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武直-10直升机是中国自主开发研制的第一款专用型武装直升机,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任务,具有优异的作战性能,技术含量高,火力强大,航电系统先进,其总体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武直-10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三点式防冲撞起落架主桨由5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4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
采用传统布局的武-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武直-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9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红箭-8反装甲导弹等武器。
同时,配合武直-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坦克导弹闪电-2也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23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
闪电2号(或有人称红箭10)为武直-10专用AFT-10重型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射程达10公里,导引头型号名称为AKD10(导引头是西光集团研制的),寻的器有记忆跟踪功能,最大跟踪工作时间15秒,导引头的接收激光波长为1.064微米,工作波长为对烟尘有较佳穿透能力的二氧化碳激光,大视场正负15度,小视场正负3度,激光编码8个,可抗干扰,可防止重复攻击同一目标,也便于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对激光反射的接受距离不小于3公里。
这个国产重型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可说是和美国“海尔法II型”AGM-114K(K3型)“半主动激光制导”型导弹为同级武器!据悉AFT-10也是“一弹多头”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换其他模式导引头,国内除了还研制有为其配套的毫米波导引头据称还有“红外成像导引头”与“红外成像及CCD电视双模导引头”等。
研发过程
武直-10由中航二集团中国直升机研究所(602所)设计,昌河直升机公司试制生产。
哈飞虽然有“中国直升机摇篮”之称,但作风和器材老旧,在上世纪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九的国产进度和武直9等改进改型因而大受影响。相反直-8和直-11是生产基地昌飞无论汽车和直升机产业越来越朝气蓬勃,先进器材和人才济济,足以承担武直-10的生产,公司的积极进取必然反映到产品的性能上。
武直-10由602所的吴希明任总设计师,以两年时间完成欧美五年的工作量。他是863计划飞机基础技术主题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参与武直-8A武直-9研制。在该机研究时采用最先进设计方式,实现无纸化和数据电子化,在一年内完成了工程设计图。
为了“专武工程”,该所建成了并行工程设计中心、工厂模拟器、地面联合试车台、疲劳实验室、直升机全尺寸旋翼实验塔(铁鸟台)等国际一流设施,为武装-10的面世创造了条件。
该机总布局是极重要的关键环节,其合理性关系到结构,强度、重量、工艺、可*性、维护性的优劣,其中旋翼、动力、传动和操纵四大系统布置是重中之重。直升机力学是目前世界性难题,解决旋翼、动力、传动三大系统的匹配及三大系统与燃油系统的动力匹配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2001年底以来,在铁鸟台上按时完成国内以前从未做过的耐久性实验,为首飞奠定了基础。由于武直-10需要大面积采用复合材料减重,但在中国这方面技术储备不足,复合材料底部抗坠毁特性研究这一重大挑战,602所通过合理选材、优化结构、建立理论模型和准确判别破坏机理,令直升机油箱底部复合材料机构抗坠毁性达到欧美同类水平,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94年至2001年,昌飞副总工程师李萌主持了武直-10预研项目旋翼原理样机复合材料浆叶研究。他运用自行摸索出来的工艺技术制成国产先进复合材料浆叶,获两项国家专利其中复合材料泡沫芯共因化成型是武直-10的核心技术之一,可节约能源九成,节省工时六分五以上,大型模具减少了六分五。另一个复合材料热成型模具热膨胀修正法,则是武直-10关键设备浆叶成型专用模压系统核心技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上述先进的95KT复合材料浆叶是国家“85计划”预研课题。它采用中温预浸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体系泡沫芯填充双闭腔D型盒墚共固化浆叶制造工艺,进行接头填块、浆根填盖、配重盒组件压制、盒形件、蒙皮、泡沫芯组件等铺覆使武直-10提前了一年实现首飞。
