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稚征的“残荷”洗,以深秋的一株残荷为主体造型.而以一只鲜灵活泼的小蟹为辅,以动衬静,使“残荷笔洗”富有灵气。他运用浅浮雕,刻出残荷上的老筋,又在荷叶上剔刻虫斑,突现了深秋荷叶的残态。朱稚征“技臻极妙”也由此可见一斑秦一爵根雕“张果老”“嘉定三朱”的传人甚众,嘉定竹刻也由此形成名闻遐迩、光耀千秋的竹雕流派。据《嘉定县志》、《竹人录》记载,嘉定派麾下的名手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如明末清初的侯崤曾、秦一爵、沈汉川、沈禹川、沈兼,清代的王易、周乃始、吴之蹯、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周灏、施天章、顾珏、王之羽、沈全林、蔡时敏、周锷、张步青、王王己、乔林、李希乔、朱雪松等。其中,秦一爵、沈兼、吴之王番、封锡禄、周灏、施天章、顾珏、蔡时敏等,尤为世人所重。
秦一爵,嘉定人,主要活动于明代末期。其竹雕虽师法朱三松,但能匠心独运,自创一格,成为“嘉定派”的重要传人。一爵的作风严谨,对竹雕创作一丝不苟,绝不轻易奏刀、粗制滥造。
传世之作极少,今仅见竹根雕“张果老”,故弥足珍贵。
张果是历史人物,号通玄先生,新、旧《唐书》皆有传,称其“隐居中条山,往来于晋、汾间,武则天时已有数百岁”。据《明皇杂录》介绍:唐玄宗时,张果奉命至长安,为唐玄宗表演了种种罕见的法术。后被神化,说张果乃蝙蝠精所化,受道于铁拐李,成为“八仙”之一。又说张果出行时,以纸为驴,倒骑而行,休息时则折叠其驴,纳于巾箱。
秦一爵所刻竹根雕“张果老”,融仙风道骨、诙谐幽默为一体,把史传、杂录和传说中对张果的描述,既生动又概括地反映出来,受到了鉴赏家们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最传神的张果刻像,并誉之为“真张果老”。
清初“竹刻第一名家”沈兼
清初,嘉定派作刻时,有一部分人仍遵循朱氏技法,如沈兼等名家,他们的作品简洁有力,精妙高雅,而另一部分人,在继承的同时,又借鉴了其他种类的雕刻技法,积极创新,他们的作品别具一格,其中最典型的是吴之瑶和封氏兄弟。
沈兼,本名参,字两之,号天净道人。其父沈汉川,叔父沈禹川,皆师事朱三松,且尽得其真传,成为当时著名竹雕家。沈兼兼有父、叔之绝技,于是易名为“兼”。在艺术上,他始终精益求精,胜过父辈,而跃居清初竹雕家之首。
沈兼传世之作有竹槎、臂搁等。他的“柳枝纹臂搁”,上侧阴刻一株垂柳,下侧阴刻行书“两之”款,底部有道光年间鉴赏家的题记数行,对沈兼的品艺作了如下评价:“沈处士清介励节,古之高逸流也,不必以艺传而艺已传矣。”
吴之王番始创“薄地阳纹”
吴之王番,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清代康熙年间竹雕大师,善圆雕,更擅浮雕。他的高浮雕师承“三朱”,层次分明,高凸处酷似圆雕,低凹处又形如透雕;浅浮雕则纯出己意,创造出一种比浅浮雕还浅的“阳纹”刻法,世称“薄地阳纹”。
吴之王番—生勤奋,所以作品丰盛。他的竹雕,刀法遒劲,而形象秀媚,所制笔筒尤其出众,不仅风行民间,而且“贡入内府”。
流传至今的作品,如:“采梅”笔筒、“牧牛”笔筒、“相马”笔筒、“滚马”笔筒、“二乔”笔筒、“荷杖僧人”笔筒、“松溪浴马”笔筒、“松荫迎鸿”笔筒、“老子骑牛”笔筒、“丁山射雁”笔筒、“杨柳仕女”臂搁等,皆脱尽凡俗、精良之至。
竹雕滚马图笔筒(清)<正、背两面>吴之王番作
吴之王番的“牧牛”笔筒,可视为清代竹刻的代表作。这个笔筒高13.3厘米,径8.0厘米,环壁所刻牧牛图,着重表现牧童和牛在遭受意外时的反应。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由于一阵风吹走他头上的斗笠而陡然从牛背上站立起来,伸双臂欲抓回斗笠,衣衫飘动,鬓发微张。动作、表情都被吴之王番刻画得淋漓尽致。那头牛受牧童惊扰,引颈长嘶,奋蹄摆尾,神态表现也惟妙惟肖:雕刻薄地阳纹的“牧牛”图,吴之王番运刀如笔,锋刃善变;如对老牛的刻画,其颏下和腹下之毛,以斜刃出之;其摆动之尾,则以立锋出之。锋刃如此迭变,可见其“用刀之妙”,已达到“存乎一心”之境界。
精于根雕的封锡禄
封锡禄,字义侯,晚号廉痴。世居嘉定城南。其兄封锡爵(字晋侯)、弟封锡璋(字汉侯)也是当时竹雕名家,兄弟三人有“竹雕鼎足”、“封氏三杰”之誉。
