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把这些10倍于神经细胞的胶质细胞只看成是,起到营养作用,起到平衡五元液作用,仅仅是神经细胞的辅助帮手。现在知道,胶质细胞是发达思维不可或缺的部分。胶质细胞与胶质细胞之间,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也组成了巨大的网络体。这个网络体的控制信号主要是钙离子浓度信号。我们知道,控制细胞的基本信号是Ca2+浓度信号,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信号转瞬即逝。然而,当使细胞持续兴奋时,这种钙离子信号就以“钙振荡”或“钙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这正是胶质细胞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例如,当我们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当注意力集中时,当激发起感情时……钙离子振荡在胶质细胞群中广泛传播,这会对神经细胞或突触有激活作用,对电信号有放大作用。于是会形成长期记忆。因此,生活中那些认真的事情,激动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忆长久的事情,无不是胶质细胞的贡献。要知道,没有这些长期记忆,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发达起来。所以说,智者大脑的胶质细胞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胶质细胞和钙离子振荡在思维中的作用。
图素之间整合:这样看,我们大脑中流入的是大量对应图形的图素脉冲信号,即脉冲网络元,即思维元素。这些思维元素要在大脑中进行整合,各种图形间,前后事物间,各种感觉器官的信号间,会上下纵横相联接。整合的规律是“金字塔化”。由若干思维元素组成小金字塔,再由小金字塔组成中金字塔,再由中金字塔组成大金字塔,各金字塔之间互相包容并连接……层层组合,层层上升。金字塔越多,包容的越复杂,层次越高,大金字塔下面所辖金字塔就越丰富……思维就越有条理性,越概括,智慧就越高。只要使金字塔尖上的图素兴奋,就会联想起金字塔下所包含的丰富的图素。低层位占据金字塔尖地位的多是生活中的生动图素。高层位占据金字塔尖地位的都是语音信号图素。再高层位占据金字塔尖地位的都是文字符号,最顶层位置上统领着塔尖的是定律或数学公式等等高度概括性图素。
虎口余生的一次经历,我们能清晰记忆当时惊心动魄的情景,以至终身不忘。日后再看到丛林深处有虎斑图形一闪,这一生动图素所统辖的金字塔,会再现老虎撕裂同伴,鲜血淋漓的场面。你会迅速做出反应。这种记忆、思维、判断、行动的能力是获取知识,汲取经验,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当同伴在远处大喊“虎”时,虎的语音信号在你大脑中统领着的全部金字塔立即引起我们对虎相关的丰富信息图素的回忆,你会迅速做出反应。当同伴在远处高举写有虎字的牌子时,虎字字型图素所包含的金字塔内容会引起你的思维活动。当我们的思维经过整合训练(学习)之后,给你写出一个成语“虎口跋牙”,这个成语统领下的金字塔肯定包括:“虎口”一词金字塔、“跋牙”一词金字塔、“虎”字金字塔、“口”字金字塔、“跋”字金字塔、“牙”字金字塔。因此,你可以把记忆的相关图素详细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深刻理解用此比喻极其危险的事情。
思维发展流程:生命经过近40亿年的演化,出现了高级思维活动,让我们梳理一下,并列出其发展流程。
第一阶段,利用细胞膜在五元液中产生电位电流的规律,物理信号刺激细胞膜某一点时,电位的变化可在细胞膜上扩散,逐渐进化出传导电脉冲的神经细胞。
第二阶段,光处理器的形成:①进化出对光线的感受器;②朝着感知移动光线图像发展;③眼器官的出现;④把图像分割成图形元素;⑤把图素变换成电脉冲信号流;⑥图素在大脑中形成电脉冲网络体。
第三阶段,大脑如何利用图素:①大脑为了容纳和处理图素的电脉冲网络-脉冲网络元,形成了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体;②大脑神经网络体里储存了大量的脉冲网络元;③脉冲网络元被综合为金字塔形态,处于塔尖的都是重要的图素,即重要的脉冲网络元;④在大脑中形成“注意中心”;⑤随后又在大脑中形成“意识中心”;⑥在感觉“自我”的参与下形成强烈的“意识中心”。
第四阶段,用声音信号提高整合程度:①声音信号网络分别占据重要脉冲网络元;②由于声音类型的限制(声音类型少)限制了对脉冲网络元的进一步整合,因此,出现了多音节的脉冲网络元;③从单音节逐渐发展为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句子→成为高度整合的脉冲网络元而占据金字塔塔尖。
第五阶段,用文字符号提高整合程度:用声音信号提高整合程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整合程度的提高是一代人凭着经验和学习塑造的大脑发育。这一代人消失后,大脑网络体随之消失,高度整合能力也随之消失。这种仅靠口语的有限传承,难以记载。因此,逐渐出现了文字。文字的本质是用图形元素代替声音信号,把高级整合程度用文字图形元素代替,便于记载下来,留给后代,有利传承。这种方式也有局限性,每一代人要通过亲身经验、学习这些文字内容,才能承接传承下来的整合能力。
通过上述流程可以看出,①思维起源于对光的感知,没有光就不会有人类的智慧。②思维的出现还要经过很多复杂的阶段,当然是生命体长期适应生命境变化的结果。思维元素金字塔式整合,注意、意识、自我等中心的出现都是思维发达的必经之路。③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语音的发展密切相关,由此推断:人类进化中语音的起源和进化肯定经历过漫长的岁月。④可以看出,文字仅仅是代表语音的一种图形符号,所以文字的本质就是图形元素,是代替高度发达语音的图形符号。这样看,文字符号仅仅是属于语音符号中的一部分,仅仅是语音符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补充。
