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名字叫做轩辕,是少典部族的子孙。他出生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就会说话了,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等到他长大以后更是聪明坚毅,敦厚能干,很快就成了他所在部落的首领。
黄帝做部落首领的时候,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所在的部落已经衰落了,各个部落的酋长们为了权势互相攻伐,战乱不断,百姓深受战争之苦,人们都希望能出现一位能安定天下的君主。由于黄帝的英明能干,他所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于是黄帝就理所当然担负起安定天下的重任。
黄帝先是在阪泉一战中战胜炎帝神农氏,统一了华夏民族,开始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步伐;后又在涿鹿一战战胜东夷的蚩尤,夺取了中原,引领古代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黄帝带着军队南征北战,东奔西走,哪里有征战,他的军队就会在哪里出现,因此他没有固定的住处。他带兵征战到哪里,就在哪里搭个帐篷住下。他率领他的部落采用战争手段,镇压了那些不守规矩的部落,使得各个部落纷纷前来归附。
黄帝统治的那个时期,领土范围东到东海之滨,西到昆仑山下,南到长江天险,北到广袤的草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登山祭祀,向上天表达自己安定天下的理想和夙愿。他登过的高山有丸山(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泰山(今山东省泰安市)、鸡头山(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熊山(今湖北省保康县与重庆市巫山县)、湘山(今湖南省岳阳市) 。黄帝不仅祭祀山川和鬼神的次数多,而且场面宏大。
最后在向北驱逐了荤粥部族的势力后,终于天下太平,黄帝也被各方诸侯一致拥戴为天下共主。然后,黄帝带领着天下诸侯一起来到釜山(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检阅了军队,并且设立了指挥军队的符契,建立了国家的规章制度。接着就在山下的广阔平地上建起了都邑,让百姓居住。
黄帝建立了国家的最基本的体制,他把全国一共分成了九个州,每州又分成了十个师,一个师分成了十个都,每个都又分成了十个邑,每个邑分成五个里,每里再分成三个朋,每个朋再分成三个邻,每一邻又分成三个井,每一井有八家;并且在荆山(今陕西中部)铸造了九个大鼎,然后设置了各级官员,这样通过州、师、都、邑、里、朋、邻、井等组织,就能对天下的百姓进行有效的管理。黄帝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贤能的大臣帮助他一起治理民众;他还设置了左右大监,派他们去督察各诸侯国。从那以后,天下安定,各诸侯部落之间也能够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黄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石制生产工具磨制得更加精细,出现了专门的挖土的工具木耒,还出现了石钺和三角犁形器、穿孔石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表明农业生产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收获量有所增加。
黄帝在位时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黄帝让大臣隶首创造了算盘和算数,制定了度量衡制度。后来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
黄帝时代所封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比如军队在那个时候就叫作云师。黄帝还和他的大臣风后一起发明了弓箭,制定了作战的阵法。因为黄帝在作战中讲究排兵布阵,应用弓箭等先进的战争手段,所以更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应该说他是当时集体智慧的代表。他的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改进了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华夏民族走向有文字的文明。另一个大臣伶伦用竹子做成了箫管,发明了音乐,制定了五音十二律。后来人们又用陶土、石材、玉料、木材等材质制作乐器,逐步发展成为现代音乐的基础。黄帝与另一个大臣岐伯一起讨论了人们生老病死的现象,创作了《黄帝内经》,形成了岐黄之术,古老的中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时人们的衣着也由兽皮演进为植物纤维,黄帝的正妃嫘祖还发明了养蚕,并且用蚕丝制做成衣服,使得丝绸成为古老中国的文明象征和代表符号。此外,黄帝还鼓励农业生产,帮助人们摆脱自然的束缚,这为增强部落的整体实力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形成了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黄帝做天子时的祥瑞征兆为土德,所以叫黄土帝,又称轩辕黄帝。黄帝治五气,艺五种,训化野兽,任用风后、力牧、常先等贤臣治理民众的行为,成为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先祖。
