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过加快实施这些政策解决在当前刺激经济增长、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急迫需求。实施绿色经济复苏方案需要花费1000亿美元,历时两年,涉及六大绿色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领域全都是美国进步中心在报告中提到的过渡到低碳经济、以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严峻的建筑和制造业部门的关键性领域。它们还是确保美国能源安全和解决全球变暖的根本。这个需要拨款1000亿美元的方案是综合低碳能源战略的一部分,可以从实施温室气体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权方案、出售碳排放权中获得收益。它将通过投资以下六个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战略创造200万个工作机会:
(1)翻新建筑物,以提高能源效率。
(2)扩展公共交通和铁路货运。
(3)建设“智能电网”输电系统。
(4)风力发电。
(5)太阳能。
(6)新一代生物质燃料。
美国进步中心指出,即使美国在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住房和金融市场恢复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多到足以使就业水平恢复到正确状态的可能性也极小。要最大限度地恢复美国的经济,绿色经济恢复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八、日本的战略:“构建低碳经济宣言”
2008年6月,福由康夫首相以“低碳社会与日本”为题发表了日本的低碳革命宣言,又称“福田前景”。福田首相指出,我们应该感谢200年前产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功绩,但是,产业革命以及其后的经济发展和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所依存的是煤炭和石油之类的化石能源。因为这种大量消费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从而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所以,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只顾眼前的经济发展而把应对地球变暖的对策看做是“束缚”自己经济发展的负担。对此,“在应对地球变暖的对策上,日本必须有新的价值观”。
福田首相强调指出,日本将把“向低碳社会的转型当做是‘新的经济增长的机会”’,他指出,“应对地球变暖的政策将会为日本带来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会带来新的就业,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收入。所以,应该把应对地球变暖的政策看做是机会,所谓低碳社会可以说是保护地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活动为日本带来巨大机会的社会”。日本应该“把二氧化碳的排放当做是一种‘负债’,确立这种新的观点可以保证日本的创新会带来最高的国际竞争力”。
福田首相在他的“低碳社会与日本”的宣言中提出,到2050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减半,日本在到2050年的长期目标方面承诺比现状减排60%~80%,并且完全实现领先于世界的低碳社会。
在中期目标方面,福田首相说,欧盟宣布了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20%的目标,日本是节能先进国家,能源效率也远远超过欧盟各成员国,所以,日本到2020年也可以实现与欧盟同等程度的减排目标。
在应对地球变暖的具体政策方面,福田首相提出了日本的四大核心政策,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在日本全国构建低碳经济的基础框架;三是促进日本各地方的低碳社会建设;四是实现国民的低碳化。
技术创新是“福田前景”核心政策之首。福田指出,要在205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60%~80%的目标,仅仅依靠现有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是难以胜任的,日本必须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开发出“这个世界上还不存在的,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的革新技术”。换句话说,福田首相把应对地球变暖所需的技术分为两大类,一是现有技术;另一种是今后通过创新所研发的技术。
在今后的创新研发技术方面,福田首相宣布在今后5年投入300亿美元实施所谓的日本“环境能源革新技术开发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今后10年、20年或是50年实用的尖端技术,为此,日本政府有关机构专门设计了“技术创新路线图”。
在现有尖端技术,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方面,福田宣布,到2020年将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所生产的电源”比重提升到50%以上,同时,每销售2台汽车,其中的1台必须是新一代节能汽车。在太阳发电的普及率方面,日本必须超过德国夺回太阳能发电世界第一的宝座,为此的目标是太阳能发电的普及到2020年必须是2008年的10倍,到2030年上升到40倍。
日本还将建设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亿兆级太阳能发电站”,今后70%的新建住宅必须采用太阳能发电。为了促进太阳能发电在民用设施的普及,日本政府将导入新的电费制度并且对每一个导人太阳能发电的家庭提供财政补贴。
日本还将推进家电的低碳化革新,对民用住宅、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的革新改造。
福田首相宣布,在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的制度建设方面,日本在2008年秋试行“排放量交易国内市场的统合试验”,力求创建适合日本国情的排放量交易制度,同时,在制度的设计上考虑到与排放量交易国际市场相链接的必要性,争取在排放量交易的国际规则和相关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取得日本的发言权。
