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籍办团之始,若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杨岳斌、彭玉麟,或聘自诸生,或拔自陇亩,或招自营伍,
均以至诚相与,俾获各尽所长,内而幕僚,外而台局,均极一时之选。其馀部下将士,或立功既久而浸至大显,或以血战成名,监敌死绥者,尤未易以悉数。最后遣刘松山一军入关,经曾国藩拔之列将之中,谓可独当一面,卒能扬威秦陇,功勋卓然。
曾国藩又谓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历练而成,故其取人,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材录用。将吏来谒,无不立时接见,殷勤训诲。或有难办之事,难言之隐,
鲜不博访周知,代为筹划。别后則驰书告诫,有师弟督课之风,
有父兄期望之意。非常之士与自好之徒,皆乐为之用。虽桀骜贪作若李世贤、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給以函牍殷勤讽勉,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痛改前非,不肯遽尔弃绝。此又其怜才之盛意与造就之微权,相因而出者也。
除夹叙夹论而外,薛氏在篇末对曾国藩给以总评:
窃套综叙曾国藩之为人:其临事谨慎,劝应蝇墨,而成敗利钝,有所不计,似汉臣诸葛亮,然遭遇盛时,建树宏阔,則又过之;其发谋决策,应物度务,下笔千言,穷尽事理,似唐臣陆贽,然涉历诸艰,亲尝甘苦,則又过之;其无学不窥,默究精要,而践屣笃实,始终一诚,似宋臣司马光,然百战勛劳,饱阅世变,則又过之。
其所言,虽不无溢美之辞,然而面面俱到,条理井然,远非上述四位督抚奏疏所可及。所说曾国藩所以转移风气,宏济艰难,是因“克己”,虽或有重视个人本位之处,亦自有其价值。
薛氏在上一疏内,对曾国藩治军、治政、持躬、处世诸大端,均曾述及;独于曾国藩的文学,未曾论列。薛氏对曾国藩文学,所作《寄龛文存序》曾说:
桐城派……流衍益广,不能无窳弱之病。曾文正公出而振之。文正一代伟人,以理学经济发为文章,其阅历亲切,迥出诸先生上。早尝师义法于桐城,得其峻沽之诣。平时论文,必导源六经两汉……故其为文,气清体阔,不名一家,足与方姚诸公并峙;其尤哓然者,几欲跨越前辈。
其所评论,人情人理。
(四)刘蓉评曾国藩
曾国藩逝世不久,其友人刘蓉亦相继沦谢;刘蓉曾为曾国藩作墓志铭之铭文,对于曾国藩生平亦有所叙论:
国有治乱,任贤者昌,惟圣御世,与时弛张。道光末造,亢极而僅。吏惰民偷,卒嬉于伍,妷徒乘之,揭竿起舞。天祚圣清,
驾生元辅,重莫八荒,为国肱股。始公通籍,翱翔掖垣。显皇初政,抗疏陈言,謇谣之风,帝心所简。起公衰麻,戎符往绾。时寇方张,百城溃乱。羹沸于鼎,当者康烂。公倡义旅,豪杰景从。虎飞龙啸,吐气如虹。锐师东讨,靡坚不攻。大江南北,扼塞四通。利飩无常,或伤众毁;孤忠吁天,义泣神鬼。抑或左次,敛兵祁门;豺狐夜嗥,星日尽昏。百忧所丛,不震不悚;一柱屹然,华岳之重。卒夷大难,奋绩鹰扬,殪渠扫穴,寸碟袅狼。以义擎天,浴日于海。荡涤垢污,河山无改。帝劳相臣,建侯剖符,俾善畿辅,再镇三关。民讴于野,弦歌栽途。公心廓然,与物无竞。敛聚群谋,虚己以听。虑周六合,不耀其明,渊衷自惕,妇竖归诚。群彦煃煌,洪织高下》大匠陶熔,归诸一冶。何材不植?何功不庸?片长思奋,大受以隆。公不自贤,厥心愈下,被宠若惊,闻过則谢退偃一室,仰思古人,尚友千栽,适契以神。发为文字,怪伟纵横,雷霆砰击,金石锵鸣。蹴踏莨家,孤怀自赏,跨宋轶唐,近古无两!(曾文正公全集)
此文对于曾国藩的军功政绩,德行文艺,均有论及。
(五)郭嵩焘评曾国藩
刘蓉作铭后,墓志尚缺,郭嵩焘乃承刘蓉之意而叙之。郭嵩焘,亦是曾国藩的挚友也。其言说:
咸丰初,寇发广西一W之地,所至麋烂,盗掳金陵十四年,
尽蹂江浙两省地,披而有之。公以侍郎奉母丧归,起乡里讨贼。
