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也作少皞、少皓、少颢,嬴姓,他就是黄帝的长子玄嚣,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被后世尊为“大华夏显宗康皇帝”。
《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国语.晋语》里说十四人实有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青阳与夷古同为己姓,玄嚣和苍林同为姬姓。(注:《国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族与姬周王朝公族同为姬姓,此说可能含有美化姬周统治者的成份。)他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市),因他能继承太昊伏羲氏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主要活动于今山东菏泽一带,擅于治水、农耕。少昊氏最初立国于今山东日照一带,后来建都曲阜。
少昊氏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1、2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东夷少昊氏是中国东部沿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氏属于其中一支,它以鸟为崇拜图腾。这是早在五十多年前,学术界通过钩稽文献记载所达成的共识。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加,学界又逐渐形成了海岱地区的史前文化属于东夷太昊氏、少昊氏为代表的文化这一共识。
后来随着史前陶文等新资料的发现,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分布于豫东皖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属太昊氏遗存,在鲁南和鲁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则是少昊氏遗存。这些实证研究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的认识。但同时又出现一个问题,海岱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的鼎盛期实际是龙山文化,如果认为少昊氏只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必须对它与龙山文化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与少昊氏作为东夷族最繁盛支系的大量文献记载产生矛盾。因此,就有必要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对少昊氏在史前尤其是龙山时期的发展流变进行探索,这有助于我们准确评价少昊氏在海岱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经地下考古文化遗址的挖掘和研究表明,华夏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激烈的分裂战争,导致早期华夏文化的断层,其中最惨烈的战争发生于“禅让制”盛行的尧、舜、禹时期的末期,这次战争使华夏先民盛极一时的凤文化遭到毁灭牲的打击;而研究也表明,这次史前规模最大的战争的双方正是夏启集团和伯益集团。[1]华夏族经伯益与夏启战争后,曾分裂为早期华夏族东集团(华族集团、凤族)和早期华夏族西集团(夏族集团、龙族)。
夏启破坏原始的大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之后,引起早期华夏族的分裂,以夏启为守的势力集团与以伯益为首的势力集团并发生了史前最长期也最全面最惨烈的战争,伯益战败被杀,交战区人口锐减,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自炎帝时起繁荣了持续上千年炎帝都城、黄帝都城、少昊王城、颛顼王城、喾王城、尧王城、舜王城、皋陶、伯益都城都遭到空前严重的毁坏,很多地方被夷为平地,早期华夏文化(凤文化,起源伏羲、女娲、发展于炎帝神农氏,繁荣于少昊时期,是早期华夏族的主流文化)于几乎完全被毁灭。