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6400000010

第10章 美满婚姻(2)

玛丽满心欢悦地重返索尔本。1893年9月15日,玛丽从巴黎写信给约瑟夫:我已经在一条干净、秩序良好的街上租妥了我的住屋,租金是180法郎一年……和我以前租的房子相比,这儿简直是一座宫殿。接着,玛丽又向约瑟夫诉说了自己的心情:还用得着告诉你说我很喜欢回到巴黎吗?又离开父亲确实使我感到难过,不过我能看出他老人家很健康,可以暂时不需要我,尤其是因为你住在华沙。而我的一生都决定于在这里的学习……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再留在这里,无须感到内疚。她还为她得到数学学士学位后回波兰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她在信的末尾写道:我不久要给约瑟夫·勃古斯基表兄写信,请他把他实验室的情况告诉我。这将关系到我未来的工作。约瑟夫不同意玛丽急于回波兰的打算,他劝她在法国拿到博士学位再说。他在1894年3月18日给玛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得到博士学位……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既然有做某种事情的天赋,那么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种事情做成。也许在我们的希望处于最小的时候,诸事反而会变得更好。重返巴黎后更让玛丽高兴的是,当她再次出现在索尔本物理实验室时,李普曼教授高兴地对玛丽说:

“你回来得正好,这个实验室很需要你在这儿工作。你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干下去!”

对于教授的鼓励,玛丽当然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先的焦虑和苦恼,在这儿荡然无存。

李普曼教授知道玛丽在经费上有困难,于是让玛丽参加一项有经费的课题研究,以补充她学习费用的不足。当时钢铁和机械工业正如日中天,发展得非常迅速,汽车工业、电力工业、铁路运输工业……都在加速发展: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立了,西伯利亚铁路动手了……这一切都加重了对钢铁的需求量和高质量的品位要求。但钢铁的磁化,却严重阻碍了机械工业的发展。于是法国工业促进协会请求李普曼教授研究一个重要课题——各种钢铁的磁性性质。

玛丽很高兴自己有机会参加由李普曼教授领导的科学研究,这是提高自己科学研究素质的最好途径。但有一个困难,没有适合的实验室供她使用,李普曼虽然有实验室,但却没有合适的地方让玛丽做实验。

但玛丽又一次时来运转。正当她为实验室发愁时,有一位瑞士福利堡大学的物理教授科瓦尔斯基来巴黎做学术访问。科瓦尔斯基教授是波兰人,从小就认识玛丽,所以很关心玛丽的学习近况。当玛丽把她的困难告诉教授后,教授给她想了一个办法。

“我想起来了,我认识一位在理化学校工作的年轻教授,他是一位很出色的物理学家,而且乐于助人,很富有同情心。他一定可以帮助你,他的名字是皮埃尔·居里。”

“皮埃尔·居里?”

玛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很认真地问了一下。

“对……这样吧,明天晚饭后你到我家来喝茶,我把皮埃尔·居里也叫来,你们当面谈一下,好吗?”

玛丽当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现在,趁玛丽还没有见到皮埃尔以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皮埃尔比玛丽大8岁,1859年5月15日出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居里医生在行医养家糊口之余,还非常热衷于科学研究,经常在巴黎博物馆的实验室里做一些医学研究。

皮埃尔从小喜欢独立思考,富于幻想,居里医生很懂教育心理学,知道如果让皮埃尔进学校读书,他一定不会是好学生,相反还会损害他的自尊心和智力。因此,居里医生让皮埃尔接受一种所谓的“自由教育”,先让他在家里跟自己学,后来又请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教他。这种特殊的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结果皮埃尔18岁就成了理科学士,19岁成了索尔本理学院一位教授的助手。

1882年,当15岁的玛丽正就读于华沙一所公立高中时,23岁的皮埃尔已被任命为巴黎市理化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主任了。1880年,他和他的哥哥雅克·居里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即某些不对称的晶体(如石英、电气石、酒石酸钾钠等)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由于极化而使其两端表面出现电势差的现象,这是“正压电效应”。后来,他们继续这一实验,确定了产生压电效应的条件和变化规律,并于1881年发现了这一效应的逆效应(又称“逆压电效应”,即将某些晶体置于电场中,它们会发生弹性形变,这一效应又可称为“电致伸缩”)。他们还根据压电效应制造出非常精密的静电计,用以准确地测量非常微小的电量,这种静电计称为“五电石英静电计”。

