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海龟不干,于是海蟮取出一个小本,上面记着海龟每次受贿的时间、事由等,各种证据一应俱全,这些足以毁掉海龟的前程,不得已,海龟答应再帮最后一次忙,但是下不为例。
然而却没有下一次了,很快东窗事发,海龟将在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如果我们要了不该要的东西,有时我们用一辈子的时光也还不清欠下的人情债;如果我们要了不该要的东西,我们付出的代价将不可估量,甚至是生命。
不要自己不要的东西、不干自己不干的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很难。比如,有人送礼来,要还是不要,就可能十分伤神费心,不但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取舍,同时还要顾虑人情面子、人际关系。说到底,我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难以超凡入圣。一句话,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只要来得正,黄金美玉不嫌重;来路不正,一瓢一饮也不轻。因此,不要不该要的东西,不是胆小怕事,不是愚蠢不开化,而是一种智慧,因为能为你带来平安、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