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四年,苏轼36岁,四月,朝廷命他通判杭州,七月,苏轼出京。因弟弟苏辙在陈州任州学教授,于是先去陈州会见弟弟。
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的兄弟俩人在陈州相见了,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失落?是痛苦?是惋惜?是庆幸?无法说清!是呵,士大夫的命运,总是操纵在执政的几个人手中,顶头上司的贤愚好恶,往往使下属无法掌握自己的前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悲惨境遇时常出现。苏轼兄弟二人常去湖中划船或去野外散心,以复原自己受伤的心灵,也共同探讨一些时局和政治问题。苏辙劝哥哥以后说话注意一点,别在外人面前把想法和盘托出。苏轼回答说:“我心中有不平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苏辙全家住在低矮的屋子里,因孩子多,生活很艰苦。苏轼因之写了《戏子由》一诗: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每当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沐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针对苏辙的长大身材及低屋,以戏谑笔法为“书生事业”鸣不平。
苏轼在徐州住了70多天。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慕名前来拜访的青年人张来。苏轼看过张来的文章后,很赞赏他的才气,俩人谈论得很投机。张来后来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
九月,苏轼兄弟同去颖州渴欧阳修。颖州与陈州是近邻,此时欧阳修已从蔡州任上退休,回到了颖州,在简陋的居室过着自在的生活。欧阳修与苏轼兄弟相见之时,谈笑甚欢,设酒相待,互相举杯敬酒,周围都是堆放着的图书史册。他们之间辩论不休,欧阳修精神振奋,又像回到了十年前他们初次见面时的样子。
苏轼从颖州回来,从陈州赴杭州任,经过扬州时与刘贡甫、孙巨源、刘萃老相聚了一段时间。扬州的寺院名气大,苏轼就在朋友的陪伴下游寺院,当走进一座寺院时,忽发现墙壁的显眼处题诗数首,那笔迹及诗的风格很像是自己写的,他初见时也以为是自己所题,仔细一想,自己并没有到过此处。苏轼吃了一惊,难道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他向周围的人打听,众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里就非常纳闷。此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熙宁四年十一月,苏轼到了杭州任上。杭州通判与他“初从政”时的凤翔签判都是正八品的微官,负责州郡的司法监督及充当太守助理。不同处是居住的地方“画堂五丈容族旎”,比起凤翔签判府大柳树下的板阁木屋来,可要宽敞得多了。
苏轼刚到杭州,就接手审理大批盐民贩私盐的案子。这时推行榷盐法,禁止私人买卖食盐,而靠海边的杭州盛产食盐,百姓们为了挣些小钱以糊口,犯禁偷偷摸摸生产食盐去卖,每年被官府抓起来的买卖私盐的犯人很多,可达一万六七千人。苏轼对官府欺压无辜平民一直深恶痛绝,他同情犯了法的百姓,但又作为官吏不得不执法,每当审理此类案子时,心情很痛苦,以至于“每执笔断犯盐者,未尝不流涕也”。他厌恶这种审问平民的差使,在《和蔡准郎中游西湖三首》中说:“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充分道出了他干着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时矛盾的心情。
这年除夕夜,苏轼在杭州衙署大厅值夜,他想起牢狱里关满了的买卖私盐的囚犯,心里一阵凄然,真希望他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又联想到自己为了当官挣朝廷的傣禄也不能回家过团圆年,这一点不是与囚犯一样吗?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于是题一诗于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根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阂然愧前修(前代贤人)。
苏轼在这里把“系中囚”与自己都看作是“为食谋”,自己不能放他们回家过年是愧对前代贤人的,为百姓着想的心情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他给苏辙的一首诗中,说出了对这种生活的感受:“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墓。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苏轼到杭州的头一年先早后涝,其结果是第二年饥懂成灾。他到常州、润州等地去贩济灾民,一路上看到灾民面呈菜色,逃荒要饭者络绎不绝,心情哀伤不已,写诗道:“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熙宁五年杭州科考,苏轼为监试,写有《呈试官诗》等三首诗。八月七日榜出,他在《送杭州进士诗序》中说:“熙宁五年,钱塘之士,贡与礼部者九人。十月乙酉,宴于中和堂,作是诗以勉之。”足见他十分关心选拔地方上人才。
熙宁七年,杭州既遭早灾又遭蝗灾。蝗灾十分严重,那蝗虫自西北飞来,飞蝗声与海涛声分不清了,蝗虫群在天上把日月的光都遮住了,把地上的草木都覆盖了,如落在地上,顷刻间把禾苗吃个精光。苏轼奉命到处奔波督促捕蝗,对百姓受灾后的悲伤痛苦心情很是同情,深感“回首人间忧患多”(《捕蝗至浮云岭有怀子由》)。