皮埃尔在日后的研究中,又有许多卓越的发现。如居里精密天平、居里定律、居里温度……他对磁学的研究,至今仍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物理学家塞格雷曾高度评价了皮埃尔所做的贡献,他写道:皮埃尔是第一个把今天我们称之为“群论”的概念引进物理学领域的人,这些概念包括极矢量和轴矢量之间明确的区别,以及对称性在决定什么现象可能发生时的重要性……他的观点的重要性已与日俱增。在1894年初他遇见玛丽·斯可罗特夫斯基时,早已有了很高的科学声望了。开尔文勋爵格外赏识他的才干。开尔文勋爵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热力学奠基人之一,在1890~1895年担任过伦敦皇家学会会长,他在任会长期间与皮埃尔有密切来往。

1894年,皮埃尔已经35岁了,但他仍然单身一人,没有结婚。他之所以成了“大龄青年”,实在是由于他过度沉迷于做学问,害怕因为结交女朋友耽误了他做研究的大事。他是那种视事业为生命的学者。当然,他不愿意结交女友,也肯定与他对女性的看法有关。事实上,在遇见玛丽以前,他曾在日记上写道:女人只为了生存而喜爱生命的程度,远胜过我们男人;天才的妇女是稀有的,一般说来,对于一个严肃的科学家来说,妇女是一个绝对的障碍。如今他已经35岁了,多年的生活经历依然没有使他改变对妇女的看法。但是,在4月一个春意浓浓的夜晚,他意外地遇见了玛丽·斯可罗特夫斯基小姐,于是,奇迹在皮埃尔面前出现了:一个他以前从未料想过的神奇世界在他面前敞开了……

好,现在我们再回到科瓦尔斯基教授家里,在那儿,玛丽和皮埃尔见面了。在玛丽面前出现的是一个高个子青年人,穿着肥大而过时的服装,棕色的头发下有一双温和而熠熠发光的眼睛。他静静地靠在阳台门旁,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才智和个性。玛丽后来写道:当我走进公寓时,皮埃尔·居里正站在阳台门旁一扇窗前的角落里。他看起来很年轻,虽然事实上他已经35岁了。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眼睛中流露出的那种坦率的表情,以及他高高的个子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没有什么矜持的风度。我喜欢他那种从容不迫的谈话方式;我也喜欢他的淳朴,以及他既严肃又充满朝气的笑容。我们开始谈论科学……在皮埃尔眼里出现的是一位严肃认真的年轻姑娘,她不仅体态优美,连那柔软的卷发、灰色的眼睛、宽大的前额也显得十分可爱:甚至连她那双散发着化学药品气味的手,都对皮埃尔很有吸引力。如果说两人见面后,玛丽对皮埃尔有好感,那么皮埃尔这位从来拒姑娘于门外的男子,却一开始就被玛丽深深吸引住了,当然其中也夹着相当大的好奇心:这位姑娘在巴黎苦读是为了什么?

他们两人很愉快地谈起了彼此都感兴趣的科学研究问题。也许是由于玛丽那种不懂就问的态度,和她那谦虚求知的情趣,使皮埃尔感到轻松、愉悦,并产生了一种尊敬,这位很少在姑娘面前说话的人,竟侃侃而谈。尤其是当他发现他用一些专用学术语言或数学公式谈自己的工作时,玛丽越来越兴奋,这时皮埃尔感到这个姑娘真非同一般。他还惊讶地发现,她甚至能够敏锐地发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并与他讨论。当皮埃尔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这种惊讶时,玛丽揶揄地说:

“先生,我不明白,妇女能力有限,这种奇怪的见解您是从哪儿学到的?”

