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8300000016

第16章 构建新都,创立科举

文帝对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进行了天翻地覆、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要侵害到数以万计的贵族官员的利益。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有贤才来治理国家,这就涉及到了如何选拔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官员,如:夏、商、周采用的是世袭制。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弄虚作假,他不可能到民间“征辟”人才。到最后,“察举”和“征辟”到的人才全是官僚、世家大族的关系户。甚至,推举出来的人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意思是说谁有羌系谁就可以被推荐。所谓“秀才”,可能根本没念过书;而以孝子身份做官的,竟不养自己的父母。从这种情况来看,汉朝的“察举”和“征辟”,也无非是做做表面文章。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和地方州县都设置专门的“中正官”,负责号评各地人才的等级,分为“上中下”各品各级,一共九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才出任不同级别的官职。中正官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谁上谁下,都靠他决断。世代高官的家族收买了“中正官”,等到考核官员的时候,让中正官给自家的孩子和亲戚评个较高的品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隋朝开国时,官场选拔人才采用的依然是“九品中正制”。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引起山东世家大族的不满。山东地盘属于原北齐,北齐灭亡后,山东各大家族在北齐当的官就不算数了,他们的地位远不如没什么文化的北周官员和贵族们。后来隋朝建立,文帝任命的官员主要是出身关中的贵族、豪门或武将。一贯以和孔孟同乡自豪的山东土人,书读得多,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认为只要具备深厚的儒学根底就理应赢得厚禄高官,因此士人们一直要求按照真才实学选拔官吏。

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顺应山东士人的要求,命令选拔“贞良有才望者”担任官职。次年,文帝取消了实行了三百余年的“九品中正制”,废除了各级中正官的职务,朝廷接管选拔官吏的人事权。

开皇七年(587)正月十九日,文帝下令:“制诸州岁贡三人。”隋初举荐人才已不通过中正,现在又进一步固定下来,而且规定为“岁贡”,亦即常举。

各州贡士集中在京城,参加朝廷举行的分科考试。当时比较明确的科目有秀才和明经科。

韦云起“隋开皇中明经举,授符玺直氏”,可知明经科在开皇中业已存在。隋朝事迹可考的秀才,现已知有十一人,分别是李宝、王贞、杜正玄、杜正藏、刘焯、忡孝俊、侯白、杜正伦、许敬宗、赵孝趵、赵构。秀才是传统科目,受到尊崇,隋代亦是如此,杜正玄举秀才,宰相杨素曾说:“周、孔更生,尚不得为秀才”,故“隋代举秀才止十余人”。

进士科在隋朝已经创立,“如侯君集、孙伏伽,皆隋之进士也”。然而,至关重要的进士科设置时间,却意见纷纭。进士科开皇说最直接的证据是《房玄龄碑》所载:“公讳玄龄年十有八,俯从宾贡”,恰与《旧者书·房玄龄传》之“年十八,本州举进士”一致,故清代学者陆增祥指出:“至碑云年十有八,俯从宾贡,言举进士也”。房玄龄七十岁(《新唐书》本传载为七十一岁)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据此推算,则其举进士在平皇十五(595年)或十六年(596年),而碑文稚“州”,恰是文帝时代地方政制,炀帝时改州为“郡”,由此证明隋文帝创置进士科是十分有力的。

“进士科与俊、秀同源异派,所试皆答策而已”,考对策比较切合实际,文帝曾经因为田地不足,均田制实施困难,而将此课题作为策问让四方贡士作答。可知其对官吏的铨选,颇注堪实际能力。

由于进士科是新设科目,所以不如秀才、明经科荣耀。在隋朝,最为显耀的仍是秀才科,开皇十五年(595年)贡举考试,“时海内唯正玄一八应秀才,余常贡者,随例铨注讫”,足可证明。杜正玄敢于应秀才考试,说明地力贡士可以投试不同科目。而且,还说明当时各科并考,则科举制度的雏形已具。

各地贡士会考于京城,贡举及第后,还必须参加吏部诠选考试,合格后方予授官。资格考试与选官考试分离的规定,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唐朝还进一步将吏部考试完善为身、育、书、判叫项。开皇三年(583年),中央收回地方官吏的任免权,平陈以后教育与选举制度的发展,又使得中央掌握了人才的培养与官吏的选拔,至此,人事制度方面的中央集权制完全确立。

国家主持人才的考选,则世族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度成为多余。开皇十五年(595年),文帝下令“罢州县乡官”。文帝废郡时,将主持地方吏选的州都、郡正之流,连同地方官都黜为不理时事的“乡官”,现在又进一步将其废除。中央系统的中正官也在此期相应地废除,自曹魏创屯以来沿用数百年的九品中正制度终于被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开皇时代的选举制度和唐朝发展成熟的科举制度还有所不同,它固然具备了科举制的许多特征及其功能,但仍处在演变之中。北周尚武少文,军人执政,不但“公卿类多武将”,况且,“诸功臣多为本州刺史”。隋朝虽然比较注意官员的文化成分,但其文化取向于实用主义,故有“高祖之世,以刀笔吏类多小人”之讥。故以北周以来铨选的源流考察,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亦属必然。

