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勇气,也许再也没有比古之大臣敢于直谏更有说服力的例子了。那时候的大臣往往都要冒着生死的危险去向皇帝说真话,如果遇到敢于接受大臣们忠言逆耳的皇帝也就罢了,可如果遇到那些不明事理的皇帝,一旦龙颜触怒,那可是要丢掉性命甚至牵连九族的啊!以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的故事来说,那可是一代明君知人善任与一世忠臣贤良忠贞的典范。
魏征曾在李世民执政期间有着长达16年的仕途之路,并且长期担任类似宰相的要职,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其实,在当时的官场上,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等大臣相比,魏征既没有帮助皇帝打天下的功绩,也不是开国功臣,更不是皇亲贵胄,那么他之所以能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在一个“伴君如伴虎”的人物身边做到第一红人的地位究竟凭借的是什么呢?
据说有一次,魏征跟随李世民出游居住在洛阳显仁宫,当时由于地方条件不好,呈献给李世民的饭食质量不好,致使当地官员遭到李世民的横加指责,就在所有官员都敛气低头、默不作声的时候,魏征慷慨陈词向李世民谏言道:“皇上因为膳食不好就对官员大加斥责,如此风气一开,怕是以后会民不聊生啊!先前隋炀帝出巡时,曾责令地方敬献当地美食,并据此事赏罚官员,进而闹得众叛亲离,天下大乱。这是您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啊!为什么不能以此为戒,勤俭为证呢?”事后,李世民非但没有听了这些话严加斥责魏征,反而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贤卿,我怕是不会听到这样的话。”
从这一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瞥见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大度,不然也不会有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了。当然除此之外,之前提到的魏征能够得到李世民信任的原因不外乎是魏征敢于直谏不畏生死的勇气了。事实上,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会不会发现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领导者本身也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呢?而他的勇气则更多的是表现在他敢于接受魏征的谏言,否定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善。所以,他才会成为后人敬仰的皇帝。
在职场或官场中,作为下属,有时候勇气就是要不畏权势,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作为领导者,勇气就是敢于正视真实,否定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进而改善。只有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才会使下属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领导者则会在主动听取到大家真实的意见之后作出正确的决定。不难想象,这样融洽和谐的现象会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说不定也会成就一段诸如魏征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贤臣明君的佳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