夏启虽然打败了伯益,但其自身也遭到严重的削弱,不能吞并庞大的伯益势力,伯益与帝舜之女的儿子玄仲带皋陶、伯益、帝舜、帝尧、帝挚、弃(后稷)、契等余族退出中原,迁往山东沿海,并依靠联合强大的东夷部落联盟继续抗衡夏启,形成了早期华夏族的东集团,在所能找得到的古史典籍中被称为“诸华”,意思是哪些穿着象花一样美丽高贵服装的族群;而占据中原地区的以夏启为首主要是无资格参与“禅让制”的弱小部落和氏族组成的集群则形成早期华夏族的西集群,史书典籍称为“诸夏”,古意有点不雅,意思是哪些象虫子一样追逐摧残美丽花朵的族群,周立朝后,才逐渐变成哪些居住在广阔大地上的族群的意思。(而这个时候的周族,可能都还没有形成部落和族群,更不可能参加到早期华夏族两大集团的对抗中去,其后能够逐渐强大并建立周朝也只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而这也还得感谢两大集团都已东迁,周围再也没有强势部落影响威胁其发展壮大的恩赐,否则,两大集团中稍为有一两个比较强势的部落流在了西方,能否产生后来的周族和周朝都还是个未知数呢;所以笔者认为周族和已东迁的华夏早期两大集团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也不可能是已加入了东集团的弃(后稷)族的后裔。)这早期华夏族两集团的分裂对立实际上是黄帝两子玄嚣(少昊)和昌意两系壮大发展的继续,族群大了,又处在私有制产生和发展时期,分裂对立是必然的。华夏两大对抗集团在进入私有制奴隶制国家的同时,也都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寻找依据,于是,夏启的“受命于天,统御万民”为其破坏“禅让制”,把“公天下”变为其自己“家天下”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并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利用。终夏一朝,前期华夏族两大集团又触合又对抗,共同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发展。
夏启作为夏朝的最高统治者,当其发现后伯益集团依然强大不可屈服时,不得不作出让步,封玄仲为江伯(又叫鸿伯、帝鸿氏、鸿凤氏,东方古籍由于未脱鸟类图腾,江、鸿通用;伯的意义是指自己前面的哪个人,兄长、老大的意思,后又引伸为霸、尊的意思),承认中原以东凡有冮水流的地方(黄河、淮河、长江干支流以及其他较大河流,实际是指中原以东全部区域,)都归玄仲统冶(商族代替夏族取得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后,封东、南、西、北各方实力较大的方国或诸侯为方伯,作为这个方向地方的方国和部族的领导者,即四个方向的老大,但还得接受中央商王的领导,即始终有一层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关系,而夏后启和江伯玄仲的关系则类似后来“战国七雄”、三国或当今中国与美国之间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且江国为兄为伯,夏国为弟为后。周族的首领姬昌就是被纣王封为西方伯,取得了西方诸侯方国的领导权,所以其子姬发造反时,才有一些方国部族跟随,连东方姜吕族也加入了造反的西方周族集团。到春秋诸侯国争霸时,除了自身本国的实力外,还必须被周天子封为‘伯’,即众多诸侯国的老大,才算正式取得“霸主”地位,才可以对其他诸侯国指手划脚,发号施令。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被当时和后世列为五霸之一无争议,因为他们在位期间,国力大增,又都被周天之正式封过诸侯之“伯”的封号,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诸侯国发号施令;但对另外几个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在不同史籍中也被列在五霸之一则存在争议,秦穆公争议少一些,因为毕竟灭了西方二十多国,也被周天子封过“西方伯”,但也只是作为西方一个方向的霸主,而不象前述三位哪样是全局性霸主;对宋襄公入选五霸有争议则是其虽然被周天子正式封过“伯”的封号,但这是因为宋国离周都近占了便宜的缘故,宋国本身并不具备做霸主的实力,当时许多中小诸侯国都不看宋襄公这个诸侯之“伯”的数,后来带着几个小诸侯国与楚国一对阵,果然大败,连诸侯之“伯”的封号也被当时的周天子转封给他的对手楚庄王,但因为宋襄公被周天子正式封过“伯”号,是以一直被大陆中学教科书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夫差和勾践虽前后参与过春秋后期的争霸战争,压服过一批诸侯国,甚至晋、楚、齐这样的大国也对之忌惮三分,但因为无取得周天子的正式册封,所以,从春秋时期到现当代都对其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有不同意见。)来换取玄仲对夏启统治中原地区的承认,而夏启无论是其自己还是在早期华夏西集团内还是被早期华夏东集团或外族称为夏后(后通侯,一开始的古意是指在后面或在下面等候的哪一个人,后来才引伸为王,最高统治者的意思。
