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8700000005

第5章 禅海钩沉(5)

触类是道,任心为修

禅门中许多奇怪的教学方法,都是从马祖(殁于786年)来的。马祖道一,本是北派,又受了南派的影响,所以他所创立的方法,是先承认了渐修,然后教你怎么样渐修,顿悟,顿悟而又渐修。他的宗旨是“触类是道,任心为修”。如扬眉、动目、笑笑、哈欠、咳嗽、想想、皆是佛事。此种方法实出于《楞伽经》。《楞伽经》云:“非一切佛国土言语说法,何以故?以诸言说,唯有人心,分别说故。是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语,名为说法;有佛国土,直尔示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但动眉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唯动眼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笑,名说法;有佛国土,欠磕,名说法;有佛国土。咳,名说法;有佛国土,念,名说法;有佛国土,身,名说法。”又云:“如来亦见诸世界中,一切微虫蚊蝇等众生之类,不说言语,共作自事,而得成功。”所以他那“触类是道,任心为修”的方法,是不靠语言文字来解说来传授的,只用许多奇特古怪的动作。例如,有一个和尚问他如何是西来意,他便打,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又如法会问如何是西来意,他说:“低声,近前来!”于是就给他一个耳光。此外如扬眉动睛以及竖拂、喝、踢,种种没有理性的举动,都是他的教学方法。这种举动,也并不是叫对方知道是什么意思,连作的人也没什么意义,就是这样给你一个谜中谜,叫你去渐修而顿悟,或顿悟而渐修。马祖以后,方法更多了,如把鼻、吐舌、大笑、掀床、画圈(圆相)、拍手、竖指、举拳、翘足、作卧势、敲柱、棒打、推倒等等花样,都是禅机。此外来一两句似通非通的话,就是话头。总之,以不说法为说法,走上不用语言文字的道路,就是他们的方法。

马祖是江西派,其方法在8世纪到9世纪初传遍了中国。本来禅学到了唐朝,已走上语言文字之途,楞伽宗也从事于烦琐的注疏;但是那顿悟派依然顿悟,不用语言文字,教人去想,以求彻悟。马祖以下又用了这些方法,打一下,咳一声,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种发疯,正是方法,但既无语言文字作根据,其末流就有些是假的,有些是捏造的,而大部分是骗人的。

马祖不靠语言文字说法,他的方法是对的,是真的,但是后来那些模仿的,就有些要算作末流了。这里且讲一个故事:有一书生,衣服褴褛走到禅寺,老和尚不理他。后来小和尚报告知府大老爷到了,老和尚便穿上袈裟,走出门,恭敬迎接,招待殷勤。书生看了,一声不响。等到知府大老爷走了,书生说:“佛法一切平等,为什么你不睬我,而这样地招待他?”老和尚说:“我们禅家招待是不招待。不招待便是招待。”书生听了,就给他一个嘴巴。老和尚问他为什么打人?书生答道:“打便是不打,不打便是打。”所以末流模仿这种方式的表示,有一些是靠不住的。

呵佛骂祖

在9世纪中年,出了两大和尚:南方的德山宜鉴(殁于865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和北方的临济义玄(殁于866年,同上七年)。他们的语录,都是很好的白话文学。他们不但痛骂以前的禅宗,连经连佛一齐骂:什么释迦牟尼,什么菩提达摩,都是一些老骚胡;十二大部经也是一堆揩粪纸。德山自谓别无一法,只是教人做一个吃饭、睡觉、拉屎的平常人。义玄教人“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始得解脱”。后来的禅门,总不大懂得这两大和尚第二次革命的禅机——呵佛骂祖禅。

平心而论,禅宗的方法,就是教人“自得之”,教人知道佛性本自具足,莫向外驰求,故不须用嘴来宣说什么大道理。因此,这个闷葫芦最易作假,最易拿来欺骗人,因为是纯粹主观的,真假也难证实。

现存的五部《传灯录》,其中所载禅的机锋,百分之七十怕都是无知妄人所捏造的,后来越弄越没有意义了。不过,我们也是不能一笔抹杀。当时的大和尚中,的确也有几个了不得的,他们的奇怪的方法,并非没有意义的。如我第一次所讲贼的故事,爸爸把儿子锁在柜子里,让他自己想法逃出。等他用模仿鼠叫之法逃回家了,爸爸说,你已有饭吃了。这个故事,就可以比喻禅学的方法,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教育上说,很类似现代的设计教学法。看来很像发疯,但西谚云:“发疯就是方法。”(madness is method)(按:西文两词音近,中语四字也都是双声。)禅宗经过四百年的黄金时代,若非真有方法,可以骗人一时,也不能骗到四百年之久。

