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3100000003

第3章 竹刻(3)

朱稚征的“残荷”洗,以深秋的一株残荷为主体造型.而以一只鲜灵活泼的小蟹为辅,以动衬静,使“残荷笔洗”富有灵气。他运用浅浮雕,刻出残荷上的老筋,又在荷叶上剔刻虫斑,突现了深秋荷叶的残态。朱稚征“技臻极妙”也由此可见一斑秦一爵根雕“张果老”“嘉定三朱”的传人甚众,嘉定竹刻也由此形成名闻遐迩、光耀千秋的竹雕流派。据《嘉定县志》、《竹人录》记载,嘉定派麾下的名手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如明末清初的侯崤曾、秦一爵、沈汉川、沈禹川、沈兼,清代的王易、周乃始、吴之蹯、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周灏、施天章、顾珏、王之羽、沈全林、蔡时敏、周锷、张步青、王王己、乔林、李希乔、朱雪松等。其中,秦一爵、沈兼、吴之王番、封锡禄、周灏、施天章、顾珏、蔡时敏等,尤为世人所重。

秦一爵,嘉定人,主要活动于明代末期。其竹雕虽师法朱三松,但能匠心独运,自创一格,成为“嘉定派”的重要传人。一爵的作风严谨,对竹雕创作一丝不苟,绝不轻易奏刀、粗制滥造。

传世之作极少,今仅见竹根雕“张果老”,故弥足珍贵。

张果是历史人物,号通玄先生,新、旧《唐书》皆有传,称其“隐居中条山,往来于晋、汾间,武则天时已有数百岁”。据《明皇杂录》介绍:唐玄宗时,张果奉命至长安,为唐玄宗表演了种种罕见的法术。后被神化,说张果乃蝙蝠精所化,受道于铁拐李,成为“八仙”之一。又说张果出行时,以纸为驴,倒骑而行,休息时则折叠其驴,纳于巾箱。

秦一爵所刻竹根雕“张果老”,融仙风道骨、诙谐幽默为一体,把史传、杂录和传说中对张果的描述,既生动又概括地反映出来,受到了鉴赏家们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最传神的张果刻像,并誉之为“真张果老”。

清初“竹刻第一名家”沈兼

清初,嘉定派作刻时,有一部分人仍遵循朱氏技法,如沈兼等名家,他们的作品简洁有力,精妙高雅,而另一部分人,在继承的同时,又借鉴了其他种类的雕刻技法,积极创新,他们的作品别具一格,其中最典型的是吴之瑶和封氏兄弟。

沈兼,本名参,字两之,号天净道人。其父沈汉川,叔父沈禹川,皆师事朱三松,且尽得其真传,成为当时著名竹雕家。沈兼兼有父、叔之绝技,于是易名为“兼”。在艺术上,他始终精益求精,胜过父辈,而跃居清初竹雕家之首。

沈兼传世之作有竹槎、臂搁等。他的“柳枝纹臂搁”,上侧阴刻一株垂柳,下侧阴刻行书“两之”款,底部有道光年间鉴赏家的题记数行,对沈兼的品艺作了如下评价:“沈处士清介励节,古之高逸流也,不必以艺传而艺已传矣。”

吴之王番始创“薄地阳纹”

吴之王番,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清代康熙年间竹雕大师,善圆雕,更擅浮雕。他的高浮雕师承“三朱”,层次分明,高凸处酷似圆雕,低凹处又形如透雕;浅浮雕则纯出己意,创造出一种比浅浮雕还浅的“阳纹”刻法,世称“薄地阳纹”。

吴之王番—生勤奋,所以作品丰盛。他的竹雕,刀法遒劲,而形象秀媚,所制笔筒尤其出众,不仅风行民间,而且“贡入内府”。

流传至今的作品,如:“采梅”笔筒、“牧牛”笔筒、“相马”笔筒、“滚马”笔筒、“二乔”笔筒、“荷杖僧人”笔筒、“松溪浴马”笔筒、“松荫迎鸿”笔筒、“老子骑牛”笔筒、“丁山射雁”笔筒、“杨柳仕女”臂搁等,皆脱尽凡俗、精良之至。

