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光脚穿拖鞋的时候,可你知道拖鞋的来历吗?一种说法是拖鞋起源于印度,还有说源于日本明治时代。南宋时出仕广西的官员周去非,就记载着当地交阯人穿的两种皮拖鞋:一种是以皮为底,中间有一个一寸长头带骨朵的小柱,用脚趾夹住行走;另一种是以十字红皮安置在皮底上,以足穿入而行走。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后跟是全空的,脚趾前面有鞋头,多为平底,材质经常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布料等。拖鞋无拘无束极其休闲。就拖鞋本身来说,无遮无拦的,往脚上一套就行了,无疑是对脚的解放;鞋再怎么合脚,对脚都是一种压迫、一种限制,一不小心还会逼出“脚臭”来。
拖鞋自它诞生之日便宣布:拖鞋的地位虽在草鞋之上,但是仍属于鞋类中的“二等公民”,难登大雅之堂。我国的古人也早就定义了拖鞋的用途:“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可是到了现代,它就脱离了原本的含义,拖鞋俨然成为了男女老少皆大欢喜的休闲鞋的首选。
最初的拖鞋,木制的多,木制拖鞋也称为“木屐”、“趿拉板儿”或“呱哒板儿”。“呱哒板儿”一般以质地坚硬的木板做成,多用帆布带、革带或塑料带做脚襻,穿着走路时会发出“呱哒、呱哒”的声响。20世纪50年代,第一双塑料拖鞋在法国问世,这是拖鞋史上的一次革命。时至今日,塑料泡沫仍是制造拖鞋的主要材料。塑料拖鞋,廉价而且耐用,让拖鞋更加“平易近人”。
拖鞋的种类依穿着的场合有所区分。例如海滩拖鞋,就不会用布料制作,而是用塑料,这是为了要防水、好清洗的缘故,鞋头的形式也特别设计,常被称为夹脚拖鞋。但冬天的室内拖鞋,为了保暖则使用绒毛布,而不使用塑料。
由于近年来休闲装的流行,一些看起来正式的拖鞋也相当流行。鞋头可能是精致的皮制形式,但后面全空,就是一般的拖鞋。穿着相当方便,上班时如长裤裤脚够长,则看不出是一双拖鞋。
拖鞋与一些特定地区的文化也深有关系。在许多亚洲国家,进入屋内一定要更换室内拖鞋,在厕所也有专用的浴室拖鞋,而且主人与客人的拖鞋通常是有所区分的。而在热带地区的国家,户外穿拖鞋是相当常见的,许多在街头工作的人们,工作装扮也少不了一双拖鞋,多数餐厅也不会禁止穿着拖鞋入内。某些滨海的观光景点也常见有穿着拖鞋的观光客,因此有些高级餐厅、服饰店或百货精品店,会在店门上张贴“禁止穿拖鞋入内”的标语。
然而,在正式场合穿平底拖鞋是不合礼仪的,例如参加毕业典礼、上教堂、参观庙宇等。在泰国的玉佛寺,就明文规定参观者不能穿没后跟的拖鞋。而女士们所穿的凉鞋,有时也许与拖鞋类似,也就是只有鞋头没有后跟,但经常是有高跟而非平底的,此时不会称为拖鞋,都简称为高跟鞋或是凉鞋。
近年来,在崇尚自然和环保风气的推动下,以皮、木、竹、麦秆等天然材料制造的拖鞋开始大行其道。眼下的拖鞋更以凉爽、保健、安全、时髦为特点,涌现出空调拖鞋、沐浴拖鞋、沙滩拖鞋、保健拖鞋、时装拖鞋、居室拖鞋等概念。这些形形色色、五彩纷呈的拖鞋,如一道道闲暇自如、优雅潇洒的休闲风景,营造出浪漫多情的夏日情趣。
知识链接:拖鞋之都
菲律宾地处热带,终年炎热潮湿,国民素有穿拖鞋的传统。无论在高档购物中心的名牌鞋店还是卖鞋的地摊上,拖鞋总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如果有机会走访菲律宾的“拖鞋之都”里琉镇,你甚至还能看到一年一度的“拖鞋时尚秀”。他们利用当地特有的马尼拉麻、芭蕉叶纤维、橡胶等原料,手工制作出各种轻便、透气的拖鞋。尤其是芭蕉叶编织的“人”字拖鞋,色彩朴实纯净,再镶嵌上珍珠、贝壳等饰物,穿在脚上更显出一种热带海岛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