禅学方法

禅学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一)不说破禅学既是教人知道佛性本自具足,莫向外驰求,意思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己身便是佛,不必向外人问。要人知道无佛可作,无法可求,无涅槃菩提可证。这种意思,一经说破,便成了“口头禅”,本来真理是最简单的,故说破不值半文钱。所以禅宗大师从不肯轻易替学人去解说,只教学人自己去体会。有两句香艳诗可以说明这个方法,就是:“鸳鸯绣取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且讲他们三个故事来做例子。其一:沩山和尚的弟子洞山去看他,并求其说法,沩山说:“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其二:香严和尚请沩山解说“父母未生时”一句。沩山说:“我若说似(与)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香严辞去,行脚四方,一日芟除草林,偶尔抛一块瓦砾,碰竹作响,忽然省悟,即焚香沐浴,遥礼沩山。祝云:“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其三:洞山和尚是云严和尚的弟子。每逢云严忌日,洞山必设斋礼拜,或问他于云严得何指示?他说:“虽在彼处,不蒙指示。”又问:“和尚发迹南泉,为何却与云严设斋?”他说:“我不重先师道德佛法,只重他不为我说破。”大家听了这三个故事,便知“不说破”是佛学的第一个方法。因为一经说破,便成口头禅,并未了解,不再追求,哪能有自得之乐?

(二)疑其用意在使人自己去想,去体会,例如洞山敬重云崖,如前所说。于是有人问洞山:“你肯先师也无?”意思是说你赞成云崖的话吗?洞山说:“半肯半不肯。”又问说:“为何不全肯?”洞山说:“若全肯,即辜负先师也。”他这半信半不信,就是表示,学者要会疑,因为怀疑才自己去思索——想若完全赞成,便不容怀疑,无疑即不想了。又:有僧问沩山和尚:“如何是道?”沩山说:“无心是道。”僧说:“某甲不会。”就是说我不懂。沩山就告诉他:“不懂才好,你去认识不懂,这才是你的佛,你的心。”(按:沩山原答为:“会取不会底好。”僧云:“如何不会底?”师云:“只汝是,不是别人。……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半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疑”就是禅宗的第二个方法。

(三)禅机普通以为禅机含有神秘性,其实真正的禅机,不过给你一点暗示;因为不说破,又要叫人疑,叫人自己去想,所以道一以下诸禅师又想出种种奇怪方法来。如前面所举的打、笑、拍手、把鼻等等,又有所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头,这种方法,名曰禅机,往往含有深意,就是对于某种因缘,暗示一点出来,让你慢慢地觉悟。试举几条为例。其一:李勃问智常:“一部《大藏经》说的是什么?”智常举起拳头,问道:“还会吧?”李答:“不会。”智常说:“这个错大!拳头也不识!”其二:有老宿见日影透窗,问惟政大师:“是窗就日?是日就窗?”惟政道:“长老!您房里有客,回去吧!”其三:僧问总印:如何是三宝(佛,法,僧)?总印答:“禾,麦,豆。”僧况:“学人不会。”师说:“大众欣然奉持。”其四:仰山和尚问沩山:“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沩山指灯笼说:“大好灯笼呵!”其五:僧问巴陵鉴和尚:“祖师教义,是同是异?”鉴说:“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法演和尚论之曰:“巴陵只道得一半,老僧却不然,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其六:僧问云门和尚:“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云门答:“餬饼。”法演说:“破草鞋。”这些禅机,都是于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一点暗示。

前十余年,罗素(Bertrand Russell)来中国,北京有一帮学生组织了一个“罗素学术研究会”,请罗素莅会指导。但罗素回来对我说:“今天很失望!”问何以故?他说:“一般青年问我许多问题,如’George Elior 是什么?‘’真理是什么?(What is truth ?)‘……叫我如何回答?只好拿几句话作可能的应付。”我说:假如你听我讲禅学,你便可以立刻赏他一个耳光,以作回答。罗素先生颇以为然。