人类的出现经历了几百万年,文字出现才五千年,人类文明好像是突然爆发出来的,我们长期对这一现象迷惑不解。通过对思维发展的分析,看语音在其中起的关键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思维是依靠语音发达而发达的,而语音的完善要经历漫长过程才能成熟起来。蕴蓄已久的能力,当用文字符号辅助声音符号时,看似锦上添花的很小一步,却使语音思维能力产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文明一下子就喷发出来了。虽然化石和古存物都无法明显告诉我们这个过程,但通过思维规律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来的。人类祖先的大脑为什么会变得发达起来?这是不难解释的谜。集体生存有很多特点:为抵御天敌和获取食物资源,不得不组成大规模的群体。社会化就要找到自己的等级位置,建立同盟关系,瓦解对方,与对手竞争,扞卫领地,并肩作战。这样需要互相交流。手势、姿势、表情适合近距离交流,呼喊适合远距离交流。由于社会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上述交流方式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长期呼喊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声音的变换。今天看,人的手势表情是最丰富的;呼喊音调的变化(唱歌)是最丰富的;更奇特之处在于控制气流的能力。声带产生的振动空气经过口腔流出,这股气流在“舌、齿、唇”的密切配合下,使其产生异常丰富的声音变化。人类这种浑厚而富于变化的声调,这种演讲说话的能力,在所有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功夫决不是短期内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再看看十分聪明的海豚,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来的智力。当你知道他们之间交流时,有自己的声音语言,能发出一千多种哨音信号,他们的聪明就不奇怪了。鲸鱼也能发出啪啪、哼哼、吱吱、呼噜等声音,已经录下不同鲸鱼群发出的660种声音。再看看人类近亲黑猩猩,他们的DNA序列与我们相差甚微,在表情和行为上与我们十分相似,他们也有自我意识,黑猩猩与我们的真正差别在于说话的屏障,他们没有说话的能力。本应更聪明的猩猩们,因为声音信号欠发达,智力发展变得很迟缓。总的看,智力的发达程度与声音的发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人类具有独一无二的语言能力与具有独一无二的思维能力,两者相关决不是偶然现象。
读者: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好理解,若说发音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教授:你可以把发音能力理解成说的能力。通常理解语言是指说的能力与文字能力,其实,说话与文字原本是两件事。人类经历几百万年才具有现在的说话水平,可是,达到现在的文字水平只用了几千年。这样看,你就知道说话与思维的关联远远大于文字与思维的关联。
读者:发音说话这么重要啊!
教授:发音和说话这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发音:各种传统乐器有声音源、共鸣器和辐射腔三大件,能发出悠扬的乐声。人的喉部声带是声音源,呼吸道是共鸣器,嘴巴是辐射腔,也有三大件,这套发音系统能呼喊出动听悦耳的歌声,可以和所有普通乐器媲美。人的这个生物乐器,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能跨越多个八度音,这是精确调节的结果。可以想象,这样高超自如的发声器官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调控系统,这个系统必然是在长期交流呼喊中逐渐形成的。因为,动物器官每种功能都是适应生命境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二层是说话:从猿到人,表现在思维差别上,思维差别体现在说话上。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只留下石头和骨头难寻证据。但是可以通过与近亲动物比较来推断思维发达过程。很多动物能通过肢体动作和呼喊来表达意思,但是进化程度不同。野生长尾猴能用几种不同呼唤声表达意思。野生黑猩猩能用几十种呼唤声表达意思。大声吼叫“哇”,表示反抗或生气;柔和咳嗽声,表示一种威胁;“呜啦”加上表情,表示这个古怪的东西;柔和的“呼”,表示这是什么?人类也能发出30~40个音素。几乎都失去了远古的实在意义,只有组合起来形成“词”才表达意思。随后逐渐复杂,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短句子,长句子,长时间说话……人类说话所表达的意思要比近亲动物复杂的多。
通过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得到负责处理身体信息的大脑区域图,你会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大得不合比例的区域负责处理来自嘴巴的信号。这也证明说话与大脑发达的关系。因此,研究发音和说话,就可以推断从猿到人思维发达的进化过程。
读者:有人说语言起源于数万年前,对此您是怎么看?
教授:生命境决定生命体这是大原则。狩猎-采集的社会化生存方式要求人们交流信息。用表情,用肢体动作,用手势,再发展为复杂的发音,这是随交流信息量加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发展过程。表情、肢体、手势、发音的最原始状态要比身体直立早的多,语言起源仅用数万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信息交流过程就是语言发展过程,就是声音发展过程,就是思想交流、思考问题过程,因此也是思维发达的过程,这过程比人们想象的要长。
读者:学习语言,为什么从幼年期最容易学?
教授:人类发达的大脑有两大系统,神经细胞系统和胶质细胞系统,这两大系统发育成熟大约需要25年时间。发育过程实质就是在现实环境中重复历史的必要进化过程。大脑是靠说话进化的,大脑的发育在说话环境中成熟。幼年学习语言就是大脑的自然发育过程,因此没有人会感觉困难,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等到两大系统发育成熟后,虽然还能学习新语言,但要吃力的多。幼年学语言很大程度是自然过程,成年学语言很大程度是努力过程。一个人学文化成为科学家要经过艰苦努力,这是锻炼过程。一个人没文化从孩童掌握流利的说话技巧是顺应着生理发育,这是自然过程。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是平等的,都遵循发育过程和锻炼过程这一规律。从小养成正确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对健康人生有重大意义。对改造人类有特殊意义。
读者:我想问一下,人为什么都喜欢音乐和唱歌呢?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