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是君主个人独裁与专断的世界,如果一个暴虐与昏庸的人当上皇帝,就会造成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甚至整个王朝的覆灭。历代王朝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长久,不得不寻找进谏与纳谏的手段,人们普遍把进谏与纳谏作为鉴别君主是否贤明的一个标志。太宗被称为“英主”,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能够虚心纳谏。贞观时期,太宗虚心纳谏,臣下则敢于直谏,贞观朝纳谏已蔚然成风,成为中国封建政治史上最光彩的一页。
太宗为了达到求谏的目的,采取了相关措施:一是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让谏官和史官列席;二是重赏敢于进谏的官吏。同时,太宗还要求大臣们从各个方面直言进谏,不要放过任何小事。在太宗朝纳谏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魏征,他是以直言极谏而著称的大臣,据说,魏征在贞观时期进谏达二百多次。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的时候,魏征出家当了道士。之后他投入瓦岗军李密麾下,却一直未得重用。后入唐辅佐太子李建成,在太子与时为秦王的李世民争夺皇位过程中,他曾数次向太子建议早些除掉秦王,以绝后患。玄武门兵变李世民得势后,曾质问魏征:“你为什么要挑拨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很坦然地回答:“人各为其主,我忠于我的主人,有什么错呢?”太宗李世民早知道魏征的才华,听见他回答得如此直爽便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管事主簿(掌管太子文书的官吏)。魏征不是太宗的亲信,开始时太宗对他存有戒心。但由于魏征有胆有识,敢于直谏太宗的过错,不计较个人的安危,逐步取得了太宗的信任。太宗不记旧恨,鼓励魏征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并且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魏征的正直对太宗产生了相当的威力,太宗非常赞同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魏征的进谏大多被太宗采纳,对贞观前期的政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魏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凡是正确的意见,不但要说,而且要坚持到底,即使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也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太宗把魏征看作是最好的谏臣,魏征也的确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太宗虽然乐于谏诤,但到具体的事情上,魏征反对他的意见时,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愉快地接受。太宗晚年,由于国家的经济情况已经好转,他开始变得傲慢起来。魏征连续四次上《论时政疏》,给太宗敲警钟,希望他能够善始善终,把贞观初年纳谏如流的风气保存下来。后来,太宗日渐奢纵,魏征又以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从十个方面指出了太宗的变化,太宗接受了他的忠告。太宗把魏征的奏章抄送史官,以便传给后世,他自己也将其贴在屏风上,随时可以看到。太宗既喜欢魏征又害怕他。
贞观十七年正月,64岁的魏征病死,太宗认为自己痛失一镜。他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了解得失。”他把魏征看作是了解自己得失的最好的一面镜子。由于太宗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朝中涌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有魏征、王琏、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这些人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