(四)行脚学人不懂得,只好再问,问了还是不懂,有时挨顿捧,有时挨一个嘴巴。过了一些时,老师父打发他下山去游方行脚,往别个丛林去碰碰机缘。所以行脚等于学校的旅行,也就等于学生的转学,穿着一双草鞋,拿着一个钵,遍走名山大川,好像师大的学生,转到清华,再转到中央大学,直到大觉大悟而后已。汾阳一禅师活到七十多岁,行脚数十年,走遍了七十多个山头,据上堂云:“以前行脚,因一个缘因未明,饮食不安,睡卧不宁,水急抉择,不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华,片衣口食;只是圣心未通,所以弛驱行脚,抉择深奥,传鸿敷扬,博问先知,亲近高德。”儒门的理学大师朱子也曾说过:“树上哪有天生的木杓?要学僧家行脚,交结四方贤士,观察山川形势,考测古今治乱之迹,经风霜雨露之苦,于学问必能得益。”行脚僧当然苦不堪言,一衣一履,一杖一钵,逢着僧寺就可进去住宿,替人家作点佛事,挣碗饭吃;要是找不到庙宇,只能向民家讨点饭吃,夜间就露宿在人家的屋檐下。从前有名的大和尚,大都经过这一番漂泊生涯。行脚僧饱尝风尘,识见日广,经验日深,忽然一天听见树上鸟叫,或闻瓶中花香,或听人念一句诗,或听老太婆说一句话,或看见苹果落地……他忽然大彻大悟了。“桶底脱了!”到这时候,他才相信:拳头原来不过是拳头,三宝原来真是禾麦豆!这就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五)悟从“不说破”起,到“桶底脱了!”完全觉悟贯通。如圆悟和尚行脚未悟,一天见法演和尚与客谈天,法演念了两句绝体诗:“频呼小玉元无事,为要檀郎认此声。”全不相干,圆悟听了就忽然大悟了。又有一个五台山和尚行脚到庐山归宗寺,一夜巡堂,忽然大叫:“我大悟也!”次日,方丈问他见到什么道理。他说:“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又:沩山一天在法堂打坐,榔头击木鱼,里面一个火头(烧火的和尚)掷去火柴,拊掌哈哈大笑。沩山唤他前来问道:“你作么生?”火头说:“某甲不吃稀饭,肚子饥饿,所以欢喜。”沩山点头说:“你明白了。”我前次所述的奥古斯丁,平日狂嫖阔赌,忽然听人一句话而顿改前非,也是和这些一样的悟。《孟子》上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自得才是悟,悟就是自得。

以上所讲禅学的方法,彻头彻尾就是一个自得。总结起来,这种禅学运动,是革命的,是反印度禅、打倒印度佛教的一种革命,自从把印度看成西天,介绍,崇拜,研究,选择,以至“得意忘象,得鱼忘筌”,最后,悟到释迦牟尼是妖怪,菩提达摩是骗子,十二部经也只能拿来做揩粪纸,解放,改造,创立了自家的禅宗。所以这四百年间禅学运动的历史是很光荣的。不过,这革命还是不彻底,刻苦行脚,走遍天下,弄来弄去,为着什么?是为着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腊月二十五”。什么叫“腊月二十五”呢?这是说怕腊月三十来到,生死关头,一时手忙脚乱,应付不及。这个生死大问题,只有智慧能够解决,只有智慧,能够超度自己,脱离生死,所以火急求悟。求悟的目的也就不过是用智慧来解决一件生死大事,找寻归宿。这不还是印度宗教的色彩么?这不还是一个和尚么?所以这种革命还是不彻底。从禅学过渡到宋代的理学,才更见有两大进步:(一)以客观的格物替代了主观的“心理”。如二程朱子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穷一理,明日穷一理,辨明事物的是非伪真,到后来,便可有豁然贯通的一旦。这是禅学方法转变到理学的进步。(二)目标也转移了,德山和尚教人做一个吃饭拉屎的平常人。一般禅学家都是为着自己的腊月二十五,始终只做个和尚。理学则不然。宋仁宗时,范仲淹说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后理学家无不是从诚意、正心、修身做起,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超度个人,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以个人为出发点,做到超度社会。这个目标的转变,其进步更伟大了。这两点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总之,宋明理学的昌明,正是禅学的改进,也可说是中国中古时代宗教的余波。

