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聚
八月的晚风吹得有点凉,若是忙活得人刚歇下,那这风吹得刚刚好了。天已经完全黑了,雪山村在这片漆黑的天底下显得更宁静了。稀稀落落的村舍里亮起了闪烁明丽的灯光,远远望去摇曳着的都是农家人欢喜忙碌的身影。
昏黄的灯光下,李家一家人正高兴的吃着晚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再普通不过的事。对于李氏来说,这样的时候,从儿子长大去了镇上后就很少有了。李氏掩饰不住自己的开心,忙着给自己的儿子夹菜,儿子不声不响的吃着李氏夹过来的菜和碗里的饭,也不忘把李氏夹过来的菜再转夹给妹妹。李师傅喝着小酒,一口下肚把嘴砸得“啧啧”响。
“爹,那酒有果(那么)好喝吗?你还砸得果响。辣得要死。”女儿总是话多。
“这你就不懂了,这酒啊可香着咧。”李师傅回答着女儿。
女儿听了把脸转向哥哥,哥哥也正看着自己,两人憋不住笑了出来。
李师傅不懂他们笑什么,以为自己说错什么了。半晌后,想起什么了,“嗯?你(怎)么晓得这酒是辣的啊?”这问得当然是女儿了。
女儿一愕,“哦,我是说这肉好(很)辣!是吧,娘?”
“啊?肉辣的吗?我好像没给大椒(辣椒)嘛。”李氏自己都糊涂了。
“呐,你自己尝尝看啊。”女儿说着给李氏夹了一大块肉。
“嗯?好像是不辣啊,我记得我没放辣的。”李氏吃了一口,确定自己没放辣的。
“是嘛?那你尝尝这块吧!”女儿说着又夹了一块给李氏。李氏似乎明白什么了,又将肉夹给了丈夫。“你累着了,你也吃一块看看。”
“小风啊,你也多吃,还有芸,你也自己夹。”李氏吩咐着。“对了,芸,等下吃完饭,你到王婶家借个粑印过来,今晚上得忙会儿,那面都揉在盆里放着还没做呢,我怕等下都干了。”李氏又想起了一件事。
“哦,晓得了,只是王婶家说不定也在用呢。”
“你么晓得她家也在用啊?你先去问问看啊。”李氏啪啦口饭。一家人有一声每一声的说着话。
“哎哟,我说你们家么果(这么)热闹呢,原来大相公回来了。”李家人还都说笑的吃着饭,一声叫唤伴着笑声传了进来。话音方落,一个圆腰阔脸,一双小眼眯得只剩条缝的妇人走了进来。
“哟,张大姐,你来了,快坐快坐。”李氏还拿着半碗饭,赶紧站起来请位子。
“你吃饭,你吃饭,我自家(自己)找位子坐就是了。”她说着,自己找了靠墙的椅子坐下了。
李氏转身倒了杯水,自己又坐下吃起饭来。
儿子女儿已经吃完饭。女儿一放下筷子就跑出门去,“娘,我去王婶家了。”
“哦,你快点回啊。莫在她家玩太久。我等着用咧。”李氏一口饭还没咽下去。
儿子也跟着跑出去了,“娘,我也去王婶家看看,外面太黑了,妹妹怕黑。”
“诶,她都跑惯了,怕么事黑啊。你也快点回啊,莫玩太久了。”李氏来不及交代。一碗饭吃得甚是辛苦。李师傅也吃完饭坐到一旁整他的竹筐。
“他姑(这里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算是攀亲扯戚的一种称呼,也或是邻里间相处不错的一种尊称)啊,你吃个饭可真忙咧。”张大姐欠欠身。
“哎哟,你莫说,等下还要做糕饼,还要忙会儿呢。小风难得回趟,明朝又是中秋节,不忙活可不行。”李氏捡着碗筷。
“那是,我也是刚听到小风回来了。”张大姐笑了笑,“我看小风好像又瘦了咧,都有大半年没回了吧?”