平陈当年,配合文治政策的实施,文帝任用大世族出身的卢恺主持吏部。卢恺与吏部侍郎薛道衡、陆彦师等人力图扭转隋朝选官不论出身的局面“凡所任人,颇甄别于士庶”,他们得到宰相苏威的暗中支持。但是,其做法毕竟与既存的选举制度相抵触,招来许多非议和不满。开皇十二年(592年)七月,因为修定乐律的争吵,国子博士何妥控告苏威在朝中勾结朋党,事件涉及卢恺,朝中平时对铨选的不满顿时爆发出来,卢恺被罢黜为民,薛道衡配防岭表,牵连百余人,甄别士庶的铨选自是夭折。而真正否定卢恺、薛道衡等人铨选办法的实为隋文帝。

隋朝创立科举考试的初衷是从民间选拔人才,这一考试方式,相对于世袭、举荐等制度,无疑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方法。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但是,任何制度都会有人钻空子,隋朝的科举也一样。然而,不管怎样说,文帝这些改革,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的顺利进行,建造一座新都城,成为隋文帝的构想。

自来汉丧乱以来,长安屡遭兵乱,都城破败。开皇二年(582年),他在营建新都诏书里说:“羲、农以降,至于姬、刘,有当代而屡迁,无革命而不徙”,也就是说,从三皇五帝直至汉代,没有帝王不迁都的。《隋书·礼仪一》记载:“初,帝既受周禅,恐黎元未惬,多说符瑞以耀之。其或造作而进者,不可胜计。”

唐宋时,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长安朝堂,即旧杨兴村,村门大树夸见在。初,周代有异僧,号为枨公,言词恍悔,后多有验。时村人于此树下集言议。枨公忽来遥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印位,便有迁都意。其实,他早就看好了一块风水宝地,位于汉都城东南面,属北周京兆万年县,名为龙首山。“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沪川,西次沣水”。龙首原上树木挺拔,林荫茂密之间隐然有股王气。

隋文帝连夜找来高颎和苏威,商议迁都大计。但如此则工程浩大,要调发大批劳役和巨额财物,对于建立不久的隋朝并非易事。君臣仔细策划,筹算通宵,却始终没有作出决定。次日,身任门下省通直散骑常侍的术士庾季才叩见,呈上奏文道: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且尧都平阳,舜都冀土,是知帝王居止,世代不同。且汉营此城,经夸将八百岁,水皆成卤,不甚宜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文帝君臣相顾愕然,半晌,文帝才说道:“是何神也!”

庾季才精通天文地理,善于观察形势。当年就是他断定隋代周越,宜在甲子,结果一切顺利,因此声名大振,跻身门下要职。况且,从天象找依据的,并不是庾季才一人,秘书省掌管天文的太史也赶来奏报:“当有移都之事”。随后德高望重的太师李穆上了一道长长的表文,从天意人望到历史与现实的各个方面,阐述迁都的深刻意义,言词恳切,文帝阅后,动情地说:“天道聪明,已有征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则可矣”,迁都大计这才慎重地决定了下来。

开皇二年(582年)六月十八日,朝廷正式下诏,命左仆射高颎、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和太府步卿高龙又等人主持营建新都。另外,还任命宇文恺担任营新都副监。到了年底,新都已经初具规模,皇城富阙超出一丈八尺高的城墙,隐约可见。十二月六日,文帝高兴地命名新都为大兴城。

开皇三年(583年)三月,新都落成,前后仅用十个月的时间。三月十八日,文帝黄袍常服,率百官隆重迁入新都。新都东西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面积为八十四平方公里。大城东、西、南面各开三座遥相对应的大门,纵横交错的道路,把全城划分成整齐的长方形区块。坐在最北面的宫城大妊殿上往南眺望,中央的昭阳门街把皇城分为左右两部分,栉比安置着各级中央官署;穿出皇城,一百五十多米宽的朱雀门街将大城一分为二,东为大兴县,西为长安县,各领五十四坊以及各占两坊地的东、西市。全城南北共置十三列坊,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再加闰月;皇城之南,东西排四行坊,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每行设九坊,表现《周礼》“王城九逵之制”。整个布局,既巧妙又暗合古礼。

在新都的布局上,“自两汉以后,至于晋、齐、梁、陈,并有人家在富阙之间。隋文帝以为不便于民”,于是在宫城南面创建皇城,安置中央衙署,“不使杂人居止,公私有便,风俗齐肃”,宫城皇城外面,根据高低亲疏的权力关系,布列官僚宅第和寺观,再远的里坊才是百姓的居住区。北面仰望帝居,犹如众星拱极,仔细察看,官署民居各得其所,秩序井然,繁华之中,处处透露森严的等级。从政治角度去构思都城的布局,“实隋文新意也”。

同类推荐
  • 神厨之境

    神厨之境

    厨道生活在现代的高中生小肆无意中唤醒了被封印在厨刀的、曾有“厨神”之称的千年魂魄——上官玉。而此时,小肆寄住的“何家老店”也正面临着倒闭危机!小肆和上官玉将会展现怎样精湛酷炫、超乎想象的厨艺拯救“何家老店”呢?
  • 东汉200年