此外华烽航空电器还承制了该机一套新颖的航空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特点是低电压、大功率、大电流、高转速、而且研制进度只有三个月。这种从未在中国直升机是使用的新型电动机为武直-10提供了先进稳定的电源。为原型机试飞提供了保证。
2003年4月第一架原形机在昌飞公司的专用机场吕蒙机场试飞成功。
武直-10采用了国外流行的武装直升机布局:四叶浆单旋翼、串列式坐仓,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两坐仓间防弹玻璃分隔。坐仓底部和两侧、发动机、油箱有复合装甲,装有引射式外部空气冷却排气装置、机头安装搜索和火控的光电转塔、前后坐仓都有头盔瞄准具、两侧有悬挂武器的短翼、机头下机炮,有完善的航电系统、前后坐仓操纵系统互为备份,后三点式防撞固定式起落架。
航电系统采用法式数字技术,以“一头两下”方式(一个头盔瞄准具、两个多功能下式显示器)显示数据,只有少量采用机械仪表备份数据。飞行员可用双杆模式操作。坐仓设备有仿制和自制的,导航系统包括无线电高度表,多普勒雷达、INS/GPS等多种国产系统。
多信息融合的光电转塔可见光、前视红外和激光发射窗口,可通过仿制的星夜数字火控系统计算反映到国产的头盔目标具上,不过火控系统的算法则由中国人编写。
虽然该机以欧洲直升机公司的虎式为蓝本,但处了技术支援外多数系统和细部重新设计以适应自身的需要,除上述的航电系统,还包括全部武器系统。大小有细微差别,两者外观是最大不同是武直-10继承和发扬了直-9出色的涵道尾浆技术,虽然重量稍大但超低噪音及安全性能明显更佳。
此外该机采用的是引进的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动力系统替代原有的法式系统;各系统间界面也采用国产GJV289A(仿美1553B)数据总线取代法式数据总线,具备对中西方武器更好的兼容性。由613所仿制的综合火控系统已于去年底具备《陆航军工产品定型细则》的条件,融合了法国的硬件和中国的软件。
航电系统
电子战系统也是综合了国产浴火雷达和预警接收机和激光预警接收机分系统的多信息融合技术产品。特别的上前坐仓配备了引进俄罗斯KA-50直升机的零零式K-37弹射椅,这是第一种西方血统安装这种设备,低空救生能力非欧美同类机可比。由于涵道尾浆和弹射椅的重量较大,为件重量相信武直-10的复合材料用量将超过全机的一半。虽然它还不具备隐身的能力,但通过国产的隐形涂料仍能降低雷达和红外信号特征。
武器系统
武器瞄准系统,由613所研制的头盔瞄准具负责,短翼除57和90毫米无导火箭吊仓外,还有机炮吊仓和130毫米半主动激光指导火箭吊仓可挂载。主力武器处红箭8反坦克导弹外还有号称闪电2号的专用重型半主动激光反坦克导弹,射程达10公里,引导头型号为AKD10,有记忆跟踪功能,最大工作时间15秒,工作波长外对烟尘有较佳穿透能力的二氧化碳激光,视场正负3——正负15度,激光编码8个,对激光反射的接受距离大与3公里。每侧短翼上分别可挂4枚,火力比武直9大一倍以上,能同时挂载两种武器。
作为反直升机空战之用,可在每侧短翼挂载4枚世界上第一种直升机空战专用导弹天燕90,其弹头特殊设计,专门切断对方直升机旋翼。固定武器是一门23毫米口径的机炮,这种外能源驱动链式机炮与阿帕奇的同类,也能发射贫铀穿甲弹,有180度的射界,两者都能随动于头盔瞄准具,用于空战。
武直-10重量5543公斤,最大武器外挂1.5吨,机身长14.15米,机高3.84米,机宽4.25米,两侧短翼4.32米,旋翼直径12米。采用与虎式相同的由德、法、英联合研制的MTR390涡轴发动机,国产化的涡轴九为抵消重量增加而影响机动性,和适用西部操作需要,可能会进行改进,以增加功率。此外由602所为武直-10预研的“十五课题”直升机桅杆瞄准具浆柱原理样机,已于2003年底在直-9上首飞成功。
由于该机还未定型,具体性能仍会变化,因此只能说该机最大平飞时速超过270公里,巡航时速约230公里,最大海平面爬升率超过每秒10米,垂直海平面爬升率超过5米,内载油航程略低于800公里,作战续航时间约2小时45分。
作为世界一流的中型武装直升机,其综合性能略逊于阿帕奇之类的重型武装直升机,但机动性和空战性能犹过之,无不及。目前在研除了桅顶毫米波雷达外,武直-10还衍生出了077两栖船坞登陆舰用的舰载型,以及用其技术发展的军民两用6吨级运输直升机。
技术参数
机长:14.10米
机高:3.84米
空重:5100公斤
旋翼直径:13.00米
航程:1120公里
最大起飞重:6000公斤
尾桨直径:2.58米
爬升率:11/秒
实用升限:6400米
有地效悬停升限:·米
巡航时速:115公里
无地效悬停升限:2000米
最大时速:258?295公里?
续航时间(25分钟余油)3小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