苏轼与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相处得很好,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陈述古是熙宁五年来杭州的,来后就访问民情,了解到杭州百姓饮水困难,就立既修复六井。第二年春六井修毕,苏轼作《钱塘六井记》以记其事,对陈太守大加颂扬,并提出“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的观点,以期引起为官者的注意。后来陈述古赴新任南都,在有美堂宴别,苏轼即席写词《虞美人》,以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禅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词的上闽写依依惜别意,下闽写景。全词情景交融,于景物描写中透出浓浓的情意。陈述古宴别僚佐后,登舟上路,苏轼追到临平山,在舟中作别后苏轼回到家里,思想着与陈述古的交往,睡不着觉,写词《南乡子》以“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首词文笔优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苏轼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妻子王润之对苏轼体贴人微,关爱程度比前妻王弗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在来杭州的第二年为苏轼生了第三子——苏过。苏轼在杭州任上最后一年,纳侍妾王朝云。王朝云是钱塘人,能歌善舞,善解人意,为苏轼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杭州三年,是苏轼创作丰收期。他在颖州渴欧阳修时,欧阳修希望他“文与道俱”,不要“见利思迁”,能替代自己完成诗文革新这个事业。不到一年后欧阳修逝世,苏轼在杭州哭祭了老师。为了不辜负恩师的期望,苏轼非常勤奋,坚持夜观书至三鼓,醉归醒后亦看一段书方眠。政务之暇寄情于山水之间,有感即发,写诗文甚多。
苏轼是个能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吏,他对杭州百姓的苦难深感同徽,但自己没法解决,只有力求在自己的职位上多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这种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正如他的“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这几句诗中所说的一样:政治上灰心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仕途又凶险莫测,但“悯农”的心却始终存在。他的许多诗反映了农民痛苦的生活,如《吴中田妇叹》就是这样: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耙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赦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牺。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中描绘了天灾及官府捐税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新法规定赋税要钱不要米,造成米贱钱荒而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对此种情形作者从诗中反映了出来。
苏轼是个有着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人,他这一时期的悯农诗涉及到了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弊端,如较有名的《山村五绝》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族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他用诗歌的形式托事以讽,想以此引起朝廷的注意,“庶几有补于国”。他广泛搜取生活中的题材,一些诗反映了当时生产发展情况。《无锡道中赋水车》就是他凭借博学与才华,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产图画:“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荤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三阵,刺水绿缄抽稻芽……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青推雷车。”他以一连串的巧妙生动比喻,借用了《搜神记》中的神仙故事,完成了这一难度极大的咏物篇章。苏轼的诗中也有人民的生动形象,如《於潜女》:
青裙编袂朴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屡。储沙鬓发丝穿抒,蓬杳障前走风雨。老澳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菩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余杭的风景园林及着名寺观很多,如金山、宝山、风水洞、甘露寺、灵隐寺、洞霄宫等,这些地方苏轼都去过了,留下了许多记游诗,《游金山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力作: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汾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揖,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自注:是夜所见如此。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此诗描写了落日、初月到二更时的江景变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苏轼最爱去的地方是西湖了,他在那里流连忘返,有时把公案也搬到西湖畔,既办公又欢饮,吟咏西湖的诗自然不会少,而且是细致人微地反映了西湖的美丽,体现了宋诗的特征。《夜泛西湖五绝》是咏月之作,苏轼细致人微地写景状物,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其一:“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其二:“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其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孤蒲声。”