皮埃尔一边讲一边觉得一切变得多么古怪:他,一位专心致志的学者,竟在一位年轻姑娘面前大谈艰深的物理学问题!而且还郑重其事地!他觉得有些荒谬,但他仍然高兴地说下去……当玛丽端起杯子喝茶时,皮埃尔看见她的手指变了形,他明白这是实验室的强酸灼伤的结果,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突然改变话题,问道:“您要住在法国吗?住很久,还是永远住下去?”玛丽被这突然转变的话题弄得有点发懵,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

“今年夏天考试结束后,我就回到华沙去。我想秋天再回巴黎,但不知道能不能够做到。将来,我要在波兰当教师,波兰人没有权利抛弃自己的国家。”

这时,科瓦尔斯基夫妇也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于是这3个波兰人开始谈到波兰的屈辱和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皮埃尔发现玛丽在谈到波兰的未来时,十分激动,认为自己对波兰的复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使皮埃尔感到生疏而不可理解。这位在自由国度成长起来的学者,认为科学家惟一的责任就是关心科学事业的进展,一切与科学无关的事情都不应该过问,可这位天赋很高的玛丽·斯可罗特夫斯基小姐却要去阻止沙皇的暴政。皮埃尔的世界很大,但也很小,对科学以外的事情他以前很少去考虑。

不过,他仍然愿意去拜访玛丽小姐,而且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越来越迷恋这位波兰姑娘了。几天不见,他竟然坐卧不宁,想着法子去见她。有一次,他正好出版了一本书《论物理现象中的对称性原理》,于是他在扉页上工整地写道:“著者皮埃尔·居里谨以尊敬和友谊赠送给斯可罗特夫斯基小姐。”然后以送书为托词,到李普曼的实验室去找她。

皮埃尔的礼物得到了报偿:玛丽允许他到她的小房间去做客。这可不是一般的允诺了,至少皮埃尔是这么认为的。

当皮埃尔看见玛丽的房间那么狭小、简陋时,心中十分难过,他本人也向来不愿意追求物质享受,但他没有料到玛丽的生活竟如此贫困,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他问玛丽:

“您是怎么生活过来的?”

“啊,我每月有100法郎,每天可以用3个法郎……”

“100法郎一个月?这么一点钱怎么能够您支付房租、伙食……”

“您少见多怪了,其实我的生活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糟。我很少待在家里,整天都在实验室,或者去大学听课;晚上我到图书馆去,一直到10点才回家。因此,我只需准备少许照明用的煤油就行了。”

皮埃尔虽然还是不大理解玛丽是怎么过日子的,但他懂得她有一种了不起的信仰和自信心,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令人肃然起敬。

皮埃尔带玛丽去找理化学校的校长舒琴柏克先生,请求让她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些实验工作,这个请求被允许了,因为舒琴柏克先生很器重皮埃尔。于是玛丽和皮埃尔可以天天在实验室里相见,他们之间的情谊也逐渐由“浅蓝”转变为“深蓝”。

6月份的一个星期天,皮埃尔带上玛丽到他父母家去,他父亲想见一见二儿子的女朋友。这两位老人很高兴二儿子终于找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姑娘。

玛丽在皮埃尔家中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皮埃尔的父亲居里医生也是一个高个子,深蓝的眼睛炯炯有神。

听皮埃尔说,他父亲脾气暴躁,但人很聪明,而且非常善良;皮埃尔的母亲身体多病,但仍然有精力操持家务,居里医生在她的妥帖照顾下生活得相当愉快。玛丽惊讶地发现,这个家庭与她的家庭竟然极为相似,只要将某些细节稍加改变,居里的家就俨然成了斯可罗特夫斯基的家。两个家庭都重视对文化、科学知识的追求,都热爱大自然,都有和睦的家庭,也都有家庭成员间睿智、幽默的谈话……玛丽喜欢这个家庭,两位老人也承认玛丽是“一位了不起”的姑娘。

1894年7月,玛丽按计划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数学学士学位的考试。她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终于胜利完成了!但是,考试合格就意味着要离开学习了3年的巴黎,离开认识了3个月的皮埃尔。

玛丽离开巴黎时,皮埃尔送她上火车,临分手时,他郑重、深情地对玛丽说:

“你要答应我,10月份一定要回来。答应我,你留在波兰就不能继续研究了,你现在没有权利抛弃科学。”

玛丽心里很乱,各种思绪纷至沓来,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我……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答应你。”

“我有信心,你一定会回来的,巴黎的实验室需要你,我……”

最后的几句话,被火车汽笛声湮没。皮埃尔向玛丽挥挥手,心中顿然若有所失地望着火车在“轰隆”声中远去,直到它消失在远处的建筑物后面……

皮埃尔说得不错,巴黎实验室的确需要玛丽,日后她为法兰西共和国(当然也为波兰)增添了无上荣光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皮埃尔有“信心”等待玛丽的回来,他没有说错,因为玛丽在10月份果真再次回到了巴黎。