竹雕滚马图笔筒(清)<正、背两面>吴之王番作

吴之王番的“牧牛”笔筒,可视为清代竹刻的代表作。这个笔筒高13.3厘米,径8.0厘米,环壁所刻牧牛图,着重表现牧童和牛在遭受意外时的反应。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由于一阵风吹走他头上的斗笠而陡然从牛背上站立起来,伸双臂欲抓回斗笠,衣衫飘动,鬓发微张。动作、表情都被吴之王番刻画得淋漓尽致。那头牛受牧童惊扰,引颈长嘶,奋蹄摆尾,神态表现也惟妙惟肖:雕刻薄地阳纹的“牧牛”图,吴之王番运刀如笔,锋刃善变;如对老牛的刻画,其颏下和腹下之毛,以斜刃出之;其摆动之尾,则以立锋出之。锋刃如此迭变,可见其“用刀之妙”,已达到“存乎一心”之境界。

精于根雕的封锡禄

封锡禄,字义侯,晚号廉痴。世居嘉定城南。其兄封锡爵(字晋侯)、弟封锡璋(字汉侯)也是当时竹雕名家,兄弟三人有“竹雕鼎足”、“封氏三杰”之誉。

封氏三兄弟最善竹根雕,题材如“刘海戏金蟾”、“天女散花”、“布袋和尚”以及仕女、骏马、狮豹,均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作品也深受欢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封氏三兄弟奉旨进京,供职于紫禁城养心殿,成为御用雕刻艺术家。自此,声名愈隆,独占当时嘉定派之鳌头。

封锡禄的竹雕造诣,居三兄弟之首,他天资颖悟,生性放荡,竹根雕充满浪漫情调,所制梵僧、佛像等,形象夸诞,光怪陆离,令人望之生畏,所制仙翁、仙女等,形象逼真,衣袂飘举,则让人称羡不已。所以,金坚斋《竹人录》中,有“吾醪(即嘉定县)竹根人物,盛于封氏而精于义侯”之说。

封锡禄的根雕代表作“罗汉像”,堪称清代根雕的“无上精品”。

这尊雕像,高15厘米。艺人创作时,利用竹根的天然筋脉,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罗汉困倦欲睡的形态,但见坐在怪石之上的罗汉,肥头大脑,昂首,正张口闭目,呵欠连声;耸肩挺脊,以至胸前的肋骨(竹根筋脉)根根突现;双臂向下撑直,坚挺有力,以至手臂尺骨、肌腱(亦竹根筋脉)清晰可见。甚至连跷起的十个脚趾也表现不一,自然而生动。这种巧夺天工的夸张刻画,真可谓“入木三分”。

同时,封锡禄在夸张地表现人物神态、动作中,还很注重细节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这尊罗汉身穿的僧袍,由于人的极度倦态也表现出相应的扯动,形成多层褶裥,线条飞动流畅。于是,人物形象尽管有夸张,却也不失自然、逼真。

用竹根雕刻人物形象,本来就很困难。封锡禄能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由此也可见出其超凡人圣的艺术功力。

竹画自成丘壑的周灏

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嘉定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作为清代鼎盛时期的大竹雕家,周灏创立平地花纹派,乃举世公认,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周灏工书善画。他的书法跌宕奇伟,绘画亦有相当造诣,是清中期嘉定地区很有影响的书画家。周灏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不仅能将画法施之于竹刻,而且运刀时独辟蹊径,创立竹刻中的凹凸皴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用刀像用笔一样,能不假借稿本,直接在竹上刻出山水树石而皴法浓淡浑然天成,比绘画更胜: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

周灏的竹刻技艺功力很深,刀痕爽利,尤其人物形象,更生动传神。我们便可窥其艺术之一斑。

周灏的竹刻在嘉定派中独树一帜,而且在整个清中期竹刻艺术中影响极大。钱大昕《周山人传》中称周灏“自三朱、沈吴之后”,自成丘壑。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也褒其“竹刻精妙不下亍朱氏”。

施天章竹雕古风粲然

施天章,字焕文,嘉定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

施天章亦善画,师法夏圭、马远,又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他酷爱竹雕,拜封锡禄为师,后以绘画驾驭竹雕,作品富有画意:织造官将其作品贡入内府,受到雍正皇帝赏识后,遂被召入宫中,供职于如意馆,与封氏三兄弟一样,成为御用雕刻艺术家。