“是啊,他一回我也说他瘦了,唉,镇上也不见得有多好啊,虽说他在他姨父那干着活,可那也只是扯了老远的一个亲戚,哪会当亲儿女对待啊,吃的差,干的多。”李氏叹着气。
“这年轻人吃点苦头是好事,现在不吃点苦将来什么都干不来怎么行?再说,去他姨父那,不也是你的主意啊?”李师傅也接过话头。
“这倒是,年轻人吃点苦头是好事,现在什么都干得来,以后当家就不愁了。”张大姐笑语跟着。
“话是没错。可是我让孩子去他姨父那,也没错啊,比你说让他自己出去跑天下好。哦,你以为这世道真那么好啊?孩子才那么大,要是一个人出去跑,不定会么样了。”李氏顶着丈夫。
张大姐一听这口气,知道是认真了,忙和事着:“好了好了,这做上人的都是为着孩子好,你得两个都没错,都是为着孩子想。只是现在孩子都在他姨父那做着了,看孩子自己的意思呗,你得(你们)尽你得的力就好啊。再说,我觉得现在讨论这个也不是时候啊。”张大姐说着,放下茶杯,往李氏身旁靠近了点,“他姑啊,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个事,你还没忘吧?”
李氏洗着碗,听她这么一问愣住了:“啊?上次?上次谈得什么事啊?”
张大姐侧脸一笑,“你看你真是贵人多忘事,上次咱俩不是商量小风跟我家兰儿的事吗?”
张大姐一提醒,李氏恍然大悟般,“哦,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你说我,唉,么把果重要的事给忘了呢?正是了,孩子今朝也回了,等下问问孩子看,看他意思么样(怎样)。我倒觉得这事儿挺不错的,兰儿这闺女又乖巧又懂事,将来啊,要是到了我家啊,我一定当比亲生的还亲。呵呵……”李氏笑开了花。
张大姐听李氏这口气,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嗯,要说咱家兰儿啊,这打小你得也都是看在眼里,规规矩矩的,说好啊也没多好,说差呢,除了她胆儿细(小)了点,其他倒也没么事。”
“女孩子家的胆儿要果(那么)大做么事啊?这咱都是自家的人,也不说那见外的话,要我来说啊,我是喜欢兰儿那孩子。小风这孩子啊,个性有点拗,兰儿个性乖巧,两人在一起啊,性格合得来。”李氏笑呵呵的说。
“嗯,我也觉得他得(他们)两个在一起挺不错的。小风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自己家虽有个儿子啊,但是我打心眼里也喜欢小风。而且啊,这小风属龙的,我家兰儿呢属蛇的,大小差得也不多,再说这蛇也是小龙(乡下村言,蛇属龙的一种,比龙小)啊,大龙配小龙,两人不正合吗?”张大姐也说的有理有据的。
“哦,是咯是咯,听你果样(这样)一说啊,我也更觉得他们俩啊,合!呵呵……”李氏越说越高兴。
李师傅在一旁听两个女人说的呵呵大笑的,也不好插话,默默地编着自己的竹筐。
张大姐似乎也注意到了一旁还有个李师傅,虽说这李家主内的是李氏,可是这婚姻大事李氏一个人说了还不算的,总得他们夫妇二人都说了才算得数。再说这李师傅平时一副什么都不管的样子,但是关键的大事总是他拿的主意。当下笑着坐回去,对着李师傅说:“他叔啊,你看今朝这事(怎)么样啊?”