夏最初的意思也是指蝉蜕变前的虫子,周族继商族统治中原后,为突出其统治的正统性,宣称姬周族自黄帝以来就是龙的传人,自然同姬周族一样同属于早期华夏族西集群的夏人当然也是龙的传人,演变到当代社会,龙的传人则从原来专指华夏族人、汉族人,发展到现代社会是泛指包括各小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即在父系中带有华裔人血统成份的人)都可以称做“龙的传人”、“华夏儿女”。周初统治者为强调自己统治的正统性,还改变华夏族一贯相传的祭祀传统,把原来的祀少昊改为祀颛顼,把五帝之首的少昊开除出上古五帝之列,受此影响,后来的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虽然西汉时“三皇五帝”的资料比当今丰富和接近史实,但还是不能写一篇独立的“三皇本纪”,只能把“三皇”之一的黄帝作为“五帝”之一写入“五帝本纪”里,留给后人对“三皇五帝”更多的争议和对中华上古史更多的遗憾。也使我国史学界一惯认为我国种族姓氏的源头多数出自黄帝次子昌意系下的误区得不到澄清或考证核实,笔者认为,恰恰和人们的习惯认识相反,我国汉族姓氏源流多数来自黄帝长子玄嚣(少昊)系,少数来自黄帝次子昌意(包括其子颛顼系)系,即源自玄嚣(少昊)系的姓氏应该比源自昌意(包括其子颛顼系)系的姓氏多一些,而不是相反。夏启虽然率先在中原地区把原由少昊(玄嚣)、昌意两系轮流坐天下的原始“禅让制”(禅让也只是少昊、昌意两大集团中的大部落首领中禅让,而不会让大部落联盟的酋长之位落到一些中小部落或弱小氏族首领的身上,也就是说被儒家一再吹捧的“禅让制”也只是极小数高级贵族才能参与的民主游戏,连实力一般的氏族部落首领都不能参与,更何况是广大的平民和奴隶,所以,其中的民主成分还是很少的)的“公天下”变为由“姒夏”一家父子世袭相传的“家天下”,使华夏中国由原始部落联盟时期进入奴隶制国家时期;也使华夏西集团暂时取得对抗上的优势,但实力强大的早期华夏东集团并不甘心退出对富饶文明的中原地区的统冶权,夏启死后,来自东集团势力范围的东夷有穷国首领后羿控制了夏的中央政权,此即是史上所称的“太康失国”,实际上是早期华夏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一次反复,但毕竟私有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东集团的原始共产主义和民主共和始终难抵制西集团的家族私有和政治独烖制度,所以,经历百多年后,“姒夏”便由“少康复国”成功,进入“少康中兴”时期,私有奴隶制国家最终在华夏中国确立,华夏东西两大集团的其他氏族和部落也只能纷纷仿效,以其所有的氏族部落或居住地区为基础,建立了一大批大少不等的方国,这些方国并不一定都隶属于夏或接受夏的领导,甚至有些可能比夏还大(如玄仲建立的江国),其生产力发展与文明进步程度也并不一定比夏低,但中国在东晋华夏衣冠南渡前,都只瞩目于中原地区;所以,虽然夏在当时众多的华夏方国和两大集团中,可能并不是最强大和最先进的,但却被作为中华历史的第一个正统王朝被记录下来,其他方国,则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私有奴隶制国家成为定局,原始的由玄嚣(少昊)和昌意两大世系轮流执政的民主禅让游戏规则被推翻,剩下的只有靠实力说话了,但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并不能消除早期华夏两大集团的对抗,反而更向往能够吞并对方,取得对方氏族和财富为我所用的美好憧憬,两大集团在加强内部融合的同时,彼此间的对抗却更加激烈,于是“夏征东夷,史不绝书”,原属于东集团的许多方国和部落被迫内附于夏,成为夏国的所谓诸侯国(所以笔者认为诸侯分封制度并不是始于周,而是始于夏),连原本较有实力的契族后裔商人也改变策略,承认夏大部落联盟大酋长(天子)的地位,内附于夏并取得专事征伐的权力,商族则趁机蚕食和吞并夏的方国与诸侯,经过上百年的积聚,到成汤时,终于汇聚“三千诸侯”,败夏桀于鸣条,华夏东集团重新入主中国,早期华夏西集团消亡,完全融合于东集团,华夏族初具雏形。