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攻击机是一种重要武器。其中,伊尔-2以其优越的战术技术性能,活跃在苏德战场上,给德军地面部队沉重打击。伊尔-2经常以4机编队轮番进行低空俯冲攻击,突击地面目标。坦克是伊尔-2重点攻击目标,它从空中给德军坦克以重创,成为德军坦克部队的克星。德军坦克部队一旦遇到伊尔-2,都逃脱不掉被重创的厄运。伊尔-2有多种改型,在1943年夏的库尔斯克会战中,伊尔-2又改装了2门37毫米航炮,还加挂了特制的反坦克炸弹,反坦克能力大增。仅在7月7日,伊尔-2对德军的“虎”式坦克群进行的20分钟攻击中,就击毁了70辆;对另一坦克群进行的2小时攻击中,击毁了270辆。因此,伊尔-2被德军称为“黑死神”。
攻击机在太平洋战场的使用。
攻击机在太平洋战场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日、美海军进行的珊瑚海、中途岛两次大海战。
攻击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中的运用。
1941年,日本为了夺取石油等战略资源,决心趁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引起全世界关注之机趁机南下,占领东南亚。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力排众议,决定使用舰载飞机,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进行远程奔袭,消灭美太平洋舰队主力,消除其对日本南下的威胁,以保障日本顺利占领菲律宾、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等地。1941年11月25日,由“赤诚”、“加须”、“仓龙”、“飞龙”、“翔鹤”、“瑞鹤”6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大型潜艇、8艘油船共31艘舰艇组成的作战舰队,离开日本向珍珠港驶去。经过12天3600海里(6667千米)的隐蔽航行,于12月7日(星期日)4时30分顺利到达珍珠港北200海里(370千米)的预定展开海域。6时整,南D1A、D3A等型俯冲攻击机51架、BlM、B5N2等型鱼雷攻击机40架、水平攻击机49架,以及担任掩护的零式战斗机43架共183架组成的第一波飞机起飞。接着,第二波起飞。在近两个小时的攻击中,参加突击的353架飞机,投鱼雷50枚,炸弹556颗(144吨)。以损失飞机31架、潜艇6艘、死亡25人的微小代价,使美军在港的8艘战列舰4沉4伤,3艘驱逐舰2沉1伤,4艘巡洋舰1沉3伤,辅助舰被毁8艘。岛上370架飞机中有188架被毁,63架被伤。人员死亡2403人,伤1178人。所幸美国3艘航空母舰在外未归没有损失。日本偷袭珍珠港不过2小时,取得如此大战果,使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半年内不能参战,一举夺得西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舰载攻击机功不可没。
攻击机在中途岛海空大战中的运用。
中途岛是美国领地,位于太平洋中部,建有海军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德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后,日军决定攻占中途岛,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解除对日本本土的威胁。美军也认为与日本在海上决战的时机已基本具备。6月4日到7日,日美两国海军在中途岛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最重要的战役。
为了夺取战役的胜利,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预先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了两个特混舰队的兵力,共有3艘重型航空母舰,舰载飞机233架,重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及部署在中途岛上的作战飞机109架。在战役准备过程中,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掌握了日军的战役部署,因而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处于主动地位。日军统帅部动用了海军的基本兵力,包括:战列舰11艘、重型航空母舰4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水上飞机母舰4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0艘,潜艇22艘及大量支援保障舰只,舰载机620架。联合舰队共编成五个战役编队和一个陆基航空兵部队。其中海军中将南云忠一指挥航空母舰编队是主力编队,辖有重型航空母舰4艘,舰载飞机261架,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2艘。
6月4日拂晓,南云率航母编队从中途岛西北240海里的预定攻击位置,首先起飞108架D3A等舰载攻击机空袭中途岛。同时,日军4艘航空母舰上还有担负攻击美国军舰的第二波108架B1M、B5N2等攻击机,正在加油和挂装鱼雷。由于南云编队被中途岛美军发现,当日军飞机开始轰炸中途岛时,岛上的美机已起飞去攻击日军编队。因此,日机仅击毁美机17架,击伤7架,消灭中途岛上美军飞机的任务没有完成。同样,美军中途岛起飞的四个波次的美机对南云舰队的轮番攻击也没有取得战果。
