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官以宽理民
从田野里走出来的封建帝王,从严治官,以宽理民,身先节俭以利于天下;以卓越的才智、超人的气魄和无人匹敌的政治手腕,驭控中原……
佛门弟子号令天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朱元璋兄弟姐妹共8个,朱元璋最小,乳名重八,加入郭子兴起义军后,才正式取名元璋。
因为家贫,童年的朱元璋没有上过私塾。他常和小伙伴们去村子旁边的皇觉寺玩耍。寺内的住持见他聪明伶俐,讨人喜爱,便教他识字。朱元璋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天长日久,便也粗晓些文字了。几年之后,迫于生计,朱元璋不得不到村中地主刘大秀家放牛。
公元1344年,朱元璋的淮西家乡灾难重重,大旱、蝗灾、瘟疫纷纷而来。
短短几个月的工夫,村子里就死了几百口人。灾难也降到了朱元璋家,他的父母先后染病身亡。不能独立谋生的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入皇觉寺剃度为僧。
寺庙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们的施舍度日的。朱元璋投靠时皇觉寺里已有几十个和尚,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不久就无米下锅了。无奈,住持只好将徒弟一个个打发出去云游四方,自谋生路。因此刚进寺没多少天的朱元璋也只得头戴破帽,背上小包袱,告别皇觉寺,穿城越村,加入化缘讨饭僧的队伍中。
公元1348年,流浪异乡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继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刘福通起兵反元,随后全国各地义军四起。不久,徐寿辉、张士诚、方国珍、郭子兴等纷纷响应起兵反元。身居佛门的朱元璋,收到幼年玩伴汤和的来信,声称他已投奔郭子兴手下,希望朱元璋“速从征,共成大业”。于是朱元璋毅然加入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军队后,非常勇敢,每次冲锋陷阵总是冲在前面。同时又因为朱元璋识得一些字,所以深受元帅郭子兴的器重,每次作战,总让他伴随左右。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后来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成了郭子兴的女婿,地位骤升。
公元1353年春天,征得郭子兴的应允,朱元璋回到家乡,竖起红巾军大旗,募集兵马。半个月的工夫朱元璋就拉起了几百人的队伍。这些人,后来一直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成了起义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徐达、汤和等人,这些人能文能武,为朱元璋登上皇位出了大力。
朱元璋招募英才,率兵而归。郭子兴十分高兴,遂擢升他为镇抚总管,令所募英才归他统率。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局促濠州,经与徐达密议,经郭子兴同意,他带着徐达、汤和等人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
朱元璋占据定远后,声威大振,有不少义军主动归附,朱元璋的力量不断壮大。
公元1355年,郭子兴患病身亡,其子郭天叙代领其部众。刘福通的起义军尊韩林儿为小明王,在安徽亳州建立宋政权。公元1355年3月,韩林儿出诏书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公元1355年9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朱元璋又被提升为大元帅。至此,郭子兴亲手缔造的起义军队伍全部归朱元璋调动指挥了。
公元1356年春,朱元璋亲率军队攻占集庆之后,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府。
朱元璋充分利用有利形势,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迅速攻克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池州、徽州、扬州、衢州等地,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公元1357年,朱元璋接受名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按照朱升的策略,不断扩充兵力,加强训练,提高将士作战的水平。
同时,朱元璋在战事频繁的空隙中,抓紧粮食生产,抽出一些将士,利用战争的空闲时间开荒种田。通过几年的时间,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军队战时粮食困难的问题,而且粮食还有了大量的剩余,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朱元璋势力范围内的农民的负担,军民皆大欢喜,朱元璋的起义军得到百姓的拥护。
经过数年积蓄力量、开拓疆土,朱元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当时,雄踞东方的张士诚占据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富庶地区。独霸西方的徐寿辉以武昌为中心,控制了湖广、江西的大片肥田沃土。随着朱元璋军事势力的不断强大,他与各个起义军割据政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决战随时会展开。
公元1360年,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在江州将徐寿辉杀死,并称帝,定国号为汉。陈友谅同张士诚合谋共同举兵,进攻应天府,企图顺江而下一举消灭朱元璋的队伍。陈友谅、张士诚与朱元璋的军队在鄱阳湖遭遇,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朱元璋取得了鄱阳湖决战的重大胜利。鄱阳湖之役后,朱元璋的领土已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广兵多,局面打开了。