华夏文明开始主宰中原(国),华夏各部族加快了融合的速度;但到殷商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华夏势力的扩张,早期华夏族又发生分裂,商朝末王纣王是好大喜功喜欢征伐的人,为了加快统一华夏的步伐,对同属华夏东集团尚不肯内附的东夷部落联盟发动了长期的战争,妄图一举实现统一,完成商族独大的局面,华夏兄弟内斗,便宜了西方的周人部族,周族首领姬发乘机联络部分小方国攻打殷商,此时的殷商军队正在东方与自己的昔日同盟东夷作战,所以周族很快就攻占了自己昔日天子商人的首都亳,取代商族入主中原。但到这时,由炎黄发展而来的华夏族主宰中国的局面已形成,周人也无法消灭日益庞大和根深蒂固的华夏集团,所以,周在大肆分封自己同姓部族和功臣的同时,也不得不对“诸华”(少昊系后裔)和“诸夏”(昌意系后裔)进行分封,周初分封时,对最初的“宗周诸国”和“华夏诸国”还是有所分别的,原华夏势力大为缩减,大多处在“宗周诸国”的分割包围之中,而且周族在确立了自己对中原的稳固统治之后,姬周公和姜子牙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征伐东夷的战争,此后,“东夷”、“淮夷”、“凤夷”作为部族或独立方国势力在我国的史书典籍中逐渐消失;所以,在我国民间非官方一直流传着“大商天子死社稷,牧野之后少(无)华夏”的谚语,由此也足见姬周并不象儒家所描绘的哪样美好。周统治者为宣传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不得不将自己也融入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之中去,冒认自己是黄帝玄孙帝喾的长子嫡孙,即弃(后稷)族的后裔,甚至宣称连传说中的黄帝也与自己一族同为姬姓,这样,周族便由最初的外来者或后来者(幼房末枝)变成了正宗的天之骄子(大宗本枝),这样,天下就非他莫属了。这样,华夏中国的天下争夺便由原来的两大系属(昌意系和少昊系)六大派(伯益派、帝舜派、帝尧派、帝挚派、契商派、姒夏派)变成两大系属七大派来争夺了,而且新增的这个后来者弃(后稷)——姬周派横跨两大系属(姬周改变祭祀传统废祀少昊而改祀颛顼,来表明他和两大系属均有血脉源流关系,正因为如此,笔者更有理由相信姬周非来源于黄帝长、次二子两大系属,也非来源于黄帝25子,得姓者12的12大部落之中,而只是来源于未得姓的其他子嗣中,其冒认黄帝长子嫡孙也只是维护其统治的政治需要),在“家天下”的争夺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于是,周族也成为华夏族家庭成员,黄帝华夏家族更加庞大了,但“华夏”两字最初是被姬周族人用来称呼非同姓方国和诸侯部族的称呼,并未包括姬周族人在内却是肯定的,经过有周一朝近八百年的融合和发展,华夏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先秦以后,华夏自然是包含周族人在内的华夏,因为这时华夏的老祖宗黄帝都已被周族人改姓姬了,而且人家已是长子嫡孙,你不承认也不成,人家还不见得会认你呢。姬周用心良苦,黄帝华夏族的长子嫡孙,天子的第一当然人选确是吓退了不少人,姬周“家天下”得以延续近800年,成为华夏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也多少得益于其擎出了黄帝族长子嫡孙这块牌子;姬周从对华夏族的掠夺者转换为华夏族的正宗掌门人,而且千百年来为后世所承认,谁说我们的先人的智慧就一定会比后人差呢。姬周冒认黄帝华夏族长子嫡孙是想让自己的“家天下”万古长青;但另一支在1800多年前因游戏规则改变而失天子(大部落联盟大酋长)之位的族裔却并不甘心,这就是由伯益族发展而来的嬴秦一族,嬴秦本来已随早期华夏东集团迁移到了东方,属于“诸华”之一,姬周入主中原之后,为了打压这个最强有力的竟争者,对“诸嬴”实行分化瓦解,分解成“嬴秦”、“嬴江”、“嬴赵”、“嬴黄”等十多个嬴姓小国或附庸,其中还把嬴秦、嬴赵等迁至西方荒蛮之地,欲借西戎之手彻底消除竟争对手;从此,秦人坟茔东向,表不忘故地之意也;公元前623年,嬴江被楚国灭,秦穆公此时因与晋文公争霸,秦、江之间隔着强晋未及施以援手而懊悔不已,下令秦全国缟素,悼念嬴江,秦穆公本人则因此未及两年抑郁而终;秦据有巴蜀之地后,在今重庆市设江州县以纪念古江国;秦始皇嬴政吞灭六国后,召集天下失散江人返迁陈留(原诸嬴故都之一,嬴秦西迁时始发地),恢复黄帝、少昊、帝喾、帝尧、帝舜、皋陶、伯益七庙祭祀,表示要求江人不要忘掉天子遗族身份之意也。嬴秦经过近六百年积聚,到始皇帝嬴政时期,终于奋六世之余烈,吞灭六国,扫清宇内,威加四海,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华夏中国的大一统。