三、结婚

1895年是皮埃尔的双丰收之年。由于玛丽的督促,皮埃尔克服了那种单身男子惯有的懒散的毛病,终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在各种温度下物质的磁性》。博士论文顺利地在3月份通过,而后他立即被任命为理化学校的教授。这年7月26日,玛丽经过一年多的迟疑和考虑,终于和皮埃尔结了婚。

他们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相信读者看了艾芙的描述后,一定会深受感动。艾芙动情地写道:7月26日,玛丽最后一次在她租的小屋子里醒来。天气好极了。这个年轻女子的脸很美,露出一种她的同学们没有见过的神气。今天,斯可罗特夫斯基小姐就要成为玛丽·居里夫人了。

同类推荐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名人传记丛书——达·芬奇

    名人传记丛书——达·芬奇

    一个怀着无穷好奇与创意的天才画家,除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惊世杰作之外,还涉猎数学、地质、解剖学、机械制造学等多种学科,并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进步,永远不知疲倦。本书客观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为青少年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神豪开局签到十万栋楼

    神豪开局签到十万栋楼

    人生逆境,偶然得到一个神级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奖励十万栋楼!叮!签到成功!奖励一张一折卡!购物打一折!那还等什么,买!……………………
  • 2080起点

    2080起点

    畅想2080年脑机接口普及后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类生活
  • 念中已有果

    念中已有果

    出生就被打上不详字符的人果真没有资格获得幸福吗?祝幸的童年宛如被过滤了所有色彩一般,满满的皆是灰色,父亲的离世,母亲的委屈奔溃,冰冷的长板凳,陌生男人禁锢的双手,扭曲的面孔···茫然,无助,恐惧,绝望,明明还是稚童,在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纪里,她却遭遇着足以使成年精神都完全奔溃的一切,直接促使了她的自卑软弱的性格,这样的她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注意...等一切真相被掀开,我们的结局又在哪里。
  • 未开发区

    未开发区

    新纪元990年8个和地球差不多的陨石砸中了地球,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八个陨石直接融合在地球上成为了地球的一部分,无人伤亡。同时第二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全世界百分之十的人觉醒了异能,人们从热武器时代进入了异能时代。
  • 倾城王妃之醉红颜

    倾城王妃之醉红颜

    她只是一介平凡之女,他是权力在握的年轻君王。他无情,她似是更加无情,如此的两人,却因何而相遇而至相爱。却不知,相爱容易,却无法相守,而最后,他们会最终修得正果,厮守到老吗?
  • 大药商

    大药商

    北有国医同仁堂,南有西药信宜大药房。鲍国安因参加游行被学校开除,步入上海十里洋行,混迹于洋人、买办间,从小小推销员做起,闯荡出自己的天地。信宜药厂,这个上海滩上响当当的民族西药品牌,与国运同进退,与民族共兴衰。国事家事,情孽姻缘,战乱之中,演绎了一代“大药商”的曲折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刁妻难驯:混世魔妃

    刁妻难驯:混世魔妃

    她是未来的神偷夜十三,吃人的从不嘴软,拿人的从不手软。她的青梅竹马洞房花烛,新娘不是她。携款私逃,她撞上有不良嗜好之称的某位爷。第一次见面,赏他一招鬼脚踢。第二次见面,再无施展暴力的机会,成了别人的内定王妃。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小魔头,莫名其妙成为了某位爷的掌中宝。从此,宠妻无下限,她要偷,他送宝,她闯祸,他来挡。
  • 怪异都市

    怪异都市

    城市一处偏远烂尾楼,白天安安静静,看似并无异常。但是一到深夜,这里就变成了妖魔鬼怪汇聚之地。大学毕业的陈昆误打误撞来到大酒店打工,他该如何与大酒店里各种各样的妖怪打交道?他能否赚到大钱、抱得美人归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 霸道女友野蛮爱

    霸道女友野蛮爱

    在一场车祸中,拓跋静琬的爸爸妈妈和奶奶夏琴音和拓跋书琴的爸爸妈妈去世,拓跋书琴救下了年幼的拓跋静琬,然后拓跋书琴被拓跋静琬的爷爷拓跋睿带回英国,把她们培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