公元1363年2月,张士诚派大将吕珍围攻安丰,杀死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向朱元璋求援,刘基(字伯温)向朱元璋进谏说不可救援。朱元璋说:“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救援。”于是派徐达、常遇春救援。徐达、常遇春打败吕珍,迎韩林儿回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朱元璋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号令起义军。
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建中书省,设百官,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命刘基为太史令。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均称是奉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朱元璋)令旨。
1366年12月,太史令刘基密禀朱元璋,想让大将廖永忠以迎韩林儿来应天府为名,在途中除掉韩林儿,朱元璋同意了。在廖永忠迎韩林儿行至瓜洲渡口时,廖永忠令人凿沉韩林儿的船,韩林儿沉水溺死。
至此,朱元璋成为郭子兴、刘福通两支起义军的最高领袖。
此时,除四川、云南外的整个南部地区都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随后,朱元璋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最后的大决战。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到次年4月间,北伐军实现了对元朝大都的包围。在北伐军横扫中原、直逼大都的时候,元军却在因皇位的争夺而忙于内战。等到潼关失守,元顺帝才慌忙调集正内战不休的队伍,南下迎战。但疲惫的元军哪里还有战斗力,逢战必败。元顺帝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后妃、太子狼狈逃往上都。
公元1368年8月,徐达统领大军攻进大都,元朝政权宣告灭亡。
接着,徐达、常遇春攻占了北方诸省。公元1371年,朱元璋又遣水陆两军,平定了四川,公元1382年平定了云南。公元1387年,元朝丞相纳哈出降辽东。
至此,除漠北新疆外,全国已基本在朱元璋的统治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册立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仍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大封文武百官,给功臣名将加官晋爵。
改革机构加强皇权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朝政,为什么强盛的元朝会灭亡,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大明政权长治久安?群臣各抒己见。朱元璋最后总结大家意见,说:“元朝统一海内,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后来贵戚擅权,奸邪得宠,任用亲旧,结为朋党,内外官吏贪婪无耻,于是法度松弛,纲纪日坏,造成土崩瓦解,不可救药。现在乃大明创业之初,必须严立法度,法度就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朱元璋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颁布新法,在政权机构、官吏制度、治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首先从改革政权机构、官吏制度着手。登基之初,朱元璋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设行中书省,执掌地方军政事务。这是当时稳定社会的权宜之计。在政权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筹划着重建一套新的政权机构。因为他看到元朝就是因腐旧的政权制度而灭亡的。最初的一段实践,也充分证明元制必改,否则遗患无穷。
朱元璋经过认真的谋划后,决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策略,对政权机构进行改革。
公元1376年,朱元璋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只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布政使是朝廷派驻地方的使臣,负责宣布皇帝的政策、法令,必须事事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否则随时可以罢免。另外,又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一省境内的刑法犯罪之事,其长官为按察使。同时,设都指挥使司,执掌军务,其长官为都指挥使。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均属皇帝派出的三个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统属中央。这样,财政、行政和刑察、军务各自独立,互相牵制,大权收归中央,直接受中央控制。
省下设府,府设知府一人,掌一府之政。知府到任,多有皇帝亲赐给敕书,以加强权威。另设同知、通判,分管清匪、巡捕、农耕、水利、牧马等,还有推官,掌管刑名。与府同一级别的还有直隶州,即直接受省的领导,长官是知州,地位同知府平级。府下设县。县设知县一人,掌一县之政;设县丞一人,主管农、粮、马事;设主簿一人,负责巡捕、盗贼之事。这种改革,使元朝设置的路、府、州、县简化为三级,更便于统治。
经过省一级的改革之后,朱元璋把地方的民政、财政、军事、政法等控制大权全都集中到了中央。中书省的职权越来越大,有时竟会同皇帝发生冲突。朱元璋因此认识到:中央机构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朱元璋总结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委任权臣,下边的事不通过中书省便不能达到皇帝手中,上下蒙蔽,造成大臣擅权跋扈。
