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为了成就君子之道,而非寻求功名利禄。同时,他也认为,对于史书、诸子之书,宜用“看”,看的速度越快,短时间内接触的就越多,正所谓:“博览群籍,泛舟书海。”对于诗文辞赋,经典之作,则宜用“读”,只有高声朗诵,才能慢吟长叹。
为了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曾做出这样三个比喻:一比之为赚钱,“看”犹如在外做生意的时候赢得大利,“读”犹如在家慎守财产,不能随意被花费;二比之为打仗,“看”犹如一鼓作气,攻城略地,“读”犹如守住所得的战利品;三比之为猎取知识,“看”是一种不断求知的过程,“读”则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反馈。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为儿子曾纪泽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诗》《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传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无)’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在为儿子曾纪泽所写的信中,曾国藩提出读书的四个秘诀,即看、读、写、作,其中,看,是指阅览,读,则是指高声朗读。在与儿子的谈话过程中,曾国藩还为其讲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阅历:“少年不怕出丑,须有君子进取之趣。”他教导儿子,一个人在少年时应该既有志向又有抱负,即使狂妄到极点,也无关紧要,但一定不能拥有过强的功利心。有进取心的君子,远远大于没有大志的孩子。
人们时常说道:“上帝原谅年轻人的过错。”对于年轻人而言,何不充分利用这种宽容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一番拼搏呢?纵然失败,也可以重新再来;纵然可笑,也不会成为他人的笑柄。只有在少年时期不怕“丢人现眼”,才能成为君子;只有不为追逐功名利禄而读书,才能拥有质的超越。
7.恭俭唯德
一直以来,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优秀文化传统;克勤克俭是中国家庭伦理思想的精粹。纵观古今贤德之士,均把节俭视为治家的重要内容。
先秦时期,墨子曾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它在无形中将“俭”字升华至个人与国家的成败兴亡方面;在名着《政要论·节欲》中,桓范也曾总结道:
“历观有国有家,其得之也,莫不由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晋代时期,在教育儿子司马康的过程中,司马光也立言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此来告诫儿子“俭则寡欲,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则会枉道速祸。”与此同时,深受传统思想熏陶的曾国藩对节俭之美德也有着独特的感受与领悟,而这也构成其家庭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节俭之风,惜福道之道
在曾国藩看来,从不雇佣女婢和仆役,并不仅仅是为了省一些钱,而是一种“俭”字功夫,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家人热爱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培养家人一种勤俭节约的家风,培养家人的一种俭朴精神。在曾国藩的家中,男人必须亲自下地耕种,女人则需要亲自纺织,他时常告诉兄弟子侄一些前辈们俭朴的精神,比如“吾家累世以来,孝悌勤俭。
辅臣公以上吾不及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竟日无片刻暇逸。竟希公少时在陈氏宗祠读书,正月上学,辅臣公给钱一百,为零用之需。五月归时,仅用去一文,尚余九十八。
还其父,其俭如此。星冈公当孙入翰林之后,犹亲自种菜收粪。吾父竹亭公之勤俭,则尔等所及见也。”
曾国藩认为,勤俭之持家美德应体现于对待一丝一物上。他强调,在日常持家的过程中,即使一纸一缕,竹头木屑,也应捡拾起来,这样积少成多,不仅会变废为宝,还能使家中显得整齐有序,进而养成勤动手、有条理的好习惯。正是由于曾国藩具有这种思想,才使得其在治军从政的时候,将文牍、书信、奏章均抄一副本,收藏于家中,经过日积月累,曾家所收集的书籍、文献便成为晚清时期研究曾国藩的重要史料。
曾国藩力求节俭,不仅体现在家庭的日常开销方面,即使在婚姻大事与丧葬礼节方面,他也力求节俭。在为弟弟曾国华举办丧事的时候,尽管他的内心悲痛万分,但却力求从简处置;在为儿子娶妻的时候,他也要求其选择勤俭之家,而不愿与宦官之家联姻。除此之外,在儿子曾纪泽刚刚结婚的时候,他就告诫儿子,在婚后要引导媳妇制衣织布,下厨做饭。
直至晚年,曾国藩还不断在节俭方面针砭自己:“余盖屋三间,本为摆设地球之用,不料工料过于坚致,檐过于深,费钱太多,而地球仍将黑暗不能明朗,心为悔慊。余好以‘俭’
字教人,而自家实不能俭。傍夕与纪泽谈,令其将内银钱所帐目经理,认真讲求俭、约之法。”
一直以来,曾家的祖传家风就是“俭朴持家”。曾国藩总是将“勤”、“俭”并举,在他看来,节俭之风就是惜福之道。
勤俭持家,奢侈亡族族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勤俭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奢侈,则被视为一种恶行,正如曾国藩所言:“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致使其私欲膨胀,当膨胀的程度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时,势必将会铤而走险,导致身败名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奢侈则会使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进而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封建社会中,奢侈是权贵家族的通病。曾国藩熟读经史,总是为奢侈王国或世代家族的衰落及豪门权贵的破败而心惊不已。经过认真调查与研究,他发现,大凡能够恪守勤俭的家族,均能持续长久;与之相反,奢侈放纵的家族,却很少能够超过两代,甚至均不能善终。
为此,在总结居家四败的过程中,他所指出的第一败就是“奢侈”,之后,又特别指出:“家败,均离不开一个‘奢’字。”