自此,竹雕技艺日精,以至于独步一时,名满天下。传世之作如雍正九年所刻“张果老骑驴”,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件竹雕,运刀很流畅,线条也自然,把张果老的那种仙风道骨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乾隆皇帝继位,仍欣赏他的才能,并任命他为“鸿胪寺”序班,由御用艺术家一跃而耀升为京官。

张果老骑驴(清)

施天章作

后因酒获罪,被削职返回原籍。遭此严重打击后,施天章便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所作丹青、竹雕,竟随成随毁,不令传世。

施天章秉承其师衣钵,擅长竹根人物。他的竹根雕,刻工精细,形态逼真。所刻老者,肋骨、喉结,皆历历可见;所刻花果,色泽、根蒂,皆一如新摘;所刻山水,丘壑、泉涧,皆宛若天然。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力,刻石景,乃以侧笔皴法作山坡,所以作品古色古香,风格犹如三代鼎彝那般浑厚。传世根雕器中,“佛手”是他的代表作。佛手为观赏性很强的一种植物:茎部圆形,上部分裂成指状,颜色鲜黄,十分美观。施天章顺应竹根之走势,巧施刀法,所刻“佛手”与真佛手别无二致:指形、色泽、纹路、疤痕,无一不肖。

顾珏竹刻“工”为名

顾珏,字宗玉,是周灏、施天章之后的嘉定派名家,亦活动于清代鼎盛时期。

顾珏的竹雕不以“韵”胜,而以“工”名。当时流行的竹雕,刀法简练,有写意风格。他的竹雕却以刀法精细为特征,竹根雕如“群仙祝寿”制作精良,用刀细密。竹茎雕如笔筒、臂搁上的山水人物,也细微、逼真之至,都透出了他的一丝不苟的写实风格。顾珏每刻一器,少则一年,多则二年始成,因此所出器件皆上乘之作。

竹刻松鹤仙人图臂搁(清初)

顾珏作

蔡时敏雕“八仙”

蔡时敏,宇逊初,嘉定人。时人皆昵称其小字,呼为蔡肖官。

时敏是乾、嘉时期嘉定派名家,最擅长以高浮雕、圆雕等技法,镌刻各种形神兼备的人物、动物,且雕刻精工,不落封氏之窠臼,可谓独树一帜。

其传世之作中,人物雕“八仙”是代表作。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嘉定竹刻艺术自明嘉靖年间产生,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期,已闪闪烁烁地演绎了二百多年。

这个竹刻艺术流派,人才辈出,技艺日臻完美,并善于利用竹子各个部位、各个层面的特性,因此能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

创作出许多惊世佳制,中国传统工艺艺苑也由此而绽出一朵鲜丽的奇葩。嘉定竹刻艺术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嘉定“三朱”以镂雕、透雕、圆雕和高浮雕为主要特色;吴之王番则以“薄地阳文”著称于世,周灏又以“平地花纹”刻法独树一帜,然而,他们的艺术涵养是共通的,即以中国画坛的流派艺术为依托,竭尽全力在竹刻上反映出来,因此,他们的作品丢尽匠气,往往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二、金陵竹刻

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在竹刻艺术上能与嘉定派齐驱并驾的,是濮澄开创的金陵派。

金陵派竹刻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却古朴有味,虽看似了了几笔,却意境深远。

金陵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对材质选择很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作人工修饰。

金陵派还擅长于竹刻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这都是金陵派竹刻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

然而,金陵派竹刻自濮澄创立后,得其亲授或直接受其影响者寥若晨星。濮澄之后,仅潘希风、方絮的成就最为卓著,名声日隆,因此被后人视作金陵派艺术承传的两大支柱。此后,因嘉定派竹雕在各地盛行而受到一定的冲击,最终,影响式微,几近失传。

濮澄的匠心奇创

濮澄,字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清代开国之初,同朱鹤几乎活跃于同一时期。关于其籍贯,明代有二说:张岱主“金陵说”,刘銮则主“苏州说”。也许,濮澄本居苏州,后移居金陵,由于无翔实材料可考,便说法不一了。

濮澄的竹雕造诣颇高,嘉评如潮,刘銮《五石瓠》称:“其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绝一时。”是最具代表性的。