公元1370年,丞相胡惟庸在朝大权独揽,组织宗派,排除异己。他毒死了刘基,阴谋政变。朱元璋靠着直接控制的禁军和特务组织,捕杀了胡惟庸及其党羽3万多人。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废除了中书省之后,朱元璋提高原属中书省辖的六部权力,以六部治国。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一职,如有人敢奏请设丞相者处以极刑。明朝后来的帝王,没有一个敢违背这个规定。这样,朱元璋既是皇帝,又兼使丞相职权,从而使他成为中国一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权力最集中的皇帝。
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后,大大小小的政务都集中到朱元璋的手中,这样,他每天要处理的事非常多,需要有人辅佐。因此,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便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使侍左右,以备顾问,但不能参与机务,仅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将帅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皇帝最为伤脑筋的事情。打仗必须靠军队,军队则必须有统帅,但是,将帅手中握有重兵,容易产生骄悍、不易控制的状况。
以往的皇帝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措施,朱元璋则将兵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朱元璋将元朝统兵的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务。但不久,他仍觉得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便又将其一分为五,即前、后、左、右、中军都督府,让他们互相牵制。都督府管理军队、军政,但必须听从兵部的命令。兵部有军令、铨叙军官之权,却不能统率军队;都督府有统率部队的权力,却无权发兵、调兵。如果有战事,皇帝下令,兵部传令,都督府率兵打仗。这样,兵权也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司法监察机关在元朝叫御史台,专门审察、弹劾百官。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职权是纠劾百官,辨明冤屈。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统辖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职不高,但权力很大,他们分布全国各地,对各级官员都有权力弹劾、告发。
经过一系列的政权机构改革,朱元璋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中央,最后归自己一人掌握,使封建皇权专制制度达到最高峰。在朱元璋的苦心经营下,明朝的统治机构更加完善,威慑力更加强大。朱元璋自己也认为这一套统治制度是极为严密的,是确保朱家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的制度。他特地编订了一部《明皇祖训》,要求他的子孙必须世代遵守,不得改变。
为了确保吏治公正清明,遏止腐败,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惩治官吏中的不法之徒。朱元璋对官吏管制之严、打击之重、诛杀之多,在封建皇帝中是罕见的。
洪武初年,朱元璋召见文武百官,对他们说:“我从前在民间时,看见州县官吏大多不爱恤百姓,他们大多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对民间的疾苦无动于衷。
他们败坏政令,坑害百姓,加上灾荒,弱者无法生存,强者就起来造反,这都是由于贪官污吏造成的,因此,我恨透了他们。如今要严肃法纪,发现官吏贪污、虐待老百姓的,坚决治罪,绝不宽恕!”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开始大力整顿吏治。他将对各级官吏的规定布告民间,号召全体人民对官吏进行监督。并下令说:
“凡是发现有贪赃害民的官吏,老百姓可以直接擒拿送至京师。如有胆敢阻挡者,即行灭家灭族。”
为此朱元璋在《明律》中规定:如有人犯了死罪,官员们用巧言进谏,使之免除死刑者,处斩;如刑部及大小衙门的官吏听从上司主使,不按法律办事,徇私枉法者,也要处斩,并将其妻子充作奴婢,财产没收入官。
为了从严治官,从公元1385年至1386年间,朱元璋又三次编出《大诰》,共汇编了案例一万多件,都是惩治全国各地贪污官吏的案件。他将此件大量刊印,要求每户都要有一本。朱元璋在序言中说:“将害民的事例昭示天下,各级官吏敢有不务公而务私,在外贪赃酷民者,务必追究到底,加以惩处。”
公元1385年,有人告发北平二司与户部侍郎郭桓勾结舞弊,贪污税粮,朱元璋派人查实,追出赃粮700万石。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吏全部处以死刑。供词又牵连到各部政司的官吏,又杀了数万人。
朱元璋说:“法不行,无以惩后。”他不仅对普通官吏执法严厉,即使是皇亲国戚、权臣名宦也绝不偏袒。在战争年代,朱元璋因粮食困难,为严明军纪,严禁酿酒。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犯了酒禁,朱元璋要严惩他。有人劝说朱元璋:
“现在胡大海正在绍兴打仗,杀了他的儿子,岂不会引起胡大海的反叛?”朱元璋说:“宁可使胡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他拔刀亲自杀了胡三舍。明朝建立之后,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因“亲近儒生,胸怀怨望”,违法乱纪,被朱元璋废了他的官职。重臣汤和有一个姑父,自以为有靠山,就隐瞒常州的田土,不纳税粮。朱元璋指责他“不惧法度”,把他杀了。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因出使办事时贩带私茶,也被依法处死。由于朱元璋带头执法,从严治官,大张旗鼓地重惩贪官污吏,这对于杀减贪风,改良吏治,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认为:“富民多豪强,故元时此辈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人受其害。”
因此,在从严治官的同时,朱元璋也采取了一些抑制豪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