李师傅停了一下手头上的活,“要我说我也说不出个什么结果。这婚姻大事,虽然做父母的有能耐干涉,但是最终在一起生活的是两个孩子,我得(我们)做上人的说了也没用。孩子要是觉得在一起可以好好过下去,那也不用我们帮着说是吧。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思,我得做大人的就不要掺进去了。至于你得说的小风跟兰儿的事,我也是刚刚才晓得。这种事,我也不好说么事,一切看小风自己的意思吧。”
张大姐听李师傅这么一说,以为自己跟李氏私下定的事没事先跟李师傅说,这刻突然提起惹得他生气了。张大姐看看李氏,立刻赔笑着,“哎哟,他叔啊,都说你是大先生呢,这种事么能随孩子呢?这孩子虽然说都大了,可是有些事还是没法自己做主的啊,咱们做上人的不给决定决定,那不是要耽误了孩子啊?”
“随孩子的意思?你问他跟没问了。大姐你也别多说了,这事我看已经决定好了,等下跟小风说了就好了。你问他,他对孩子可是什么都不管的,人家哪个做父母的不为自己的孩子想呢,就他,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随孩子自己的想法。你说要是孩子什么都能想得到,什么都想得周到,那也不叫孩子了,那咱们做父母的也省了那个心。可是要这样,做父母的还叫父母吗?”李氏越说越激动。
张大姐夹在中间,也不知道帮着谁说好。李师傅编着竹筐,就当没听见。
“我看啊,你得说的都有理。那他姑啊,这事先这么说着啊,你找空跟小风说,看小风么意思,啊?!我屋里还有点活,我得走啦。”说着,起身往外走。
李氏忙放下手头的活儿,“诶,张大姐你不再坐会儿啊?小风一会儿就回来啦呀。”
张大姐已走出门去了,“不了不了,明朝有空再来吧。”李氏走出门去,目送着张大姐走远。
“你说你,这人家到家里来说的是好事,你么果样不明理啊?就算不愿意,也不能当着人家面说嘛。”李氏进门了对着丈夫埋怨。
“唉,跟你得妇道人家说不通的,我也冇说么事啊,只是说随小风的意思。你倒好,还跟我认真起来。”李师傅叹息着。
“嗯,跟我得说不通,那当初你怎么就跟我说通了还偏偏找了我咧?”李氏犟着嘴。
李师傅听李氏这么说,有些苦笑不得,“这么扯到一起啦?完全不相干的事。”
“么样(怎么)不相干了?你不是说跟我们妇道人家说不通的吗?”她故意将“妇道人家”说的很重,但是一转口,又软下声来,“诶,相公,你说,咱家风儿会看上张大姐那兰儿吗?”
李师傅缓缓编着竹条,“这个,说不准。要说兰儿那姑娘倒是不错的,见人也是极有礼貌,举止也是大大方方的。风儿的性格你也晓得,拗的紧,我得看中了在他那可不一定行的。”
“是啊,要说兰儿那闺女,我倒很喜欢。虽说我答应得有底气,可是我也保不准小风会不会答应。唉,说来说去,还是跟你说的一样,最终还是得随他自己的意思。要是女儿就好说多了。”李氏叹了一口气,“你说我得这是怎么了?孩子小的时候,想着孩子快点长大,这孩子都大了吧,又都着急他成人成家。”
李师傅笑了一笑,“这老话说的好:身为父母,心为子女。天下父母不都一个样?”
“是啦,看来啊,做么事都累的。”李氏叹口气,“你说这俩孩子,叫他得去借个东西,么这半天都不回来?”
“要我看啊,是风儿在人家耽误去了。”李师傅头也不抬。
“怎么是风儿?肯定是小芸跟李家秀秀说话去了。”李氏辩着。
李师傅一笑,“这老话又说了,‘知子莫若父’,不信等下你问问。”
“哟,就你‘知子’了?没见你(什)么时候替儿子想过,你还懂他比我多啊?我就不信了。”李氏说着,又去灶台,烧了火,烙起饼来。夫妇二人各自忙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家常。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氏烙好了几张饼,两个孩子才嘻嘻呵呵的回来了。一进门李氏就劈头问女儿,“叫你去借个粑印都借果(那么)半天,我都烙好几张饼了。印子借来了吗?”
