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向不动声色,识大体的卫皇后看着李娃的面容也是惊得深吸一口气,偷偷的看了一眼已经失魂落魄的皇上!但也只是一眼卫皇后便是嘴角上扬,保持着一贯的微笑!看着李娃曼妙的舞姿!
阿娇亡后的第二年,李延年的妹妹以一曲佳人曲入宫,当时初见李氏,刘彻仿佛看到了阿娇,她们如此相像,只是阿娇炽烈,李氏温婉。可是天子不在乎,要找到与阿娇如此相像的女子实在不易。武帝直接封李氏为夫人,赐合欢殿。从此李氏一门恩宠无限。就连立下战功赫赫的卫氏一族也是不及。
刘彻直接将李娃封为夫人,可以在未央宫中随意出入,完全不受礼数规矩的约束!在李娃去跟卫皇后行拜礼之时,卫皇后和蔼可亲,大度温和的拉起李娃,其亲昵程度就好似李娃真的是她的妹妹一样。闲聊当中李娃也是温和有礼。
在李娃告辞之际卫皇后还专程送她出了椒房殿,李娃拜别之际,卫子夫扶起要跪拜的李娃笑道:“妹妹无须如此多礼!”卫子夫望着李娃的脸仿佛要看透似的道:“妹妹当真生得一副好皮囊啊!”
李娃以为是在说她生得貌美,也只是笑笑便离去了!
刘彻看着一身红衣的李娃眼神柔和的望着,刘彻实在是太感谢老天爷了,他又把阿娇送到他的身边了,阿娇……是的,是他的阿娇回来了。阿娇回来了!刘彻坚信着。
李娃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总是喜欢这么死死的盯着她看,眼神温柔可却带着伤感,可是李娃总觉得皇上并不是再看她自己,好似要透过她看另一个人。再加上宫里的一些流言蜚语,李娃仿佛也知道皇上老是这么死死的盯着自己看的原因,可是她也是个蕙质兰心的人,从不问从不言,当皇上盯着自己看的时候李娃只是含笑!从不言语!
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刘彻对神怪诅咒之说深信不疑。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榻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江充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此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苏文仓惶逃到汉武帝刘彻处,向汉武帝控诉太子。汉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太子刘据,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汉武帝刘彻大怒,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商议带人离去,将长安城的居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髦率领的军队,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
长安城中说太子刘据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皇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汉武帝愤怒异常,下令追捕太子刘据,废除卫子夫的皇后之位。
太子向东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隐藏在泉鸠里。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太子。太子刘据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太子刘据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初八,地方官围捕太子刘据;太子刘据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自缢而死。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太子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子刘病已幸存,尚在襁褓中,得以在巫蛊之祸中保全。后改名刘询,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卫子夫的三个女儿,还有外孙都在这次巫蛊之祸中惨死,卫氏一族被刘彻赶尽杀绝。卫子夫听着这些只是冷笑着开口道:“我就知道我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哼哼!”
卫子夫听到太子已败东逃湖县的消息时,自知绝无活命之机。便在椒房殿里服下砒霜之毒。在卫子夫尚未毒发之时刘彻废后的圣旨便已到了椒房殿,卫子夫跪拜听完尚不及谢恩就已毒发身亡!
刘彻听到此消息时对着这个陪了他三十八年的女人连一句伤心的话语都没有只是冷冷的开口道:“将她的尸首扔到乱葬岗上!除去皇后衣冠着寻常百姓之服!”
“诺!”侍卫领命退出。
后元二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命人赐死生母赵婕妤。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三月甲申葬于茂陵。
汉武帝亡后,行大礼时却无对食的皇后,后托孤大臣霍光,在同太子刘弗陵收拾武帝遗物之时,在宣室殿的一个柜子中看到一副女子的画像,画中的女子红衣似火,黑发如瀑,凤眼中的神采熠熠,霍光觉着在哪见过这个女子。找来宫女舍人询问都说这是李夫人。霍光曾在少年之时见过汉武皇帝的李夫人,和画中的女子一模一样。只是霍光觉得画中人不似李夫人温婉恭和。而此画中之人却是神采飞扬,娇艳如火。全身的华贵之气也是李夫人所不及的,可霍光觉得也许是因着自己在少时只是远远的见过李夫人一面,时间太长记许是记得不大清楚了。所以霍光就揣摩着汉武皇帝的心愿,追封李夫人为孝武李皇后,与汉武帝同葬在茂陵的皇陵之中。这幅画也随汉武帝一块收在棺寝之中。
若是霍光细看这幅绢丝画,就不难发现上面的一行小隶书字体:吾妻阿娇肖像,彻书于建元元年冬。当年的阿娇是快乐张扬,明媚艳丽的!这是刘彻珍藏了一世的画像到最后能陪他葬于棺木之中也是上天的慰藉!
托孤之臣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其后继者昭帝(实为霍光掌政)和宣帝坚持执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汉中期出现了被后世称颂的昭宣中兴局面。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