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离开人世已经许多年了,我却还在记恨着他,有关他的印象还不时地跳出来控制着我的大脑,折磨着我,时不时地在我的大脑中分泌出一些不愉快的物质。想想多不值得,死人还在折磨着我,控制着我,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鬼吗?而这鬼是我自己招来的,是我心中的仇恨把这鬼引来的。于是,我把这个清单也放在火上烧了,随着这张纸的燃烧,也预示着我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任何仇人了,没有了仇恨就没有鬼了,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看到火苗吞噬着一个一个的名字,我的鼻子有点发酸,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我解放了,我的思想和精神彻底地解放了,以后在这个世界上,我除了朋友还是朋友,永远没有了仇人,没有了仇恨。
第三件事:在过去的许多年,我伤害过不少的人,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有些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有些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些是出于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这些人中,还健在的,我要尽快对他们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我!”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件事拖进新的一年;而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人,我也要同样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我吧!”因为只要我能想起来的人和事,一定是在控制和影响着我的情感。让我成为一个在情感上没有负债的人吧。在这其中,最让我难忘并觉得对不住的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在世时疼我、爱我。离开我之后,他们的教诲和做事的原则,一直是我行为安全的保证和我生活的指引。我却没能为他们做任何事情,他们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四件事: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我也在想如何让公司对社会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员工工作在愉快和受鼓舞的环境中。我们反复地商量,对SOHO中国的所有员工们确定了三项基本原则:
1.不断地反省,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促进精神的进步和物质的发展;
2.我们每天的工作都给身边的人以力量和鼓励;
3.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遵循诚实和团结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我看到不少的大公司和好公司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欺骗和分裂,走到了与诚实和团结相反的道路上去了。当我做完这些事情后,走到长安大街上,下午的阳光十分明媚,大街上每一个人的笑容都非常灿烂,我自己也有如同大病初愈的感觉,是那么地放松、愉悦。我要永远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我身边的人一起走进这个城市,走进这个社会,走进未来。
我解放我自己了。
读孔子
尽管经历了“砸烂孔家店”、“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但是孔子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爱人的思想。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稍有地位的人死的时候总要让几十甚至上百的活人为他殉葬。殉葬的人越多,越显示出他的社会地位。而孔子就坚决反对这种拿活人陪葬的做法,他甚至反对拿陶俑做陪葬,因为这种陶俑还是人的样子,是对人类的不尊重。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种对拿陶俑做殉葬的人的诅咒。秦始皇当年秘密大建自己的坟墓,就用了许多陶俑来做陪葬,也就是我们今天在陕西发现的兵马俑。他死后发生的事情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让那些乐于拿人做陪葬的人断子绝孙。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坚决反对,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祖先被活埋在坟墓里。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论语》中子夏说的一句话,同时也被认为是孔子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与其他许多信仰和宗教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奴隶社会后期,孔子能提出这样伟大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谐奠定了基础。
孔子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的原则教育鲁国的学生,也教育当时其他国家的学生。他还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明德”、“亲民”、“至善”。孔子认为人的美德和智慧如同宝藏一样,就在人的身上,所以只需要把它擦亮,把这些宝藏挖掘出来就能显现其光芒,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明德”的过程。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生而知之”就是说,我们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只需要经过启发和打磨,就可以显现出来。而一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承认后面两种学习的途径和办法,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舌,把信号反映到大脑,经过大脑中一套复杂的物质构件的运作,就转换成了知识和智慧。他们不断做试验,又是解剖,又是心电图的,但这是一种牵强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妄想。就连这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完全是大脑这个机器经过复杂的运算得出来的。第二种学习的办法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主要取得的是技能,而要获得精神与美德,也只能够通过学习和所见所闻把人身上潜在的能量启发出来。这种启发的方式不一定是在课堂图书中,因此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看得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容易启发智慧和悟性。“困而知之”就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去学习,这也是人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它会更有针对性。因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能让人去反思,所以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应该按孔子说的既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有“困而知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学而知之”。
