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半挣扎于你爱我、我爱他的苦痛,终归是不用体会身隔两界的婵娟。你看看那狸猫公主与雨千代,在无比绚美的歌舞之下,内心是怎样的肝肠寸断。此刻,你可否叹一声幸好幸好?
幸好我们都是凡人,幸好你爱的那个人还在尘世,幸好现在说爱他还听得见,幸好你们还有时间,幸好就算不爱也还可以继续悲喜。
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所以,在这部电影之后,请一定一定不要犹豫。如果你心里爱着谁,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把爱说出来。想想狸猫公主换一场爱情所需的生死代价,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克服?
基本上在看之前,完全是朝着一个设想中的革命戏去的-看片名所引起的一些联想,诸如革命、战争、游行、叛逆之类的。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居然是一个家庭片。
与常规意义的“革命”没有丝毫关系,两个半小时片长所讲述的仅仅是一个有关绝望的故事-对结婚7年的文艺夫妻的爱情绝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挽回,如何走向幻灭。
更准确地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绝望人生。她从23岁的激情萌动、才华横溢,到30岁的庸庸碌碌、毫无希望。这一路的经历,仿佛每个女人都曾如此走过。
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内心有点诗意、渴望精彩人生的女人-刚踏上社会时,心里有多少梦想和希望啊。总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独特的那一个,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只是一秒钟的规则。认为梦想永远在路上,只要不停追寻,总有触碰到的那一刹那。还认为爱情是飞蛾扑火般的纵情,彻底燃烧后的炽热,点燃梦想的原动力。总之,爱情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于是就相信了那个一见钟情的刹那,相信了所谓的死生契阔、执手携老。以至于《革命之路》:文艺女青年的绝望人生
导演:萨姆·门德斯
编剧:贾斯汀·海瑟/理查德·耶茨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迈克尔·珊农/芮安·辛普金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上映日期:2008-12-26
【影片档案】
甘愿地把自己交给一个男人,或者说,是交给一种生活。结果眼见着日复一日的坠落,坠落,从希望的云端一路下坠,直到跌进深不见底的无尽的绝望中。这绝望不是遇到什么具体的困境,好比说绝症、失业或破产之类的具体的倒霉事,而是一种对于生活无望的幻灭感。内心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模糊,自己却越来越无能为力,越来越没有动力。
那些激情也好,憧憬也罢,都在时间中消逝,如手中沙,耳边风,雁过无痕。最要命的是,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人生毫无破绽,简直堪称完美-住最好的社区,最好的房子,有儿有女,生活安稳。丈夫在一家大公司里做着尽管琐碎却也收入不菲的工作,一双儿女健康可爱,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可是即便如此,她却还是感觉汹涌而来的绝望感要将自己淹没。这毫无生机的、缺乏梦想的人生啊,简直一秒钟都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了。她知道丈夫并不热爱他的工作,他仅仅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她也知道这样的大房子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个负担,他们的经济还没有宽裕到如此地步,一切美好不过是个假象罢了。
那就再做一次最后的挣扎吧,像年轻时那样,她想到了离开。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房子、工作、生活方式-全家迁移,去那个传说中的梦想之城-巴黎。其实巴黎不过是个象征而已,代表了最初的激情,无悔的选择,青春的延续,梦想的人生。
巴黎并不在法国,它只存在于无尽的想象中。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意外。就在他们夫妇俩下决心搬去巴黎重新开始新生活后,丈夫死水一般的工作竟然出现了转机。又是升职,又是加薪,还被许下了一个前途无量的未来。那么,究竟还要不要改变呢?男人顿时动摇了决心:我们不过是要让生活更好一些,不是吗?我们去巴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人生更精彩些吗?做自己喜欢的事,赚更多钱,让孩子们过得更好。无非就是这些愿望。那么好,现在已经有了机会实现这一切,为什么还要去巴黎呢?
男人这么一想,就彻底投降了。不,是退缩了。巴黎毕竟太远,他已经过了为一个梦想奋不顾身的年纪。那么女人呢?女人遇到的状况是,突然怀孕了。她还清楚记得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到来时,她正计划着一次远行。结果为了孩子,他们不得不匆促结婚。然后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时,第二个孩子又来了。她又不得不放弃,转而变成一个全职家庭主妇。
这回,在她终于下决心走出家庭的牢笼,再次为了梦想中的人生而出发时,孩子又成了她人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加上男人的懦弱与妥协,她对这沉寂一般的生活终于彻底死了心。什么希望、梦想、激情,都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这无望的人生,有的只是规则、平庸和一成不变,唯有盲从才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这个文艺女青年选择了堕胎式自杀。她亲手扼杀了肚子里尚未出世的第三个孩子,也一并扼杀了自己对于生的最后一丝希望。
不得不提这次演出中最精彩的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他们从《泰坦尼克号》中走来,一起走上了这条《革命之路》。两人的演出是如此绝妙,尤其凯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当年那个有点儿婴儿肥的大花瓶。她把这个对生活一点点绝望的文艺女青年把握得恰到好处,演来一气呵成,令人印象深刻。而莱昂纳多则再次证明,他早已不是什么奶油小生,现在他是绝对的演技派。
片中年代感的处理,也颇为耐人寻味。设定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远离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年代-所谓的白领无非是一个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大街上尽是穿一样衣服,戴一种帽子,过一种人生的男男女女。生活的乏味与枯燥,如大海一般一望无际,叫人绝望。
不过我想,即便放在今天,这种因为梦想的幻灭所带来的绝望感依然存在。文艺青年们的诗意人生,在粗鄙且无聊的现实面前,还是会碎得一败涂地。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世界上任谁都不配说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你只是渺小卑微的60亿人中的一个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的快乐与绝望,仅仅只关乎你自己的感受。既然人生只有一次,要么快乐,要么不快乐。那我还是会选择尽量快乐地过。
与所有文艺女青年共勉!
