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考试后三天,早上九点:
“阿一,不好意思,考试那天本来跟你约好要去小树林的,但是下午我就回家了,家里出了点事情!也没及时跟你说,你没等多久吧?”
阿三考试后三天,下午一点:
“你是不是生气了?怎么不回信息?”
阿三考试后三天,下午一点半: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考试后三天,下午一点半:
“手机怎么关机了?就因为我没去生气,把手机都关了,还是我想多了,或许你手机没电了。见到未接和短信,回个信吧!等你。”
阿三考试后三天,晚上十点半: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考试后四天,整天: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阿三未接电话。”
....
果然,电话要是开着的话,估计已经打爆了,不过想想,要是手机在我手上,第一条信息我就回了,第一个电话我就接了。
已经不用往下看了,都是未接来电,不过仔细一看时间,到了最后两天,电话、短信都没有了。估计是觉得没劲,也就不理睬了。
这是我不能决定的他的决定,我不知道他发生的事情,他也不知道我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所以,也就自以为不了了之了。
当你不在意的时候,某人总会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当你在意了,四处搜寻都能错过与他(她)的刻意相遇。
这些天,感觉白天特别漫长,我开始喜欢黑暗,只有在黑暗中我才知道静下来,才能理所当然的觉得,夜深了,不想了,很累了,该睡了。
我们,注定被这些学习之外的事情绊倒,甚至把“学习”当出气筒,不理他,不看他,无视他..“学习”是多么的无辜,我们的青春是多么的无助。
我们这个时候想到的是“亲人”,不是所有,只是给我们温暖的亲人,一直都温暖着,等我们随时去取暖,我们暖和了,他们也就开心了,无欲无求。明知道我们会头也不回的离去,下一次需要了,才会回来。这是遥无止境的期待!
但是,青春期的友情与青春期的喜欢,他们是不能理解与支持的。所以,这一次,不能找他们,退堂鼓在心里使劲敲着。
在他们眼中,20岁之前的“学习”,永远是主题。学习好,能改变命运;学习好,能富贵,有面子;学习好,能够找好工作,能坐办公室吹着空调办公。
这是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未曾有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甚至未曾学习。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不喜欢,但是又不得不做,因为有我们,我们需要这“泥土”去“学习”。
我们会想到他们农作的样貌时,不是看了什么“感人视频、演讲”之类的;就是在外面,在学校受委屈,难过的时候。我们不是天生的“忘恩负义”,是因为“内心无力”。承担我们承受的,他们必定无法适应;要我们去农作,我们一百个不愿意,他们也不甘心。
很多事情,得想开,想得开是好事,但是往往都是劝得好别人,劝不好自己。
二楼与五楼同在一栋楼,那么近那么远。
一排与二排同在一教室,那么远那么远。
友情,所谓“爱情”,岌岌可危,内心翻江倒海,表面风平浪静,这是我看到的周茜,也许也是周茜看到的我。教室、食堂、宿舍已不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园地,倒像是我们“冷战”的战场。
我们不说话,不说话,她不理我,没正眼看我,不过偷看没,我就不能保证了。
我透彻的明白“望眼欲穿”这四个字,就恨不得大家都是透明人,只想要一眼就能看到他朝你走来。
拿着手机,手机电量还是百分之七十七,这是第七天,是老师约定还我手机的期限,也是周茜不理睬我的第七天;更是不见阿三的第七天。突然发现七跟我有缘,但是这个缘我不需要,从此时开始,我讨厌“七”。
“阿一,我回来了。”这时进来手机进来一条新短消息。没错,这条短信是刚刚接收的,在我看完10086的成功缴费信息之后,没错,不是延迟信息,是此时,七点一刻。
我迫不及待求真相,此时,是晚自习第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