嬴秦也想自己的“家天下”千秋万载,永古长驻,但嬴秦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平民陈胜在大泽乡的一声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向天子帝皇之位只在几大家世系贵族手里传递的游戏规则发出强烈的质疑,万千平民和贵族揭竿而起,很快就将最后一家王者世系家族嬴秦推翻,在第一次有平民庶族参加的“家天下”的争夺中,平民地痞刘邦异军突起,取得了争夺“家天下”的最后胜利,彻底将天子之家只在少昊、昌意两大系属七大世族中产生的游戏规则粉碎,从此,天子之位不再是七大王者世家所专有,开启了一个平民也可以坐天下的时代,刘氏经400余年的经营,还成功将中华第一民族的名字由原来带高贵华丽贵族意味的“华夏”族转变成为充满平民意识的“汉”族,至曹魏夺汉时,曹丕和陈群颁布“九品中政制”,欲试图恢复世系贵族制度(仕族),刘氏虽然新贵400多年,满布天下,却被排除在一等贵族之外,不知其中是否包含曹氏(夏侯氏)对刘氏将贵族制度平民化的惩戒?曹魏确立的仕族制度虽然不能限制对帝位的争夺,然而却把做官的限制在世系仕族之内,至少表面上限制竟争的人数和混乱程度,可能在曹魏的意识里,世家仕族读书明理,即便参与竟争帝位,也会文明克制得多,减轻竟争中的血腥和惨烈程度。但曹魏却首先成为自己所定制度(游戏规则)的牺牲品,被司马氏(司马氏虽然不是传统的王者世系大家,但这时的华夏中国经过春秋战国,秦末、西汉末、东汉末,三国之乱,纯正的传统王者世家已经不再可能存在,象司马氏这样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都一直为官为宦,并且以官职为姓氏的二等贵族也只是少数,所以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一出台,司马家族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立即被定为一等贵族,压过了已经新贵了400多年的刘氏,对这点当时名义上掌握中央政权的曹魏集团、西川的刘备集团、东吴的孙周集团都没有异议,司马家族利用贵族身份掌握了曹魏各要害部门的要职,取代了曹魏,并且在之后统一三国进程中利用这种贵族身份减去了不少的障碍)用这个制度取代了自己,并利用这制度短期内重新统一了华夏中国;第一次试验确是没有波及到平民,然而曹氏、夏侯氏的下场却很惨,几乎被司马氏杀光,看来复辟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然而司马氏这个伪王者家族也只利用这制度限制了外族人对帝位的染指,却不能限制自己家族的相互残杀,司马炎一死,司马氏暴发户面目便完全暴露,八王之乱,司马家族为争天子之位大打出手,把首都络阳变成屠场,把其他很多无辜的华夏族人都牵连进去,全体华夏汉族都随着司马家族的内斗而遭殃,人口急减,生产力下降,“五胡”趁机乱中华,华夏族被迫第一次放弃了已经经营了几千年的中华腹地,华夏衣冠被迫南渡。东渡后的司马氏虽然名义上保留皇帝的名义,但实际上是司马、王氏共天下,司马、谢氏共天下或司马、桓氏共天下,平民庶族出身的刘裕终于不耐烦,把最后名义上的司马氏皇帝也杀掉了,干脆自己过一把“天子”的瘾,后来同样平民出身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也纷纷仿效,都过了一把“天子”瘾,但其代价都是身死族灭,看来“天子”的位置虽然吸引人,但如果想偿试却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哦。倒是当初被曹魏重新定位贵族身份的华夏二代贵族好象吸取了教训,任由“家天下”改姓,也只不动如山。但王、谢、庾、桓、温也因为与司马氏的争斗而败落,真正平安渡过南北朝最后贵族时期的好象只有江氏等少数几家传统贵族,这或者得益于几千年前其得姓始祖皋陶、伯益放弃天子之位的益处也未可知。
至隋唐统一科举取仕,贵族制度废除,依然保持贵族身份直到现在的恐怕只有二千多年前早已背叛祖宗少昊的孔子家族及其后代吧。不知共产党政府有没有继续授以孔子后人贵族身份呢。中国贵族制度早在1500多年前已消失,颛顼,到今天汉族的许多姓氏都以颛顼为宗祖,颛顼也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共祖,值得我们纪念;但我们不应忘记华夏民族的另一位共祖,华夏凤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