同类推荐
  •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我们如何思考、我们如何行动,甚至我们是怎样安身立命的,都跟儒释道三家文化脱离不了干系。鉴于此,本书精选约400个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的经典故事,在解析诸家思想内涵的同时,结合现实人生的种种境遇,使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憧的传统思想如同娓娓道来的家常话语,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找到解决生活难题的办法。儒释道三家智慧都试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先改变自己。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在低处,不在高处,平常心即是道。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又不离大道,这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全书不讲“道可道、名可名”之类的东西,直接点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看似一团乱麻的生活烦恼用道家的智慧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人生之外,别无大道,大道之外也别无人生。
  •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

    本书从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个案研究三个维度,对1912—1949年期间的中国现代化思想进行较有系统性的深度研究,聚焦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在个案研究方面,重点剖析了章士钊的三农思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马寅初的温和计划经济思想等。本书认为“以工立国”、社会主义、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主导性思潮。这些现代化共识的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本书着重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展开,采纳社会思想史的研究范式,进行社会、思潮、流派、思想家四者的一体贯通研究,深入追究思想后面的社会原因,并大量掌握报刊、文集等原始文献。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热门推荐
  • 虎啸风生

    虎啸风生

    以正史为背景,只写失败英雄。一卷一主角,与您共读精彩历史,与君共品壮丽人生。
  • 穿越之古代农家女

    穿越之古代农家女

    顾琳因发现丈夫在其怀孕期间出轨,受不了打击,离家出走,却遇车祸,被送到医院生下孩子后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晕死过去。再醒了,却是一个刚出生三天的古代女,她想自己孩子,想看她长大成人,于是…绝食,没错,绝食,可是没有成功,回不去了呢,怎么办?既来之,则安之。憨厚的爹娘,腹黑的大哥,倔强的二哥,可爱的三哥…还有…还有那个最最讨厌的他,会察出怎样的火花?亲情,友情,爱情,一样都不会少。阴谋,阳谋也会时时会有!
  • 斗罗大陆之冰灵传说

    斗罗大陆之冰灵传说

    一位穿越者,与绝世唐门里的霍雨浩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呢
  • 猎鹰之光

    猎鹰之光

    骑士家族的灭门惨案余温未散,恐怖的亡灵诅咒尚未浮出水面。荆棘教团与蜘蛛教团之间的博弈浓雾弥漫,地狱的大魔王却将爪牙伸向了遥远的北端。这时候,猎鹰家族最后一位直系血裔走出了绝望山脉……
  • 人间世之蓦然回首

    人间世之蓦然回首

    人间世包括小说《蓦然回首》和散文随笔。也有求学北大的感受,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的痛苦。更多的是对人的思考。记录时代和这代人的经历,对生活的反思
  • 铜镜映双骄

    铜镜映双骄

    乱世中一面铜镜被盗墓人发现重新问世,乱了人世,掀起风云,一个青年小道士和半人半妖的妖孽在乱世中修行,终得双全法拯救了苍生。
  • 传说我喜欢你

    传说我喜欢你

    女主角是一个单纯,十项全能正值青春的少女,高中开始的第一天,因睡过头而匆忙慌乱地去学校,没想到在路上竟被一个男生撞倒,到后来才发现他们是同班,还是同桌!!?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高中生活迎接他们呢?
  • 这个游戏有点奇葩

    这个游戏有点奇葩

    2220年,天外来客降临,留下了一款神秘游戏《荒诞梦境》,宣称其中藏有长生的契机。无数玩家为之疯狂,全球掀起一股游戏热潮。但很快,他们发现这个游戏有点奇葩……“这条内裤居然是传说级别的防具?可为什么装备位置是在头部?”“吐口水算什么技能啊?是用唾沫淹死敌人还是恶心死对面?”“什么!戴绿帽天赋?系统你给我说清楚,这帽子是给谁戴的!”“卧槽!下线休息还有限制,玩个游戏怎么跟上班一样?”“游戏里死亡必须等现实时间三天后才能复活?这玩尼玛呀?”……洛北,一个疑似躁郁症的多重人格患者,也被迫进入了这个奇葩的游戏,并获得了神奇的天赋——三生。【天赋:三生——一躯三魂,一体三命。备注:不怕告诉你,像老子这么叼的,还有两个!】从此,他的人生精彩起来了……
  •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几唯夺梦心

    守护甜心之几唯夺梦心

    我写是几斗与唯世对斗谁能赢的梦的心。我们视目以一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