    东汉200年

    东汉末年,汉室颓废,先有黄巾起义,反贼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突生变数,新的故事,由此开始。(改编自—三国演义)
  • 日出月没

    日出月没

    本书主要描写从戊戌变法至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历史,甲午惨败吹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众多仁人志士冲出战壕,开始了救国之战。主要有三种救国之道,三者有分、有合交相辉映,最后武昌起义成功,大清王朝在恐慌、犹豫、无奈中退出权力舞台,袁世凯投机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三国志之荆州风云

    三国志之荆州风云

    本书已完结,谢谢关注,请移步《变乱》,多指教,谢谢!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妙绝伦的时代;这是一个横遭不幸的时代,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也是一个满怀期盼的时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也是一个笃信好古的时代;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纵横沙场,笑傲江湖。这,是英雄的时代!这,注定将是我的时代!
  • 大唐神仙太子

    大唐神仙太子

    中国上下五千年,唯汉唐以强亡。且看穿越到初唐的现代人李宸与刘洋能闯出一个怎样的新唐朝。
热门推荐
  • 我老婆全是怪物

    我老婆全是怪物

    媳妇儿能爆极品装备,我该如何从沙雕玩家们手中拯救她们?哎,真是头疼啊!
  • 斗妖逍遥游

    斗妖逍遥游

    楚游天看着四个女子,凉爽的海风吹来,她们的头发随风飞起,粉色、紫色、淡绿色和淡蓝色的纱裙随风飘动,显得更是美丽迷人。他又望着四周茫茫大海,心中想自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竟然能和四个貌若天仙的女子一起泛舟在大海上,普天之下,又有哪个男子能像他一样,若是没有妖界侵犯人界,他该有多逍遥快活。
  • 权臣一心要娶我

    权臣一心要娶我

    本是嫡门贵女,却遭众人欺辱,死得凄惨。重活一世,苏吟惜决心摆脱前世的命运,暗搓搓盯上墨家那位毫无出息的嫡贵子。世人都道他废了,只有她知道,某些人终将手握重兵,权倾天下。她高冷跋扈,她心机狠绝!唯有对未来权臣一脸娇憨,百般奉承,乐此不疲。可是谁能告诉她,本是断袖的权臣为何将她送去的男宠都扔出府门,日夜将她困于绣榻之上,千姿百媚的朝其勾起手来,“惜儿过来,舅舅抱抱……”男强女强,1V1,双洁,爽宠!!
  • 穿书之女配不要惹

    穿书之女配不要惹

    因连夜看玛丽苏小说而昏死在电脑桌旁的顾芷涵,一朝穿越,成为书中最大的作死女配角,本想做个的不作死米虫,可书中善良的女主进化成伪善白莲花,时时挑衅,这怎么忍?忍无可忍,直接爆发,一把拽过经常堵她门的男主抱在怀中,挑衅地对女主说“他,是我的了。”
  • 异世元素召唤师

    异世元素召唤师

    漫长的进化中,人类选择了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而失去与自然元素共鸣的能力,长久以来,人类都是依靠咒语来强行控制元素。数千年后的今天,一个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的人却意外的获得了这遗失的能力,他凭借自己的奇遇和不懈努力,将魔法与召唤完美结合,同时也将魔法师的力量推上了一个新的顶峰,但是探索中无限的变数使他的经历起起伏伏,惊险不断...
  • 快穿攻略:男配也有春天

    快穿攻略:男配也有春天

    男配有难?让我来救!男配受伤?让我照顾!男配突破?敲锣打鼓撒花庆祝!男配有主?放着我……我……呜!舒萝泪眼朦胧揪着小手帕在男配身后挥舞着……谁让她是给予男配幸福的任务者。只要男配大大能够幸福,她就只能默默含泪送祝福了!男配气急败坏:“小笨蛋,你就不会再争取一下么!”“可是……唔……”舒萝还想说什么,唇瓣已经被哭笑不得的男配大人堵上了。
  • 花花厅长

    花花厅长

    小混混也有咸鱼翻身时,一次偶发善心却换来逆天机遇,从此武功异能样样精通,美女财富扑面而来。想低调,别人却欺上门,想平凡,美女却送上门,怒了,李爷开始斗帮会,灭军阀,再把各路美女吃干抹净……
  • 东京勇者

    东京勇者

    有些人表面上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实际上却是身怀勇者之力的穿越者。拳打南山九尾狐,脚踢北海滑头鬼。物理超度,不服就打。PS:结界师同人,没看过原著不影响阅读,会混入其他动漫补充世界观。
  • 百变身份

    百变身份

    在商场电器城被电视机砸了,“叮~,宿主身份绑定中…百变系统绑定成功!”“这就有小说里的牛叉系统了?”每天一种新身份,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 练兵系统

    练兵系统

    地球被一种系统改变,残酷!死亡!战争!这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系统?人类要怎么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