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就是看报、喝茶,要么偷偷地看一会儿韩剧,突然有一种想去外面走走的冲动,其实主要还是常常回忆着记忆相片中的那片麦田。
这要从我上高中的时候说起,高二那年,过“五一”节,放假三天,那时的我是矛盾、痛苦而又对前途感到无望的。正好是那一年,高考制度改革,“3+2”变成了“3+大综合”。这给理科不是太好的我出了一个大难题。而恰恰就在那时,我暗恋上了班里的一位男生。这让我痛苦不已,整天处在矛盾之中,难以自拔。
爸爸好象看出了我的心事,于是就说:“新雨,我带你去乡下走走吧!放松一下。”
“恩。”我抛开了繁杂的学习,轻装上阵。
回到乡下,我的眼睛立刻被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吸引住了,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说,就是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的感觉。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对大自然那么强烈的渴望,真想,让时间在那一刻停留。
爸爸教育我说农民种地是很不容易的,要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又回到了久别的外婆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哦,对了,晚上我还听到了房后的蛙叫呢!这可是小时候一直伴我入睡的天然催眠曲呢!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贴近心灵。
我决定,以后等到工作不忙的时候,还是要再回去乡下看看的。
一直以来都觉得中医很神秘,前几天在网上跟一位学中医的同学聊过之后,更加地喜欢中医了,所以就决定亲自研究一番。
在网上找资料,上面说有一些植物的根、茎、叶都有不同的药效呢!想想看,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部分就有不同的功用,真的觉得好神奇哦!然后,有些植物炒熟、炒焦功用也不一样,这真让我大开眼界。
今天上午去书店租了一本《求医不如求己》,看过之后,真觉得长了不少见识,上面说作者有一位朋友早晨经常流鼻血,打电话求助,作者让他在左臂心包经刮痧,一次即愈。
还有就是,作者的一位朋友的小孩夜里发烧咳嗽,去医院打吊瓶总不退烧,问作者有何良策,作者让给孩子在临睡前推天河水500次,第二天,孩子便烧退咳止了。
另外,还说了奇妙的诊脉法。滑脉,(一种表示体内有痰湿的脉),被喻为“如盘走珠”;涩脉(一种表示体内有淤血的脉)像“轻刀刮竹”,“如雨沾沙”;浮脉(一种表示气血向外发散的脉),古人说得更细“如水中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摸这个脉的时候,感觉就像是用手按着水中一块漂浮的木头,轻轻按,会觉得木头的浮力很大,可一用力,木头就沉到水里,反而觉得没什么力量了。
好有意思哦!记得看《大长金》的时候就为这个惊叹不已,好想像长金那样治病救人。剧中长金为皇后诊脉的片段看了N遍,然后里面关于中医的台词也默默地在心里记。
呵呵,不过,这些是我这个初学者到目前为止还感觉不到的,不过,中里巴人老师也说了:“学中医,还是找兴趣所在,这才是入门之径。”
有了兴趣这个老师,我是不怕今后路上遇到的困难的。fighting!
前几天,晚上闲着没事,我俯在妈妈耳朵上说:“妈妈,你跟爸爸再去拍一套婚纱照吧!”
妈妈一把把我推开,笑道:“照什么照?看起来跟个二婚似的。”
哈哈哈。
昨天上午,我又发工资了,见爸爸和弟弟都在那吃饭,于是就对他们说:“我上个月的工资还剩300多,这个月又发了,准备请你们吃饭呢!说吧!想去哪?”我拍拍弟弟的肩膀。
“去宾馆吧!”弟弟不假思索地说。
“恩,去宾馆。”爸爸也说。
“啊?可我不太喜欢吃那里的菜,你们说些精致的美味。”
“鲍鱼汤。”弟弟又说:“才300多一碗,拿出你一个月的工资,请我们去吧!”
“是啊!就这样吧!”爸爸也说。
“唉!”我叹了一口气,“感觉咱禹州没啥好吃的,干脆咱们打车去郑州吧!”
“郑州?”爸爸扬了扬眉毛,“那哪行啊!坐飞机去北京吧!”
哈哈哈,真拿他们父子俩没办法。
今天,同事的女儿陶陶来了,我问:“谁来了呀?”
“魔鬼。”她说。
“到底是谁呀?”我又问。
“哈哈,是你们的大王。”
一会儿陶陶唱起歌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你织布来我磨豆腐。”
那天,另一位同事说,她儿子经常对她说:“妈妈,我将来以后不结婚。”
同事很诧异地问;“为什么呢?”
“结婚光放炮。”
中里巴人老师说:“孩子是上天派来祛除我们心病的灵丹。”
是啊,就像一位朋友说的,当孩子用那样清澈的眼神望着你时,当她小小的、暖暖的身体全然依赖地靠近你时,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朋友们,多跟孩子接触接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