曾国藩有一个超乎寻常的看法,就是认为为官不是长久之计,而家庭则与其一生相始相终。在他的心目中,治家比为官还要重要。在给夫人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夫人率儿妇辈在家,须事事立个一定章程,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但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
尽管曾国藩本人保持着终身节俭,却担心那些从未历经过艰苦,未历经过磨难的子女后辈们,害怕他们自小养成骄奢隐逸的坏习惯,而使自己苦心经营的家业毁于一旦。因此,自为官之后,曾国藩从未停止过对子女后辈们的“戒奢”教育。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在给曾继泽所写的信中指出:“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毕竟,在曾国藩看来,历朝历代的仕宦之家,最易滑入奢侈的“火坑”。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将此视为一种荣耀,殊不知,灭亡的脚步声也随之急促响起。因此,“吾深以为戒。”
正是由于这一因素,曾国藩才指出,不但他本人不想为大官,而且还不希望子孙后辈们做大官,只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人即可,做一个勤奋自持的人足矣。
正是由于曾国藩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才使其再三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正是由于曾国藩注重施教,教导有方,才使其家庭成员均能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8.万事和为贵
在中国,曾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万事和为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从建立和谐家庭开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只有念好“万事和为贵”
这本经,才能更好地进行家庭建设。
曾国藩先生曾这样说道:“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它不仅阐述出天地之间的大道,还形象逼真地道出“万事和为贵”的重要性。
万事“和”为先先
在某年正月十五的时候,曾国藩得知四弟想与季弟一起跟从汪觉庵老师学习,六弟想与九弟一起前往省城读书,而父母必须操劳家里繁杂的事情,不能时常在私塾学堂照管几位弟弟。四弟天分平平,既不能在失去老师讲解的情况下修改诗文,又不能耽误任何一堂课,于是,曾国藩便向父母请求,允许四弟与季弟跟从觉庵老师进行学习,他们的学费由他分期付款支付,就这样,两位弟弟发奋学习起来。
曾国藩暗暗地想:六弟是一个不愿受丝毫约束的人才,由于乡里的条件较差,信息较为封闭,对他来说,既不能满足其见识,又不能坚定其志向,况且年轻人有着一种独具一格的锐气,不能长久地屡遭挫折。曾经,六弟未能入学,已深受挫折;渴望进京之时,对其加以阻止,再次遭受挫折;如今,倘若不允许他到省城读书,岂不是太挫他的锐气吗……于是,他接二连三地央求父母给予六弟这次前往省城读书的机会,至于学费,则由他在二月左右进行支付。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六弟如愿以偿地圆了自己的省城梦。
家庭和睦,福泽自然而生。当时,一家之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必须加以奉行;而倘若弟弟有请求,哥哥却总是答应,进而使家道兴旺的,唯有曾国藩能够做到。
万事“和”为先,对于家庭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家庭和睦,才能克服重重苦难,越过道道难关;只有家庭和睦,才能拥有真正的温馨之感。
家和万事兴兴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尽管它并不辽阔,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假如不能较好地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所以说,若要做到家和万事兴,方式、方法尤为重要。而其中,尊重是基础,理解是原则,忍让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
一直以来,曾纪泽是在祖父与父亲的厚爱之下不断成长起来的。26岁那年,他赴京赶考。在回来的路途中,为购买一部二十三史,向同乡睢宁县令易作梅借了一百两银子。与此同时,随身所穿的皮袍冬衣也被送进当铺,才凑足了回家所用的盘缠。
当他回到家后,曾国藩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帮助他还清了债务。对于一个庄家农户而言,一百两银子需要苦苦积攒十几年,尽管如此,他却没有为之而对儿子加以喝斥。家庭的浓浓爱意,使曾纪泽自小便懂得这一深刻的道理——“全家扶一人,一人扶全家。”
家和万事兴,就是指以爱生和,以和生财,进而万福自生。家庭的爱,首先体现在爱长辈、爱父母、尽孝尽敬,正如曾国藩所说的那样:“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其后是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融洽相处,和气融融,以爱为主线解决家庭内部的一切问题,而非在家庭内部闹官司、搞智斗,甚至把家庭矛盾扩大化,犹如一个国家内部事务国际化那般,到头来,闹得满城风雨、一发不可收拾。在曾国藩的家庭中,从未发生过“夫妻之间相互计较,婆媳之间撕破脸皮,兄弟之间相互争斗”之类的事情。
曾国藩曾有这样一联:“巧招杀,忮招杀,吝招杀;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也就是说,虚伪、嫉恨,终将导致败亡;而孝悌、敬恕则会带来祥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副对联形象鲜明地揭示出没有爱意的家庭与拥有爱意的家庭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失去爱意,其家庭必将走向败亡;如果爱意融融,其家庭则会兴旺发达。
然而,爱并不是没有原则、一味地姑息迁就,就像曾国藩常说的那样:“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对于曾国藩来说,在一个耕读世家,拥有万卷藏书,彼此之间互教互学。当丰收季节到来的时候,辣酒飘香,全家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便是其心中最为美好的画面,是一种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