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又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是很多人做人处事的准则。
中国人最应该戒迁怒
孔子曾赞扬弟子颜回“不迁怒”。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年纪还小,不是很理解,我只看到人类有许多的缺点,比迁怒带来的破坏性要多得多。今天,再看孔子这句话,才算真正理解了孔夫子的本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受了单位领导的气,回到家里就迁怒在无辜的妻子身上;有的人在家里受了妻子的气,就到单位迁怒在自己的下属身上;连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也常常成为这种迁怒的“受气筒”。
因为这些迁怒者的自我不够坚强,不能独自承受错误与压力,他们只能靠将自己的挫折感分散到无辜者身上来重新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仔细看看迁怒者的替罪羊,往往是更弱小者。迁怒从来都是自上而下地转移,这暴露了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而利用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利用迁怒重新获得肯定的自我是可鄙的。在组织机构中我们尤其要警惕这一点,不能对上级发怒,转而对下级发怒,这是不可取的。根本上我们要戒掉发怒。发怒激化冲突,而更不应该的是迁怒,它会把人际关系逐渐变成“恶”的关系。
“大我”的危险外表
有时候我们把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或者集体当成“无我”,那其实指的是“无私”。某些“无私”的英雄达到这个境界,人们会说他达到“大我”境界。通常概念下的英雄总是少不了勇武之气,也少不了代表某一群体以及代表某一民族的骄傲。但这样的英雄往往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岳飞当年是民族英雄,但在各民族团结的今天来看他是狭隘的。岳飞作为一个“大我”的代表,在今天失去了意义。
即使在今天,很多为了某个民族、某个信仰集团而牺牲自己的英雄也会在将来失去意义。“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悲的是,英雄越大,有时给人类整体造成的伤害越大。
成为豪迈英雄,至今仍然是很多人的梦想,所以英雄主义仍然有市场。但是当英雄主义的热血涌上脑海时,你一定要静一静,想一想。你即将实施的行为,是否有个人野心的渣滓,受益者是否是最大多数。更重要的是,你应该仔细掂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必然导致伤害,是否增值世界上负面的力量,如果有,还是不要做“英雄”吧。
获得生命的真切感受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有一段对白,尚宫娘娘让大家去品尝貊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调料,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是白糖,只有长今一个人说:“不是白糖,是红柿子。”尚宫娘娘问:“你为什么认为里面放了红柿子?”长今说:“因为我尝到了有红柿子的味道。”
长今简单的回答里面说了“我尝到”,而其他人都是用某种厨师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来回答。长今答对了,她尝到的就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没有任何教条和说教比自己的亲身体验更真实可靠了。
教条常常使我们迷失方向,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真切感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相信别人的说法。话又说回来,当“自我”装满的全是傲慢、个人恩怨、偏见、教条和迷信的时候,我们怎么找得到自己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自我”这个满满的垃圾袋扔到垃圾桶去了。
现在是流行自我膨胀的时代,认为抛弃了自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很早以前,哲学家就提出过“无我”的状态。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们来想想所谓“我”的存在,一定是因为有一个“他”的比较。“我”是因为“他”才出现的,没有“他”就没有“我”。比如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自我就消失了。那时候如果你还有一个“自我”,一定因为你还想着一个不在眼前的“他”。
一旦你彻底独处了,你就只和你自己身边的东西发生关系。你看看桌子,看看台灯,或者摸摸它们,这时候你的感觉完全打开了。你的生命因为听觉、视觉、触觉而与各种东西发生真切的关系。你的生命变得具体而活跃起来。那是很愉快的入静的时刻。这一点可以证明,人是可以“无我”的,而且你得到的回报是来自生命的真切感受。这就是我提倡的独处和静坐,此时有生命被唤醒的喜悦。
将喧哗挡在身外
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就如洪水决堤,令人头晕目眩。信息太多,不少人为了避免自己发布的信息被其他信息淹没,便刻意于标题,刻意于信息的表达形式。无数声音喧哗、外表新奇却毫无真正知识的信息令人烦恼,有时,你会需要一把《数字化生存》中的“铅伞”,暂时关闭信息通道,把这些喧哗挡在身外。
我找到的铅伞,就是静坐,什么都不要想。从古到今,进入寂静的方式有许多种:静默、瑜伽、禅定等等,都是要把自己的大脑清空,放下大脑中固有思维带来的负担,让人的身心得到休息。这时新的智慧和灵感就会出现,正如梁实秋说的“悟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就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明证”。现在很多人去寺庙,并非是为了祈福,而是为了感受寺庙中的肃穆,在静穆中,如梁实秋所说,的确会“突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不久前,与一个朋友聊天,他是位登山爱好者,他说他在登山的过程中,大口喘着气,吐着舌头,那模样就像三伏天的狗,那时他什么都不想了,天天盘旋在大脑中的问题都暂时不存在了。这也许就是登山爱好者追求的一种寂静。
如何才能在日常中进入这种寂静的幸福状态?有人说,睡觉就可以了,其实也不一定。有人睡觉后也安静不了,梦一个接着一个,头脑中还是翻江倒海地想问题,无法进入寂静的状态。睡觉不一定有效,但是躺下,放松自己的身体,将肢体中的疲劳记忆释放出来,应该是能够帮助入静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脑海翻腾,是肢体的某个紧张记忆在作怪,已经有人在这方面做过科学研究了。一个在电脑面前坐了很久的人,颈椎会记下那种长期绷紧着的感觉,这种感觉会直接让你的大脑得不到休息。
我个人的经验是,要进入这种寂静状态,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放松的姿势,反复祈祷,尤其是重复地诵读祷文。简单的祷文会让人进入一种与目前世俗世界相隔离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就是平时说的“屏蔽”状态——大脑休息了,用心去感受。有时祈祷时头脑中想的事情太多,常常放不下,心猿意马,六神无主,这就没有进入祈祷的状态,也常常因为不能进入祈祷的状态而沮丧,而越沮丧就越进入不了那种寂静的状态。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身体太疲惫了,重复地朗读祈祷文,慢慢进入了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这种情况也是不好的,也不是真正寂静的状态。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诵读祈祷文的过程是在与上苍通电话,诵读是拨号。然后的静默最关键,这才是与上苍真正的通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验,只有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地进入安静,才能体会到这种状态的绝妙。这种状态意味着什么呢?梁实秋先生体会到了,他用很简单的话语写出了这种体会,几十年来打动着多少人的心灵:“寂寞不是去深山里寻找,在闹市里也可以找得到”,“跳出城市的桎梏与古人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