黄帝死后葬在桥山(今陕甘交界)。他的孙子高阳即位,就是颛顼帝。颛顼死了以后,黄帝的曾孙子高辛即位,就是帝喾。喾死之后,他的儿子放勋即位,就是尧。尧死以后,舜即位,舜是颛顼的六世孙。后世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合称为五帝,黄帝就是五帝之首,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由于他代表了中华文明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历程,后人因而将黄帝奉为人文始祖。
圣明的唐尧
黄帝的正妻是西陵氏之女嫘祖,嫘祖给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另一个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之女昌仆,生下高阳,黄帝死后帝位传给高阳,高阳就是颛顼帝。玄嚣生儿子鑝极,鑝极生儿子高辛,高辛后来接替了高阳登上帝位,高辛就是帝喾。
帝喾继承了黄帝和颛顼帝的事业,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规律,做出的贡献有:明确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按照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这两大贡献对当时的人们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因此都称赞帝喾的圣明。
帝喾先娶娵訾氏之女,生下儿子挚。帝喾后来又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儿子放勋。帝喾死后,挚接替了他的帝位,但挚能力有限,未能做出先祖那样的功业,于是他将帝位让给放勋。放勋就是后来的尧帝,因为他曾被帝喾封在唐地,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唐尧”。
尧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处理国家大事井井有条,善于听从大臣的建议。他在位期间,天下曾经爆发过洪灾。尧帝听从四岳的建议,派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尧帝后来听说大禹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就派他去治水,这次治水成功了。
尧帝在位期间,曾任命羲氏与和氏一起制定了历法。历法把一年分为三百六十六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区分春、夏、秋、冬四季。这样划分四季有一定的漏洞,于是尧帝就设置了闰月。闰月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历法就这样产生了。
由于尧帝善于运用贤能,又肯听从大家的建议,民间各项事业就这样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天下逐渐太平。
尧帝在位七十年,后来他觉得自己老了,就准备选择继任的贤人,于是就让大臣们为自己推荐一个继承人。大臣放齐推荐了他的儿子丹朱,说丹朱通达事理,可以继承帝位。尧帝生气地说:“我是很了解丹朱这个人的,他生性愚顽、凶恶,我不会让他接任的。你们再想一想,看看还有谁可以。”大臣兜说:“共工这个人身边聚集了很多的民众,也做出了很大的业绩,您看他可不可以用。”尧帝想都没想就说:“共工这个人好讲大话,他用心不正,表面上看起来对人很恭敬,其实都是骗人的,他也不行。”后来尧帝就想把帝位让给当时很有名望的四岳,可是四岳都不愿意接受。尧帝只好让大臣们继续推举有贤德的人,最后大家一致推举了舜。
尧帝有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尧帝把这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想通过两个女儿来试看一下舜的人品和德行。舜与娥皇和女英结婚以后,带着她们一起住在妫河边的家里,并教导她们摒弃尊贵之心,遵守为妇之道。
尧帝从女儿那里知道舜的为人之后,认为舜这样做很好,于是就让舜担任了司徒,帮助百姓建立和睦相处的关系。舜制定了父、母、兄、弟、子、妻、友、邻等之间应该遵守的道义,获得百姓的好评,百姓都以舜为榜样约束自己的行为。尧帝又让舜参与对官员的管理工作,舜对百官划定了明确的职责,官员们的工作从此变得有条理起来。尧帝又让舜负责接待上访的工作。舜为人处世很得体,自从他做了这份工作之后,告状的百姓少了,诸侯之间也能彼此和谐相处了,远方的诸侯来朝拜的时候也恭敬许多。尧帝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开荒辟土地,舜到了这里之后既没有迷路,也没有耽误事情,把一切工作都做得很好。
尧帝对舜的表现很满意,认为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于是就对他说:“我考察你三年了,你做事周密,言行一致,现在你可以登临天子位了。”舜以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为由推让,不愿接受帝位。尧帝没办法,但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了,只好先让舜代理政事。
舜登上代理政事一职之后,先举行临时的仪式祭告了上帝,然后又遥祭了远方的名山大川,接着祭祀了各路神祇之后,才开始代理政事。舜首先向诸侯们讲述治理国家的道理,并且根据诸侯们的业绩对他们进行考察,然后根据功劳的大小把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赐给不同的等级和数量的车马衣服。