女儿撇着嘴,“也才就那么一会儿嘛?本来早就借好了,还不是都是哥啊,非要在那多坐一会儿。”小风向妹妹眨一下眼,妹妹没明白过来。
“有么事好坐的啊?回家还没坐一会儿呢,跑人家去坐果(那么)久,人家板凳舒服些啊?”李氏嗔怪着,回头见丈夫看着自己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抛个横眼过去。
儿子坐在一旁一言不语的。
“来,小芸,帮娘烧火,这饼再不做完,面就干了,等下难得和。”李氏吩咐着女儿。
小芸应了一声,坐到灶后烧起火来。李氏捏了面团,揉扁,加馅料,再捏合,放到粑印里,填平,再对着案板,“啪”的拍一下,一个花式美观的面饼就出来了。
屋子里静寂了下来,只有李师傅编着竹筐,竹条拍的“哒哒”响,和着李氏拍着粑印的“啪啪”声。
李氏大约静不下来,又不知该怎么把话提起来,几次想开口又没出声。看看丈夫,低着头弄着竹筐。看看儿子,坐在一旁一声不响的。女儿呢,坐在灶后烧着火,时而站起来看看锅里的火候。
“小芸,饿了吗?”李氏对着女儿说。
女儿似乎没听清,睁着眼看着李氏。“我问你有没有饿。”李氏重复了一遍。
“才吃的饭呢,娘。你么问我饿了没有啊?”女儿还是睁着眼看着李氏。
“哦,我刚烙的饼嘛,以为你得饿了,让你得尝尝啊,你看你哥饿了没有?”李氏说着。
女儿拿了一个饼,掰成两块,一块大一块小,大的拿到哥哥跟前,“哥,饿了没有啊?刚吃的饭,就不浪费了,我得一人一半。”
“哪里饿得果快?在家闲着没事,刚吃的都还没消化掉呢。”小风应着妹妹。
小芸听哥哥这么说,放了那块大的,自己拿了小得啃了起来。李氏望了一眼女儿,见她啃得正香,向她横了一眼。小芸不明所以,以为李氏不让自己吃饼,“怎么了娘?不是你让我吃的?”
李氏眨眨眼,向儿子看过去。儿子不知在想着什么,盯着一处不动。
女儿领会了李氏的意思,走到哥哥身旁,“哥,你想么事呢?”
“没么事啊,突然不干活了有点没适应。我来给你烧火吧。”哥哥应着妹妹。
“哦,火就不用你烧了。你回来了就好好歇歇吧。只是你怎么一回来,就好像很不开心似的?”小芸还拿着一小块饼。
“没有啊。我也不晓得怎的,有点提不起神来。”小风看着爹坐在椅上编着竹筐的身影。
“大概是回来的时候走累了吧?小芸,你去给你哥泡杯浓茶提提神。最好加块姜。”李氏吩咐着女儿,又看向儿子,“风儿啊,你要有么事不开心的,跟娘讲,娘给你顺顺。”
小风没来由的叹了口气,“没么事,娘,我也不晓得为么事突然没精神了。”
李氏把最后一块面团加了馅放到粑印里,拍出花耙来。“风儿啊,我晓得你要嫌娘多事,可是眼看着你跟芸都果大了,娘不得不替你得多留个心。你这大半年没在家,好多你得这年纪的孩子都成家了。去年你得同年(同年出生)的刘叔家的铁儿成家,今年都有孩子了。”
小风听娘突然说这些,都不知道怎么接话,“哦,铁儿都有孩子了?”
