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多喝水,加强护理,室温和湿度应适宜。高热时给予降温,鼻塞应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素滴鼻。因本病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药或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3~5天。抗病毒药物可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此药为较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片剂含服或滴鼻液滴鼻治疗。中医认为:感冒外邪,常为停食着凉,或有积滞,可服至宝丸、万应锭。还可用小儿感冒冲剂、银翘散、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病情较重,高热不退者,要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的中药,有助于退烧和身体恢复。
患儿要尽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不要带小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要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冬季不要穿着过多,提高小儿耐寒能力。此外,合理喂养,防治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亦十分重要。
婴幼儿结核病的防治方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小儿时期以原发性肺结核为多见。小儿抵抗力弱,致使结核病变容易播散,可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或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如脑、肾、肠、骨骼等,引起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骨或关节结核等。
发病原因
结核病主要由结核杆菌通过飞沫、痰液和灰尘经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与患者同进饮食、共用食具或饮用含结核杆菌的牛奶经肠道而传染。结核杆菌在人体侵入处产生原发病变,但多数人在受感染后并无症状。原发病灶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完全被吸收,而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阳性反应,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才能发病。如果小儿平日缺乏锻炼、营养不良、或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都是发生结核病的重要因素。
小儿结核病常见类型
(1)原发性肺结核。患儿有不规则发热,一般呈低热,伴有轻微咳嗽,食欲减退,多汗,略显消瘦,有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肺部体检常无异常体征,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有时可见初期病灶阴影,且“OT”试验呈阳性。
原发性肺结核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经过治疗,6个月至1年后逐渐痊愈,但如不及时彻底治疗,特别是年龄小,营养差,或同时患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时,结核病变可能播散全身。
(2)粟粒性结核。由体内大量的结核杆菌侵入血液所致,起病可急可缓,急者多突然高热,且持续不退;缓者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患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明显消瘦,咳嗽频繁,有时出现气急,青紫,颈淋巴结和肝脏、脾脏常常肿大。肺部体征不明显,且因病灶细小,透视时常不易发现,但摄片可见两肺满布如粟米大小的点状阴影。
(3)结核性脑膜炎。起病一般比较缓慢,开始时有低热,食欲不振,便秘、呕吐,年长儿常诉头痛。小儿脾气忽然变得很坏,容易激怒、恐惧、睡眠不安、半夜哭叫,或者相反地忽然变得呆滞,对玩耍不感兴趣,终日想睡觉。1~2星期后,患儿神志恍惚,眼睛常向远方凝视,感觉过敏,颈部强直,婴儿则囟门饱满。至晚期,热度升高,出现抽筋,且反复发作,神志进入昏迷。常有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全身强直,呼吸不规则。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当小儿有神志改变,不明原因的低热和呕吐时,应考虑到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可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诊断。
防治措施
应该明白,结核病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小儿出生后即应接种卡介苗,此后还应定期作体格检查。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病情比较严重,有发热、咳嗽、盗汗、高度衰竭的小儿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的可作适当活动。住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常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鼓励患儿多进饮食,食物要富于营养。抗痨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轻者可单独用异烟肼,疗程半年至1年。重者与链霉素联用2~3个月。患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时,异烟肼应加大剂量,疗程约1年半至2年。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防治方法
本症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明显浮肿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起病年龄以学龄前儿童为多见。单纯型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偏小,肾炎型偏大。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缓慢,浮肿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开始时多见于眼睑及面部,以后渐遍及全身,严重者累及浆膜腔。患者皮肤水肿松软,压之可凹,面部扁平,眼睑肿胀不能睁开,颈粗下颌消失,全身皮肤苍白发凉,有水肿压痕。体重可增加30%~50%。常见有腹腔积液,其次为胸腔积液,或多体腔积液。较小儿童和婴儿鞘膜腔和腹腔相通,外阴部水肿和鞘膜积液更为突出。尿量减少,有时仅1~2次/日,腹泻较常见,这和肠道水肿有关或提示伴有感染。有时浮肿出现较突然,尤其紧随呼吸道感染之后,水肿可在数日内遍及全身。病程中不伴有明显高血压。如作血液生化检查,则有血胆固醇增高、血浆蛋白降低的特征。亦有少数患者,发病年龄大于7岁,全身浮肿不显,但有明显的、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的高血压及血尿,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
并发症
因患儿病程迁延、抵抗力低下,极易得感冒和肺炎,而这些病又常是使肾病病情反复发作的诱因,每当患儿有上述感染时,浮肿、尿少则加剧,尿中蛋白含量也增加。除此之外,还可在病程中出现下列并发症:
