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傻帽正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迷信赖科学,客观上助长了赖科学。对科学头衔,对带科学味的词一听就迷,基因的科学味最浓不用说了,什么因子、临床、原发、并发等等等等多着呢。科学特别喜欢用因子这个词,常常代表“不知道”,可普通人听到因子就觉得科学。如,为什么是生命?因为有生命因子;为什么遗传?有遗传因子;为什么得病?有致病因子;什么在起作用?细胞因子。又如:临床研究、临床观察、临床治疗、临床康复;这个病原发,那个病原发,这个病并发,那个病并发……你看!我们都深信不疑。一旦明白过来,那是赖科学在忽悠时,我们才会恍然大悟。赖科学傻帽,我们凭什么也跟着去傻?我们已经傻了,还想让子孙万代一直傻下去吗?我不相信人类永远共识傻帽科学,我也不相信傻会带来人的尊严!
大家应当学会辨别好科学与赖科学!
冒充的苹果是假苹果,吃后拉肚子的苹果是坏苹果,把苹果中那些质量差的叫做劣等苹果或者“赖苹果”,这样说容易理解。对于科学来说也一样,冒充的科学是假科学,通常称伪科学,对人类有害的科学是坏科学,把那些质量差的科学称做劣质科学或者“赖科学”。这并不奇怪,科学是人脑思维生产线上的产品,思维方式不同产品就不同,产品不同就能比较它们的优劣好赖。
我们不否认科学好的那方面。科学给了我们今天的一切,眼前的幸福生活,今后的美好希望。科学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世界中。在我们眼里,科学是神圣的、庄严的、不可亵渎的。我们认为,科学无所不能,既便现在做不到,将来也一定能做到。我们把科学看成是巨大的力量,不仅可以改造自然,称霸世界,还可以征服宇宙。因此,科学是让我们起敬的真理与力量的化身。
然而,被我们敬仰的科学从来就存在质量问题。只因为我们太过迷信,逆来顺受,疏于考察,忽视了科学质量对生活的影响。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赖科学影响越来越严重,已经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不识赖科学的真面目,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种失误。
什么是科学呢?简要地说,人通过比较认知的周围客观世界得到有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现代科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人用什么方法可以保证知识体系的正确呢?获取知识的方法离不开逻辑、数学和实验。逻辑保证知识的条理性,数学保证知识的精确性,实验保证知识的可靠性。我们认为这样得到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了,不错,这样得到的知识算是科学,但是,不能保证一定是好科学,这一过程还缺少必要条件。
事物是相对的,通过比较才能认知,科学研究都有参照物。选取好参照物得出好科学,选取赖参照物得出赖科学,由于参照物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所以科学就分出了好科学与赖科学。我们怎样选取参照物呢?人类自觉与不自觉地常把“自我”摆到中心,这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习惯。以人为中心不是最合理的参照物,往往有失客观性,带有主观性。这个习惯困扰着整个人类,也困扰着人类的科学体系。尽管这个习惯曾经给人类以沉痛的教训,但由于这种习惯的顽固性,至今也没有得到透彻的醒悟。
赖科学有三个大特点。第一个,以人类为中心,把自己当作参照物来建立科学体系(如生物学);第二个,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在不能真正认识事物规律的情况下,常常用表面现象来代替,因此经常出现特征性的定义,或用特征来描述(如对生命的定义和遗传的定义);第三个,赖科学理论体系一般都繁索而复杂,解决问题的效率低下(生命科学各学科理论都很复杂)。依据这三个特点基本上可以辨别哪些属于赖科学。
我们的时代是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对科学肃然起敬的时代;好科学、伪科学、坏科学及赖科学同时存在,是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毫不夸张地说,赖科学发展之快范围之广危害之重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着特征。我们对赖科学概念很陌生,不把它辨别清楚对社会就蕴藏着危害。应当看到,赖科学几乎充斥着生命科学和西方医学,我们让赖科学引领着生物学世纪,我们让赖科学引领着健康事业,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跨世纪的生命科学是地地道道的赖科学,正在被我们捧为人类的希望。当今时代,生命科学思维已经深深钻进了“自我”和“信息”的怪圈,不知不觉陷进了荒谬的生物数字化时代。