《三月的狮子》,一部涉及伦理的日本片,非常简单的情节,可是拍得很好。就影片本身而言,真的是一部需要费点力气去看的电影。节奏缓慢,以至于看得疲惫。
再加上是这样的题材,一度令我没有耐心看下去。
影片的导演矢崎仁司看来是个受欧洲片影响颇深的人,他的镜头感觉很平稳,选取的角度也是柔和细腻的,总是让我想到欧洲片特有的舒缓氛围。
这部片子的整体风格像极了《东京日和》,琐碎的近乎极端的日常生活,白描似的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日常行为。人物极少,对白也不多,很多时候连配乐都没有。所以看这样的片子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的。不过一旦看完,就会长吁一口气然后对自己说“我看了一部好片子”。
影片的所有情节就是讲一个从小爱上哥哥的女孩,在哥哥偶然的失忆后告诉哥哥自己是他的爱人,并和他同居在一起。影片的结尾绝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小孩顺利诞生了……从一开始这就是一部讲究符号和影像的片子。导演故意让那个女孩子在初春的三《三月的狮子》:在结冰与开花间
导演:矢崎仁司/矢崎仁司
编剧:宫崎裕史/小野幸生/矢崎仁司
主演:赵方豪/由良宜子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上映日期:2004-07-04
【影片档案】
月穿极短的裙子,还一直背着一个冷箱,就是小时候马路上卖冰棍的人放冰棍的箱子。
她居然就当包一样背在身上,里面什么都放。看见她从冒着冷气的箱子里拿出一把梳子或者一双鞋子来,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这个奇怪的女孩实在不够美丽,她走在路上总是显得那么突兀,以至于让人感到了某种别样的压抑。她的种种异样和特别,正是她所追求的这场不寻常的爱的映射。从外表到内心,她都是一个异类。这个女孩的大胆和执着,令我汗颜,影片中弥漫的叫人郁闷和难受的气氛,很大程度就来自这个女孩对哥哥的无时无刻的爱。
在影片中,她对一个老婆婆说,想很快成为一个老人,并且问老婆婆,怎样才能相爱到老。老婆婆告诉她,要花时间去老的,否则会被神责备的。然后又告诉她,40年前就和老伴约好一起去死的,到时候如果有人要离开,另一个就喝下早就准备好的毒药。后来女孩把毒药偷了出来,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某种至死不渝,有一点儿不寒而栗。
他们的相爱总是那样的异类。相比女孩的执着,那个男子就显得沉稳和迟缓得多。
但是,他同样是爱着她的。开始的时候茫然,慢慢的,他感受到了自己对女孩子的感情,可以从他种种的行为中看出他的自知。他买了一条内裤送给女孩子,在大马路上,这个女孩居然当场就换。我脑子里在想: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爱吗-没有血缘和伦理的束缚,只是尽情地相爱?
他们同居的地方是一座快要被拆除的大楼,两旁的楼都已经在拆除中。轰隆隆的机器声里看不见明亮和干净的天空,每天都像是末日般沉沦着。或许这样的存在本身就带着赌徒似的疯狂。
女孩好像对温度没有感觉似的,三月的日本春寒料峭,她却离不开冰棍。也许对她来说,“冰”是对她内心火一样疯狂的爱的一种调节。
日子如此无声无息地过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纠结缠绕。在影片的最后,他们甚至有了某种心灵感应般的默契:当他在外面,手掌被钉刺破出血时,她在家里,手也被割破了;于是,男子像是猛然醒悟似的往家赶。一路的狂奔,伴着有如心脏跳动的背景声,一锤一锤地敲打着。真的很压抑,沉重的郁闷。看的人尚且如此,不晓得影片里经历着的人是怎样的感受。
其实那个男子最后是恢复了记忆的,可是他还是一样与他的妹妹在一起。什么都不管了,只要相爱就可以了,甚至孩子也可以要。一切都是好的,孩子是好的,他们也同样的“健康”、安好。于是,影片就在孩子的啼哭声中结束了。
有时候电影里的事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很遥远。那些怪异的、极端的情感,我们平常没有可能经历。但是在看电影的时候,还是会有所感觉,或者是你没有可能接受的,或者是你向往而又不能拥有的。总之,电影对我来说是一扇窗,在别人的故事里想自己的事。或许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是仍然会难受、感触、震惊、遗憾……种种的情绪体会飞翔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上,让我的心时常鲜活地跳动。所有的感觉都是如此清晰,以至于我常常迷恋看电影时的这些感受。难受和快乐都是我自己的。
回到这部电影上来,这部电影的名字也是同样的奇怪-“三月的狮子”。影片中有一句话:三月是在结冰与开花间,是刮风的季节。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或许在刮风的季节,狮子们有什么特别的行为吧。或许。
如果你看过这部片子,你一定会深深地记住它,那种怪异的、极端的爱恋。我想我没有办法接受这样子的爱,但是它真的弥漫在这部片子里,没有人会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