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赤壁赋》,本赋带有更浓重的消极情调和虚无色彩,这是作者希望摆脱现实生活的苦闷,而又无法摆脱的痛苦情绪的真切反映。这篇散文赋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聚。如篇首对游前的叙述,篇中对横江孤鹤、篇末对梦中道士的描写,看来好似节外生枝:其实,作者是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其“出世”之念,是在用象征的手法体现文章主旨,散而不离宗。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横江掠过的孤鹤,梦中羽衣蹁跹的道人,都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这种手法是受《庄子》影响的结果。后人评价此赋“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即《庄子》)。”甚为贴切。前后赤壁赋艺术成就都很高,都是千古不朽的杰作。
卖柑者言——刘基
题解
这是一篇讽刺性的寓言小品,文章旨在鞭挞时弊,警喻世人。元朝立国初,即把人分为四等十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地位殊异;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焉尊卑有别。然“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本文以辛辣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元代官僚的腐朽本质。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洗洗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一个卖水果的贩子,善于保藏柑桔,可以经冬历暑却不溃烂。取出来一个个光泽鲜艳,质如温玉,色似黄金。放在集市上,价格比一般高出十倍,人们仍然争相购买。我也买了一只,剖开以后,却好象有股烟直扑口鼻,再看里面,已经干瘪得像团烂棉絮。我惊诧地问他:“你把这种东西卖给人,是把它放在祭器里供奉神灵、祭祀祖先、招待宾客呢?还是用它好看的外表去欺骗傻瓜、瞎子呢?太过份了,你这样骗人!”
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我干这行有年头了,就靠这种桔子养活自己。我卖,人买,从来也没有人说三道四,怎么就偏偏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呢?世上有的是骗子,难道就我一个?先生,您欠考虑呀!现如今,那些身佩兵符、坐虎皮交椅的武将,雄赳赳,气昂昂,一副保卫国家的将帅模样,难道真有孙膑、吴起那样的用兵韬略吗?而那班顶乌纱,腰束绅带的文臣,气宇轩昂,一副国家栋梁之才的架式,又真的能建立伊尹、皋陶那样的功业吗?盗贼蜂起却不会抵御,人民困穷竟不去解救,官吏奸诈也无法禁止,法令败坏更无人整顿。白白耗费国家的粮食,还恬不知耻。您看这种坐高堂、骑大马、饮美酒、食佳肴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趾高气昂叫人敬畏,显赫威严让人效法的样子?又有哪一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呢?可现在,先生您看不清,对我的桔子却观察得一清二楚!”
我被他说得无言以对。回来以后,思考他说的这番话,很像汉代东方朔寓设谏于滑稽的言论。莫非,他是位愤世疾邪的贤人,有意用柑桔来设喻世事吗?
赏读
这是一篇寓言,同时也不失为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杂文。它通过设辞问答的形式,借卖柑者之口对那些居高位、骑大马、饫美食的统治者进行讽刺,痛斥他们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昏庸、欺世盗名之徒。从而表现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情。全文由事引起,以卖柑影喻,先称其表,复揭其里,正反对照,波澜骤起。继取设词问答形式,诘责辩难,在起伏中推进,题旨亦随之而深化。“今夫”一段,选用排比,淋漓尽致,鞭辟入里,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力度。
刘基的散文向以寓意深刻,形象鲜明著称,该文也极具这一特点。首先,以写柑之形与质惹人注目,接着引出比柑更甚的将军、大臣。从外表看,他们“佩虎符、坐皋比”,“蛾大冠、拖长绅”不可一世;从内质看,他们却不知御盗、救民、禁奸、理法,甚至不知羞耻。这般吏治岂可稳固?江山社稷何能不败?曾几何时,元朝的灭亡便为刘基的笔意做了注释。今天读这篇文字,仍觉字字如刀,刺人心肺。隆中对——陈寿
题解
本文又名《草庐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当时诸葛亮隐居之地。“对”,对策,答问,回答上级询问的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策略。公元199年,刘备起兵徐州攻打曹操而败,依附袁绍,不久袁又败于曹军,刘备去荆州投奔刘表被疑忌。走投无路之际,刘备竭力搜求人才,为建功立业作准备。经徐庶介绍,刘备三访隆中,得见诸葛亮。有名的“三顾茅庐”故事就源出于此。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好吟咏《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一般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样自比,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元直与诸葛亮十分友好,说确实是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军新野。徐庶拜见先主,先主非常器重他。他对先主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您想见见他吗?”先主回答说:“您与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儿去见他,不能委屈把他叫到这里来,将军您应当屈尊去拜访他。”
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屏退身边的人,对诸葛亮说:“汉朝的天下衰败崩溃,奸臣们盗用朝廷的政令专权,使得皇上遭难出奔。我不估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入,力量能否胜人,而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然而我的才能谋略不够,终于因此遭到失败挫折,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可是我的志向至今仍然还没有罢休,您认为应该怎样制定策略呢?”诸葛亮回答说:“自从董卓专权乱国以来,英雄豪杰们都一并兴起割据,占领统治几州几郡的,数也数不尽。曹操比起袁绍来,名声低微,兵马也少,然而曹操终于能够打败袁绍,由弱变强的原因,不只是时机好,而且还因为谋划得当啊。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着皇帝对诸侯发号施令,曹操这方面确实不能够同他较量争强。孙权占据着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又有贤良能干的人替他效力,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能够打他的主意。荆州北面据有汉水和沔水,南面直到沿海地区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西面直通巴郡和蜀郡,这里是用兵打仗的战略要地,然而它的主人刘表守不住,这大概是天意用它来资助将军您的,将军有这个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田地一望千里,是个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刘邦凭借这个地方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占据汉中,在北面与他对峙;刘璋人口众多地方富饶,却不知道关心爱惜。明智贤能的人,盼望得到贤能的君主。将军您是皇族的后代,信用义气闻名天下,广泛地招揽了英雄豪杰,盼望贤才如饥似渴。如果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守住那里的险要之处,西面结和诸戎,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交好,对内整顿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和洛阳一带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进兵,老百姓谁还敢不用竹篮盛着饭,用酒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您呢?果真这样的话,那么王霸大业就能够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先生刘备说:“好!”从此和诸葛亮的交情一天比一天亲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先主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希望各位不要再议论了。”关羽、张飞等才停止议论。
赏读
“躬耕”、“自比”等。是高度概括、几近白描的正面描写;“时人莫之许也”是反面衬托:“谓为信然”以及徐庶的大力推荐,是侧面描写;最后张飞、关羽的不悦。又是以侧面烘托。当然文章的中心部分是隆中对策。这一段通过诸葛亮对整个时局洞若观火的分析。精辟入理的判断。充分表现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另外,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叙事富有波澜。说理富于雄辩。在语言上也十分简洁洗炼,鲜明生动。总之这篇文章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