生命与非生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在非生命中适用的结构问题和信息数字化问题,不能生搬硬套到生命科学中来。然而,我们的社会正把有希望的下一代引导到谬误的道路上去。存在这样普遍的认识:“生物中心法则使人们确信决定生命结构和过程的是基因,基因的活动决定生物体的活动和演变。DNA序列、蛋白质结构、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述。生物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使生命科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材第211页)哈哈,十足的错误,可我们还不清楚,这正是傻帽式的赖科学在忽悠人类的希望和未来,使我们的子孙深陷危险之中。
生命是什么?为什么会“活”起来?要理解生命的本质取决于“生命境”!在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前一味地数字化,必然会深陷数字海洋中。我们的思维对数字有偏爱,把图像和文字运用电信号数字化传输大大方便了信息交流,这本来是科学的进步。然而,化学规律与物理规律不同,生命信息与非生命信息本质不同,此信息非彼信息,生搬数字信息科技成果往生命科学中生搬硬套,误人子弟。把生物大分子的序列看成是数字、信息、密码、基因、天书、基因库……好啦!一家伙闯进数字化时代啦,好像用数字化就可以研究生命了,真真异想天开啊!这显然是看走了眼,这只是赖科学的一厢情愿。老天爷决不会把什么“基因组密码天书”藏在一个小盒子里,让科学家们一边敲击键盘,一边破解生命秘密,或者从中敲击出患病和治病的诀窍。浩如烟海的数据和资料,很多都是垃圾,因为我们从未清扫过,重复整理这些垃圾资料工作在计算机面前正吞噬着人类精英们的短暂智慧和青春,这是人类社会爆发出的一种悲哀!不用怀疑,请看“循证医学”就是以科学名义鼓励医生们去处理垃圾文献的样板。可以肯定地说,用结构和数字化观点来研究生命和疾病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再有,现代西方医学是更赖的赖科学,很多人对此有察觉,但理不出头绪。都觉得临床医学是科学,可你看不透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制造临床疾病的科学。这种医学存在诸多问题,但谁都无可奈何,盲目追随美国医学科学往错误道路上跑。人体是细胞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依重解剖学方法,以结构观点看人体,这决算不上是高明的视角。因此导致,生命、人体、细胞、生理、病理、健康、疾病、诊断、治疗、药物等等重要概念都处在误区中,危害性绝非一般。应当明确,凡疾病都有确定的单机制病因,人体疾病是一个过程,消除病因终断过程,越提前诊治越有利(低智商的人都能理解)。决不能等到严重后躺在病床上再治疗。西方医学的临床概念就是制造临床病的理论,掩盖全身病的事实,突出局部病灶,不惜牺牲患者利益,为医学自身服务。如不改变西方医学这种错误状态,减少患者局面,终止世界性医疗危机局面,将永远不会实现。
西方医学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个是,本身就是十分糟糕的赖科学(以人体为中心);第二个是,始终有一股顽固的权威势力,控制着医学发展方向,使现代西方医学沦为最赖的赖科学。
西方医学靠宣传灌输了这样一套思想:疾病是向我们身体袭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被“临床诊断”出来的病魔(要经常体检),抵挡病魔侵犯的是高科技的西医西药(靠医院靠吃药),多花钱就能亨受高质量的保护(去大医院买进口药),每个人都渴望置于“医疗保护伞”之下。这是用科学外衣把所有人忽悠成傻瓜的宣传。
赖科学能给人以假象,看起来科学,听起来科学,感觉起来科学。看看西方医学,用各种先进仪器检察疾病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采用介入疗法、激光疗法、微创疗法、搭桥疗法、移植疗法、干细胞疗法等等,都很科学吧?现在正努力发展这样的前景:在你衣服里面安上各种无线传感器,把你的血压、心率、血糖、汗液等通过手机进入个人网络,再与医院医生发生联系,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及时取得治疗。听起来很科学吧?难道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科学?真会傻到追求这样的科学“享福”?不过,当人有钱的时候,脑袋发热,移植他人器官觉得是“科学享受”。
换换脑筋吧!生来我们绝大多数人具有健康,懂得消除病因,懂得保持健康,很多疾病就不会随生理过程在体内产生,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可以保持健康状态。在健康面前,刚才所描绘的医学科学将变成科学垃圾。好医学帮助你消除病因,阻止大病来临,维护自然健康状态;赖医学用似是而非的歪理论把萌芽小病延误成临床大病,让你身体内出现病灶,再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手段对付病灶,鼓励你使用科学垃圾,争取“康复”。
问题十分清楚,制造病灶是临床医学一绝,随后用上物理性的高科技手段,让你亲身感受到治疗上的的关怀。应当明白,再温馨的临床呵护也抵不上助人健康无病的真诚!
赖科学给人类带来诸多害处,无论从时间上、精力上、财富上、生命上、规模上,从哪个方面来看,其危害的严重程度都难以估量。不能再傻傻地沉默了,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赖科学,带头鞭挞主观思维生产线上所生产的赖科学。我们要尽快聪明起来,别傻乎乎跟着赖科学共识或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