其四:“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其五:“湖光非鬼亦非心,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根据诗意,可以推算出是写古农历六月初八日左右的星宿、月相、物候。苏轼先从月初升写起,状如半璧的月亮三更天悬于西南方,柔和的月光美极了。然而这种美景极短,一个时辰左右就垂落了。苍龙星仲夏夜半既没,而牛斗两颗星宿横于天空,黎明时长庚(启明)升起之东方,谓之芒角。月亮落于西天,四野漆黑一片,湖面茫茫一片,远处的寺庙亮起了灯光。风恬浪静,湖光甚美,天色渐渐由黑转微明,观看湖光的僧人影影绰绰回了寺,新的一天开始了。苏轼这样细致人微地咏月,是审美情趣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轼吟咏西湖的千古绝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日:“水光澈淞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抓住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像”两大特色,并把西湖与美女西施相比,比喻奇特贴切,使该诗成为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杰作。
另外,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中第一首也是咏西湖的佳作,该诗写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在西湖畔,是眺望湖景的最佳所在。这首诗生动地把西湖夏日暴雨的景色描绘出来,忽而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忽而风吹云散,水天一色,从另一个侧面把西湖的秀丽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杭州三年,不但使苏轼的诗作开始走上高峰,同时其词作也开始上了路。《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可能是较早的词作,但较成功的词作却是《少年游》了: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是熙宁七年因事去润州时所作,托为思妇怀念远人的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用双燕犹有月光爱怜,反衬出在风露之中的思妇,孤寂而无人怜惜。
苏轼在杭州时常思念远在陈州的弟弟苏辙,两人书信不断,相互鼓励和劝勉。
苏辙在熙宁三年二月去陈州当了州学教授后,住在低矮的小屋里,生活很艰苦,但他很热心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陈州太守为张方平,是苏辙的老前辈,很赏识苏辙的才华,所以他在陈州很顺心。
此时的苏辙虽有厌倦仕途、寄情书史甚至归隐的念头,但他对社径的一片赤诚之心跳动不已,对民间的疾苦甚为关怀和同情,所以来陈州时间不长,不顾以前的直言遭斥,写了《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把新法执行中的弊端上奏皇帝,以期引起朝廷注意而改弦更张。这篇文章通顺平易,不假雕饰,但一些关键语句又相当激烈直截,如“小人贪功,虑害不远,轻发深人,结怨西戎,攘夺尺寸无用之土,空竭内府累世之积”,“臣闻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勇而不可犯者,兵也;险而不可诲者,邻国也。”语言铿锵有力,增加了文章的气势。
熙宁六年四月,也就是其兄苏轼到杭州为通判的第三年,苏辙在陈州任职期满,又改齐州掌书记,主管文字工作。来齐州的第二年,写《齐州阂子祠堂记》,介绍阂子祠堂修建起因及建成后祭祀情况,议论阂子赛为何不肯为官的问题。孔子的弟子阂子赛死后葬于“历城之东五里”,有坟无庙,无法进行祭祀活动,当地人心中不安。太守李师中来此一年便“政修事治”,当齐州父老一块来找太守要求建祠,太守便大力支持,于是“堂成,具三献焉笾豆有列,滨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接下来展开议论:有人说孔子及许多弟子都在乱世之际出来为官,而阂子赛偏偏不肯,言外之意批评他没有社会责任感;反驳的人说闵子骞不肯出来当官,是条件尚不成熟,就像大海航行只有大船才能胜任,靠江河中的小舟是不行的。这篇“退而书之,遂刻于石”的文章虽500余字,但写得层次分明,手法变化多端,又大量运用对话,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古文。
苏辙在齐州的另一篇力作是《齐州泺源石桥记》,文章说的是齐州历城西门外石桥建成了,“桥之为役虽小”,两个月就建成了,但当地官员在资金困难条件下通力合作、多方设法、就地取材的精神“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这篇文章写得质朴务实,乍看其貌不扬,实则在选材、详略、布局上下了深功,尤其是布局别具一格。苏辙在齐州的时间并不长,写了数篇有影响的散文及一批诗歌,以致使清代济南名士王士祯赞叹道:“其于吾州亦不薄矣”(《香祖笔记》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