封氏三兄弟最善竹根雕,题材如“刘海戏金蟾”、“天女散花”、“布袋和尚”以及仕女、骏马、狮豹,均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作品也深受欢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封氏三兄弟奉旨进京,供职于紫禁城养心殿,成为御用雕刻艺术家。自此,声名愈隆,独占当时嘉定派之鳌头。
封锡禄的竹雕造诣,居三兄弟之首,他天资颖悟,生性放荡,竹根雕充满浪漫情调,所制梵僧、佛像等,形象夸诞,光怪陆离,令人望之生畏,所制仙翁、仙女等,形象逼真,衣袂飘举,则让人称羡不已。所以,金坚斋《竹人录》中,有“吾醪(即嘉定县)竹根人物,盛于封氏而精于义侯”之说。
封锡禄的根雕代表作“罗汉像”,堪称清代根雕的“无上精品”。
这尊雕像,高15厘米。艺人创作时,利用竹根的天然筋脉,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罗汉困倦欲睡的形态,但见坐在怪石之上的罗汉,肥头大脑,昂首,正张口闭目,呵欠连声;耸肩挺脊,以至胸前的肋骨(竹根筋脉)根根突现;双臂向下撑直,坚挺有力,以至手臂尺骨、肌腱(亦竹根筋脉)清晰可见。甚至连跷起的十个脚趾也表现不一,自然而生动。这种巧夺天工的夸张刻画,真可谓“入木三分”。
同时,封锡禄在夸张地表现人物神态、动作中,还很注重细节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这尊罗汉身穿的僧袍,由于人的极度倦态也表现出相应的扯动,形成多层褶裥,线条飞动流畅。于是,人物形象尽管有夸张,却也不失自然、逼真。
用竹根雕刻人物形象,本来就很困难。封锡禄能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由此也可见出其超凡人圣的艺术功力。
竹画自成丘壑的周灏
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嘉定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作为清代鼎盛时期的大竹雕家,周灏创立平地花纹派,乃举世公认,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周灏工书善画。他的书法跌宕奇伟,绘画亦有相当造诣,是清中期嘉定地区很有影响的书画家。周灏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不仅能将画法施之于竹刻,而且运刀时独辟蹊径,创立竹刻中的凹凸皴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用刀像用笔一样,能不假借稿本,直接在竹上刻出山水树石而皴法浓淡浑然天成,比绘画更胜: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
周灏的竹刻技艺功力很深,刀痕爽利,尤其人物形象,更生动传神。我们便可窥其艺术之一斑。
周灏的竹刻在嘉定派中独树一帜,而且在整个清中期竹刻艺术中影响极大。钱大昕《周山人传》中称周灏“自三朱、沈吴之后”,自成丘壑。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也褒其“竹刻精妙不下亍朱氏”。
施天章竹雕古风粲然
施天章,字焕文,嘉定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
施天章亦善画,师法夏圭、马远,又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他酷爱竹雕,拜封锡禄为师,后以绘画驾驭竹雕,作品富有画意:织造官将其作品贡入内府,受到雍正皇帝赏识后,遂被召入宫中,供职于如意馆,与封氏三兄弟一样,成为御用雕刻艺术家。
自此,竹雕技艺日精,以至于独步一时,名满天下。传世之作如雍正九年所刻“张果老骑驴”,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件竹雕,运刀很流畅,线条也自然,把张果老的那种仙风道骨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乾隆皇帝继位,仍欣赏他的才能,并任命他为“鸿胪寺”序班,由御用艺术家一跃而耀升为京官。
张果老骑驴(清)
施天章作
后因酒获罪,被削职返回原籍。遭此严重打击后,施天章便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所作丹青、竹雕,竟随成随毁,不令传世。