福田宣称,日本将实施“税制绿化改革”的计划,从促进低碳化的视点全面的重新评估现在的税制,从而实现“绿化税制”。
在消费领域推进“二氧化碳可视化”进程。为了测定产品和食品从生产制造、运输、消费,到废弃的一系列过程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英国首先采用了所谓的“碳足迹制度”和“食物运送里程制度”,从而为消费者选用低碳产品和低碳食品提供参考依据,在消费领域促进低碳化进程。福田宣布日本将从2009年开始进行“碳足迹制度”和“食物运送里程制度”的试验,并且积极参与“碳足迹制度”的国际规则的制定,
福田认为,构建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社会,国民是主角。为此,日本将在针对国民的“低碳化教育”方面加大投资,要让每一位国民知道什么是气候变化,懂得构建低碳社会的意义,理解要实现低碳社会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实现低碳社会的好处。要让日本国民知道什么是低碳社会,如何描绘低碳社会,以及为了在日本实现低碳社会,每一个国民应该如何行动。
总之,福田通过自己的“低碳社会与日本”的宣言,呼吁日本进行“低碳革命”,在中央政府、地方、产业、国民四大领域认真推进低碳革命,从而加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确立日本在世界的低碳经济进程中的领导地位。
为了具体落实“福田前景”,福田指示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纲领”。
九、中国在行动,前景依然看好
虽然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失望而告终,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得到了一致认同,这也意味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因为一次峰会的成败而偃旗息鼓,各国政府反而将会更加迫切地去思考更有建设性的应对之策。
无论从政治、经济、环保、国际责任等角度出发,全球碳交易市场都不会泯灭,前景依然美好。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美元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目前仍在继续膨胀,各国都在寻探2012年之后的碳市场机制“路向何方”--升级或是演变。当然,全球碳交易市场话语权的残酷争夺也不会就此免战,只会愈演愈烈。
可以说,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中国的行动要来得更猛烈些、更犀利些。
客观地评价,处于市场前沿的我国各家环境交易所是最敏感和反应最为迅速的。如前所述,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北京环境交易所借鉴美国杜克法则,面向全球推出首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作为自愿减排领域的又一大动作,2010年1月8日北京环境交易所启动了中国首个碳中和联盟组织--中国碳中和联盟,不仅要求企业“减排”,还要实现“碳中和”,即“不产生正的碳排放”。碳中和联盟与熊猫标准二者相结合,起到了倡导企业参与碳减排的作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则打起了“世博牌”。以“世博会万科馆自愿减排项目”为起点的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已于2010年1月21日开始试运行。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首个专门以服务于世博为目的的自愿减排活动平台。
而去年年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的“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也值得世人关注。该项联合行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募集期、设计期和执行期,目前则正处于第一阶段。虽然它不如北京环境交易所碳中和联盟的要求严格,但其有代表性的37家企业涵盖了各类经济成分,包括像中石油集团、华电集团,中铝集团、天津航空公司等中央企业,以及拜耳、松下等跨国公司,同时也不乏像远大空调这样的民营企业。
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有些慢热,不过还是不乏抢眼的亮点。
已经跻身为“赤道银行”的兴业银行在碳金融融资、碳交易衍生产品研发以及与环境交易所合作等方面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同时于近期推出了国内首张低碳主题认同信用卡--中国低碳信用卡。另外,截至2009年末,兴业银行已累计发放节能减排贷款222笔,金额165.8亿元,支持的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177.8万吨。
浦发银行也是国内最早试水碳金融领域的商业银行之一,于去年促成了国内银行业首份碳金融协议的签署,以“CDM财务顾问”的身份参与碳市场交易,并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自愿减排联合组织--“生态城绿色产业协会”。截至2009年6月末,浦发银行发放绿色信贷余额达220多亿元,近三年来累计发放绿色信贷1000亿元以上。2010年,浦发银行正式把打造“低碳银行”纳入发展规划。
就整个碳交易市场体系来讲,总量限制与交易机制是其基本特征。因此,政府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应掌握国内碳排放市场的总控权,采取中央和各省政府分级管理的模式,把握市场规则、总量的制定,排放量分配与检测和核证。在允许多个交易平台共存的前提下,建立国家级交易管理平台,承担排放权划转、交易备案、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汇总年度总量指标完成情况等任务。就现有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政府还应运用行政手段鼓励企业参与减排,帮助企业积累技术、资金和人才。
只有设计碳交易市场体系的监管者、运行者、参与者三方齐头并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摆脱目前国际上的被动局面,也才有中国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上真正说“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