“是啊,他家小孩满岁,我还去送礼了。那小娃儿长得别提有多可爱了,胖墩墩的,跟个粉团似的。”李氏掩饰不住欢喜。
小风听着娘的话,没作声响。李师傅在一旁也没搭话。
李氏听他们都不说话,小心翼翼起来,“娘啊,是想呢,你要是自家没么事想法,娘给你作个主,早点成个家,好好的过日子。我跟你爹呢,现在都还能动,下地干活,上灶烹作,么事都能帮衬着。等将来有了小孩,我跟你爹啊也可以带着。你呢,要是还想去镇上,就去镇上,屋里反正有我得。这样你可以安心干活,我得也可以安心持家。你说呢?”
小风听李氏这么一说,明白这一次回来不简单。看爹呢,爹正低侧着脸削着竹条,不说话,似乎爹娘是商量好了。小芸坐在灶后搭不上话,看到哥哥正板着脸。
小风只觉一口闷气搭在胸口,呼不出吞不下。看看爹娘,这大半年的不见,似乎衰老了许多。娘现在想得也越来越多,爹呢,比以前的话更少了。自己是不是真的该替他们想想呢?可是一想到自己虽在镇上干活,也不过是一跑堂的,要真是这样就成了家,以后可就再不用想什么了。连爹以前都说,“男儿志在四方”,想想自己长那么大了也不过在一小块地方打着转,难道自己也要像爹娘一样生儿养女就那样过活下去吗?小风念至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娘的话。
“娘,你说的没错,可是要说成家,也不是一说就成了的,像我这样,把人家姑娘家娶过来,还不是让人家受苦?”小风叹口气。
“么样(怎么)不是一说就成了的?这人我都给你看好了。么事叫让人家过来受苦啊?这都是村里农家的,哪家不是果样(那样)过日子的?”李氏听儿子口气,多了点底气。
小风听娘这么一说,知道娘是事先有准备的。“人家真心愿意么?娘,你说的是哪家的?”
“就是张家的兰儿,吃饭的时候来咱家的那张家大姑。”李氏赶紧回应。
小风想了一下,想起兰儿来了,小时候经常一起疯玩的,长大后就很少见面了。只记得她老扎两个长长得辫子,梳着不高的发髻。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肤。“娘,倒不是我看不上兰儿,只是我,跟兰儿果样(那样)久没见过面,都不晓得人家么事样子。”
“这个好说,你要是愿意啊,张大姑说了,明朝你俩见见面就晓得了。”李氏说的底气十足。
小风一时又不知怎么回答娘的话了。低下头不说话。
李师傅看着儿子,知道他是不大愿意,却又不好拂逆了自己娘亲的好意。只好帮着儿子说:“这孩子一回来,你就给他说这些事干嘛?这么大的事,总得给个时间他考虑考虑啊。”
李氏却不觉得为难儿子,“我这不是看孩子的意思吗?我又没说不让孩子考虑了,你就知道打乱儿子的想法,你怎么不多为孩子想想呢?再说人家张家可都说好了,咱们这只要说愿不愿意,人家那边就等这一句话。哦,你以为人家女儿放那儿没人要的啊?好多人家都去讨没讨着呢。”李氏声音越说越大。
李师傅向李氏眨两下眼,李氏就当没看见。小风听到娘的声音,只觉得越来越刺耳,站起身来说:“娘,我出去走走。”
李氏不知道儿子是什么意思,“外面果样(那样)黑,你去哪儿啊?”
“还有月亮呢,我出去走走就进来。”小风说着走出门去。
“我都跟你眨眼了你还说,你没看出孩子正烦着嘛?”李师傅责怪着李氏。
“哟,又是我错了?我这不都是为了孩子想啊?”
“你呀,总是这样,每次都是一片好心,却总是把事都做得一塌糊涂的。”李师傅说着,放下手头的活,也跟着走出门去。
李氏愣在那儿,想不出自己错在哪儿。“哎呀,你这孩子,都说了别给(添)火了,你还把火烧那么大。”
“娘,你又要怪到我头上来了,都是你自己把哥给惹生气了得,现在怪我火烧大了,你刚刚明明就没跟我说别把(添)火了嘛!”
屋子里就剩母女两个斗嘴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