施天章秉承其师衣钵,擅长竹根人物。他的竹根雕,刻工精细,形态逼真。所刻老者,肋骨、喉结,皆历历可见;所刻花果,色泽、根蒂,皆一如新摘;所刻山水,丘壑、泉涧,皆宛若天然。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力,刻石景,乃以侧笔皴法作山坡,所以作品古色古香,风格犹如三代鼎彝那般浑厚。传世根雕器中,“佛手”是他的代表作。佛手为观赏性很强的一种植物:茎部圆形,上部分裂成指状,颜色鲜黄,十分美观。施天章顺应竹根之走势,巧施刀法,所刻“佛手”与真佛手别无二致:指形、色泽、纹路、疤痕,无一不肖。
顾珏竹刻“工”为名
顾珏,字宗玉,是周灏、施天章之后的嘉定派名家,亦活动于清代鼎盛时期。
顾珏的竹雕不以“韵”胜,而以“工”名。当时流行的竹雕,刀法简练,有写意风格。他的竹雕却以刀法精细为特征,竹根雕如“群仙祝寿”制作精良,用刀细密。竹茎雕如笔筒、臂搁上的山水人物,也细微、逼真之至,都透出了他的一丝不苟的写实风格。顾珏每刻一器,少则一年,多则二年始成,因此所出器件皆上乘之作。
竹刻松鹤仙人图臂搁(清初)
顾珏作
蔡时敏雕“八仙”
蔡时敏,宇逊初,嘉定人。时人皆昵称其小字,呼为蔡肖官。
时敏是乾、嘉时期嘉定派名家,最擅长以高浮雕、圆雕等技法,镌刻各种形神兼备的人物、动物,且雕刻精工,不落封氏之窠臼,可谓独树一帜。
其传世之作中,人物雕“八仙”是代表作。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嘉定竹刻艺术自明嘉靖年间产生,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期,已闪闪烁烁地演绎了二百多年。
这个竹刻艺术流派,人才辈出,技艺日臻完美,并善于利用竹子各个部位、各个层面的特性,因此能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
创作出许多惊世佳制,中国传统工艺艺苑也由此而绽出一朵鲜丽的奇葩。嘉定竹刻艺术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嘉定“三朱”以镂雕、透雕、圆雕和高浮雕为主要特色;吴之王番则以“薄地阳文”著称于世,周灏又以“平地花纹”刻法独树一帜,然而,他们的艺术涵养是共通的,即以中国画坛的流派艺术为依托,竭尽全力在竹刻上反映出来,因此,他们的作品丢尽匠气,往往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二、金陵竹刻
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在竹刻艺术上能与嘉定派齐驱并驾的,是濮澄开创的金陵派。
金陵派竹刻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却古朴有味,虽看似了了几笔,却意境深远。
金陵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对材质选择很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作人工修饰。
金陵派还擅长于竹刻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这都是金陵派竹刻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
然而,金陵派竹刻自濮澄创立后,得其亲授或直接受其影响者寥若晨星。濮澄之后,仅潘希风、方絮的成就最为卓著,名声日隆,因此被后人视作金陵派艺术承传的两大支柱。此后,因嘉定派竹雕在各地盛行而受到一定的冲击,最终,影响式微,几近失传。
濮澄的匠心奇创
濮澄,字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清代开国之初,同朱鹤几乎活跃于同一时期。关于其籍贯,明代有二说:张岱主“金陵说”,刘銮则主“苏州说”。也许,濮澄本居苏州,后移居金陵,由于无翔实材料可考,便说法不一了。
濮澄的竹雕造诣颇高,嘉评如潮,刘銮《五石瓠》称:“其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绝一时。”是最具代表性的。
濮澄擅长竹根雕,盘根错节的竹根在他手中,往往勾勒数刀,即成“古雅可爱”的艺术品。张岱《陶庵梦忆》誉此为“以不事刀斧为奇”。宋荔裳《竹罂草堂歌》更以“大璞不斫”、“轮盘屈”等形象之词,赞扬这是“匠心奇创”。