(1)低血钠症。患儿可因长期忌盐或应用过多的利尿剂,加之感染、呕吐、腹泻等原因,使体内钠盐减少,出现食欲减退、神萎嗜睡、口渴但不思饮、浮肿加重、血压降低,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
(2)低血钾症。当浮肿消退时或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常有大量钾盐自尿液中排出,造成血钾过低,患儿可出现腹胀、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因呼吸肌无力而出现呼吸困难、青紫。
(3)低血钙症。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肠道对钙的吸收不良,且在排出蛋白尿的同时,常可有大量钙盐排出,故肾病患儿常可因血钙过低而发生低钙惊厥或引起骨质疏松。
防治措施
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多数患儿经采用中西药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患儿虽经反复发作仍可痊愈,但有些则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在治疗中需注意下述情况:
(1)饮食。浮肿时要淡食,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不肿时可食少量盐分,以防体内盐分过低。
(2)休息与预防感染。浮肿时需休息,平时防止过分疲劳,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与感冒或其他传染病患者接触,注意清洁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如已发生感染,必须及时积极控制。
(3)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其近期疗效较好,但停药后常易复发,近年来常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除可加强激素疗效外,尚有防止复发的作用,但均有一定副作用。中药有扶正、巩固疗效及减轻上述药物副作用的功能,一般常于病初加用清热解毒、健脾利水药,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常可加用补气补血药,当病情缓解时,可交替应用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巩固疗效。
婴幼儿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正常情况下10~18个月的婴幼儿即可开始训练自觉地控制排尿,但有些幼儿到2~2.5岁时夜间仍有无意识的排尿,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如在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地排尿,称原发性遗尿症或夜尿症。有些小儿在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至4~5岁以后又出现夜间遗尿,则称继发性遗尿症。此症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12~18岁。
绝大部分小儿遗尿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所致。引起功能性遗尿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失去父母照顾及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遗尿大多见于易兴奋、胆小、被动、过于敏感或睡眠过熟的儿童。个别病儿有家庭性倾向。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以及膀胱容积较小等。
临床表现
患儿常在夜间熟睡时梦中排尿,尿后不觉醒,轻则一夜一次,重则一夜多次,有时消失后再出现,时好时坏,有的甚至持续至青春期。
患儿常感羞愧、恐惧,精神负担加重产生恶性循环,增加遗尿的顽固性。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正常。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可用氯酯醒、盐酸丙咪嗪、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2)中医验方。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许,每日下午以温开水调服,连续服用10日。
益智仁10克,醋炒研细末,分3次开水冲服。
鸡肠散:鸡肠一具洗净烧存性,牡蛎、茯苓、桑螵蛸各16克,肉桂、龙骨各8克。共研为细末,每服3~4克,一日服3~4次。
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水煎浓缩后,加白矾粉10克,硫磺粉50克。烘干研细末。每次用5克,以大蒜盐水调糊敷脐,2~5天换药1次。
葱白7个、硫磺10克。共捣成泥,每晚睡前敷脐部,次晨取下。
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后以纱布覆盖,每晚1次,连用3~5次。
注意事项
自幼用良好的方法培养、训练小儿的排尿习惯,避免不良刺激。
训练膀胱正规排尿,傍晚以后不用流质饮食,少喝水,临睡前排尿,在患儿经常排尿的钟点前唤醒其排尿。
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及不安等情绪,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鼓励患儿树立信心。
婴幼儿患麻疹的家庭护理
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孩子患了麻疹,应该隔离。此外,还要注意精心护理。
开始起病时,孩子有打喷嚏、流泪、流涕等症状,要注意不使其受凉感冒,并要保护粘膜。要保持房间内的空气温暖湿润,可以用水煮芫荽或苇根,使药气不断蒸发,使室内空气湿润,而且病儿吸入后有利于发疹。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但不要让病人被冷风直吹。
如果孩子高烧疹子出得不好,可带孩子看中医,中医有“托疹”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疹子尽快出齐,缩短病程。中医常用的是升麻葛根汤,升麻3克,葛根6克,赤芍3克,甘草3克。每天煎服一剂,疹子大量出现后便停药。
在孩子出疹期间,要避免冷风、冷水、惊吓等强烈的外界刺激,以免疹子被“逼”回。在出疹期可能有腹泻、恶心、腹痛等,不用特殊治疗。出麻疹不必忌口,营养丰富,但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油炸、肥腻及刺激性食物。
在发烧时,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可喝鲜果汁、肉汁等。
在出疹期间,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内衣要清洁,床单要勤换。皮肤刺痒不适、脱皮时,不要抓挠,可用温水洗。
婴幼儿出水痘的家庭护理
水痘是孩子常见的轻度急性传染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冬春季节患病率高,尤其是在托儿所的孩子,常以接力形式流行患病,病毒传播途径是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
患了水痘常有些低热,当日可见头部发际中、面部、身上有红色皮疹出现,一天左右这些皮疹大部分变为大小不等的圆形疮疹,内含透明液体,3~4天后皮疹逐渐结痂。由于陆续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所以呈现新旧同时存在的情况,病程一般需要10~14天,大部分皮疹结痂脱落痊愈,不留疤痕。
孩子患水痘并不可怕,可得到终身的免疫。患水痘期间,要做好隔离工作,多让孩子休息,多喝水,给孩子吃些清淡的食品。不要吃鱼虾等刺激性的东西。要保持室内卫生,室内要常通风换气。不要给孩子洗澡,要勤换内衣。由于在出疮疹期有严重的瘙痒感,因此要注意给孩子剪短指甲,以免孩子用手抓破皮疹,造成感染,留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