奋其口占哗之儒,钮相之民,烫长江万里,蹙賊踣之,天下复睹又安,民用苏息。
已而合肥李公平捻逆于鬲津,湘阴左公殄回乱于关陇,皆用公荐看摧,席其遣规,遂葳成功于时,江以南扰乱尤深。公再督两江,嘘枯翦藏,煦濡群萌,孤嫠有养,儒宿有归,渐摩滓涵,纳之太和。故公功在天下,而江南之于公若引之以为己私。
公始为輪林,穷极程朱性道之蕴,博考名物,熟精礼典,以为圣人经世宰物,纲维万事,无他,礼而已矣。浇风可使之醇,敝俗可使之兴,而其精微具存于古圣贤之文章。故其为学,因文以证道。常言栽道者,身也;而致远者文。天地民物之大,典幸制度之繁,惟文能达而传之。俛焉日有萆萆,以求信于心而当于古。其平居抗心希古,以美教化育人才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一见能辨其才之高下与其人贤否。
满洲塔齐布公,新宁江公忠源衡阳彭公玉麟,善化杨公岳斌,或从末卉及诸生奖拔为名臣。其于左公宗裳趣尚不同,而奇左公智术,以公义相取。左公亦以显名天下。片长薄技,受公一顾,争自琢磨砥赉,敦尚名节,在军必立事功,在官为循吏,曰:“吾不忍负曾国藩。”而公敛退虚抑,勤求己过,日夜忧危,如不克胜。自初仕及S天下重任,始终一节,未尝有所宽假。及其临大敌,定大难,从容审顾,徐厝之安,一无疑惧此,公道德舫名被于天下,被之万世,而其意量之闳深,莫得而罄其用而窥其藏也。
又说:
公器量恢闳,望而知其伟人。生平趣舍是非,求信请心,不与人为去就。而精鉴微识,一言一事,研核无遣。尤务规其大而见其远。始出治军讨我,以东南大势在江险,不宜尽弛与賊,力请以水师自效。及为钦差大臣,建三路进攻以规江浙两省之议;讨捻逆河南,建合四省之力,蹙賊一隅之议。皆策之始受事之曰,其后成功,一如公言。在军,戈铤楼旙,短长尺度,躬自省责,无或苟者荣辱得失,无关其心;而未尝一念不周乎天下,一事不尽乎民1!传曰:“为仁由己,”公无愧焉。(见曾文正公全集)
郭嵩焘所言,大抵为曾国藩的武功文事,德量器识,与刘蓉所作的铭辞,颇有相得益彰之处。而归结于“为仁由己”一语。
曾国藩一生最得力于一“诚”字及一“明”字。其诚,故能得人之心;其明,故揸知人之鉴。曾国藩以知人名,始于慧眼识江忠源;此事郭嵩焘亲历,故其所言,尤为亲切。郭嵩焘作《赠总督安徽巡抚江忠源公行状》其中说:
初公以举人留京师,因友人郭嵩焘见侍郎曾国藩,语京师琐屑事。移时去,曾国藩目送之,固顾篙焘诧曰:“生平未见如此人!”既而曰:“此人必立名天下,然当以节烈死。”是时天下固承平也。曾国藩名能知人,与公相契神明之表,有不可测者。
(养知书屋文集)
曾国藩能得人之心,唯在推诚相与,这在郭嵩焘所作《赠总督湖北巡抚胡文忠行状》中可以知之其中说:
公自为湖北巡抚,念国家多难而身负重任,刻自砥砺,益务绳检其身,较其寸尺毫厘,而待人一秉大公,推诚相与,无粉饰周旋。尝谓人曰:“吾于当世贤者,可谓倾心以事矣,而人终乐从曾国藩,其至诚出于天性,感人深故也。”(养知书屋文集)
(六)左宗棠评曾国藩
刘蓉、郭嵩焘均为曾国藩至人好友;左宗棠虽亦为曾国藩之友,唯趣尚颇不一致,意见间有分歧。吴汝纶所作《左文襄公神道碑中》说:
公性刚行峻,不为曲谨小让。始未出时,与曾国藩、胡公交,气陵二公,出其上,二公皆绝重公。公每语人曰:“曾胡知我不尽。”三人者相与会语,公辄題目二公,亦撰语自赞,务压二公,用相嘲谑又尝言:“当今善幸奏者,我第一”余二人,谓二公也。公与曾国藩内相倾服,至趣舍时合时否既出治军,交欢无间矣。及金陵平,又以事是非不合。(桐城吴先生文集)
但当曾国藩逝世时,左宗棠对曾国藩甚为推许。如在安定大营寄其子孝威书中说:
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已致赙百金,挽联云:“知人之时,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盖亦道实语。
见何小宋代恳恩恤一疏,于侯心事,颇道得着。阐发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