濮澄居金陵三山街时,常将所制作品赠人,以周济贫者。贫者则以贩卖其竹雕获取厚利,似此等之人不下数十人,而他自己却一贫如洗。濮澄贫不移志,权贵利诱,无法获得他的作品,而朋友家中如有佳材,则自愿为之雕刻。所以,时人又颂扬濮澄侠肠义胆,“古貌古心”。
濮澄的传世之作有竹雕“松树形小壶”、“八仙过海”笔筒、“松荫高士图”、“山水”臂搁和“梅花”扇骨等。这些珍贵的艺术品,都体现了当时乾隆皇帝评析濮澄作品时,所指出的那种“雕不痕留锋刃藏”的朴拙风格。
根雕“松树形小壶”,形状奇特。“壶身”、“壶盖”和“壶底”,恰似一株苍劲的古松;“壶把”、“壶嘴”,又恰似两根盘屈的松枝;“壶身”上枝繁叶茂,犹如一片树阴,可供人纳凉、饮茶和谈心。构思新颖,刀法简练,而风格浑朴。
“八仙过海”笔筒是濮澄竹茎雕的代表作,画面题材出自于明代吴元泰的小说《八仙出外东游记传》。说的是“八仙”给西王母祝寿后,路过东海,各显神通,乘宝物踏浪而行。
不料宝物的光芒照进水晶宫,惊动了龙王;龙王的太子奉命巡视,发现蓝采和的“玉版”光可鉴人,十分可爱,便动了掠夺之心,挑起与“八仙”的争斗。
濮澄的笔筒可贵在它能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八仙的各自风貌:铁拐李的诙谐,汉钟离的旷达,蓝采和的放浪,张果老的幽默,何仙姑的娴静,吕洞宾的风流,韩湘子的潇洒和曹国舅的持重,刻画形象逼真而神态各异。
“八仙过海”笔筒对景物的描写也出神入化,它将云雾的诡谲、海涛的汹涌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就不仅渲染了大海的神秘,也烘托了“八仙”的法力。雾海茫茫,灵光闪闪,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濮澄的竹雕,素以画面和谐丰富、刀法简约圆熟著称。这件“八仙过海”笔筒,正集中地展示了这两个特点,因此,向有濮澄“扛鼎之作”和“金陵派‘镇山之宝”’的美誉。
濮澄的扇骨雕刻亦盛名天下,因为他独创一格。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梅花扇骨”,长31厘米,边骨宽2厘米,竹质,圆脚,共16股。一根边骨上部刻梅花一枝,花下刻行书七言诗两行:“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另一边骨,近中部刻一枝梅花,其上刻行书款“壬戌仲秋月制仲谦”。款下刻阴文篆书“可登”印一方。真不失为雕工极佳的精品。
潘西风“以不假人工刀斧为奇”
潘西风,字桐冈,号老桐,祖籍浙江新昌,侨居扬州。他与“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结为挚友,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竹雕大家。
潘西风视竹如命,酷爱刻竹。时人有诗赞之:“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若费心。”他的竹雕师承濮澄,以浅刻为主,刀法简练,所制器物则形神兼备。郑板桥十分欣赏,称其为濮澄之后金陵派的“第一人”,并吟诗颂之:“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潘西风曾精选佳竹,摹刻“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十七帖”,尽得其神韵,精妙无双,成为书法竹雕之绝品。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精鉴赏,喜为名帖作题跋。一日,偶然见到西风的这件作品,赞不绝口,亦为之作了题跋。经翁方纲品评后,竹刻“十七帖”身价倍增,嘉庆年间被纳入内府,变为皇家至宝。
后来又流回民间,现不知去向。
潘西风的传世之作,以“梅花”笔筒、“道人”臂搁最具代表性。这两件竹雕,皆以浅刻技法为之。
“梅花”笔筒用竹根刻制,高11.5厘米,口径4.5厘米。造型上粗下细,作者特意为它安置了紫檀木底座,以求重心平稳。
这件根雕作品,环节之处以及底部,都有累累疤痕,高低错落的疤痕如钱似眼,形象奇特,且大小不一,它的形象因此而显得朴拙。作者竟别出心裁,将一些疤痕的顶端,雕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逼真的梅花花瓣。于是,朴拙的竹根笔筒便透出了灵秀之气,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