在后续作战中,南云在第二波飞机是攻击美军舰队还是继续攻击中途岛的选择上举棋不定,错失战机,致使形势急转直下。7时02分,当美军舰队距离日军舰队150海里时,美“大黄蜂”号和“企业”号起飞67架SBC、SBC-3型等俯冲机、29架TB型鱼雷机和20架战斗机对日舰发起攻击。8时40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又起飞17架俯冲机、12架鱼雷机和6架战斗机进行第二波攻击。美军第一波攻击机英勇战斗,由于日军“零式”飞机性能比美机好,日舰防空高炮火力又十分猛烈,损失惨重,没有取得战果,却为第二波攻击创造了条件。10时,“约克城”号的12架鱼雷机对日“飞龙”号航母发动攻击,被击落10架。至此,美军从三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41架鱼雷机被击落35架,所投鱼雷无一命中日舰。但是,这些鱼雷机吸引了日军的战斗机,造成了日军的错觉,为紧接而来的俯冲机的攻击创造了条件。
这时南云再次判断错误,认为空中不会再有美军飞机,舰队放松了防空警戒。正当日军战斗机降落加油、进行再次出动准备时,从“企业”号上起飞的33架俯冲机从中、高空俯冲而下,分别攻击日“赤诚”号和“加贺”号航母。“约克城”号的17架俯冲机对“苍龙”号进行了致命的攻击。日舰高炮的仓促射击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很快,日军三艘重型航空母舰分别中弹,并引爆了舰上的弹药和油料,燃起了熊熊大火,并于19时到6月5日凌晨沉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约克城”号航母和日“飞龙”号航母分别被对方攻击机击伤。5日凌晨,“飞龙”号由于失去航行能力被日方驱逐舰击沉。6月6日,“约克城”号被日军潜艇击沉。6日2时晚,日军中止中途岛作战行动。至此,中途岛海空大战以日军惨败告终,日军损失4艘重型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多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被击伤,损失飞机322架,2500名官兵阵亡。美军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
中途岛海空大战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是亚洲太平洋战区战局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后,美军海上力量已由劣势转为优势,战局开始向有利于反日本法西斯联盟而不利于日军的方向发展。中途岛战役确立了海军未来作战的基本形式,对海军的未来发展与作战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活塞螺旋桨式攻击机在攻击地面、水上目标的作战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到大战结束时,它也发展到了自己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人们也明确了这类飞机的使命、任务及作战使用原则。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活塞螺旋桨式攻击机的辉煌时代结束了,它为喷气式攻击机的问世开启了大门。
一、第一代喷气式攻击机
第一代喷气式攻击机的研制稍晚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开始,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在这段时间内,攻击机尤其是空军使用的攻击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战斗机向空战和攻击地面目标双重任务发展和战术导弹的大量使用,使人认为多用途战斗机可以取代攻击机,战术导弹可以取代攻击机执行战术打击和支援陆军作战任务。在上述思想影响下,美国空军的攻击机研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苏联则在1956年取消了攻击机部队的编制,淘汰了所有服役的攻击机。加之攻击机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能和续航能力,在当时的航空技术条件下,喷气式飞机反而不如活塞式飞机好。因此,在飞机喷气化的初期,攻击机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战斗机和轰炸机。在战后初期的局部战争中,活跃在局部战争战场上的仍然是二战后期的活塞式攻击机。这个时期攻击机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美国海军的舰载攻击机上。第一代喷气式攻击机与同期的战斗机相比,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基本相同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为了得到较高的速度,多采用后掠式机翼,机体外形为流线型。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或低超音速,一般为M数0.9~1.3,升限达到1万米以上。座舱为密闭式,配有导航、通信等设备和光学-机电瞄准器。武器主要是航炮,炸弹、火箭弹,最大载弹量1~4吨。
二、第二代喷气式攻击机
第二代喷气式攻击机是在吸收第一代研制经验并在同代战斗机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的,研制时间持续了15~20年。这段时间,美国正在进行越南战争,其空军还没有从忽视攻击机发展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在第二代喷气式攻击机的研制上,美国和苏联两个攻击机的主要研制国家,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