濮澄擅长竹根雕,盘根错节的竹根在他手中,往往勾勒数刀,即成“古雅可爱”的艺术品。张岱《陶庵梦忆》誉此为“以不事刀斧为奇”。宋荔裳《竹罂草堂歌》更以“大璞不斫”、“轮盘屈”等形象之词,赞扬这是“匠心奇创”。

濮澄居金陵三山街时,常将所制作品赠人,以周济贫者。贫者则以贩卖其竹雕获取厚利,似此等之人不下数十人,而他自己却一贫如洗。濮澄贫不移志,权贵利诱,无法获得他的作品,而朋友家中如有佳材,则自愿为之雕刻。所以,时人又颂扬濮澄侠肠义胆,“古貌古心”。

濮澄的传世之作有竹雕“松树形小壶”、“八仙过海”笔筒、“松荫高士图”、“山水”臂搁和“梅花”扇骨等。这些珍贵的艺术品,都体现了当时乾隆皇帝评析濮澄作品时,所指出的那种“雕不痕留锋刃藏”的朴拙风格。

根雕“松树形小壶”,形状奇特。“壶身”、“壶盖”和“壶底”,恰似一株苍劲的古松;“壶把”、“壶嘴”,又恰似两根盘屈的松枝;“壶身”上枝繁叶茂,犹如一片树阴,可供人纳凉、饮茶和谈心。构思新颖,刀法简练,而风格浑朴。

“八仙过海”笔筒是濮澄竹茎雕的代表作,画面题材出自于明代吴元泰的小说《八仙出外东游记传》。说的是“八仙”给西王母祝寿后,路过东海,各显神通,乘宝物踏浪而行。

不料宝物的光芒照进水晶宫,惊动了龙王;龙王的太子奉命巡视,发现蓝采和的“玉版”光可鉴人,十分可爱,便动了掠夺之心,挑起与“八仙”的争斗。

濮澄的笔筒可贵在它能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八仙的各自风貌:铁拐李的诙谐,汉钟离的旷达,蓝采和的放浪,张果老的幽默,何仙姑的娴静,吕洞宾的风流,韩湘子的潇洒和曹国舅的持重,刻画形象逼真而神态各异。

“八仙过海”笔筒对景物的描写也出神入化,它将云雾的诡谲、海涛的汹涌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就不仅渲染了大海的神秘,也烘托了“八仙”的法力。雾海茫茫,灵光闪闪,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濮澄的竹雕,素以画面和谐丰富、刀法简约圆熟著称。这件“八仙过海”笔筒,正集中地展示了这两个特点,因此,向有濮澄“扛鼎之作”和“金陵派‘镇山之宝”’的美誉。

濮澄的扇骨雕刻亦盛名天下,因为他独创一格。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梅花扇骨”,长31厘米,边骨宽2厘米,竹质,圆脚,共16股。一根边骨上部刻梅花一枝,花下刻行书七言诗两行:“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另一边骨,近中部刻一枝梅花,其上刻行书款“壬戌仲秋月制仲谦”。款下刻阴文篆书“可登”印一方。真不失为雕工极佳的精品。

潘西风“以不假人工刀斧为奇”

潘西风,字桐冈,号老桐,祖籍浙江新昌,侨居扬州。他与“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结为挚友,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竹雕大家。

潘西风视竹如命,酷爱刻竹。时人有诗赞之:“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若费心。”他的竹雕师承濮澄,以浅刻为主,刀法简练,所制器物则形神兼备。郑板桥十分欣赏,称其为濮澄之后金陵派的“第一人”,并吟诗颂之:“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潘西风曾精选佳竹,摹刻“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十七帖”,尽得其神韵,精妙无双,成为书法竹雕之绝品。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精鉴赏,喜为名帖作题跋。一日,偶然见到西风的这件作品,赞不绝口,亦为之作了题跋。经翁方纲品评后,竹刻“十七帖”身价倍增,嘉庆年间被纳入内府,变为皇家至宝。

后来又流回民间,现不知去向。

潘西风的传世之作,以“梅花”笔筒、“道人”臂搁最具代表性。这两件竹雕,皆以浅刻技法为之。

“梅花”笔筒用竹根刻制,高11.5厘米,口径4.5厘米。造型上粗下细,作者特意为它安置了紫檀木底座,以求重心平稳。

这件根雕作品,环节之处以及底部,都有累累疤痕,高低错落的疤痕如钱似眼,形象奇特,且大小不一,它的形象因此而显得朴拙。作者竟别出心裁,将一些疤痕的顶端,雕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逼真的梅花花瓣。于是,朴拙的竹根笔筒便透出了灵秀之气,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格调。