从前尧负责政事的时候,大臣兜举荐过共工做了工师,结果共工放纵自己作恶,给天下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四岳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尽管尧帝认为鲧不行,然而四岳硬说要让鲧去试试看,结果治水果然失败了,所以百官怨声载道,都认为鲧不适宜做治水的工作。当时还有三苗在江淮流域和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些问题都是舜担任代理政事之后出行天下的时候才发现的。他回来之后将这些情况上报给尧帝,并且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尧帝听从了舜的建议,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的老百姓和朝廷的大臣们因此都服了舜。
这个时候,由于人口的数量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舜把天下重新划分为十二个州,重新为各州配备官员。然后制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召集四岳和各州州牧,将这些玉制符信发给他们作为上任的凭证。
在召见诸侯的时候,舜还重新统一了四时的节气,统一了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统一了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还要求诸侯们在朝见帝的时候,要统一送上五种圭壁、三种彩缯作为礼物;规定卿大夫朝见帝的时候,统一送上羊羔、大雁二种动物作为礼物;规定士大夫朝见帝的时候,要统一送上雉作为礼物。大家送五种圭璧只限于朝见典礼时,朝见典礼结束,帝还会将五种圭璧还给诸侯,以便他们下次朝见的时候再用。
尧称帝七十年以后,得到了舜这么贤能的人才,将他培养了二十年以后,才让舜代理国家的政务,并且在他逝世后,把天下传给了舜。三年丧期结束,舜又把帝位让给了尧帝的儿子丹朱,自己回到了老家去耕作去了。但是,诸侯前来朝觐的时候都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百姓有诉讼官司也不去找丹朱评理,反而来找舜。天下人莫不歌颂舜的功德,舜不得已才说:“这是上天的意思啊!”最后才回到京都,正式登上天子之位,成为舜帝。
贤德的虞舜
舜的名字叫作仲华,他是颛顼帝的第六代孙,从颛顼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这个家族的地位都很低微,舜是从田亩之间崛起称帝的。因为他曾经担任有虞氏的部落首领,所以又称“虞舜”。
舜自幼生活在一个小村落的农家。他出生的时候,头又大又圆,脑门儿很大,眉骨隆起,有些突出,每个眼睛里都有两个瞳子。更奇特的是,他的掌心纹路像个“褒”字,方脸面黑,嘴巴大得可以放下一个拳头,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叫作“舜”,他的号就叫“华”,由于排行老二,所以又叫仲华。
舜的父亲瞽叟是位盲人,舜的母亲去世很早,后来瞽叟又续娶了一任妻子。后妻生了个儿子,起名叫象。瞽叟对后妻言听计从,很喜欢小儿子象,舜的日子就变得比较艰辛起来。舜若不小心有了一点小小的过错,瞽叟就重罚他。但无论父亲和后母怎样虐待自己,舜都很恭顺地侍奉他们。
舜的大孝很快就传遍了天下,以至于他30岁就出名了。这时候尧帝刚好寻找继承人,大家都知道舜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一致推荐了舜。尧为了考察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在此期间,舜教导尧的两个女儿明白为妇之道,教导她们礼貌地对待亲属和朋友、邻居,尧帝知道这些之后,很高兴。尧帝的两个女儿还告诉尧帝,他的几个儿子和舜在一起做事以后也更加忠厚诚实,做事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舜到历山去耕作,历山的老百姓都能够互相谦让,也没有发生过争地的事件;舜在雷泽那里捕鱼的时候,雷泽的老百姓也没有发生过争抢的事情;舜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的时候,不光自己做的没有出现次品,那里的老百姓在他的帮助下也不再有次品出现了。知道了这些情况以后,尧帝赐给舜很多好衣服,还了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了仓库,还赐给他许多的牛和羊。
尧帝对舜的赏赐,激起了舜家人的嫉妒和仇恨,瞽叟甚至在后母和弟弟的怂恿下,想要杀掉舜。
一天,瞽叟让舜去修补谷仓,在舜登到高处的时候,他从下面放火焚烧谷仓。幸好舜机敏,及时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跳了下来,这才幸免于难。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瞽叟又想出了害死舜的新方法。他让舜去挖井,准备将舜埋在井里。舜知道父亲又想害死自己,于是在挖井的时候,在井的侧壁凿出一条通向外边的暗道。舜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瞽叟就招呼象一起往井里倒土,舜很快就被埋到井底。瞽叟和象以为舜死了,高兴地商量瓜分舜的财产。象说:“这个方法是我想出来的,我应该多分一点,舜的两个妻子就归我了,尧帝赐给他的琴也应该归我,牛羊和谷仓都归你们吧。”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舜已经通过暗道逃了出去,因此当象去舜房间拿琴的时候,看见还舜活着,吓了一跳。象只好装模作样地问:“我正想哥哥呢,你就回来了。”说完就赶紧溜走了。
即使发生了这些事,舜还是像以前一样恭顺地对待家人,对父母孝顺,对弟弟疼爱有加,从来也不违背自己作为儿子和兄长应该承担的道义。