同类推荐
  •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是一部着力于中国画体系构建的理论作品。作者毕建勋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提炼精华,构建出中国画背后的哲学思想体系,统合“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艺合一”等概念,将“画道”视为一种修心养命的“践形”方式,体现中国画优秀的、特有的内在价值。本书是作者基于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出,即首次将“画道”进行系统地梳理。“画道”是一种画学理论的创新,但画道的说法并非凭空而来,其基于中国画古代画论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画论传统中,一直都有“画道”这样的说法,但未见有对于画道内涵的深入论及及系统性的理论表述。本书极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画者既可以把本书当作画道的理论简明,也可以把本书当作工具书使用。
  •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马钦忠自选集》全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文章传达着作者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设计造型基础(一)

    设计造型基础(一)

    本书介绍了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原理及设计造型基础的造型原则。以案例的形式,分步骤地、深入浅出地讲解,图文结合,生动有趣。该书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参考教材,此书可以帮助设计专业师生更好的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书可供广大绘画爱好者阅读学习。
热门推荐
  • 纵横九霄

    纵横九霄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一个普通的游戏宅男杨靖,穿越仙侠世界,照样可以混的风生水起,心比天高,纵横天道!他可以利用《星际争霸》中的虫海战术,精细控制、操纵上古奇虫!他可以利用双线操作,模拟身外化身,第二元神!他还可以通过体感空战游戏,模拟空中战斗。他控制飞剑法宝,乘骑灵兽,随心所欲。驰骋九霄,无法无天!经脉如赛道,法力如赛车!他运转法力修炼,就好像玩赛车游戏,进步神速,丝毫不顾忌走火入魔。那些仙侠世界的无双修士,那些天资不凡、灵药无数、高人附体、重生修道的牛人,那些有大福缘、大气运缠身,开启了主角模板的年轻新秀,照样在我们游戏宅男的面前,折戟沉沙,甘拜下风!游戏高手仙侠游!
  • 邪魅王本纪

    邪魅王本纪

    一个胸无大志的社会蛀虫,参军竟然是为了混吃等死!一个表面圆滑世故的兵痞,却是精于格斗的特种战士!当这样的人被迫卷入战争,并且走向争夺皇权之路时!邪魅王周伯通的传奇人生,也就此缓缓的拉开了帷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之绝代凶蟾

    西游之绝代凶蟾

    穿越者云翔有一个小梦想,要成为西游世界里最伟大的一只癞蛤蟆,结果不小心实现了。书友群:798124512,欢迎各位大佬进群。
  • 在云端·人生况味寄书衣

    在云端·人生况味寄书衣

    本书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去国怀乡之人,往往尺素相报。以文字形式传递心中的情怀,正是人间之美最好的表现形式。
  • 八关斋经

    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与欢喜冤家

    易烊千玺与欢喜冤家

    【甜】“千玺,给你猜个谜哈。”她拼命憋着笑说,“全世界的猪都死了,打一歌名。”“至少还有你。”他面不改色道。一瞬间,时间停止。“卧槽你咋知道…啊呸,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因为我知道你是猪啊,小白痴。”这是一本文风很神奇的小说………………………………(基本上是千玺哈,小汤圆和小螃蟹还是绕路吧【赔笑】纯属虚构+原创,如有雷同纯属见鬼。)
  • 饥荒求职记

    饥荒求职记

    本作者的第一个作品,是主人公郭豪穿越到“饥荒”的虚拟世界,经历了多次事件最终回到现实生活的故事。绝没有抄袭,更新可能较慢,谅解,不过内容极精彩。
  • 路上的山猫

    路上的山猫

    一段痴情语,道出辛酸泪,谁听?三杯知冷暖,笑眼看醉人。故事虽短,但绝对好看,毕竟咱也就是写写小故事,有酒没,坐下,细细品。
  • 诡异事件进行曲

    诡异事件进行曲

    惊悚的午夜公交只是诡异故事的开头,人皮娃娃,无脸用肚子说话的老妪,一个高冷无心的男神,而且所谓的传承者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